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及電子產品的性能極限

暖氣機是東京的冬天生活必需品。我家的暖氣機是瓦斯暖氣機,操作面板上有個濾網警示燈,目的是提醒人「該清理濾網上的灰塵了」。

大約從兩三年前開始,我的暖氣機的濾網警示燈亮起的次數明顯增加。其實我一直都有打掃濾網,也有用各種方法清理暖氣機內部的積灰。不過最近兩三年的情形是,我努力清理積灰,還讓機器休息一段時間後再重開機,但是濾網警示燈馬上又再度亮起。這可能是機器內部有我清不到的積灰,也可能是用了十幾年的機器劣化,讓感應器發生反應。今年1月上旬,由於情況越來越嚴重,為了安全,我就買了一台新的瓦斯暖氣機。

新的暖氣機用起來的感覺的確比較好。不過實際去比較新舊機種的規格,兩者在效能上沒有明顯的差異。舊暖氣機是20年前的機種,這代表瓦斯暖氣機的技術在20年前就已經到達極限了。

◆◆◆

這次換暖氣機時,讓我想到我的小型數位相機、噴墨印表機、掃描器也都用了很多年了。這些產品的性能都發展到了極限。

我是從2005年開始使用小型數位相機。主要目的是為了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見聞。當時比較好的手機相機已經有320萬畫素,達到了實用水準。不過小型的純數位相機性能更強,還能做很多細微複雜的設定,而且這些複雜的設定全部用單手就能搞定。所以對我而言,純相機遠比手機相機好用。

當時每年數位相機的新產品性能都有明顯進化,我也有一直關注新產品,大約每兩三年就會換一台。不過從2014年開始,150g以下的機種性能開始停滯,甚至有些新機種的功能降級。廠商雖然還有研發150g以上的機種,而且性能還有進化,但是相機重量超過150g時就不夠輕巧了。放在口袋會覺得累贅,單手操作時也會不方便。從那時候開始,我的數位相機就停留在2013年的產品。我在2014年之後唯一買的一台數位相機是和我手邊2013年同款的二手相機。

最近幾年,日本的廠商陸續宣布不再研發小型機種。廠商向媒體公布的說法是手機相機的性能進化後,民眾就不會想買純數位相機。這個說法是事實,但是不是唯一的事實。另一個事實是,這些廠商在停止研發小型機種前的好幾年間都沒有提升產品的性能,甚至還讓產品功能降級。關心產品的消費者當然會失望。

現在手機的相機的性能雖然相當不錯,但是在路上突然發現有趣的事物或風景,想要馬上拍下來時,小型的純數位相機還是比較靈活好用,拍大量照片時也不用浪費手機的電力。所以我現在出門時,還是習慣帶著2013年款的小型數位相機。手機的相機對我而言是備胎。

◆◆◆

我的噴墨印表機也是2013年的產品。而且是日本市面上已經不多的「純」印表機。日本市面上的印表機商品在進入2010年代後,大多變成附掃描器功能的複合機。對於想買複合機的人而言,或許有很多選項,但是像我這種想買「純」印表機的人幾乎沒得選。

我不想買複合機,是因為我已經有一台掃描器,而且性能比市面上的大眾複合機好。廠商印要在印表機上硬塞一個不怎麼樣的掃描功能,對我而言形同惡質推銷。我是在沒得選的情況下才買了2013年款的「純」彩色印噴墨印表機。用了5~6年,機件發生故障,結果還是只有同型機可以買。

我的掃描器是2007年款的文件掃描器。我主要是用來掃描生活中的各種文書。我的掃描器在東日本大震災時曾經從架子上摔下過,不過沒有摔壞,性能也沒有受到影響。儘管是十幾年前的技術,而且用超過10年,但是性能還是比現在市面上的大眾複合機好,這就是我不想買複合機的原因。

掃描器用超過10年沒換,並不是我不想換,其實我買了掃描器後一直有在繼續關注新產品,只是後續新出的文件掃描器的性能沒有明顯進化,實質上就是性能到達極限。再加上我的掃描器還沒有壞,所以就沒有買新的。

