東京的交通生活

在東京生活的人,最常用的移動方式是鐵路交通。

日本政府和東京都市圈的幾個行政區每隔一陣子就會一同調查東京都市圈的交通需求。最近一次的調查是2018年。

東京中心地帶(23區)的居民,常用的移動方式是:鐵路>走路>腳踏車>開車>公車>機車。
東京郊外地帶(多摩地區)的居民,常用的移動方式則是:鐵路>走路>開車>腳踏車>公車>機車。

這種以鐵路為主的交通生活一點也不理所當然。一出了東京,狀況就不一樣了。例如埼玉縣和千葉縣的居民最常用的移動方式是開車。神奈川縣如果不算橫濱市和川崎市的話,居民最常用的移動方式也是開車。茨城縣南部的居民則是:開車>走路>腳踏車>鐵路>公車>機車。

東京居民的日常移動方式最常使用鐵路,是因為東京的鐵路交通非常發達。一般人去上班大多是搭電車。學生上學時,走路到學校的人最多,其次就是搭電車。由於上班的人遠比上學的人多,所以用電車的人最多。一般民眾是在購物或是辦私事時,才比較常走路或是騎腳踏車。

◆◆◆

日本的不動產業者常常會調查消費者選擇不動產時考量的交通條件。

東京的消費者在買房子或租房子時,會考慮房子和鐵路車站的距離。因為鐵路交通是東京居民外出時最重要的移動方式。每個業者的調查結果都不一樣,但是多數消費者傾向選擇離車站徒步時間約10~15分鐘的房子。因為離車站不到10分鐘的房子的賣價或租金比較貴,可能會超出消費者的預算。如果出門到車站要走超過15分鐘,又花時間又累。

我現在住的地方距離鐵路車站的徒步時間不到10分鐘。不過車站不是山手線的車站。以前我從山手線回家時,要轉搭別的鐵路公司的列車。搭一站,然後再走路回家。如果行李太多或是太累,就從山手線的車站搭計程車回家。不過後來我熟悉了自己住的地區的地理環境後,發現從住的地方走路到山手線車站大約20分鐘,和轉車等車然後搭一站再走回家的時間相比,不會差太多。所以後來我要去山手線車站,或是從山手線車站回家,都改用走的。習慣之後,就覺得走20分鐘路到車站沒什麼大不了,而且還可以省一段車費。

我自己認識的日本人當中,也有人不在乎走20分鐘路到車站。有時候我出門時也會遇到有路人和我走同一條路到山手線車站。這樣的日本人比我想像中多。但是我也有認識的朋友去離自己家走路三分鐘的地方也要騎腳踏車。

我住的地方不是什麼高級地區,但是走不到10分鐘就能到車站,而且不只一個車站,算是相當方便。在東京,還是有些地方離鐵路車站很遠。23區內的足立區、葛飾區、江戶川區、練馬區、世田谷區有些地方走到車站要半個小時,這些地方的居民通常是搭公車到車站,再搭電車到上班的地方。東京的多摩地區有更多這種要先搭公車才能到鐵路車站的地方。

在我住的地區,搭公車的大多是老人。因為東京的7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申請優惠月票,可以搭東京的各種公車以及東京都交通局的電車。因為老人大多是搭公車移動,所以在東京有些超過70歲的老人只會搭公車,不知道怎麼搭電車。

◆◆◆

在東京,計程車主要是目的地離鐵路車站有一段距離,而且沒有公車可搭,或是深夜已經過了末班電車的時間,或是要帶行動不便的長輩移動時,才會選擇的交通方式。以前我從山手線車站搭計程車回住的地方,也是東京居民典型的計程車的利用方式。原則上是去離鐵路車站有點遠,但是又不會太遠的地方。

我遇過有些想早點到飯店的外國人遊客向我詢問計程車的事情。這些遊客可能是把自己家鄉的交通生活經驗套到東京,以為計程車是最快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其實在東京的中心地帶,鐵路的移動效率遠比公路好。如果要趕時間,最好的交通選項是電車,而不是計程車。計程車是鐵路出狀況,沒有電車可搭時的不得已的沒有效率的選項。東京的道路狹窄,紅綠燈多,而且很多路口必須停車確認後再開。計程車很難快得起來。我也有遇過幾次外國遊客問我計程車的車費,而且問得理所當然,讓我傻眼。或許這些遊客家鄉的計程車是採固定單一價格,而且價格是國民常識,隨便找個人問都可以問到。

我也有遇過想在東京市區自駕旅遊的外國遊客詢問哪裡可以租車。要找到租車的地方並不難,但是我還是勸阻了對方。因為對方是個大家族,租車至少要三台車。在東京中心地帶開車,會一直被紅綠燈和必須停車再開的路口卡到,會開到火大。而且三台車一起行動,可能自己就會塞車了。在東京中心地帶,比較適合租車旅遊的狀況是:租了車之後馬上開上首都高,往郊區移動,遠離市區。到了郊區,開車的感覺就會比較好。

一個日本住宅的重生(2)

在日本人的感覺中,木造住宅的壽命大約30年。30年壽命,並不是指用了30年就不能住了,而是很多住宅會在屋齡30年左右拆除重建。住宅重建的原因包括家庭成員發生變化、衛浴設備老舊、木材劣化等。房子如果沒拆掉的話,當然還是可以繼續住人。只要屋主平時有妥善維護,就可以延長房屋的壽命。

我的朋友在東京近郊某個地方都市買的木造獨棟住宅,屋齡就達45年。由於原屋主有努力維護,所以朋友拿到的房子的狀態相當好,當然可以住人。不過要用來出租時,還是必須整修。

木造房子的優點就是比較容易整修。就連核心構造的梁、柱都可以換。只要把老舊的部分換新,房子就能一直保持結構強度,屋齡的意義其實不大。朋友的整修計畫是把所有的榻榻米和室改成普通的房間、換新廁所、視情況修理老朽損壞的部分、改造設計不良或不合時宜的部分。


朋友買的木造獨棟住宅的外觀。

◆◆◆

朋友要整修房子,我當然也舉手參加。和整理打掃時一樣,我和朋友原則上是選我們同時有空的日子一起作業。先向裝潢師傅學基本的DIY技術,然後做我們可以做的部分。其他難度較高的施工就交給師傅。至於我們不在的日子,師傅會來做特別的施工(例如換新廁所等)。

朋友當初的計畫是從9月中旬開始做,力拼9月底完工。我自己也有把工作以外的時間全部貢獻給朋友的覺悟。不過裝潢師傅的時間常常無法配合,所以整修作業拖到11月中旬才完成。

從9月中旬到11月中旬,我一共去了13次。作業內容大致如下:

<9月>
(第1~4次)
一樓走廊、臥室、廚房的天花板上漆、二樓房間天花板溝槽塗補土、刮除一二樓的和室砂壁表層後上底漆、二樓房間木部上漆等。

我第1次到現場作業時,裝潢師傅已經把一樓起居室和臥室、廚房間的牆拆掉了。


起居室和臥室之間的牆沒了。


起居室和廚房之間的牆也沒了。

(第5次)
二樓房間貼壁紙。


貼壁紙的作業途中。在和室砂壁上貼壁紙的理想做法是先把砂壁表層刮除,上幾次底漆後再貼壁紙。照片中,上方的牆已經貼好了壁紙。下方的牆的砂壁表層已刮除,並且上了底漆。天花板的溝槽也用補土補起來了。

<10月>
(第6~7次)
刮除粉刷時滴落的漆痕、一樓臥室、廚房、廁所牆壁溝槽塗補土、清潔浴室。

(第8次)
更換和室門紙。

(第9~11次)
移除全部的榻榻米、墊高二樓地板後鋪上捲式地板、墊高一樓地板後鋪上耐磨地板、清潔廚房。


全部的榻榻米一共25張半。


拿掉榻榻米後,要把地板墊高,補回榻榻米的高度,然後再鋪一層裝飾及保護用的地板。

(第12次)
清潔細部、除去地板表面的殘膠。

<11月>
(第13次)
各種檢查、代朋友確認配電盤業者估價。

◆◆◆

我和朋友能做的裝潢DIY實質上在第12次就結束了。剩下的一些細部修理是裝潢師傅的工作。

老房子經過改造後,內部變得相當不一樣。


改造前的二樓房間。和室的砂壁會讓房間看起來較暗。


改造後的二樓房間。貼上白色壁紙後,房間變得比較明亮。

二樓房間的壁紙、地板、木部的漆,是我和朋友一起合作完成的。雖然有很多小地方不完美,但是從整體來看,已經做得相當漂亮,我自己也相當滿意。

朋友買的房子的一個問題是樓梯間非常暗。白天很暗,晚上開了燈也還是很暗。我參加改裝作業時,每到傍晚,就覺得樓梯間一片漆黑。上下樓梯時會有點恐懼。實質上就是設計不良。


