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被世界遺忘的文字(2)
3月,我在東京參加了兩次觀光講習會。一次是在兩國,一次是在新宿御苑。
兩次講習會我都見識到了日本不重視台灣和香港遊客的「おもてなし」(待客貼心)措施。事例如下:
1.東京江戶博物館(兩國)的展覽櫥窗旁的觸控式外語解說螢幕有中、韓、法、西、德、俄六種外語。不過中文解說只有給中國人看的「中國字」(簡體字)資訊而已,沒有針對台灣和香港的傳統漢字版解說資訊。
東京江戶博物館展覽櫥窗旁的外語解說螢幕。
2.東京江戶博物館有賣外語版的博物館導覽手冊,而且包含中文版。不過中文版也只有給中國人看的「中國字版」而已。
東京江戶博物館販賣的外語簡介手冊。
3.新宿御苑有製作好幾種語言版本的導覽地圖,不過中文版就只有給中國人看的「中國字版」而已,完全沒有製作針對台灣和香港遊客的傳統華文漢字版的地圖。
東京江戶博物館背後的營運法人可能覺得設置中國字資訊、印中國字手冊是照顧華人遊客的貼心行為。不過目前會到日本的博物館看展覽的華人遊客大多是不看「中國字」的台灣和香港的自由行旅客。這個文教設施顯然對漢字文化沒什麼概念。
兩國的講習會中,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店員反映中文手冊商品的文字版本問題。向基層店員反映問題可能完全不會讓博物館背後的法人改善問題,但是至少可以多讓一個日本人知道這方面的事情。
至於新宿御苑的講習會中,外語地圖是由講習會的職員向公園的辦公室索取,再發給參加者。講習會的職員在發外語地圖時,有點愧疚地對我說:「新宿御苑沒有繁體字版的地圖」。我雖然覺得遺憾,不過我還是向這位職員道了謝,也鼓勵了一下這位職員。因為日本的觀光業界有不少人對華文文字的問題毫無概念。這位職員知道要顧慮台灣人和香港人的需求,當然該鼓勵一下。之後,我也和這位職員聊了一下文字方面的問題,讓她對這方面的事情更有概念。
◆◆◆
前一陣子,我經過日暮里車站時,正好遇到京成電鐵在裝設新的SKYLINER專用售票機。我趁一旁的站務人員沒有在忙時,問了一下情形。新型的SKYLINER售票機有外語介面,而且還包含中文。我再仔細一問,發現售票機的中文介面只有「中國字」(簡體字)而已。我心裡頭當然非常難過。我能做的就是向站務人員簡單說明一下文字問題。向基層站務人員抱怨,可能不會讓這個自我感覺良好的巨大組織改善問題,不過至少可以多讓一個日本人知道這方面的事情。
京成電鐵一般售票機的介面。中文只有「簡體中文」而已。
前幾天,我搭都營公車時,在車內看到2016年陸續更換的公車路線資訊的電子顯示幕。這個電子螢幕的華文資訊也只服務中國人而已,無視台灣和香港遊客的需求。
都營公車車內的路線資訊的電子顯示幕。
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日本社會的中堅層以為「華文文字只有中國字」,所以日本人在製作外語資訊時,華文的資訊就只有「中國字」資訊而已。結果東京的民眾在使用公共設施時,看到的華文資訊就只有「中國字」資訊,這種環境洗腦可能會讓今後的日本人深信台灣和香港人也喜歡看「中國字」。
◆◆◆
有網友寫信問我:要怎麼用簡單的日語向日本人反映華文資訊的文字問題?
