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年間,每到冬天,我就會感冒。雖然得的不是流感,但是普通的感冒也相當要命。會不停地咳嗽,嚴重時還會有氣喘症狀。有時候在公共場所為了顧及感觀,我會用忍住咳嗽。但是一忍下去,氣管會像縮起來一樣,讓人無法呯吸。
我不知道自己這幾年為什麼會變得這麼容易感冒,不過這些經驗會讓我留意日常的健康管理,也讓我更珍惜健康的生活。
這個冬天,我感冒了三次。三次感冒讓我的運動生活幾乎停擺了五個星期。到了1月上旬,咳嗽症狀緩和後,才勉強重啟長跑來準備京都馬拉松。或許是重啟長跑的時期得當,我敏感的氣管在跑完步後得到舒張。能自由呼吸的感覺真的很棒!
在不到六個星期的準備期間中,我必須把感冒過後虛弱的身體調整成能安全跑完全程馬拉松的身體。我採用的練習方式是室外20k長跑、健身房的5k間歇跑及體幹重量訓練。
最近兩年跑馬拉松最大的感觸就是後半程腿抬不起來、無法加速。根本的原因是這幾年20k的長跑練得太少,腰部和腿部的肌耐力不足。如果20k長跑的後半還能維持抬腿的力氣的話,馬拉松就可以跑得舒服一點。至於間歇跑則是培養速度及加強疲勞恢復力的練習。體幹重量訓練則可以把感冒期間衰退的肌力補回來。
賽前最後一個星期,身體狀態已經恢復到自己期待的水準,讓我覺得可以安心地參加京都馬拉松了。
◆◆◆
<賽前兩天>
這次到京都,心情特別愉快,因為賽前準備得相當充實。該做的練習全部都做了,新幹線和飯店當然也都訂好了,遠征時的行李裝備早在幾年前就已經製作成確認清單,而且所有項目都打勾確認完畢。只要準時出門搭上列車,剩下的就是放鬆心情享受這趟旅行,忘卻一切煩惱。
京都馬拉松EXPO會場有準備繁體字的外語標示,表示大會知道漢字圈文化的差異與禁忌。京都馬拉松的規模雖然不如東京馬拉松,但是從EXPO會場的外語標示來看,京都馬拉松的主辦單位做得相當細膩。相較之下,東京馬拉松就相當敷衍草率。
京都市勸業館本來是展覽用的會場,不適合從事烹調工作,所以EXPO的美食攤位受到很多限制。參展店家的工作人員似乎也不太習慣這種非常克難的營業方式。不過這次參展店家的安格斯牛排非常好吃。量和口感都優於日本的一些連鎖綜合餐廳的牛排。而且價格便宜。
每次到京都,我都會煩惱吃東西的問題。旅行時總是想吃一些特別的東西來慰勞自己,但是京都很多美食餐廳設定的顧客對象是朋友、情侶、同僚、家族。孤獨的旅人能體驗的美食選項比較少,所以我有時候會羨慕那些有同伴的旅行者。
不過,孤獨的旅人想吃東西的時候就可以去吃東西,不用遷就同伴的嗜好。再仔細想想,我自己常常會陷入「到京都,就該吃有京都特色的美食」的思考窠臼。我在東京吃美食時,也沒有特別去追求「東京特色」。其實那些和同伴到京都旅遊的人,恐怕也沒有刻意去追求「京都特色」的美食。特別是外國人到京都旅遊時,可能只要吃到有「日本特色」的美食就很滿足了。
這次我事先研究了一下吃東西的地方,而且不求「京都特色」,所以不再煩惱該吃什麼。
到飯店辦完入住手續後,去飯店附近的JS漢堡咖啡廳吃漢堡。
JS漢堡咖啡廳的本部在東京,但是我在東京不會想刻意想去JS漢堡咖啡廳吃東西。這次來京都,JS漢堡咖啡廳的京都分店正好在我住的飯店附近,而且並不擠,再加上這裡的漢堡很合我的胃口。在這裡吃漢堡,就是旅行的一大享受。
吃完漢堡後,到京都車站看夜景。每次來到京都,都會到京都車站的樓上看夜景。先從車站西側的電扶梯上到伊勢丹樓頂看風景,再從拉麵小路走空中徑路到東側,從東側的電扶梯一層一層地慢慢逛回一樓。在電扶梯上欣賞京都車站大樓的空間設計,非常愜意。京都車站是巨大的現代建築,但是空間設計非常開放、沒有壓迫感。在緩慢移動的電扶梯上,可以體驗從不同角度凝視這個巨大人造開放空間的樂趣。自己雖然在移動,但是卻有一種時間停止的感覺。這種寧靜的停滯感讓我可以暫時拋開一切煩惱,神遊在這個奇妙的世界中。