房子改造前的玄關。玄關進門後的右手邊就是樓梯間的牆。


房子改造前的走廊。進入屋內後,走廊直通廚房。走廊雖然明亮,但是樓梯間非常暗。


房子改造前,從二樓看樓梯間。二樓雖然明亮,但是樓梯間非常暗。

朋友為了改善樓梯間的光線問題,就請師傅把樓梯間和玄關之間的牆打通,讓玄關的光線能進到樓梯間。晚上玄關入口的燈光也能讓樓梯間亮一點。


改造後的玄關。玄關和樓梯間之間的牆打通後,室內空間多了開放感,走廊也變得更亮了。


從玄關看樓梯間。玄關和樓梯間之間的牆打通後,樓梯間變得相當明亮。

這次改造最大的工程是廢掉一樓空間的分隔。把廚房、起居室、臥室整合成一個大空間。

現在日本的家庭幾乎都是小家庭。小家庭不需要太多房間。朋友的房子的二樓有兩個房間,已經相當夠用。把一樓整合成一個大空間的話,住在這裡的人可以得到很多自由發揮、運用的可能性。

整合空間必須拆牆、拆柱子,然後要另外加上大的橫梁補強。這棟老房子的柱子有很多外部看不見的釘子,所以師傅在拆柱子時,損失了好幾把鋸子。


改造前的一樓。從起居室看臥室和走廊(牆壁上的刮痕是師傅解說建材構造時留下的)。


改造後的一樓。起居室和臥室連成一體。


改造後的一樓。起居室和廚房也連成一體。

◆◆◆

這次體驗住宅改造,我學到了不少有趣的日本住宅知識。其中印象比較深的是和室的門和榻榻米原則上沒有互換性,就只適用在這個房間或這個門框而已。和室的門和榻榻米雖然有規格,不過大部分的建築物做得並不精確。看起來四四方方的房間或門框,其實尺寸角度都有誤差。肉眼很難分辨的幾公釐小誤差,在裝設時會發生大問題。例如出現明顯的縫隙,或是根本裝不起來。和室的門、榻榻米是專業的師傅實際到場測量,然後用手工調整訂製而成。如果想把某個房間的門或榻榻米拿到另一個房間用時,榻榻米可能根本塞不下去,或是出現大縫隙,門裝起來可能是歪的。這次我有留意拆下來的門和榻榻米,真的每個大小都不一樣。

在做裝潢DIY前,我也有在網路上找過相關的教學影片。網路上的教學影片很多,但是真正能參考的很少。大部分的影片都是避重就輕,拍攝影片的人做的DIY施工最後是否成功,只有當事人自己才知道。因為很多施工是要在一兩天後才會顯現結果。我也查過不少文字解說的網站,內容大多也是避重就輕。因為我發現只要我有疑問的地方,文章就完全沒有寫到。寫文章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關鍵技術,就只是騙點閱而已。

朋友找來的裝潢師傅很用心地教我們基本的裝潢技術,而且教的真的是關鍵技術,甚至還準備了讓我們用的工具。不過師傅教的技術太正統,做法力求完美,這樣會拉高材料費,也會拉長工期。由於朋友是把房子當成事業,有成本和時間的考量,所以壓力相當大。

朋友非常努力地壓低開銷,不過最後的拉高安培數的配電盤施工費用意外地高,佔了裝修總費用的1/5,讓朋友的荷包相當痛。

◆◆◆

當一樓大廳施工接近尾聲時,朋友拍下裝潢成果的照片,寄給了原屋主的女兒。原屋主的女兒看到自己小時候住的老家煥然一新,當然很高興。不過非常不巧,原屋主的老爺爺在朋友寄照片的兩天前過世了。

老爺爺的「家」及人生走到了終點,但是老爺爺留下的「房子」在我朋友的手中得到了重生。我自己能參與這個重生過程,真的是非常難得的經驗。

11月底,為了慶祝房子重生,朋友邀了當地居民在房子的車庫開烤肉大會。由於這是朋友和當地居民的「家」與「家」之間的交流會,我覺得自己只是個插花的局外人,立場上不適合參加,所以一時想要婉拒。不過在朋友盛情邀約下,我最後還是參加了。烤肉大會中,聽了當地居民的老爺爺老奶奶的人生精彩故事及處世經驗,學到了不少東西。

我從跟著朋友看房子、協助整理打掃、參加裝潢作業,到最後的烤肉大會。一共來過這個房子20次。

房子不是我的房子,但是和這棟房子相處了20天。而且每次來到這裡,都會在樓層間上上下下。在打掃整理及施工期間,我也努力地把房子的每個角落弄好、弄乾淨。所以我對房子多少會有感情。烤肉大會結束時,心裡頭有點不捨。因為終於要和房子道別了。

在不捨的背後,就是自己曾經在這裡努力過、付出過,自己非常珍惜這個經驗。我非常感謝朋友給我機會,讓我體驗及見證到了真正的日本「全能住宅改造王」。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也留下了非常珍貴美好的回憶。

一個日本住宅的重生(1)

在日本的房屋買賣市場中,不難看到一些狀態很糟的老房子。狀態很糟的老房子還是有機會賣得掉,因為有些買家是想要房子下面的土地。這種房子的屋主實質上也是在賣土地,只是土地上留了東西而已。

在日本的房屋出租市場中,基本上不會遇到很糟的房子。因為租屋人都想選好一點的房子租。所以日本的房東在招募房客時,會花一筆錢把房子整理成消費者想住的狀態。不這麼做,就很難租得出去。所以就算屋齡超過30甚至40年,狀態都不會太差。

2022年8月,朋友在東京近郊的地方都市買了一棟1977年蓋的兩層樓木造獨棟住宅。房子的屋齡雖然超過40年,但是狀態相當好。原屋主顯然一直都很用心地維護。但是40多的老房子難免還是會有一些老舊損壞的部分。原屋主因為太太過世,而且可能開始失智,所以就被女兒們送進了安養設施。可能事情有點緊急,所以房子裡的東西幾乎沒有清理過,保持著當初日常的狀態。原屋主的女兒們就只有在交屋的前一個月,簡單收拾了一下貴重品而已。

朋友要把這棟房子改造成現代消費者想租的房子,於是就找我一起整理打掃,然後還找了認識的裝潢師傅教我們簡單的裝潢DIY。只有難度比較高的裝潢才委託給師傅。這樣可以學到真正的裝潢知識,還可以省一些工錢。

我能參與打掃及施工,當然非常高興。因為我在日本住了十幾年,還沒有機會體驗在日本的獨棟住宅的空間中自由活動的感覺。而且我可以免費學日本住宅的裝潢DIY,並且在最近的距離見識真正的「全能住宅改造王」。

◆◆◆

當初我看到這個房子的第一印象,就是所有的東西都整理得有條有理、非常乾淨。由於房子裡的物品都保持著以前原屋主生活的原裝,所以我可以從各種家具、房間裡的衣物、廚房裡的廚具、餐具、調味料等,看到一個平凡日本家庭的生活像。


櫥房的碗櫃。本來廚房和起居室之間的通道很寬,不過碗櫃擋掉了一半的通道,讓住宅空間看起來非常狹窄。


櫥房的小桌子。原屋主的老夫婦以前可能就在這裡用餐。

朋友挑戰日本住宅重生的第一步,就是和我一起清理房子裡的遺留物,把原屋主生活的原狀還原成空屋狀態。在我的感覺中,整理打掃算是一種生活的逆向工程,可以看到日本家庭生活更深層的部分。不過實際和朋友開始打掃時,才發現東西多得不得了。因為房子裡的東西是花了45年間累積的成果。我們必須在短時間內清掉45年間累積的物品。


壁櫥裡堆了非常多的棉被。老夫婦可能期待女兒們能偶爾回來住一下。

由於我和朋友都有各自的工作,所以我們是選可以一起共同作業的日子打掃房子。

打掃的第一天,朋友找的裝潢師傅有來估價,然後順便以今後的施工者的角度給我們一些清理房子的建議。

我們一共去了四次才把大部分的東西清理掉:
第一次,翻箱倒櫃,把原屋主收在房子各個角落的物品全部挖出來。把衣櫥、各個櫥櫃裡的東西集中堆到一樓的起居室、臥室。衣服類全部裝進垃圾袋。
第二次,繼續把各種物品找出來堆到一樓。分類各種物品後,裝進垃圾袋。這一次,我們清掉了不少可燃性垃圾及大型垃圾。
第三次,清理書本(資源回收類物品)及不可燃垃圾。由於書本太多,所以我們是向鄰居借手推車分次把書本運到堆積場。
第四次,清理其他遺漏掉的物品。

家具或是一些可用的生活用品是在網路上招募想要的人,然後以半賣半送的方式處理。棉被和衣服類則是請裝潢師傅處理。裝潢師傅把棉被和衣服類運回去後,特別用地磅稱了一下卡車重量。載了棉被和衣服的卡車比空車多了300Kg!


