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富士山之旅

2021年9月下旬,我抽空到富士山旅行。

旅行的目的就只是趁疫情降溫、遊客還不多的時期離開一下東京,接觸大自然、放鬆身心而已。目的地選富士山,純粹是突發奇想,沒有特別的原因。由於富士山的夏季登山期間已過,所以我想到的玩法是從吉田口五合目徒步下山。

◆◆◆

富士山位在靜岡縣和山梨縣的交界附近。山的北面是山梨,南面是靜岡。富士山頂不是由兩個縣平分,而是行政歸屬未定。因為富士山頂至富士山東邊的小富士約5.5公里的範圍的縣界未定。

2014年,日本的國土地理院的電子地圖曾經誤把富士山頂標示成靜岡縣富士宮市。由於地圖標示不正確可能會造成民眾誤會,甚至影響地方觀光,所以山梨縣知事就要求國土地理院修正資料。富士山山頂的歸屬也一時成為話題。2021年的現在,富士山山頂的縣界依然還是未定狀態。


富士山的縣界未定區間。
出典:国土地理院ウェブサイト(https://maps.gsi.go.jp/#13/35.367636/138.754320/&base=std&ls=std&disp=1&vs=c0j0h0k0l0u0t0z0r0s0m0f1)

富士山的山頂是私有地,地主是淺間大社。淺間大社的本部在靜岡縣富士宮市。靜岡縣民常常把靜岡的富士山風景稱作「表富士」,意思就是「正面的富士山」。對靜岡縣而言,這些都是宣傳靜岡的富士山觀光的有利材料。不過從世界遺產構成要素的角度來看,富士山世界遺產中有11個要素在靜岡縣,21個要素在山梨縣,以及1個共用要素(富士山山頂)。所以山梨的富士山宣傳材料其實比靜岡多。

現在富士山的主要登山路線有四條:富士宮口、御殿場口、須走口、吉田口。其中富士宮口、御殿場口、須走口在靜岡縣,吉田口在山梨縣。從登山路線的數量來看,靜岡縣似乎佔了優勢,不過事實上,最近十幾年的統計資料中,從吉田口登山的人數比靜岡縣的三條路線加起來的人數多。這是因為吉田口的登山路線比較好走,適合入門登山客攀登,所以多數登山客在爬富士山時會選擇從吉田口上山。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富士山大約是在江戶時代成為一般民眾可以爬的山。當時的吉田口就是熱門的登山路線。因為吉田口離江戶最近,江戶的民眾要爬富士山時,自然會選吉田口入山。1707年,富士山的東南山腰部分大爆發,形成一個大窟窿,靠駿河(現在的靜岡)一邊的登山路線有好幾十年無法通行。由於吉田口位在富士山的另外一邊,登山幾乎不受影響,所以坐穩了富士登山最熱門路線的寶座。

到了20世紀的汽車時代,通往吉田口五合目的道路在1964年通車,民眾可以搭車到吉田口五合目後再開始爬山。靜岡的富士宮五合目的道路則是在1970年通車。富士宮口的登山路線沒有吉田口平緩,車道的整備也比吉田口慢了幾年,所以人氣一直不如吉田口。即使是21世紀的現在,東京到富士山五合目的觀光巴士旅遊套裝行程大多都是到吉田口的五合目。

◆◆◆

古代人從吉田口爬富士山,是從山腳的淺間大神(現在的「北口本宮富士淺間神社」)出發,在一合目下方的馬返接受驅邪加持儀式後,就從一合目開始向山頂邁進。現代人從吉田口爬富士山,大多是省略五合目以下的路線,直接從山腰開始爬。現代人省略的路線,就是我這次去富士山體驗的路線。

從吉田口五合目徒步下山的路線很單純。就是從五合目的停車場往登山口走,看到了登山口標示後,不要登山,繼續直走。然後石頭路就會變成比較平坦的產業林道(車道)。沿著林道找到步道入口後,順著步道走即可下山。


從停車場往登山口途中的風景。


林道和登山口的分岔地點。直走是林道,右邊的岔路是登山口。因為夏季登山期間已過,所以登山口的正中央擺了大大告示牌避免一般民眾誤入。


林道。林道雖然平坦,但是路面上有不少細小的落石。踩在這些落石上很容易滑倒,所以下山也不能掉以輕心。


步道入口。林道旁有一根根柱子的地方就是步道的入口。進入步道,就是古人爬富士山時的路線。


步道沿途的廢墟和解說牌。五合目以下的登山步道沿途有不少廢墟。這些廢墟是以前的山小屋。古代人爬富士山時,會在這些山小屋休息。整條路線中,有些山小屋已經完全消失,就只剩下解說牌和一小塊平地而已。


