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橫濱馬拉松賽後回顧

2017年的橫濱馬拉松因為颱風而取消。包括我在內,很多報了名的人都覺得非常痛。因為參加費真的不便宜。

之後,主辦單位宣布2017年的跑者可以免抽籤參加2018年的大會,但是要事先申請,而且一樣要付費。2017年的跑者如果2018年順利完賽,可以領到2017年和2018年的獎牌。

對我而言,2018年的橫濱馬拉松就是討回2017年獎牌的比賽。從日本的Runnet網站的留言內容可以發現,這次橫濱馬拉松的跑者當中有不少人和我一樣,都想討回2017年的完賽獎牌。

這一年間,我除了到荒川練跑以外,也有上健身房。健身房離家近,費用也比以前我去皇居練跑時的種種費用便宜。如果天氣不好,我還可以用健身房的跑步機練跑。

去了一年健身房,雖然體重完全沒有降,但是身體能力變得比以前好。5k、10k、20k的成績都有明顯的進步。

◆◆◆

橫濱市是日本最大的市。不過橫濱馬拉松只有一開始和最後的5k是在比較熱鬧的地帶。中間的32k是非常單調的道路的路段,其中還包含了首都高的區間。跑首都高是橫濱馬拉松的賣點,不過首都高只有零星的大會工作人員,工作人員雖然非常努力地鼓勵跑者,但是整體而言還是很單調。第一次跑首都高會覺得很新鮮,不過第二次、第三次跑首都高時,如果沒有做好心理調適,會非常枯燥。

我在跑2016年的橫濱馬拉松時,因為配速不當,結果上了首都高後雙腿已經相當疲勞。首都高上看似沒有完結的單調風景也加深了我的痛苦。挫折感相當大。所以這次我的重點就是努力控制速度。

我平常在室外練跑時,會設定GPS錶每公里振動一次。讓我確認每公里的花的時間。不過今年2月的兩場馬拉松賽讓我發現GPS錶測到的距離和現實賽道的里程差距太大。比賽時,GPS錶每公里的振動不但會讓我分心,也會打擊我的士氣。所以這次我關掉了GPS錶的振動功能,只開心率監視畫面,用心率來控制速度。算是一種實驗。

我取心率基準是比自己目前乳酸閾值心率略低的180bpm。前半儘可能把心率壓在180bpm以下,段如果心率超過180bpm,就放慢速度。後半才允許心率超過180bpm。在單調的賽道上,留意心率數值多少可以減輕枯燥的感覺。

跑完前半,要上首都高時,我開始感受到控制心率的效果。因為我周圍半數以上的跑者是走路上首都高。這些跑者已經接近極限,我則是還有力氣跑上首都高。但是閃躲這些走路的人還是要花不少力氣。

不過跑到首都高路段快結束時,我開始失速。這個實驗顯然是失敗了。

心率設在180bpm的結果就是前半速度太慢,跑得不夠盡興。前面30k的配速大約維持在7min/k,30k之後由於雙腿已經無力,所以心率很難衝到180bpm以上,無法完全燃燒。結果這次我是在大會時間5h21m46s完賽,晶片時間是5h04m21s。平均心率只有176bpm,真的是不完全燃燒。或許是GPS程式更新的關係,這次GPS錶測到的距離是43.04k,算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這次我起跑時的集合區是在中段,但是到起跑線時已經損失了17分多,最後區塊的起跑者要花半個小時才能通過起點。這是大會起跑設定管理不佳的結果。事後我特別去填大會的問卷,反映這種問題。

雖然自己的5k、10k、20k的成績有進步,但是全程馬拉松還是無法達到自己理想的成績,這就是馬拉松的難處。今後的一大課題是加強自己雙腿的耐力。如果下次還有機會跑馬拉松,或許應該讓自己跑得隨興一點。

◆◆◆

每次跑馬拉松,過了25k之後就會開始在意里程。沿途的加油民眾和志工有時候為了鼓勵跑者,會大喊「只剩○公里了,加油」。如果這些人報的里程數正確,那倒是還好。不過這些人報的里程數多少都有灌水,這並不是適切鼓勵。

馬拉松最後階段的每一步都非常艱苦。假設某個觀戰民眾在最後的3.3k的地點大喊「只剩3公里了,加油」,跑者拼了命挺進300m後才看到大會設的「還有3公里」的標示牌,士氣反而會受到打擊。京都、東京、橫濱馬拉松都有類似的現象。或許這是實力不足的我特有的感覺吧。

雖然這次橫濱馬拉松的成績並不理想,不過跑完之後的充實感還是相當棒。橫濱馬拉松的中段32k雖然單調,但是對我而言,有機會到橫濱逛街本身就是很快樂的事。只是從東京到橫濱的車費並不便宜,交通時間也不短,平常如果想出門逛街,比較不會想去橫濱。不過這個大會給了我特地到橫濱的動機。每次到橫濱,都沒有失望過。

 
跑者到EXPO會場報到時的途中可以欣賞橫濱港的美麗風景。


這次的EXPO的參展西點業者特別給所有號碼尾數88的跑者一盒牛奶栗子蛋糕。很幸運地,我的號碼尾數就是88。我是第一號領取免費蛋糕的跑者。

完賽後,從會場到櫻木町車站的距離雖然遠,不過途中的皇后廣場和地標塔的商業設施是讓消費者安心逛街購物的地方,所以經過在這裡時有一股莫名輕鬆愜意的氣氛,讓我忘卻了雙腿的疲勞。