一樓起居室(整理時)。第一天的晚上,起居室已經堆滿東西,幾乎無法通行。


一樓起居室(整理後)。因為之後可能還會出現垃圾,所以留了一些垃圾袋。


一樓臥室(整理時)。第二次整理時的樣子。在我的建議下,朋友沒有丟掉明菜的唱片。


從一樓起居室看臥室(整理後)。拍完這張照片後不久,就有人把床搬走了。之後櫃子也清理掉了。


廚房(整理時)。


廚房(整理後)。拆掉門、清理掉碗櫃及桌椅後,室內空間看起來就很寬敞。

在清理物品時,最讓人頭痛的就是大玻璃罐、大花瓶、大型的裝飾用陶磁器皿,以及大型的裱框等。每次我挖到這一類物品時,就直喊救命。

有些日本家庭為了醃酸梅,會買大型的玻璃罐。老一輩的日本人也比較喜歡買大型的花瓶或陶磁器皿當擺飾。原屋主也有很多大型裱框,可能是想裝女兒們的大獎狀。另外還有女兒以前參加運動校隊比賽的超大紀念匾額。原屋主留下的大玻璃罐都很乾淨,似乎根本沒有用過。陶磁器皿則是裝在箱子裡,裱框和匾額也都收在櫥櫃裡。由於原屋主的女兒們放棄這些東西,所以這些東西就變成沒人要的垃圾。而且還是大型廢棄物。

我在東京處理自己家裡的大型廢棄物都不太方便了,在人生地不熟的方處理這種大型廢棄物當然更棘手。還好當地收垃圾的執行方式比較寬鬆,所以驚險過關。不過我們在短期間內丟了太多垃圾,所以一時成為當地社區居民議論的話題。

由於日本各地收垃圾的規則大多不太人性化,所以我自己在買東西時會留意商品的尺寸。我儘可能不買「將來可能會變成大型廢棄物」的物品。在這次清理房子之後,我買東西時變得更小心了。因為我會設想到將來我可能有一天也沒有體力去清理自己身邊不要的物品。

現在日本社會的獨居老人越來越多。老人為了生活的安全感,比較容易囤積日用品。由於老人的體力較弱,所以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廢棄物時比較辛苦,甚至放棄處理。日本過度複雜嚴苛的廢棄物處理規定其實就間接促成了垃圾屋的問題。實質上是在壓迫弱勢族群。而且嚴苛的規定幾乎很難鬆綁。因為鬆綁政策要背負很大的政治責任。在個人保身主義至上的日本社會,幾乎不用期待這樣的問題會改善。

◆◆◆

在台灣,房子裡如果有設一小塊和室空間,可以增添住宅的高級感。

在現在的日本,如果出租的房子有和室,會拉低房子的價值。因為日本人知道和室很難打掃乾淨,而且不適合養寵物,也不適合放家具。養寵物會弄髒或弄傷榻榻米,擺放家具則會讓榻榻米凹陷,最後可能要賠錢給房東。另外,和室的壁櫥無法掛衣服,對現代人而言相當不友善。所以日本人在找租屋時,多數會選沒有和室的房子。

朋友買的房子年代有點久遠,所以所有的房間都是和室。原屋主在每個房間都放了西式家具,當我們清理掉家具後,就看到各個房間的榻榻米都有明顯變色或凹陷。在和室裡擺放西式家具,意味著日本人承認西式家具真的比較好用,所以寧可讓自己家的榻榻米劣化,也要在和室使用西式家具。朋友為了提高房子出租時的競爭力,決定把榻榻米和室改裝成普通地板的房間。

第四次整理時,裝潢師傅也有到場。我和朋友清理完房子後,裝潢師傅就帶我們去附近的大賣場看工具及材料,然後當場解說。看完大賣場,朋友就和師傅討論房子的改造計畫。我本來對建築裝潢完全沒有概念,聽了朋友和師傅的討論,我學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識。
下一步,就是正式施工了。

一個日本的「家」的終點

住宅,是包容人們日常生活的空間。從住宅內部的空間、設備等,可以看出住戶日常生活的核心部分,甚至可能看出某個時代、某個地域的文化及世界觀。

我從以前就一直對日本的獨棟住宅很感興趣,只是我沒有機會親身體驗。我雖然在日本生活、而且每天一出門就可以看到一大堆日本的獨棟住宅,但是我很少有機會見識到日本獨棟住宅內部的樣子。

我在日本的「住」生活太過單純,就只住過語言學校的學生宿舍和現在住的老舊木造公寓而已。我雖然去過日本人的家,但是我不能在別人家裡到處探險研究、侵害別人的隱私。我在日本旅行時雖然住過不少民宿,但是這些民宿有經過特別改裝,和普通的住宅已經不太一樣了。所以日本的獨棟住宅對我而言,是只能看外觀,卻不能探索內部的神祕空間。

2022年8月,朋友在東京近郊的某個地方都市買了一棟中古獨棟住宅,並邀我一同整理打掃,讓我大開了眼界。因為這棟房子幾乎完整地保留了原屋主的居住時的原貌。

◆◆◆

朋友買的房子是屋齡45年的木造兩層樓住宅。位在離JR車站將近3公里的住宅區,而且是建築及使用條件最嚴苛的住宅區。周邊就真的只有住宅、小公園和學校而已。不過10分鐘徒步圈內有便利商店、超市,以及量販店。土地面積約40坪,有一個車庫。房子的建坪約23坪,一樓和二樓各有兩間和室,廚房和衛浴都是在一樓。

從房子的位置、形態等來看,是非常典型的日本地方都市的平凡小市民的家。以前日本的平凡小市民努力工作,要建立自己的「家」。日本人想建立的「家」的形象,就是朋友買到的房子的樣子。

當初住在這棟房子的是一對夫妻和兩個女兒,四個人的小家庭。女兒長大離開家後,就只剩老夫婦住在這棟房子裡。2022年,老奶奶過世,老爺爺則被送進安養設施,房子就成了空屋。因為女兒們住得有點遠,而且工作忙碌,沒有餘力管理老家,所以就決定趁房子的狀況還不錯的時候賣出。我和朋友去看這間房子的時候,房子已經空了幾個月。房子內的時間像是停止了一樣,還維持了老奶奶過世、老爺爺送到安養設施時的原狀。

房子的交易,是由屋主的女兒代表處理。朋友在交涉時,為了提高成交誘因,允諾幫對方處理遺留物,並給對方大約一個月的時間回收貴重物品。

◆◆◆

8月下旬,朋友拿到鑰匙後,就邀我一起去打掃整理。

到了現場,一進門的鞋櫃上多了一瓶消毒液。起居室的電視不見了,屋內的文件等資料有整理過的跡象,不過其他所有的物品還是維持著我和朋友第一次去看房子時的原狀。也就是說,原屋主的女兒們決定放棄大部分的物品,任憑我們處置。


二樓的其中一個房間。房間可能本來是女兒的。女兒離開家後,房間衣櫥裡掛的都是原屋主老夫婦的衣服。


一樓的房間(起居室)。非常典型的日本住宅的起居室。交屋前,這裡有一台電視,不過交屋時電視就不見了。牆上的月曆的頁面還停留在2021年12月。


一樓的另一個房間。這個和室房間有擺一張床,目的可能是為了方便照顧老人起居。從這裡可以隱約看出高齡長壽時代的和室的弱點。


廚房。廚房裡所有的東西都維持著日常的原貌。窗台上還放了一鍋老奶奶炸天婦羅用的油。小桌子旁有兩張椅子,老爺爺和老奶奶可能以前在這裡用餐。

雖然是45年的老房子,但是很多部分有做過整修,所以狀態維持得相當不錯。家中的物品也整理得很有條理,這表示原屋主一直都很努力地保持家中整潔。不過由於東西真的非常多,所以要花不少工夫來整理打掃。

