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荒川自行車練習

翻閱以前的運動記錄,我發現自己超過兩年沒有到荒川騎車了。這兩年間我還是有騎車,只是騎車不是為了運動,而是為了工作或購物。每個星期我還是會到荒川河畔附近的賣場購物,只是沒有下河濱道路而已。

11年前,為了減肥,我買了一台便宜的折疊車, 利用假日騎車到荒川河濱道路運動,也開發了屬於自己的自行車路線。

荒川是騎車的好地方,不過荒川並不完美。荒川每隔一陣子會做堤防補強施工。期間多半是幾個月到一年,而且是分段施工。所以騎長程路線時,難免會遇到施工路段。遇到施工區間時就只能繞道。另外,國土交通省的職員為了管理方便,在荒川河濱道路沿途設了防止汽機車侵入的路障。腳踏車騎士遇到路障時必需牽車。牽車時如果不慎,還可能碰傷或刮傷車體。這些狀況多少會影響騎車的興致。

後來我發現跑步的減肥效果好,跑步的移動範圍小,比較不容易遭遇施工路段,而且比騎車省時間。所以我的日常運動就漸漸從騎車移向跑步。不過我每年春天還是會騎車到荒川賞花。由於這兩年特別忙,所以春天抽不出到荒川騎車賞花的時間了。

前一陣子,我得了今年第三場感冒,十幾天沒有運動。病癒後,體力衰退,再加上東京的天氣越來越熱,晨跑的練習狀況非常不理想。如果繼續跑下去,受傷、中暑、生病的風險會增加。為了維持運動量,我就重開了對身體負擔比較輕的腳踏車練習。

◆◆◆

荒川的河濱道路有分左岸和右岸,從出海口到內陸可以規劃超過100k的路線。其中上游路段左岸的風景比較漂亮,下游則是右岸比較漂亮。

由於我的時間和體力有限,所以這次只騎下游的路線。

荒川右岸的下游路段兩旁大多是整備好的綠地和運動場。沿途可以看到不少騎車、跑步、散步、打球的人。有時候還會遇到學校辦遠足活動或長跑測驗,所以在這裡騎車一點也不孤獨。


荒川右岸:京成上野線橋梁、堀切橋。以前我曾經在這附近遇到《3年B組金八先生》的外景,演員就在這裡的橋下休息待命。過了這兩座橋後,是一段上坡。上坡的最高點是堀切水門。


荒川右岸:堀切水門。從堀切水門的橋上可以眺望首都高、鐵路、荒川。


荒川右岸:東墨田・四木橋綠地附近。我在這裡和兩名西洋騎士會車。


荒川右岸:小松川附近。這一帶可以欣賞日本的團地建築風景。團地住宅和河濱道路之間的公園整備得很漂亮。春天時這裡還可以賞櫻。


荒川右岸:荒川閘門。荒川閘門離河濱道路終點還有3k,閘門之後的路段大多是整備得蠻漂亮的公園綠地,欣賞著公園綠地的風景,一下子就騎到終點了。


從荒川右岸終點眺望出海口附近的首都高灣岸線及葛西臨海公園。

※荒川出海口的葛西臨海公園位於荒川左岸,風景亮麗,很多自行車騎士會把這裡當成荒川下游終點。不過葛西臨海公園和荒川兩岸的河濱道路主要路段相隔離。從河濱道路到臨海公園必須經過市區道路,甚至有牽車的路段,所以這裡不予討論。另外,有些自行車騎士會把東京灣人工島的若洲海濱公園當成右岸的終點。由於若洲路線比葛西更複雜,而且也要繞道市區,所以這裡也不予討論。

看了荒川出海口後,經葛西橋到左岸往內陸方向前進。


荒川左岸:首都高高架橋下。荒川左岸下游是一段狹長的沙洲,夾在荒川和中川之間。像是河中的「孤島」。


從荒川左岸眺望右岸的荒川閘門及天空樹。


荒川左岸:江戶川競艇場。這一天沒有比賽,所以中川的河面很平靜。有比賽時,去競艇場觀戰要付入場費,不過在荒川左岸可以看免費的賽艇。


荒川左岸:新小松川橋附近。在這裡,我再度遇到了之前在右岸會車的兩名西洋騎士。由於我的服裝和腳踏車比較顯眼,所以西洋騎士認出了我,並向我點頭示意。


荒川左岸:上平井水門。過了上平井水門,中川的上游分成綾瀨川和中川。荒川左岸變成夾在荒川和綾瀨川之間。


荒川左岸:堀切菖蒲水門。

從荒川左岸遠眺右岸風景的感覺還不錯,但是騎車時不能一直看旁邊。左岸下游雖然有競艇場、上平井水門、堀切菖蒲水門等比較有特色的景點。但是大部分的路段就只能看到路旁的雜草和頭上的首都高而已。平常只有首都高的施工單位和一部分自行車騎士才會來這裡,所以在左岸下遊騎車會比較孤獨、無趣。


荒川左岸:綾瀨水門及綾瀨排水站。過了排水站,荒川和綾瀨川的上游就分向不同的方向,荒川左岸不再是「孤島」。河濱道路的景觀變得比較好,人也比較多。

這一天,我騎到36k左右時血糖降低。所以我決定騎到40k為止。


回家途中在摩斯補充能量。

◆◆◆

這幾個月,我用GARMIN fenix 5測了多次跑步、走路的資料。這次則得到了騎車的資料。這幾個月間的fenix 5的使用感想如下:

<間歇跑功能>
以前用的EPSON的GPS錶的間歇跑功能太單純,所以練習方法受到限制。從我家到荒川有一段距離,要過好幾條馬路。用EPSON的間歇跑功能時,快跑區一定會落到市區馬路上。非常危險。所以我練間歇跑時必須到皇居。由於fenix 5可以自己設定變則區間距離的間歇跑練習,所以我可以把自己家附近市區馬路全部設成慢跑區間,然後在荒川河濱道路設快跑區間。大幅改善了練習品質。

<心跳帶>
fenix 5配心跳帶可以測到自己跑步的習慣,也可以了解自己的跑步姿勢。綁心跳帶走路時,雖然可以測步幅,不過意義不大。所以走路時直接用fenix 5的光學心率計即可。

<自設項目>
fenix 5可以自己設定活動項目。我自己把走路項目分設成快走和慢走兩種。純運動的走路是用快走項目,每公里自動分段。平常逛街散步時則用慢走項目記錄,完全手動分段,然後還可以看電子羅盤。我自己另外還設了旅行用的特別項目。搭車或開車時就用旅行項目來記錄GPS路線。

<自動暫停功能>
fenix 5可以設定自動暫停的條件,非常好用。我騎腳踏車時由於動與停的速度差距大,所是設低於4km/h時自動暫停記錄。在市區騎車時如果遇到紅燈時,只要車子一停,手錶也會立刻暫停。旅行時可能會遇到塞車,在市區則可能要常常等紅綠燈,所以我的旅行項目是設低於3km/h時自動暫停。快走項目我是設低於2km/h時自動暫停,慢走項目則是設完全停下來時才自動暫停。

<腳踏車相關功能>
戴著fenix 5騎腳踏車,就只能測到路線、距離、速度、心跳而已。加綁心跳帶也只測得到這些數據。如果要測更多資料,必須在腳踏車上裝踩速計或炮兒計。炮兒計配心跳帶可以測到很多資料。不過GARMIN的炮兒計的價位是我目前用的腳踏車價位的三倍多,我實在買不下手。今後如果要研究腳踏車的練習效果,可能要從便宜的踩速計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