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回顧

2020年本來是充滿希望的一年。日本舉辦奧運、發展觀光、振興經濟。不過這些希望因為肺炎疫情變成了泡影。

受到疫情影響,我的收入減少,不過幸運的是經濟上還過得去,只是無法回台探親,而且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台灣。

我本來每年會利用連假期間在日本國內旅行。泡泡溫泉、散散心、吃美食,忘掉生活中的煩惱。但是疫情狀況讓我打消了出遠門旅遊的念頭。結果今年我只踏出東京兩次:一次是去京都跑馬拉松,一次是到東京旁邊的川崎。

今年能跑得成京都馬拉松,算是非常幸運。兩週後的東京馬拉松就因為疫情的關係取消了市民跑者的賽事。我在京都的期間,雖然也有放鬆心情,吃美食,但是去京都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跑馬拉松,休閒只是附加價值而已。所以對我而言,去京都不是「純旅行」。而且因為疫情的關係,今年在京都多少也是戰戰兢兢。

我到川崎,是日本政府推動「新型態生活」的一個月後(9月)的事。我是因假日休閒而跨出東京到川崎,不過川崎不是目的地。我只是想騎單車沿著東京灣看羽田機場的飛機,一時借道路過川崎市,本質上還是在東京活動。假日騎著單車看海、看飛機,非常愜意。不過回到市區後,東京有不少餐廳受疫情影響,週末暫停營業,少了用餐的樂趣。

日本政府為了救經濟,推動了「Go To Eat」、「Go To Travel」等方案。一方面是為了保住餐飲業和觀光業的命脈,也算是「新型態生活」的大規模的社會實驗的一環,目的是為了摸索出外出自制和社會經濟活動間的平衡點。我和朋友見面聊天時,也少不了「Go To Eat」和「Go To Travel」的話題,因為大家真的都悶壞了。日本政府用呼籲取代懲罰主義來防疫,就某種意義而言也是為了減輕社會壓力,因為過去的日本社會已經吃過太多懲罰主義的苦果。

「Go To Eat」方案要事前訂位或取得實體優惠券,和我的生活習慣不合,結果我只有在10月底用過一次。雖然只用過一次,但是有吃到比較高階的美食,我也算是心滿意足了。

「Go To Travel」方案的確刺激了日本民眾的國內旅遊活動,不過當我有空利用這個方案時,日本的第三波疫情已經升溫,到了不適合出遠門的狀況。最後我在12月中旬用這個方案在東京中心地帶的飯店投宿一晚。幾天後,東京的「Go To Travel」就因為疫情的關係暫停實施。我的「Go To Travel」在驚險中過關。

我在東京住了十幾年,但是還是有很多地方不常去或是沒去過。我的「Go To Travel」正好讓我有重新認識東京的機會。我曾經在六本木看過電影、看過展覽,也和友人吃過飯,但是並沒有深入了解這個地方的地理交通。我的「Go To Travel」的白天,就是用自己的腳熟悉六本木、麻布十番、芝公園一帶的地理關係。晚上再沿著反方向重走一次,然後欣賞六本木一帶的街頭燈海。

六本木的夜景非常漂亮,不過在這裡我也感受到了防疫的溫度差。夜晚的六本木街頭的人非常多,雖然大部分的人有戴口罩,但是並沒有保持社交距離,而且有人已陷入「忘我」的狀態。這和我平常看到的東京非常不一樣。見識了六本木夜晚的街頭,就會覺得東京的疫情狀況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儘管夜晚六本木街頭的氣氛有讓人不安的一面,但是我只是個逛街的過客,不會和街上的人近距離社交,我的目的就只是欣賞夜景,熟悉地理環境而已。逛完街,回到飯店後,在房間落地窗邊欣賞東京大都會的夜景。由於飯店附近沒有其他高樓,視野遼闊,所以晴空塔、日本電波塔、高樓群的美麗燈火盡收眼底,讓我暫時忘記各種煩惱。看到窗外都會的夜景會覺得感動,代表我還不夠都會化。

雖然是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雖然是在東京,雖然只住一個晚上,但是這趟「Go To Travel」終於讓我嘗到了「旅行」滋味。

2020年的最後一天,東京疫情的感染人數破千。這代表日本社會還是有很多人在社交場合中忘我、或是屈服於這些忘我的人。對某些人而言,社交誘惑力或壓力可能比防疫的壓力大。東京的感染人數增加,主因是有人在社交場合感染,回家後把病毒擴散給自己家人。當感染的人越多,莫名其妙被感染的機會也會增加,我自己也必須小心。