在這個地方生活了45年,很多東西老夫婦不捨得丟,長時間累積下來,東西必然會變多。四間和室中的衣櫥、衣櫃裡大多是老夫婦的衣服。二樓的壁櫥裡則堆滿了綿被。二樓的一些箱子裝了女兒學生時代的東西,例如運動服、課本、筆記本、漫畫、運動比賽的獎狀及獎杯、CD、唱片(其中還包含比較少見的單曲唱片),以及女兒學生時代收集的一些可愛的小飾品等。老夫婦妥善保管女兒們學生時代用的物品,顯然非常珍惜這些東西。這些帶著女兒們的回憶的物品,也是老夫婦重要的人生回憶之一。不過這些東西最後全部作廢了。

我和朋友在整理遺留物時,還發現不少相簿。從相簿的擺放位置可以推論原屋主的女兒們在收拾貴重物品時有檢視過這些東西,但是她們並沒有回收。這可能是她們真的沒有餘力去處理這些東西,然後經過衡量之下,最後決定放棄。

其實我自己也曾經思考過類似的問題。因為我也有一些和我的回憶有關的東西留在台灣的老家。我很珍惜這些回憶,但是現實中我可能必須放棄這些回憶。其實我在日本生活時,也有很多帶著自己回憶的物品。以後有一天如果我離開了這個世界,這些物品不可能跟著我走。結果就只能放棄而已。

日本的某些雜誌,每年會做關於新年時期回老家團圓,順便大掃除清理自己留在老家的物品的特別企畫。而且這種專題企畫每年都有一定的銷路。這表示有不少日本人都在煩惱怎麼處理自己以前的舊東西。以前由於物資不足,所以會把愛物惜物當成美德。不過現在是物資過剩的時代,人們必須要對自己擁有的東西做取捨。愛物惜物未必是美德,甚至可能是一種負擔。從整理房子遺留品的過程中,我可以感受到原屋主可能是愛物惜物時代的人,原屋主的女兒們則是必須對自己的回憶做取捨的人。

◆◆◆

朋友買到房子時,我是自己主動舉手拜託朋友讓我參與打掃整理。因為我覺得這個過程可以見識到、學到很多東西。

本來我只是想透過清潔打掃來體感在日本住宅建築空間中活動的氣氛,然後想像以前住在這個房子的人的日常感覺。不過由於原屋主的遺留物非常多,所以意外地讓我看到、學到了更多東西。

在整理遺留物的過程中,我可以從具體的物品,例如書本、CD、唱片、小飾品等,想像某個時代的日本小市民的文化生活,也可以具體想像平凡的日本小市民成長的環境。從廚房留下來的廚具、餐具、調味料等,則可以想像某個日本平凡的家庭日常的食生活。

在丟棄這些遺留物的過程,也讓我見證了一個日本的「家」的終結。孩子們長大離開家,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家。老奶奶因為過世而離開了住了45年的家。老爺爺則是因為到安養設施生活而離開自己的家。孩子們最後決定把老家的房子賣掉,並放棄自己老家裡的大部分的東西,其中還包含她們的青春時代的回憶。當房子賣給我的朋友時,就意味著這個「家」走到了終點。

這個日本的「家」雖然走到了終點,但是房子還在,而且房子有了新主人。朋友買到這個房子後,當然有自己將來的使用規劃,不過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日本的拉麵(4)

台灣剛開始流行日式拉麵時,我曾經在某個拉麵店看到關於日式拉麵由來的資料。當時我印象比較深的是,資料提到拉麵的語源是「老麵」。我看到這個詞的第一個反應是「這是什麼鬼呀」?

當時的台灣已經理所當然可以看到很多日本的電視節目,在台北也很容易買到日文原文書籍或雜誌。不過台灣流傳的日本相關資訊還是有很多都市傳說。由於我不覺得開日式拉麵店的台灣商人會真的去研究日式拉麵的起源,所以我只當那個日式拉麵起源的資料是都市傳說。

在日式拉麵還沒登陸台灣時,一般民眾如果聽到「拉麵」,不會想到日本的食物,而是會聯想到「用手拉製的麵條」。因為以前台灣的電視台有找過製麵師傅上節目表演製作拉麵。早期台灣的電視頻道不多,而且這樣的表演在電視上不只出現過一次。所以就算沒吃過拉麵的人,只要常看電視,至少會知道拉麵是什麼。另一方面,以前的資訊不發達,一般民眾出國也不太容易,所以一般台灣民眾不太可能知道日本的「拉麵」。事實上,當時日本的拉麵是相當平凡的食物,也沒有理由會受到外國人的關注。

日本是在1990年代大眾開始有美食觀念後,平凡的日式拉麵才開始進化,然後在90年代的最後以日本美食的形態傳入台灣。當我實際接觸到日式拉麵這種食物時,最感到不解的就是「拉麵」這個名稱。因為日式拉麵的麵條顯然不是用手拉製的,和我所知道的「拉麵」完全不同。當初我只覺得可能是日本人不懂什麼是真正的「拉麵」,就只是糊里糊塗地把「拉麵」這個詞套用在他們的麵食名稱上,然後積非成是。當然,我的想像並不正確。

其實日本人並沒有把「拉麵」這個詞用在他們的麵食名稱上。日本的拉麵店的招牌或菜單上寫的都不是漢字的「拉麵」,而是片假名的「ラーメン」。我到日本生活後,還真的沒有看過有拉麵店在菜單上用「拉麵」這種漢字名稱。我也有向從事中翻日筆譯工作而且愛吃麵食的日本友人確認過。友人指出,日本的拉麵店幾乎都是寫片假名的「ラーメン」。或許有些店家的招牌或菜單會用漢字,但是那只能算個別店家的創意美工設計,本質上日本人感覺中的拉麵都是寫作「ラーメン」。愛吃麵食的友人還告訴我,在日本,餃子常常會寫成漢字,但是餛飩大多只用片假名。

日本的「ラーメン」在台灣叫「拉麵」,就只是音譯的結果。因為「ラーメン」的音真的很像「拉麵」。當然,以前從事翻譯工作的人可能也沒有吃過真的「ラーメン」,大概也不知道「ラーメン」不是用手拉的。就只是憑感覺把「ラーメン」翻成「拉麵」而已。當我還沒真正接觸到日式拉麵時,也因為這個翻譯名稱的關係,誤以為日式拉麵的麵條也是用手拉的。事實上,日式拉麵的「拉麵」就只是個翻譯名稱,然後這個名稱和我以前知道的用手拉製的麵條的拉麵相同,如此而已。

◆◆◆

現在的日本大眾用「ラーメン」來稱呼日式拉麵,只是偶然的結果。在戰前,日本的拉麵有好幾種稱呼。例如在東京多半叫「支那そば」、在長崎則是叫「南京そば」,橫濱是兩種稱呼都有。北海道則是「ラーメン」比較多。

日文的「そば」本來是指蕎麥。用蕎麥做出來的麵也直接沿用「そば」這種稱呼,結果有些日本人就習慣把麵條叫「そば」。「支那そば」和「南京そば」的意思就是「支那麵」和「南京麵」。到了戰後,日本因為外交的關係,「支那そば」的稱呼開始改成「中華そば」,意思就是「中華麵」。

至於「ラーメン」這個名稱可能是戰前飲食店的日本老闆和中國廚師溝通下的產物。在科學教育不發達的時代,一般大眾的用詞不精確,日本老闆和中國廚師之間的溝通當然也不可能精確。當時的中國廚師到底用什麼詞彙來稱呼「麵」,已經不可能考證了。當時的日本老闆恐怕就只是用日語重現中國廚師的發音,然後造出了「ラーメン」這個詞。日式拉麵的名稱起源恐怕就是來自這個不清不楚的溝通。

「ラーメン」這種稱呼在戰前的日本電影就已經出現過,不過電影裡的台詞並不是只用「ラーメン」,也有用「支那そば」。到了戰後,一般日本大眾對拉麵的稱呼主要還是「支那そば」或「中華そば」。1950年代,日本的作家花森安治在雜誌專欄上介紹札幌的拉麵。由於當時的札幌多半還是用「ラーメン」這種稱呼,所以專欄裡就是用「ラーメン」這個詞。結果這個專欄提升了「ラーメン」這個詞在日本的能見度。日本大眾知道在札幌可以吃得到「ラーメン」, 當時的專欄文章也帶動了札幌的觀光。之後,花森安治又透過別的媒體介紹了「ラーメン」的食譜,再度讓日本大眾認識「ラーメン」這個詞。

1958年,速食麵「雞拉麵」(チキンラーメン)上市。商品名稱就帶了「ラーメン」。日清食品為了促銷雞拉麵,花了很多心力在報紙、廣播,以及當時還不普及的電視上打廣告。把「ラーメン」這種稱呼直接送到日本民眾的家庭生活中。而且日清還瞄準兒童節目時段來打雞拉麵的廣告。把「ラーメン」這個名稱深深地烙印在當時的日本兒童的腦中。結果「ラーメン」漸漸取代了「〇〇そば」,成為日式拉麵的主流稱呼。