<賽前一天>
上午到梅小路公園散步。京都主要的知名景點我大多都去過,但是一直沒有機會造訪京都車站附近的梅小路公園。這次的旅行終於可以補上這一片拼圖了。
我雖然對梅小路公園的水族館和鐵道博物館感興趣,但是水族管門票貴,鐵道博物館擁擠,所以就作罷。梅小路公園裡有個叫「綠館」的設施。可以租給民眾辦活動。「綠館」本身是個巨大的木屋,木屋前有個直通木屋中央二樓的台階,可以通往付費的庭園「朱雀庭・生命森林」。朱雀庭是現代風格的日本庭園,生命森林則是小森林形態的生態園區。由於「綠館」這個奇特的建築吸引了我,所以我就決定來看一下庭園的風景。
星期六的上午,付費入園的遊客非常少。朱雀庭把丘陵、溪流、池塘、瀑布巧妙地布置成三度空間的美麗庭園。一個人在這裡欣賞庭園美景,讓我再度體驗到了時間停止的安祥感。這裡雖然是付費庭園,不過入場費遠比水族館及鐵道博物館便宜,而且我在入場後的得到的心理的解放感讓我覺得付這筆入場費相當值得。
這一天,午餐和晚餐全部在拉麵小路解決。在日本拉麵當中,我比較喜歡豚骨拉麵。所以中午和晚上都是吃豚骨拉麵。中午去的拉麵店的湯頭雖然夠濃,但是骨髓鮮味不足,而且太鹹,讓我有點失望。晚上去吃博多一幸舍,拉麵的白湯不但不鹹,而且有濃郁的骨髓鮮味,讓我非常感動。對喜歡豚骨拉麵的人而言,一幸舍的廚房溢出的腥味就是究極的豚骨白湯的最佳證明。但是不習慣豚骨拉麵的人或許很難接受店裡漂著這樣的氣味。
吃完了一幸舍,去京都車站樓頂看看風景,然後到茶筅吃甜點來解膩。
比賽的前一天,本來預定晚上十點之前就寢,然後翌朝五點起床。但是比賽前夕精神極度亢奮,無法順利入眠。我試過讀書、聽廣播、看電視等,完全無效。我最後就只能調適自己的心態,要自己不要太在意睡眠時間。一直到凌晨三點左右,我才確確實實地睡著。
<比賽當天>
京都馬拉松的出發地點廁所多、開幕儀式也非常簡單,可以減少跑者的壓力。開跑後,在起跑區後半的我花不到十分鐘就通過了起跑點。我也一直告訴自己,用快樂的心情來面對這場比賽。
去年我跑京都馬拉松時,因為號碼布上印有的綽號,所以沿途有兩次聽到民眾為我加油,那種感覺非常棒。這次報名時我又申請了印有暱稱的號碼布,期待再有民眾幫我加油。跑到四条通時,就有一名叫「Romel」的跑者和我打招呼,我也立刻用英文為他加油。暱稱號碼布讓跑者有機會彼此問候,算是意外的驚喜。
京都馬拉松的路線中,6k~17k是比較難跑的高低起伏區間。北山通、下鴨本通、京都御所、京都市役所、銀閣寺一帶則是比較單調的直線區間。上一次我在這些路段吃了不少苦頭,不過這次賽前的練習比以往紮實,也有做心理建設,所以這次跑在這些區間時並不覺得痛苦。我甚至開始覺得這個賽道路線規劃得相當好。因為高低起伏區間在前半就沒了。單調的直線區間其實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長,而且折返後大多是下坡。整個京都馬拉松的路線是變化多,不會膩的路線。
這次我跑得比較辛苦的路段是京都植物園,不過熬過植物園,就是我最喜歡的鴨川河濱路線。有些人覺得鴨川的河濱區間不好跑,因為賽道窄,而且不平。鴨川河濱區間的賽道的確有點窄,會被前面的人堵到,而且這次出了太陽,比較熱,在這個擁擠區間會被其他跑者的汗味燻到。不過河濱賽道的地面比公路區間軟,可以讓我疲累的雙腿休息,河濱賽道出口的一小段草皮區間跑起來更是舒服。