一合目下方的鳥居。這個鳥居就是富士山神聖領域和外界的關卡。這一帶的自然與荒廢人工物構成的神祕感很有『夏目友人帳』的妖怪世界的氣氛。

由於這一天不是假日,所以爬山的人比較少,整個步道區間我只遇到兩個人。一個是練習越野長跑的人,另一個是爬山的人。


大文司屋。過了鳥居,有一間叫「大文司屋」的茶屋。這間茶屋是在江戶時代創業,代代相傳。也是現在吉田口五合目至馬返區間唯一一間「活下來」的設施。

茶屋是讓登山遊客歇腳聊天的地方。有賣咖啡、飲料、泡麵等,還會提供遊客交通資訊。性質上也是一種山小屋,只是「純茶屋」不提供住宿。富士山收費道路在1964年通車後,登山客大多直接從吉田口五合目開始登山,結果五合目以下的山小屋沒有生意可做,全部歇業,最後變成廢墟。馬返的好幾間茶屋也因此歇業。不過大文司屋在歇業後,因為有人幫忙維護,所以幸運地保存下來。現在大文司屋的主人是上班族退休後,用做公益的感覺在2020年讓祖先的茶屋復活。

這一天,我帶的食物和飲料是三個飯糰和一瓶500cc的麥茶。我當初打算在到達馬返後,找個可以坐下來的地方野餐。不過到了馬返後,發現找不到適合坐下的地方。茶屋主人就把我叫住,讓我在茶屋休息用餐。為了聊表謝意,我點了一杯咖啡。結果咖啡是現磨的,而且是良心價。聊天時,得知茶屋主人以前有受過台灣人的幫助,也對台灣有好感。


富士山下山的GPS軌跡。
地図:国土地理院ウェブサイト(https://maps.gsi.go.jp/#14/35.396956/138.746681/&base=std&ls=std&disp=1&vs=c0j0h0k0l0u0t0z0r0s0m0f1)
加筆:梅と桜(http://umesakura.jp)

◆◆◆

馬返和淺間神社之間,在春秋期間的週末假日以及整個夏季登山期間有行駛小型巴士。其他時期如果要從馬返到市區,就只能走路或叫計程車。

我是和馬返的茶屋主人聊天後才知道當天沒有小型巴士可搭,所以臨時決定從馬返走到淺間神社(市區)。馬返和淺間神社之間有車道和遊步道兩條路,兩條路幾乎平行,而且幾乎是直通淺間神社(不過沿途偶爾會有一點小彎,所以看不到底)。

一開始我是走遊步道,不過遊步道崎嶇不平,走起來容易疲勞,所以過了中間點的中茶屋後我就改走車道。在車道上走了約10分鐘,下山途中遇到的越野跑步哥就從後方追過了我。之後我在車道又分別遇到兩名跑步的當地民眾。顯然越野跑步哥及慢跑民眾都認為車道優於步道。


中茶屋。中茶屋位在馬返和淺間神社的中間點。這一天,中茶屋沒有營業。讓我深深感受到馬返的大文司屋的價值。不過中茶屋門前有椅子可以休息。


中茶屋至淺間神社的車道。


淺間神社的後門。穿越神社,就是市區。

◆◆◆

在這次旅行之前,我一共去過三次富士山。而且全部是去吉田口。

第一次是在五合目看風景、散步、騎馬。第二次則是從五合目爬富士山,不過爬到本八合目時,因為高山症而折返。第三次也是從五合目登山,最後成功登頂。這些都是十幾年前我到日本生活後不久的事。之後的十幾年間,因為富士山的遊客增加,登山的環境變差,所以就再也沒有去爬富士山了。

這次的旅行,算是重溫五合目的回憶,然後在不能向上爬的條件下,另外發掘遊富士山的樂趣。

這一天,我從吉田口五合目到馬返大約花了100分鐘。途中完全沒有休息,既不會喘,也沒出什麼汗。在到達馬返之前,麥茶也只喝了幾口而已。不過步道的階梯很多,途中走到膝蓋有點痛。結果下山最耗力氣的是用減輕膝蓋負擔的走法下階梯。由於我穿的是普通走路用的休閒鞋,鞋底有點軟,所以腳趾和腳底也走得有點痛,腳趾還起了水疱。如果是穿登山鞋,大概就不會有這種問題了。

從馬返到淺間神社的走路時間大約也是100分鐘,途中還有中茶屋可以休息。就結論來看,這個區間的車道比步道好走很多,不過中茶屋到淺間神社之間沿途的風景比較單調。

我搭巴士上五合目時,富士山收費道路沿途的手機訊號都很弱。不過從五合目徒步到市區,幾乎整個區間的手機訊號都不差。在看風景之餘,可以確認地圖,也可以玩寶可夢。

一般遊客爬富士山大多要花兩天一夜。過夜用的山小屋也只在開山的兩個月間營業。在遊客激增的時代,在開山的兩個月間向山小屋訂床位並不容易。就算訂到床位,人擠人的感覺也不太好。如果運氣不好,登山途中出現高山症,就必須放棄折返。

從五合目下山到市區,只要走兩個100分鐘即可。下山的路,對常運動和不常運動的人而言幾乎沒有分別,沿途還可以親近有植物的大自然(五合目以上的植物非常少)。而且可通行的期間不受登山季的限制(不過冬季期間五合目停車場到登山步道之間會封路,大文司屋和中茶屋在冬季也不營業),還能體驗古人走過的登山古道的氣氛。

對於時間有限,訂不到山小屋床位,或根本無法在夏季登山期間去爬富士山的人而言,從五合目下富士山或許是個不錯的另類玩法。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