語言的詞彙形成帶了很多恣意和偶然的部分。如果當初花森安治沒有在雜誌上寫札幌拉麵的專欄,「ラーメン」這個稱呼可能不會擴大到日本全國。如果日清食品的速食麵商品名沒有用「ラーメン」這個詞,或是沒有在各種媒體上打廣告,日本人可能還是會繼續把拉麵叫作「中華そば」。這種食物如果打入台灣的市場,翻譯名稱大概也不會叫「拉麵」,翻成「日式中華麵」或「日式中華蕎麥」的可能性還比較高。

我剛到日本生活時,大部分的拉麵店的招牌上都是寫「ラーメン」,少部分是「支那そば」或「中華そば」。另外還有一些比較特別的店家,招牌既不寫「ラーメン」,也不寫「〇〇そば」。例如麵屋武藏、麵創房無敵家等。以前我在選拉麵店時,原則上會直接排除「支那そば」和「中華そば」字樣的店。因為這一類的店賣的多半是廉價拉麵。不過現在這種過濾基準已經行不通了。因為現在大部分新開的拉麵店都不是廉價拉麵店,這些店的店名也可能帶了「〇〇そば」的字樣。例如我家附近有一間等級相當高的拉麵店的店名就帶了「中華そば」。

最近十年間,店名使用「ラーメン」的拉麵店變少了。很多新的拉麵店的店名是用「麵屋」、「麵家」等。雖然這些店的店名沒有用「ラーメン」這個詞,不過日本人都知道在這些店可以吃得到「ラーメン」。至於現在招牌上寫著大大的「ラーメン」字樣的店,會給人一種「傳統」的感覺。一般傳統老店可能會給人品質有保障的印象,不過日本的拉麵一直在進化,新開的拉麵店的口味往往會比老店豪華。在不斷進化的業界,「傳統」其實相當脆弱。傳統拉麵店如果沒有跟著時代進化,就會淪落成平凡的廉價拉麵店。

日本的拉麵(3)

我第一次吃日式拉麵,是在以前電視冠軍的赤坂拉麵剛來台灣開的第一家分店。在我吃到日式拉麵之前,我對帶湯的麵的印象並不好。因為我個人的生活經驗中,帶了湯的麵多半很難吃,好一點的湯麵也只能勉強算「普通」。所以如果要吃麵,我多半是點沒有湯的炸醬麵或麻醬麵。我是吃了日式拉麵之後,才知道湯麵可以做得這麼好吃、這麼「豪華」。之後我就把當時台北號稱日式拉麵的店幾乎都攻略了。

日式拉麵在台灣流行了幾年,我就到日本生活了。到了日本,我才發現日本大部分的拉麵並沒有那麼「豪華」。沒有濃厚的口味,價位也多半不高,感覺起來是那種想省錢的人會去吃的食物。走豪華路線的拉麵店是少數派。想吃豪華的拉麵,必需刻意去找,而且還要排隊。

想省錢的人會去吃的拉麵雖然便宜,但是也不至於難吃。就只是材料用得比較單純而已。

我曾經問過日本友人對拉麵的印象。日本友人告訴我,以前小學的營養午餐就有拉麵。友人和我同年,友人小學的營養午餐有拉麵,我以前小學的營養午餐也有麵。正好可以比較。

友人的小學的營養午餐有拉麵,是因為當地有個製麵工廠,學校有辦法取得拉麵的材料,所以可以把拉麵列入菜單。友人小學的營養午餐的拉麵是麵和湯分離。每個人有一小碗湯,然後還有一包塑膠袋密封的熟麵。小朋友要自己拆開塑膠袋,把麵放到湯裡後再吃。由於湯碗很小,所以麵不能一次全放,否則湯會溢出來。所以大家必須用類似「沾麵」的吃法來吃。至於我的小學的營養午餐的麵,則是在學校廚房內就和湯一起裝進不鏽鋼的大桶子裡,然後再運到各教室。從廚房到小朋友拿到麵的這段期間中,麵條已經把湯汁吸飽吸滿了。所以小朋友領到麵時,已經沒有湯汁,麵條早已脹到糊掉了。

在友人的印象中,營養午餐的拉麵的湯似乎是醬油口味,然後可能有放胡蘿蔔或洋蔥之類的便宜的蔬菜。因為實在沒有什麼特色,所以友人的記憶相當模糊。至於我的小學記憶還算清楚。我小學吃的麵幾乎沒有湯,因為湯被麵條吸光了。麵裡的料則是白菜和雞骨頭。雞骨頭主要是剁成小塊的軀幹骨,而且骨頭上的肉很少,麵裡幾乎找不到不帶骨頭的肉。如果只有兩三塊骨頭,那也還好。不過我有試著挑出骨頭過,才挑了不到半碗,碎骨頭就已經超過五塊,簡直在整人。小學生的我實在想不透為什麼要在麵裡放這麼多不能吃的東西。

在日本友人的感覺中,營養午餐的拉麵平凡到讓人印象稀薄,絕對不是美食。事實上,當時的日本大眾的確沒有美食的觀念。日本大眾的美食觀念是90年代雜誌和電視的美食企畫帶起來的。雖然友人小時候吃的營養午餐拉麵不是美食,但是就我來看,至少那還是「正常的麵條」。設計營養午餐的人知道要讓人吃到「正常的麵條」,所以設法不讓麵條去吸湯汁。把麵和湯分離,也是在教育小學生麵食的特性,告訴小學生怎樣才能維持麵條的口感。

至於我的小學的營養午餐的麵,學校廚房做的就只是把生麵條煮熟,然後裝桶後就不理了。小學時代的經驗讓我對麵條產生恐懼。我是到上了高中,有機會自己在外面用餐後,才吃到比較正常的麵條。但是並不會覺得麵特別好吃,心中的恐懼也沒有消失。我上大學之前,到台灣中部某個山上參加「夏令營」時,又再度體驗到了把湯汁吸飽吸滿的麵條。口味和我小學時代吃的麵差不多,就只是沒有雞骨頭而已。不過當時其他人似乎都吃得很高興,現在想想,那個時代的台灣人和日本人對麵條的烹調觀念和口味喜好可能相當不一樣。我是吃了在台北開店不久的赤阪拉麵後,才完全克服了對湯麵的恐懼。

◆◆◆

在日本住了十幾年,吃過不少拉麵,也明顯感受到日本拉麵業界的生態變化。以前東京街頭的拉麵店大多是「口味單純」的廉價拉麵店。不過現在要東京要找「口味單純」的廉價純拉麵店已經不太容易了。要吃口味單純的拉麵,往往要到傳統食堂、中華料理店,或是一些連鎖餐廳等。這些店都不是專賣拉麵的店。

在這十年間,我的生活圈內新開的拉麵店全部都是走高級路線。其中有兩家還有入選過東京米其林拉麵指南,而且當中的一家離我住的地方不過才300公尺遠。

除了新開的拉麵店的等級變高,拉麵的口味也比以前多樣化了。

我剛到日本的時候,一般拉麵的湯頭基本上是用昆布、雞骨、小魚乾、柴魚熬出來的。然後再加入適量的鹽、醬油,或味噌。有些則是在熬湯時加入豬骨頭。醬油、鹽味、味噌、豚骨這四種湯頭就成為拉麵的基本類別了。不過在2010年代,很多拉麵店的菜單不再限於這四種類別了。

2010年前後,日本的拉麵業界開始流行沾麵,一堆本來不賣沾麵的拉麵店也開發有自己店幅特色的沾麵。一般比較常見的沾麵是用豚骨和海鮮的混合湯頭,然後還加入魚粉。魚粉的沾麵出現後,又出現了魚粉湯頭的拉麵。實質上就是豚骨拉麵的魚版。除了魚粉以外,還有店家是用貝類甚至蝦頭熬製湯頭。鮮味又比魚粉湯頭更濃。

2010年代也出現了雞白湯的新類別。實質上就是豚骨拉麵的雞版。除了湯頭是用雞肉雞骨長時間熬製,就連麵裡放的叉燒都是雞肉叉燒,還有店家會在麵裡放雞腿。

2010年代中期,開始流行擔擔麵和拌麵等。一堆沒有擔擔麵和拌麵的店家也開發出了有自己特色的擔擔麵和拌麵。我家附近有一間武藏系傳人的拉麵店,本來是賣醬油湯頭和貝類湯頭兩種拉麵。雖然沒有名列米其林指南,但是口味相當不錯,我每個月都會去消費。沾麵、擔擔麵、拌麵流行之後,這家店也跟著開發了沾麵、擔擔麵、拌麵的菜單。其中沾麵和擔擔麵都是用自家的招牌湯頭改良調製。不但有店家自己的特色,口味當然也不錯。

