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自己以前要到日本自助旅行時,花了不少時間在網路上做功課。在研究住宿設施時,得知日本的住宿設施包括飯店、旅館、民宿。當時我的「感覺」中,飯店和旅館是大型住宿設施,民宿則是一般民宅。結果我的自助旅行因為成本考量,沒有住旅館,也沒住民宿,全部住便宜的飯店。我是到了日本生活後,才體驗了日本的旅館和民宿。
在日本,飯店是「ホテル」(HOTEL),旅館就叫「旅館」。飯店和旅館的主要差異是:飯店是西式,旅館是日式(和式)。在法律上,飯店的房間要有10個以上,旅館的房間要有5個以上。
日本的飯店雖然是西式住宿設施,不過有些飯店的房間會有和室空間,甚至還有完全是和室的房間。例如一些觀光飯店就可能提供西式和日式的房間供訂房的客人選擇。
在營業習慣上,飯店的種類很多,服務也不太一樣。商務飯店多半不附餐飲,不過有些商務飯店會附翌日的早餐。有些比較高級的飯店會提供住宿客晚餐和翌日的早餐的住宿方案。我還住過有提供宵夜的飯店(宵夜是拉麵)。至於旅館則幾乎都會提供住宿客晚餐和翌日的早餐(一泊二食)。日本的傳統旅館會在住宿客吃晚餐的時間派人到客人房間準備地鋪和綿被。有日式房間的觀光飯店也有相似的服務。
◆◆◆
飯店旅館和民宿不同的地方是,飯店和旅館多半專門是給客人住的地方。民宿則多半是民宿主人把自己家的一部分空間提供給客人住宿。日本的民宿也有分日式和西式。
日本人習慣把日式民宿叫「民宿」,把西式民宿叫「ペンション」(pension)。在日本,喜歡旅遊的人只要聽到「民宿」或「ペンション」,就可以大致想像營業風格。「民宿」和「ペンション」在日本的法律上歸類成簡易宿所,有規定面積,但是沒有規定房間數。「民宿」和「ペンション」並不是法律上的詞彙,而是民宿主人為了向消費者區隔營業風格而用的詞彙。
日本很多觀光地的「民宿」和「ペンション」會比照旅館的營業方式,提供住宿客晚餐和翌日的早餐(一泊二食)。「民宿」可能會準備日本料理,「ペンション」可能提供西餐類。「民宿」的房間如果是和室,多半是讓住宿客自己從壁櫥取出綿被來打地鋪。至於「ペンション」的房間是西式的,有床,會在住宿客入住前整備完畢。
我到日本生活後,在日本各地旅行時住過不少民宿(包含ペンション)。我找的民宿大多是列在當地觀光協會網站中的民宿。這些列在觀光協會網站中的民宿恐怕就是一般日本人印象中的典型民宿。這些民宿幾乎都有提供晚餐和翌日的早餐。如果是住靠海的民宿,通常可以吃到海鮮。住在山區的民宿,則可以吃到山產。我到北海道旅行時,住的民宿多半是西式的「ペンション」,當然也有一泊二食。結果我對日本的民宿的印象就是「住宿時可以享受屋主準備的可口餐點」。其實日本政府在推動民宿相關政策時,就是把民宿定位成振興農林漁業的住宿設施。
由於我的「住民宿=可以吃美食」印象太深,所以我在台灣住民宿時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因為很多台灣的民宿業者不提供住宿客飲食。台灣當然也有提供餐飲的民宿,例如我有個老朋友在宜蘭礁溪開的溫泉民宿就有一泊二食方案,而且做得還不錯。我去新竹尖石旅行時,也住過有提供晚餐和翌日早餐的民宿。但是我在台灣其他地方住的民宿都沒有提供餐點。後來想想,這就只是民宿營業方式的差異。有些民宿有提供餐點,有些沒有。而且提供飲食非常麻煩,還會增加營業風險,不提供飲食可以讓住宿客有更多自由時間。再仔細想想,其實我在日本也曾經住過不提供飲食的民宿,只是印象比較稀薄而已。至於我在日本住的那些一泊二食的民宿,多半是位在買東西、吃東西不太方便的地區。在這些地方的民宿本質上是用食物來吸引住宿客。
◆◆◆
近幾年,到日本旅遊的外國人越來越多。有不少外國人在日本不住飯店或旅館,而是住「民泊」。民泊就是一般日本民眾把自己的空屋或空房間短期租給別人。
「民泊」這個詞並不是新詞。1964年東京奧運時,東京的飯店和旅館不足,所以有些外國人觀光客就投宿住在日本民眾的家裡。這就是「民泊」。1964年當時日本的住宅不足,不太可能有空屋,所以民泊的住宿客可能是和屋主住在一起。現在日本的民泊也可能和屋主還在使用的住宅,不過也有不少民泊設施是屋主沒有使用的空屋。現在民宿和民泊的主要差異是:民宿可以整年營業,民泊一年最多只能營業180天。
我在觀光服務檯工作時,有時候會遇到住民泊的遊客。其中,講中文的遊客通常會說他們來住的是「民宿」。用「民宿」這個詞其實也沒有錯。因為日本的民泊相關法律中並沒有「民泊」這個詞,法律上的用詞是「住宅宿泊」。「民泊」只是俗稱而已。當然,「民宿」也是俗稱。
日本的民泊營業形態和台灣的一些不提供飲食的民宿相近,和台灣人的觀念中的「民宿」不衝突。其實我在台灣也住過名為「飯店」但是硬體特性和日本的「民泊」差不多的設施。
商品和服務名稱,未必一定要和法律用語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