這次跑到35k之後,身體雖然累,但是腿還是抬得起來,也沒有嚴重失速,只有在轉彎的時候速度會掉一點。在40k附近,我為了超車,右小腿一度出現抽筋的徵兆,不過調整出力方式後,抽筋的徵兆就消失了。跑到接近終點時,遇到了電視台外景人員跟拍藝人森脇健兒,我在這時候擠出最後的力氣,超越電視台人員及森脇健兒,在大會時間4:55:25通過終點。
這次比賽沿途,喊我的綽號幫我加油的人起碼有15人以上。這可能是今年京都馬拉松在訓練工作人員時,有特別要工作人員留意暱稱號碼布的跑者。當我通過終點時,終點的廣播小姐也廣播了我的綽號,祝賀我完賽。過了終點後,我和去年一樣,和身穿和服的京都市門川大作市長擊掌。我也可以感受到長時間守在終點的門川大作市長對京都市以及對這場大會的「愛」。
每次跑馬拉松都會很累,而且下半身都會相當痛。不過跑完之後都會非常快樂。這場馬拉松是我跑得最舒服的一場,雖然很累,但是關節和肌肉不會痛。當然也跑得非常快樂、非常有成就感。
◆◆◆
跑完馬拉松,回飯店洗個澡,馬上又動身到JS漢堡咖啡廳享用漢堡來補血。
看了京都車站的夜景,在飯店附近的「美鶴」點了一客特製濃厚雞白湯拉麵當宵夜。
吃完宵夜,回到飯店後,九點多就睡著了。
翌日上午搭新幹線回東京。抵達東京時,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由於實在太想吃豚骨拉麵,所以臨時起意到東京車站地下拉麵街的「俺式純」點了一客豚骨DX拉麵。
豚骨DX拉麵。湯頭濃郁而不鹹,而且有骨髓的鮮味,算是相當優質的豚骨拉麵。
俺式純雖然不錯,但是湯頭沒有一幸舍那麼猛。由於目前東京的區部沒有一幸舍的分店,所以俺式純可以暫時當作一幸舍的代替店家。
這次的旅行,貪婪的食慾本能完全壓過了理性。回到家量了體重,發現沒有發生劇變,才讓我稍微安心。
回到東京,又要開始忙了。
◆◆◆
<劣化したガーミンHRM-4ハートレートセンサーを自分で修理する>
這次準備馬拉松時,遭遇了裝備意外:用了一年八個月的GARMIN心跳帶(HRM4-RUN)的感應膠片裂了。
以前用EPSON的心跳帶時,丟到洗衣機洗了三年都沒有出問題。後來改用GARMIN之後,心跳帶一直都是用手洗,但是不到兩年就裂了。由於GARMIN的心跳帶並不便宜,所以這個裝備意外讓我非常痛。
煩惱了兩天,決定自己修修看。如果不修,裂掉的心跳帶的去處就是垃圾桶。然後我還要再省吃檢用擠出預算來買新的心跳帶,而且可能還是用不到兩年。但是如果修得好,至少可以省一筆錢。
我查了網路後,是有看到有人自行修理GARMIN心跳帶感應膠片的心得文章,不過案例非常少,而且都不算成功。所以最後我還是自己來摸索。
修理用的材料:在DIY賣場買的修補鞋底專用的橡膠修補液(附塑膠刮刀)、做模型用的遮蓋膠帶。
輔助工具:保鮮膜、洗衣夾。
修理方法:
1.在感應膠片周圍貼上遮蓋膠帶。
2.把橡膠修補液注入感應膠片的裂縫。
3.用手指一壓感應膠片,多餘的修補液會自動溢到遮蓋膠帶上。然後用塑膠刮刀把溢出的修補液儘量刮乾淨。
4.最後用保鮮膜包住修補的部分,然後用洗衣夾夾住,讓修補的部分保持密合。
5.修補液凝固後(24小時),拿掉洗衣夾,拆掉保鮮膜,撕掉遮蓋膠帶,測試心跳帶。
本來應該進垃圾桶的心跳帶完全復活。從二月初開始繼續服役。當然也順利幫我測到京都馬拉松的各種跑步數據。橡膠修補液的好處是黏性強、耐磨、防水,而且有彈性。由於這次用的材料全部是我本來就已經有的東西,所以實質的成本可能不到100日元。比花超過10000日元買新的心跳帶要划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