魚粉湯頭、海鮮湯頭、雞白湯、沾麵、擔擔麵、拌麵等,在這幾年間已經在拉麵的世界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所以日本的拉麵不再是單純的醬油、鹽味、味噌、豚骨四大類了。

最近幾年,日本拉麵用的叉燒的種類也變多了。以前日本拉麵的叉燒大多是切得薄薄的滷豬肉。現在很多拉麵店用的叉燒的厚度都增加了。有些店家會用火焰炙燒處理,增添香味。也有些店家的叉燒是用特殊的蒸氣調理烤箱烤出來的,肉質比滷的叉燒軟。另外也有用燻製或低溫熟成處理的叉燒。叉燒除了豬肉以外,也有一些店家會採用雞肉或鴨肉。雞肉的口味較淡,鴨肉的肉質較老,不過在拉麵店的精心調理下,雞肉和鴨肉也可以變成美味可口的叉燒。

同樣是最近幾年,我也感受到不用鹼水麵的店家變多了。以前日本很多拉麵店用的麵條是黃色的帶有彈性的鹼水麵。日本的速食麵就是參考鹼水麵的特徵製成的。不過最近幾年,我的生活圈內新開的拉麵店有不少是採用細麵,甚至還有店家採用全麥粉的麵條。結果現在吃到鹼水麵的拉麵時,會有一種吃「上一代」的拉麵的感覺。

我剛到日本時,高級路線的拉麵店還是少數派。要吃這些拉麵必須排隊。不過這十年間新開的拉麵店幾乎都是走高級路線。而且各個店家對口味都相當執著,不斷改良品質。結果現在日本的拉麵不但比以前美味,而且選項多。只要慎選時段,吃這些高級拉麵幾乎不用排隊。短短的十年間,日本的拉麵已經進化到匪夷所思的程度了。

奧運城市的生活

東京2020奧運在2021年8月8日閉幕,結束了19天的賽程(包含開幕典禮前的比賽)。

這場奧運原定在2020年7月24日至同年8月9日間舉行。當初的籌備過程雖然出過一些狀況,不過在2019年年底的時間點上,日本已有舉辦世界盃橄欖球賽的成功經驗,奧運的籌備工作也有漸入佳境的氣氛。但是幾年間付出的努力卻被2020年的武漢肺炎疫情破壞。日本在混沌當中,決定把大會延期一年。為了顧慮奧運的宣傳及權利問題,延期的大會依然叫「東京2020」。由於疫情下的社會動向幾乎無法預測,所以很多奧運的準備工作變成必須走一步算一步。

奧運開幕前的幾個月間,日本有不少媒體用巧妙的文字遊戲營造奧運籌備工作受到嚴重打擊、民眾反對奧運等印象,也有媒體在鏡頭前逼選手對大會的疫苗施打政策表態,朝日新聞的社論甚至鼓吹停辦奧運。不論日本民眾是否相信這些報導,當極端的消息過多時,民眾還是會不安。

大會開幕前一個月,東京的肺炎感染人數不斷增加,結果大會在開幕兩週前決定大部分的比賽不開放民眾入場觀戰。這場本來想讓世界認識日本、讓日本民眾認識世界、增進國際間文化理解的超級運動慶典活動,就變成了關起門來辦的純大型運動比賽。

雖然東京奧運的準備過程相當坎坷,而且大部分的比賽是在沒有觀眾加油的情況下進行,不過大會還是辦成了。很多選手慶幸日本堅持把奧運辦下去,很多民眾也表現出了對東京奧運的關心。

◆◆◆

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生活的城市會主辦奧運。這次的東京奧運讓我實際體驗了奧運城市的生活氣氛。

東京當初在申辦奧運時,東京街頭就可以看到申辦奧運的宣傳旗幟。2016年里約奧運開幕的一個半月前,東京就已經有店家開始販賣東京奧運的周邊商品。之後,當東京奧運的開幕時間進入倒數1000天的階段後,東京的街頭就不時可以看到奧運的宣傳旗幟或布幕。不過街頭的奧運宣傳旗幟或布幕大多是掛在平常就有掛各種活動的宣傳旗幟布幕的地方。民眾早就習慣這種街景。當民眾第一次看到街上掛出了奧運的宣傳旗幟布幕時,或許會覺得新鮮,不過幾天後,大家就麻木了。結果真正能時時體感奧運氣氛的是大會相關人員,或是住在會場附近、在會場附近上班上學,或是生活中有機會經過會場附近的人,以及工作和奧運準備活動沾得上邊的人。其他民眾主要還是從媒體得知奧運的最新消息。這就是奧運城市的真實。

日本為了讓民眾有時間關心奧運,特別把幾個國定假日臨時移到了奧運期間。奧運開幕時,有四天連假。這四天連假是從奧運開幕典禮的前一天開始放。在連假之前,有一部分比賽已經開打,不過我是在連假開始時,才真正強烈感受到奧運的氣氛。

連假的第一天,我在鶯谷車站附近看到幾名奧運的大會志工,在首都高的入谷出入口附近看到交管,在淺草六區的街頭看到不少警察在巡邏。雖然這些地區沒有比賽會場,不過我可以感受到氣氛真的不一樣了。

連假的第二天的中午過後,自衛隊派出藍色「空中大鯊魚」在東京上空做飛行表演。雖然飛行表演的空域離我住的地區有一段距離,不過我還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到我家附近的大公園看看能否觀賞到表演。一到公園,才發現已經有一堆民眾不分男女老幼就定位面向飛機可能出沒的方位。就連隅田川的對岸堤防上也站了不少民眾。短短的15分鐘內,飛行特技小組兩次飛過公園附近的上空,民眾們都相當滿意。由於是大熱天的中午過後,而且是在緊急事態宣言期間,所以民眾們看完飛機後就主動撤退,沒有繼續在公園逗留。在這一天之前,日本很多媒體一直在放消息暗指多數民眾反對奧運。不過從不少民眾事前做功課來等著看飛行表演的狀況來看,很多民眾其實相當期待奧運。東京奧運,就在這一天的晚上開幕。

◆◆◆

奧運開幕的翌日,日本的媒體開始報導民眾們搶著到國立競技場附近拍照留念的新聞。媒體不再提反對奧運的話題,報導的風向和奧運開幕前完全不同,不少日本民眾對媒體見風轉舵的報導態度不以為然。

民眾在緊急事態宣言期間特地去國立競技場拍照留念,我完全可以理解。因為大家這輩子可能就只有這次機會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親近奧運」。由於我自己已經在前一年抽空去看過國立競技場,所以不用在這個非常時期冒險。

國立競技場位在JR總武線的信濃町和千駄谷車站之間。競技場靠信濃町的一邊和一些公園及其他運動場相鄰,靠千駄谷的一邊則有東京體育館和一般的住宅區。我在2010~2012年間,曾經去過千駄谷一帶約300次。當時的國立競技場還沒改建,從千駄谷往競技場方向看,競技場會被東京體育館擋住。當時的我雖然知道國立競技場就在附近,但是卻感受不到它的存在。結果我對千駄谷的印象是東京體育館、鳩森八幡神社、將棋會館,以及住宅區。不過對千駄谷當地的居民而言,國立競技場就像是自家巷口的公共設施。雖然國立競技場就位在住宅區旁邊,不過競技場從完工後就一直被圍籬圍住,民眾雖然看得到,但是無法接近。奧運期間,競技場又設了重重安檢關卡,結果一般民眾還是只能在外圍看熱鬧而已。

在奧運期間,我曾經去過台場一帶。彩虹橋上有警察巡邏,下了彩虹橋後的台場路上也可以看到警察和保全人員。由於路上的行人不多,所以氣氛相當不尋常。奧運的三項運動會場和住宅區只隔了一條馬路,不過之間加了圍籬。走在路上,有一種奧運會場雖然近在咫尺,但是卻到達不了的感覺。在東京奧運的大會期間,奧運聖火台設在台場的夢大橋上,供民眾瞻仰及拍照留念。我當然也把握了機會見識了這一輩子只有在這個期間才能親眼看到的真正的奧運聖火。