最近兩三年,我每年都會得好幾次感冒,生病不好受的體驗非常強烈。2020年,由於疫情的關係,我常戴口罩常洗手,過了一個沒有感冒的一年,算是意外的收獲。希望在新的一年能繼續保持自己的健康。也希望所有的人能過得平安快樂。

手機門號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回收

近幾年,我每三四個月會回台灣探親。不過在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情況下,我將近一年沒有回台灣了。這個時期台日兩邊的防疫制度下也無法讓一些小市民短期往來。這是非常無奈的現實。

幾年前,因為經濟上的考量,我把我台灣的手機門號轉成預付卡(因為是中華電信門號,所以是轉如意卡)。門號業者也很貼心,有提供網上自動付款的服務。讓我在萬一超過半年無法回台的情況下也能定期付款保留門號。我選了每四個月付100元的方案。到去年為止,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儘管是自動定期定額付費服務,我還是會留意儲值網站的資訊。因為這是我在國外確認是否有定期付費的最直接的手段。我每隔一段期間就會上網確認付費狀況。

12月5日晚上,我上網確認付費狀況時,發現本來應該付費的「11月下旬」沒有記錄。我開始覺得怪怪的。

當時是電話諮詢的服務時間外,如果用文字聯絡,可能又要花更多時間,而且無法當場弄清楚。我為求早期解決,就只能等翌日用電話聯絡。

◆◆◆

12月6日上午,我從日本打國際電話給客服。才從客服口中得知我從今年3月信用卡的付款授權就失敗了。然後我支付的兩個門號分別在7月和8月被回收了。

然而,如意卡的網站中的交易記錄頁面中,卻有我今年3月和7月的交易記錄。


如意卡網站的交易記錄頁面。頁面有顯示3月和7月的記錄,連號碼都有。沒有任何文字顯示交易失敗。

我打電話給客服時,我還只是想我有支付3月和7月的費用,只是11月系統可能有問題而沒有顯示,所以趁門號還在有效期間內確認一下。萬一11月沒有成功付款,我可以馬上處理。當時我的腦內的門號有效期間是在2021年1月下旬(7月付費後的180天後)。

不過客服告訴我,3月就已經付款失敗。在和客服交談下,我約略猜到這是如意卡網站的交易記錄的標示問題。

網站有顯示交易記錄,但是從這些標示無法得知「交易失敗」。一般人看到有這些交易記錄,恐怕都會想像成「這次也有付款,可以放心了」。

因為真的沒有任何「沒有付款」或「付款失敗」的標示。

◆◆◆

過去幾年間完全沒有問題的信用卡定期定額支付,在今年發生授權失敗。而且我確認過網站後,還是不知情地以為今年3月和7月完全沒有問題。但是結果卻是兩個門號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回收了。其中一個門號還是我用了十幾年的門號。

現代人要管理的身邊資料相當多,很多人負荷不了,就會放著不管。不過我還是有努力追蹤確認如意卡網站中的交易記錄,也有意願定期支付預付卡費用。

如果我是設定後完全不理,完全不確認設定是否成功的情況下因沒付款而被回收門號,這是我的疏失。但是我在設定定期定額付款後,還是有繼續確認網站交易記錄,而且用了幾年沒有發生問題後,我還是繼續到網站上確認記錄。而且我是在12月上旬發現沒有11月下旬的交易記錄後,就選擇用最快的方式聯絡客服。這是世界在疫情肆虐中,我在無法回台灣的情況下能做的維持手機門號的努力。我有努力防止不作為的疏失。但是卻因為去年之前從來沒發生過的授權失敗的問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業者單方面回收門號。我失去了相當重要的東西。

住在世界各地,然後努力在國外保住自己手機門號的台灣人不只我一個人。所以遇到這種問題的人可能不只我一個人。我是因為有追蹤網站上的交易記錄,然後有打電話給客服,才知道這個問題。儘管如此,我的手機門號還是被回收了。可能還有很多海外的台灣人根本不知道這種問題。就算知道這些問題,可能有不少人和我一樣無法帶著雙證件回家鄉處理。

在肺炎疫情下,小市民的我今後半年可能還是無法回到自己的故鄉台灣。我雖然有意願付費維持手機門號,但是我已經沒有手機門號了。我覺得相當無助。我能做的,就只是用文章把這件事寫出來,告訴大家有這件事,或許也可以提醒到其他住在海外、和我的狀況相似的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