說實在,這真的非常不容易。因為華文文字的背後的問題不單純。而且大部分的日本民眾根本不知道華文文字除了「中國字」以外,還有其他文字。用幾句簡單的會話很難說得清楚。
如果不擅長日語,但是又想向日本人反映華文資訊的文字問題的話,比較有效的方法是用文字表達。
範文如下:
私は台湾人です。
その情報は簡体字中国語です。
繁体字中国語の情報をください。
よろしくおねがいします。
(解説)
中国語の文字には、簡体字と繁体字があります。
・簡体字――中国大陸
・繁体字――香港、台湾
台湾人は、簡体字を使いません。
台湾人に簡体字を見せることは失礼な行為です。
※範文的意義如下:
1.我是台灣人。那是簡體中文的資訊。請給我繁體中文的資訊。謝謝。
2.(解說)華文文字有分簡體字和繁體字。簡體字是中國的文字。繁體字是香港、台灣的文字。台灣人不使用簡體字。提供台灣人簡體字資訊是失禮的行為。
這個範文是我和日本友人花時間討論後設計的。內容和措詞有計算到日本人的認知和行動特性。
這個範文可以印在名片卡紙或明信片大小的卡紙上,第一段的短文印在正面,第二段的解說文則是印在背面。當然也可以加上一些簡單的彩色插圖裝飾。去日本出差旅遊時,如果被日本人當成「簡體字圈的人」的話,就可以把這個卡片遞給日本人。這種傳達效果遠比簡單的幾句日語會話強。因為日語會話講完後,對方可能會忘記。不諳日語的人硬是要表達日語的話,對方可能聽不懂。由於印有文字的卡片是實體物質,收到卡片的日本人看到文字時會慎重一點,甚至事後可能會把卡片拿給職場的同事看。
其實我自己並不認為遞卡片是完美的方法。因為旅遊時有很多事情要做,準備這種東西不會讓旅行變快樂,而且費時麻煩。另外,不是每個人在日本都會被當成「簡體字圈的人」,所以這種工作會變得可有可無。但是如果真的想向日本人反映這種問題,又不諳日語的話,這種方式會比較有效果。
現實中,最有效的方法還是由駐外單位直接向日本抗議。日本希望台灣人到日本旅遊,甚至連日本的內閣閣員都這麼說。台灣的駐外單位向日本抗議文字標示問題,是合情合理,而且一定會有效果。不過台灣的駐外單位大多非常被動,不關心這種事。
◆◆◆
有些台灣人可能會對「繁體字」這個詞彙過敏,或是想用「正體字」這個名稱。
我並不認為「繁體字」是理想的名稱,但是「正體字」這個名稱的問題更多。因為「正體字」這個名稱帶了排他性的文化沙文主義及自我優越感的暗示,是非常自我中心、自我感覺良好的名稱。這種名稱對香港的華文漢字及其他海外華人使用的傳統華文漢字相當失禮。這種帶了心機的名稱只會傷害傳統華文漢字的文化形象而已。
過去,有網友留言、寫信給我,向我主張「『正體字』才是正確名稱」。還說「台灣用的字體也有筆劃很少的文字,所以『繁體字』這個名稱不正確」。這些主張全部都是自我中心的視野,沒有思考普遍的世界怎麼看自己。從日本人的角度來看,中國和台灣香港的文字差異就是簡繁的差異。中國是簡,台灣和香港是繁。其實不只是日本,其他國家的人在看華文漢字差異時,第一個會感覺到的也是簡繁差異。
我和日本友人在設計範文時沒有用「正體字」這個詞彙,並不是基於好惡,而是因為一般日本人根本不知道「正體字」是什麼。我們在設計範文時,有考慮到讓看了範文的日本人可能會自己去查證資料。由於日文有「繁体字」這個詞,所以日本人可以透過這個詞查到很多相關資料,也可能會稍微理解華文文字的問題。這樣問題才有可能改善。
「正體字」這個名稱雖然有問題,不過以前我在日本演講談華文標示問題時,有特別提到「正體字」的事情。
我在演講提到「正體字」,是為了避免日本方面在和台灣的公家機關交涉時遭受不必要的損失。因為在和台灣的公家機關文書往來時,如果把台灣的字體稱作「繁體字」,會被退件。
台灣的公家機關硬是要用帶了心機的排他性名稱來稱呼自己的用字,而且還用行政暴力逼別人就範,實質上只會營造台灣喜歡用心機鬥爭、玩文字遊戲的形象。無助讓外國理解台灣,也無助於讓外國理解華文的文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