從彩虹橋眺望奧運選手村。


台場住宅區的人行道上。右邊的白色圍籬內是奧運的三項運動會場。


夢大橋上的奧運聖火台。

回程在有明搭上百合海鷗號,當列車在有明網球森林站停靠時,車窗就正對著BMX競速賽的會場。列車離站後,BMX花式賽和滑板的會場馬上就映入眼簾。東京奧運雖然不開放民眾入場觀戰,不過滑板比賽時,百合海鷗號高架橋下方的有明北橋上有不少民眾試圖遠眺比賽。當日本選手奪牌時,橋上的民眾還大聲歡呼。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關心奧運的民眾相當多。而且這些人顯然有事前研究過地形,做好功課。


百合海鷗號車窗外的奧運BMX競速賽會場。


百合海鷗號車窗外的奧運BMX花式賽及滑板會場。

◆◆◆

這次日本一共派出了583名選手參加奧運。日本選手的人數雖然多,不過對收看電視轉播的日本民眾而言,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電視轉播會介紹得非常詳細。如果是平常喜歡看電視的人,就算不太關心體育活動,還是有不少機會聽到一些運動選手的名字。因為日本的一些運動主題的綜藝節目會找各個領域的運動選手談業界趣事或展現體能技藝。我雖然沒有定期收看這些節目,不過這幾年間也偶爾從節目中得知一些體操、羽毛球、角力、女籃、運動攀岩等領域的選手。至於常看這一類節目的民眾,當然會知道得比我更多。這些綜藝節目有些已經製作了多年,有些則是因應奧運到來的特別企畫。不論是哪一種,都可以讓民眾認識各個領域的運動選手,實質上也算是在幫民眾預習奧運。

奧運期間,住在東京的人可以收看的地上波電視轉播約有3~5個頻道(通常是NHK的兩台加上民間電視台當中的1~3個頻道)。電視轉播的比賽雖然不少,但是奧運的賽程相當多,而且民間電視台還有別的節目要播,所以電視台大多是選日本選手有機會奪牌的項目轉播,沒有轉播的比賽還是佔了多數。至於住在日本地方都市的人,由於地上波的收視頻道比大都市少,所以可以收看的比賽更少。

由於這次日本的柔道表現相當傑出,所以奧運賽期前半的柔道轉播相當多。這對柔道迷而言或許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但是對於想多方面欣賞各種運動競技的人而言卻是一種煎熬。至於我當初非常期待的自由車公路賽可能因為比賽時間太長,而且日本選手奪牌的可能性不高,所以電視沒有轉播。其他如馬術、射擊、現代五項等,地上波的電視台都沒有轉播。電視沒有轉播的比賽雖然可以透過網路觀看,不過網路轉播的影片太長,而且只有英語解說,聽起來很悶,沒有電視台的日語解說那麼細膩親切。

另一方面,平常在電視上比較少見的衝浪、滑板、BMX花式賽、運動攀岩等競技,這次都有電視轉播。這些新加入奧運的比賽的可看性相當高,而且播報人員都有做足功課,負責解說的專家的用詞也相當平易,讓觀眾知道怎麼欣賞比賽。我個人印象比較深的是攀岩專家平山裕示在講解運動攀岩時,提到攀爬過程如果猶豫,「力量馬上會被吸走」,形容得非常生動巧妙。

◆◆◆

由於東京奧運大部分的比賽不讓民眾進場觀戰,所以民眾無法在現場親身體感比賽的熱度。關心奧運的民眾大多只能在家看比賽,所以東京的街頭並沒有特別熱鬧。至於大多數的參賽選手也被隔離在選手村,無法到市區活動。所以各國的選手們雖然在日本比賽,但是卻無法深入體感日本文化。不過換個角度來看,由於民眾和選手彼此隔離,而且沒有外國觀光客,所以奧運期間的都市警備措施沒有當初預期得那麼嚴。就只是一部分地區路上的警察變多,然後首都高的通行費變貴,很多駕駛改走一般道路。實際上一般民眾的生活受到的影響並不大。

儘管日本向世界證明了在這種惡劣的狀況下一樣可以辦好奧運,而且各國的選手也努力透過網路宣傳選手村裡的生活,不過這些效果恐怕和當初東京申辦奧運時期待的「讓世界認識東京」、「讓世界認識日本」有相當大的落差。

很多選手非常慶幸日本克服萬難辦了這場奧運,日本的網路言論對奧運的印象也由負面轉向正面,不過整體而言,東京奧運對日本而言是個受到命運捉弄,留下相當多遺憾的大會。

東京的公共自行車

在日本人的感覺中,腳踏車是一般家庭的常備交通工具,而且大部分的日本人都會騎。日本的自行車業界在2018年做的調査資料顯示,日本大約有2/3的家庭有腳踏車。家裡沒腳踏車的人大多是因為生活上用不到。所以從這裡可以推論:如果日常生活中會用到腳踏車,一般日本民眾會自己買來用。

由於很多日本人都有腳踏車,所以過去日本有些地區在試辦都市型腳踏車出租服務時,規模都不大,而且也沒有明顯的成效。結果日本民眾對出租腳踏車的印象多半是觀光景點的服務。

2010年代,日本開始有業者摸索日常生活用的都市公共自行車服務。大約五年前左右,我在秋葉原就看到路邊擺了好幾台裝有電子密碼鎖的相同款式的腳踏車。這時候我才感受到日本也開始有公共自行車服務了。我雖然對這種服務感興趣,但是當時東京可以借還自行車的地點不多,服務還不成熟,所以就沒有用。

最近兩年,東京的公共自行車的服務據點越來越多,連我家附近走路三分鐘的地方都設了借還處,再加上我常去的一些地方也有設借還車的據點,所以我就在去年(2020年)加入了會員。在事前做功課時,才知道東京的公共自行車的服務比我想像得要複雜。

◆◆◆

2021年現在,東京有好幾家公共自行車業者,每家的使用規則都不一樣。要用這些業者的服務,原則上要加入會員。從入會條件來看,業者設定的服務對象是住在日本的大眾,似乎還沒有考慮到外國人觀光客的入會問題。其中實用性比較高的是docomo出資的「docomo bike share」(以下簡稱docomo)和軟體銀行出資的「HELLO CYCLING」(以下簡稱HELLO)。東京實質上就是這兩家業者在爭奪地盤。


docomo的公共自行車。docomo的自行車是紅色車身。輪徑、置物籃較小。
費率:第一個30分鐘165日元,之後的額度是110日元/30分鐘。另有月費會員制度。
※東京以外的地區有其他費率。

docomo在東京的地盤是東京的中心部的11區和練馬區。docomo的特徵是一個會員帳號只能借一台車,服務範圍是以行政區為單位。在哪個行政區租車,就必須在那個行政區內還車。只有東京中心部的11區內是例外,可以跨行政區還車,不過跨區借還的範圍也就只限於11區內。在練馬區或東京以外的地方借車的話,就必須在當地行政區內的據點還車。


HELLO的公共自行車。HELLO的自行車是白色車身。輪徑、置物籃較大。
費率:70日元/15分鐘,1000日元/12小時。
※東京以外的地區有其他費率。

HELLO在東京的主要地盤是docomo服務以外的地區,在東京中心部只有零星的據點。HELLO的特徵是借了車以後可以在日本國內任何HELLO的借還處還車,不受行政區範圍的限制。在東京借車,可以在東京以外的地方還車。當然也可以在東京以外的地方借車,然後騎進東京後還車。而且一個會員帳號一次最多可以借四台車。如果有四個人想一起騎車出遊,只要有一個人是會員,就可以幫另外三個人借車。

◆◆◆

東京的地形有很多高低起伏的地方,一般騎腳踏車的民眾多半會回避這些地方。不過docomo和HELLO的自行車都有電動輔助爬坡功能,可以讓騎車的人省不少力氣,也可以增加公共自行車的舒適性。

從費用的角度來看,如果使用時間在30分鐘以內,docomo和HELLO的費用都比東京23區內的都營公車便宜。超過30分鐘的話,docomo會比公車貴。45分鐘以內的話,HELLO和23區內都營公車的費用相同。和鐵路交通相比,docomo的最低費用比JR和私鐵的最低車資貴,只比一些東京都出資的鐵路事業的最低車資車便宜。HELLO是15分鐘70日元,如果交通順暢,而且騎得非常賣力的話,3公里左右的距離有機會比搭電車省錢,但是會很累。

從服務據點來看,HELLO在東京設的借還處比docomo多。東京中心地帶的HELLO據點雖然比較少,但是並不是完全沒有。至於docomo在東京的服務範圍就完全只限中心地帶的11區加練馬區而已。從費用、租借規則等種種條件來看,HELLO似乎比docomo方便。不過事情並沒有那麼單純。