領回去年的獎牌,算是了了一樁心事。獎牌雖然漂亮,但是這兩面獎牌上都有尖銳的部分,容易刺傷人,也可能刮傷別的東西。獎牌還是圓滑一點比較好。

究責的文化

每次台灣發生重大事故,政府或相關組織就會提到「究責」。台灣的媒體也非常高興地跟著大喊「究責」。

在台灣的傳統組織工作的人多少都會害怕「究責」。記得以前當兵的時候,部隊的長官在文件上簽名時,都會提心吊膽。長官提心吊膽不是因為做錯了事,而是擔心簽了名的文件之後有可能變成「檢討會」中遭受鬥爭的把柄。我有一位朋友在台灣某傳統大企業工作。有一次友人的部門的一名年輕員工工作時發生疏失。友人沒有隱瞞問題,主動誠實向上呈報,但是友人卻反而在公司的會議中遭到批鬥。所以在台灣的傳統組織中,就算沒有犯錯、就算做事踏實誠懇,還是要面對究責的恐怖。

傳統組織究責的結果,就是有人辭職、有人受到處分、有人遭到惡性鬥爭。究責到最後,剷掉的是人,而不是根源的問題。結果究責實質上淪為鬥爭懲罰某個人的手段,而不是確實解決問題的方法。反而是很多害怕究責的人,會採取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態度,如果出了狀況,就隱瞞問題,這樣可以過得平安。惡質的人則可能把問題推給弱者。這就是究責的文化。

日本也有很多用恐怖手法管理的傳統組織,例如公務機關及一些傳統的大企業等。公務機關是只有扣分,幾乎沒有加分機會的組織。公務員如果工作發生疏失,有可能會影響到整個職業生涯。有些公務員擔心發生疏失會影響到人生,所以會隱瞞問題。以前日本媒體在報導日本警察的內部醜聞時,發現警察隱瞞問題的一大原因是懲罰型的制度讓他們不敢誠實呈報自己的疏失。

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日本的學校。以前日本的教育行政的觀念是「校園發生欺凌事件是異常現象,是校長營運能力不足及老師怠墮的結果」。當學校發生欺凌事件時,校長或老師會因為恐懼懲罰型的制度而隱瞞問題,結果這反而造成了很多校園悲劇。後來日本的教育行政改變做法,承認校園欺凌問題是每個學校都可能發生的問題,並鼓勵學校呈報問題。這才稍微改變了日本學校處理欺凌事件的態度。

2005年4月25日,JR西日本的福知山線發生了列車出軌撞上大樓造成多人死傷的悲慘事故。列車在事故之前,因為靠站停車不順利而發生延遲。當時JR西日本在處理列車工作人員晚點缺失時,並不是強化員工的職場技能訓練,而是羞辱員工、罰員工抄寫公司規則、罰員工做雜務等,讓員工心生恐懼。以前曾經有人因為這種恐怖懲罰而被逼到自殺。福知山線事故的一大原因就是列車駕駛害怕遭到公司的恐怖制度的懲罰,所以就加快車速來趕時間,最後釀成大禍。

嚴厲的懲罰制度可以抑制故意型的惡質取巧行為。因為惡質取巧的人會計算利益,如果要付出的代價太大,就不會亂來。但是很多人犯錯並不是故意,而是不小心的疏失。人會發生疏失,是因為人本來就不完美。沒有犯錯意圖的人做事時都可能發生疏失。如果在疲勞狀態下工作,發生疏失的可能性會更高。嚴厲的懲罰制度對這種非故意型的人為錯誤不但沒抑制效果,甚至反而會讓做事的人感到恐懼和不安。特別是越認真的人越容易受到影響。恐懼和不安會降低人的集中力,提高犯錯的機率。由於犯錯後誠實的人反而會受到嚴厲的制裁,所以懲罰制度本身會誘使人隱瞞疏失。

如果JR西日本沒有恐怖的管理制度,福知山線的事故可能根本不會發生。由於很多日本人受夠了日本社會中種種不合理的恐怖管理制度,所以JR西日本的懲罰型的恐怖管理制度遭到社會批判,日本國會也相當關注這種問題。

在日本,很多大事件的處理方式就像台灣一樣,用究責的名義鬥爭。只要剷掉一些人,事情就算平息。不過福知山線事故的例子中,受害者和JR西日本協議,同意不追究JR西日本的責任。受害者想追究的是事件真相,想知道事故的根源到底是哪些環節有問題,然後和JR西日本共同討論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來避免將來悲劇重演。

受害者不追究責任,並不是原諒JR西日本,而是受害者知道「究責」可能會讓JR西日本採取自保的防衛措施,隱瞞問題。本來福知山線事故的原因是企業組織的問題,而非個人的問題。如果過度執著「究責」的話,組織可能會繼續把責任推給個人來平息問題。這樣事情只會原地踏步,受害者可能永遠也無法得知真相。

由於受害者同意不追究責任,所以JR西日本敢公布資料,讓大家一起討論運輸安全和企業制度的問題。在受害者和JR西日本多次討論下,JR西日本有機會發現自己企業內部的種種問題,也和被害者討論出了很多防止事故再度發生的方案。JR西日本不再把問題推給員工個人,而是把問題視為企業組織失調的結果。然後不再用恐怖的懲罰方式處理非故意的個人疏失,而是從改善職場團隊作業的溝通環境來避免疏失。

日本的究責文化是源自日本刑法。日本的刑法在設計上只能追究個人責任。如果事件的根源是組織造成,刑法無法制裁組織,只能制裁組織中的個人。組織為了自保,就會把責任推給個人。

福知山線事故之後,日本開始思考如何整備制度避免組織的責任問題落到個人身上,也開始思考怎麼設計「不會妨礙解開問題真相」的究責制度。

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結果,但是從改善舊有的「究責」文化的角度來看,日本算是邁出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