我會關注新的掃描器,是因為我對自己的掃描器的功能還是有不滿意的地方。我的掃描器可以掃描對摺文件,也有傾斜校正功能。當初我對這些功能相當期待,不過使用後卻有點失望。因為這些功能相當粗糙。掃描對摺文件時,左右兩頁常常會掃歪,然後合成八字形或倒八字的圖。傾斜校正完全沒有發揮功能。後來我用單頁掃描來測試傾斜校正功能,發現這種功能只適用於極度誇張的傾斜狀況。如果文件歪不到10度,系統可能根本判定不出來。現實中,一般人在用掃描器時,再怎麼笨手笨腳也不至於把文件放歪超過10度。結果傾斜校正功能的宣傳意義遠大於實用性。

對摺文件的圖像合成、傾斜校正,都是軟體的工作。我自己手邊的2006年版的不專業的大眾型影像處理軟體已經有相當成熟的圖像合成和傾斜修正功能。相較之下,我的2007年的掃描器附的軟體卻像是外包商粗製濫造交差的作業。之後掃描器的軟體雖然有升級,不過圖像處理功能完全沒有進步。關注了超過10年,掃描器的本體性能早已經到達極限,附屬的掃描軟體雖然有發展空間,但是十幾年間一直在原地踏步。

◆◆◆

以前在台灣,常常聽人說美國的軟體業比較強,日本則是硬體業比較強。當時我覺得很奇怪,日本開發出了這麼多優質電玩遊戲,軟體產業應該也有相當的實力才對。不過實際到日本,看了一些日本的企業文化評論及報導後,我才知道日本人自己都覺得日本不重視軟體發展。家電或電子產品業界只想造出手摸得到的實體產品,不關心無形的軟體,甚至否定軟體的價值。過去日本電玩遊戲的軟體業者往往會受平台擺布,事業大多是曇花一現。目前我可以感覺到有在努力經營、克服各個時代平台障礙的日本軟體業者是開發文書處理軟體「一太郎」的JustSystems。

我的掃描器的硬體性能的確不錯,但是軟體卻相當糟,而且十幾年間沒有進步。我以前用的日本品牌的GPS錶的本體性能雖然不錯,但是分析資料用的網站介面卻做得非常糟,網路上有出現批判的聲音,但是廠商卻沒有自覺。由於廠商無法提升產品的魅力,所以最後退出了GPS錶市場。其實我在買日本的電子產品時,產品附屬的軟體大多做得不怎麼樣。日本的廠商可能也不知道自己產品附屬的軟體很糟,因為這些廠商只關心硬體,而且大多沒有提供消費者反映意見的機制,實質上是不關心消費者的聲音。

日本的製造業的一大陋習是做出一堆自我感覺良好的商品,然後硬拗出一些歪理來誘導消費者購買,而不是努力針對消費者的需求做出可以讓消費者滿意的商品。這種問題不只是家電或電子製造業,近幾年日本的一些食品業者因為原料成本上漲的關係,開始減少包裝內的食品容量。然後在媒體上硬拗成「為了對應現代小家庭生活而減少容量」。日本的消費者當然受夠了這種愚蠢的謊言,所以每當媒體報導食品包裝內容量減少的消息時,網路上都會有人批判。業者會撒這種小孩子的謊話,是因為他們是靠前人開拓的銷售通路而活,沒有真正去關心消費者的需求。在資訊傳播發達的時代,日本的業者在傾聽消費者聲音的部分還是相當落後。

當硬體的性能發展到極限,領先的企業無法再前進的結果,就是其他國家的硬體商品慢慢追上來。結果現在日本的家電量販店出現了一堆韓國和中國品牌的產品,性能也不會比日本品牌差。只是從個人好惡的角度來看,購物時我還是會挑日本品牌的產品。

幾年前,我和日本友人聊電子產品性能停滯的問題時,友人打趣地說,現在電子產品的性能很多已經發展到極限,過去領先的日本企業漸漸轉移事業方向,今後如果還想買日本品牌的產品,可能要期待愛麗絲大山這種居家用品業者開發出便宜好用的數位相機、印表機,掃描器。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