HELLO雖然借還車的地點比較多,但是每個據點能配置的自行車台數較少,而且有數量限制。很多地方就只能收容四到五台車。因為別人也會借車,所以一般時段的借還處多半只剩兩三台而已,而且當中可能有些車的電池沒電了(騎起來會比較重)。如果某個HELLO會員要帶三個非會員的朋友一起騎車出遊,實質上很難找到能一次借到四台車的地方。就算借到四台車,還車時還要找有四台以上空位的還車地點。找不到這樣的據點,大家就只能各自分散到其他據點還車。如果目的地附近的據點的收容台數全滿,基本上就沒有辦法還車了。就某種意義而言,HELLO的借還車有很多運氣成分。至於docomo的系統就沒有還車上限的問題。原則上只要是借還處,就算已經停了一堆車,還是一樣可以還車。不過這種系統設計會造成某些借還據點被自行車塞到爆,影響周圍的交通。

由於我住的地方是HELLO的地盤,所以我是用HELLO的服務。我就曾經遇過自己家附近的借還處滿車,結果只能到遠一點的地方還車。騎到遠方有空位的據點要多花時間,租金當然也會變高,而且還完車後要再花時間走回來。本來省時省錢的手段變得廢時又多花錢。我也曾經遇過幫友人借車時,用手機預訂兩台車,但是結果卻只訂到一台而已。因為在我訂車的同時,有其他人先搶到了我想訂的其中一台。系統也沒有告訴我其中一台預約失敗。

對我而言,自己家附近有公共自行車服務的意義是多了一種「偶爾」可以當休閒娛樂的交通手段。以前從我家到淺草的最方便、最便宜的手段是搭公車。從我家到公車站要走10分鐘路,還要花時間等車,車程大約20多分鐘,車費210日元。現在可以走3分鐘路去借腳踏車,騎車到淺草就算紅綠燈再多,25分以內還是到得了,費用140日元。騎車不但可以省錢,而且在東京的路上兜風的感覺很不錯。不過一切的大前提是要借得到車才算數。週末時車子常常會被借光,有時候借車地點雖然有車,但是可能全部都沒電,那就只能搭公車了。

東京的公共自行車雖然到了實用階段,但是沒有造成大流行,也沒有讓民眾的生活劇變。對民眾而言,就只是多了一種可有可無的交通手段而已。由於東京的都市空間能設自行車借還處的土地不多,能配置的車輛數量也相當有限,所以這種服務並不安定。由於沒有人能保證每次一定都能借得到車,所以靠公共自行車上班上學的風險太高,結果一般民眾還是搭電車上班上學。假日的時候,借不到車的可能性比平日還高。借不到車時,民眾還是得仰賴其他既存的交通手段移動。另外,目前這一類服務的車輛故障通報系統不夠人性化、有車借但是電池電力不足等後勤問題都還有待改善。

東京的公共自行車雖然到了實用階段,但是還不到方便的程度。這不是東京特有的問題,而是目前日本大都市公共自行車服務的共通課題。

台湾のプチトマト

さすがにコロナウイルスも流行となって、台湾旅行というのが難しくなって、今、台湾のプチトマトを思い出している。

日本にもいろんなトマトはあって、どれもおいしいものだからあんなに種類がふえているんだろうけれども、プチトマトなのに数えられる量しか入っていなくて、あの値段ということもあるし、酸味が苦手な私にとっては大ぶりのものは内部の酸味が強くて、総じてこれじゃない感がしていた。
しかし、台湾ではよく見られる小型で酸味が抑えられた甘目のトマトが見事にストライクなのだ。
それが、「玉女」と「聖女」というもの。

 
写真は全部「玉女」。聖女の写真が見つからなく……
写真に写っているピンクのビニール袋については「台湾のレジ袋」を見てね。

味は、アイコの特に小振りなもので若干酸味も味も薄いイメージだが、私もグルメじゃないので、詳しくは食べてもらった方がいいと思う。
90年代に聖女ができて、その後に玉女ができた。聖女は丸いが、玉女は細長い。
台湾が日本だったころに入った苗みたいで、最近のトレンドになっている某イチゴや某ブドウや某芋とは違う。

これらのプチトマトは、普通にスーパーの生鮮食品売り場にあるし、市場や屋台とかではもっと安く売られている。
有機とか生産者の質はあるのかもしれないが、味に大差はないと思うけど、思った以上に値段差があると思うから、買う前に相場を頭に入れた方がいいように思う。

私がスーパーの売り場で見たところでは、トマトの糖度は、玉女は9度、聖女は7度。
糖度から考えると玉女>聖女ということなんだけど、単に、台湾でよくありがちな2タイプのプチトマトと考えてもらうといいと思う。

漢字を見て、私は「玉」より「聖」の方がランクが上の気がするんだけど、
若くて無垢で外見がいい美人は玉女で、芸能人や歌手を褒める感じ、
ベルサイユのばらが海賊版で出たときは「玉女英豪」と言われていた。
若くて性格がよさそうなのは聖女で、ジャンヌダルクとかのヒロイン、女神のような存在、何か中身が伴っている感じだけど、
じゃあ、玉女と聖女はどっちが女性として好きなのかとか言われてしまうと、なかなか甲乙つけがたいみたい。

日本人的名字(國會篇)

2020年9月16日,日本眾議院議員菅義偉接替安倍晉三,擔任日本第99代首相。是繼2010年的菅直人以來的第二個「菅首相」。

菅義偉和菅直人的姓都是「菅」,就台灣人的感覺來看,這兩位首相是同姓。不過從日本人的角度來看,兩名「菅首相」的姓雖然文字相同,不過不是同姓。因為菅義偉的姓是「SUGA」,菅直人的姓是「KAN」。只是「SUGA」和「KAN」這兩個姓都是寫成「菅」。

日本人習慣用姓來稱呼人。所以日本人講話提到「菅首相」時,由於兩名「菅首相」的姓的音完全不同,所以聽的人不會發生誤會。

日本的國會議員超過700人,當然少不了完全同姓的議員。例如2020年9月現在日本的眾議院就有6名佐藤議員、5名伊藤議員、5名井上議員、3名青山議員、兩名安藤議員,以及兩名森山議員。日本的國會會議記錄會在這些同姓議員的姓的後方用括弧加註「名」的第一個字來區別。

菅義偉和菅直人的姓雖然不同音,但是由於文字相同,所以會議記錄中的名字的處理方式也是比照同姓議員。另外,眾議院也有兩名不同音的神谷議員,一個是姓「KAMITANI」,另一個是姓「KAMIYA」,這兩名神谷議員在會議記錄中的名字也是比照同姓議員。

由於一般日本人是用「姓」來認人,所以同姓議員有可能會被民眾誤認。例如A議員的政績可能會誤傳成同姓的B議員的成果。又例如C議員如果失言,搞不清楚狀況的民眾可能會打電話到同姓的D議員的辨公室抗議。

對政治家而言,知名度和形象是職業命脈。如果議員想要凸顯自己的個人品牌,回避同姓誤認,可以用「通稱」制度來回避誤認的問題。日本國會的兩院都是有條件允許議員使用「通稱」活動。

2020年9月現在,日本的眾議院有兩名議員姓「阿部」,但是其中一名議員在國會登記名字時有使用通稱制度,把自己的姓登記成平假名文字來和另一名阿部議員區別。把姓改成平假名後,雖然姓的音還是一樣,不過在媒體上的文字視覺效果會明顯不同,會議記錄也不用做同姓的特別處理。除了平假名的「阿部」以外,日本眾議院還有一名平假名的「秋本」和一名平假名的「上野」議員。目的都是用通稱來和其他的同姓議員區別,並建立自己的品牌。

日本的國會在處理同姓議員時,文書可以用通稱或在姓的後方加註名的第一字來區別,不過電話連絡時,很多場面要講議員的全名才能避免誤會。因為日本國會也有同音異字姓氏的議員。例如阿部和安倍的音都是「ABE」、伊藤和伊東的音都是「ITOU」、江藤和衛藤的音都是「ETOU」、左藤和佐藤的音都是「SATOU」、竹內和武內的音都是「TAKEUCHI」、本田和本多的音都是「HONDA」、盛山和森山的音都是「MORIYAMA」等。

不過講全名還是不能保證完全不發生誤會。因為2020年9月現在,日本的國會議員中,有兩組姓名讀音完全相同的議員。分別是眾議院的中川正春和參議院的中川雅治(都是「NAKAGAWA MASAHARU」),以及眾議院的西田昭二和參議院的西田昌司(都是「NISHIDA SHOUJI」)。日本國會內在做電話聯絡時,如果提到這些議員,必須強調議員所屬的議院才能避免誤認。

(※議員會因為選舉而異動,上述內容是2020年9月日本國會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