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中文翻譯

在日本,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中文翻譯的資訊。例如商品資訊、旅遊資訊、公共場所的標示等。

我在日本看到的中文翻譯幾乎都很糟。雖然偶爾有看過一些佳作,但是那真的是偶爾。我在日本住了超過十年,看到正常、貼切的中文翻譯的次數恐怕不到十次。

我剛到日本生活,在公共場所看到奇怪的中文標示時,我第一個感覺是「寫錯字」或是「翻譯的人和製作標示牌的人溝通不良」。

但是在日本生活久了,我自己也接一些翻譯案之後,才知道那不是寫錯字或溝通不良。而是翻譯的人的語言知識不足,不知道怎麼正確用字和用詞。

早期日本公共場所的中文標示,可能是相關單位找了學過一點中文的日本員工翻的。這種翻譯的特徵是選詞和句子結構完全不符中文的用詞習慣和語感。簡單地說,中文母語的人就算表達再怎麼糟,也不會選那樣的詞、不會造出那種句子。

當自動翻譯開始流行後,在日本就能看到一些「自動翻譯」的成果。自動翻譯的特徵,是把「每個」日文詞彙照著字典的解釋「全部」都改成中文。有些翻譯的詞彙順序會完全比照日文原文的詞彙順序,有些則會把動詞移到受詞前面。但是字典的解釋和現實溝通時的用詞不同,所以自動翻譯的用詞當然很奇怪。自動翻譯的另一個問題是會把原文的每個詞都一對一地翻出來,原文不存在的詞就絕對不翻。由於有些日本人寫句子時會省略主詞,變成無頭句子。一詞對一詞的自動翻譯當然也會把無頭的日文句子轉換成無頭的中文句子。

我和日本人聊語言時,遇過不少日本人喜歡主張「日語表達可以不用主詞」。其實省略主詞並不是日語獨有的特徵。在中文的世界,很多人聊天時也會省略主詞。例如網路聊天就常常可以看到一堆沒有主詞的無頭句子。這是因為聊天聊到有共識時,談話焦點就不需要重複了,主詞當然可以省略。但是重要溝通場面的對話,或是要寫出讓陌生人也看得懂的文章時,必須在「沒有共識」的前提下嚴謹溝通,以避免誤會。有常識的人就不會亂省略。很多日本人成長過程中沒有認真思考過這種溝通問題,所以寫正式的文章,或是和陌生人溝通時也會亂省主詞。

我自己也向日本人確認過「省略主詞」的問題。日本人聽得懂沒有主詞的無頭句子嗎?答案是依狀況而定。日本人也有聽不懂沒有主詞的無頭句子的時候。事實就是沒有人能理解「相關資訊不足、表達不清的句子」。其實日本的一些介紹表達技巧的書籍,也常常會提到不能省略主詞。這表示有些日本人知道,表達時如果亂省略,別人會無法理解。

那些把「省略主詞」當成日語特有現象的日本人,不外乎是沒有其他語言的知識,或是找藉口幫自己表達的壞習慣開脫。

自動翻譯會把無頭的日文句子翻成無頭的中文句子。人工翻譯也沒有好到哪去。即使是中文母語人士的日翻中,也可能發生這種問題。

我在日本看過不少由中文母語的人翻譯的劣質資訊。為什麼知道是中文母語的人翻譯的呢?因為大部分學中文的日本人的基本詞彙都不夠,不太能分辨詞彙的難易輕重,表達常常會出現「不自然的合成詞彙」。中文母語的人表達不論再怎麼糟,選詞、用詞還是會比較自然。但是很多中文母語人士的中文翻譯也就只是「用詞」比日本人自然一點。到了句子的層級,又會回歸日文狀態。一篇文章有幾個句子,就真的翻成幾個句子。而且中文句子還完全比照日文句子的順序排列。完全沒有考量中文表達的邏輯順序。根本的原因就是翻譯者平常也沒有嚴謹表達過母語。

我有接過日本地方行政的觀光資訊摺頁翻譯案件。日文原文充斥了一堆無頭句子。而且句子拉得非常長。常常一個句子就是一整個段落。表達也不著重點。感覺起來就是觀光行政部門找個菜鳥職員寫稿,而且上面可能指定一定要介紹這個、介紹那個。菜鳥職員可能也沒有文筆專長,就只是考上公務員,然後偶然被輪派到觀光部門。因為母語的表達能力不成熟、文筆爛,所以造出了劣質的日文觀光資訊的摺頁。爛到可能連日本人自己都不想看。我翻譯的時候,常常要把一個原文的長句子翻成三到四個簡短的中文句子,把大部分的被動語態改寫成主動語態,然後調整句子順序、把每個句子都加上主詞,才會變得比較容易閱讀。

我也遇過有行政單位找中國人來檢查我的翻譯稿。對方把我加的主詞全部刪掉,把我寫的「中文文法結構的中文句子」改成「日文文法結構的中文句子」,把簡單易讀的句子改回冗長難讀的句子。由於翻譯稿被亂改得太嚴重,所以我就花時間寫了六千多字的意見書給行政單位,逐條指出翻譯稿被亂改的問題後,日本人職員就來向我道歉,並同意不再讓那名中國人來檢查翻譯稿。

檢查我的翻譯稿的中國人的母語當然是中文,但是對方卻把我的中文稿改得不像中文。根本的原因就是語言能力不成熟,沒有能力判斷表達的輕重。對方是在中國出了社會工作後才來到日本,而且年齡比我大,但是母語表達能力還是沒有成熟,而且對方可能也不知道自己的母語表達能力的問題。

出了社會的人的語言表達不成熟,一點也不奇怪。我自己剛出社會時,母語表達能力也沒有成熟。就只是照著過去的經驗表達,沒有認真想過怎麼表達才能讓人容易理解。我以前也遇過有台灣的編輯大改我的文章,卻完全沒有考慮到表達風格的一貫性。有閱讀習慣的人一看就知道文章不是一個人寫的。那位編輯當然也是社會人,但是卻沒想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問題。這就是不成熟。

現在日本的日翻中業界當然會找中文母語的人來翻譯文章。在日本,母語是中文的人很多。但是大部分的人的母語表達能力都不成熟。因為母語是中文的人不外乎是去日本留學或工作的人,或是這些人的子女。去日本留學或工作的人,到了日本之後,實質上母語能力就很難再成長了。所以大部分的人的母語會停留在不成熟的狀態。這些人的子女的母語或許是中文,但是在日本學中文的環境不好,所以只有發音會比日本人好一點。母語能力往往只會比自己的父母糟。在這樣的母群體中,要找出能做出良質翻譯的人,真的很不容易。

我在日本看到的中文翻譯品質很糟,或許就是因為日本很難找到能妥當表達中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