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無視の日本のおもてなし(1)

原題:日本的中文標示問題雜感

不少台灣人喜歡到日本旅行。到日本玩過的人,可能會覺得日本很多設施先進方便,而且待客服務親切。我自己第一次到日本旅行時,也受過這種震撼教育。

近幾年,日本花了不少心力吸引外國人到日本旅遊。東京在爭辦2020年奧運時打出的「おもてなし」(待客貼心)理念也在這兩年變成日本的觀光和服務業的流行語。

雖然日本的觀光和服務業界有心想要做好待客服務,不過我自己在東京一直看到完全沒有改善的失禮待客行為。而且現在這個問題依然在發生中。

恐怕不少台灣人到日本旅遊時,會發現日本有很多中文資訊沒有顧慮台灣遊客的需求。其實有這種感覺的可能不只是台灣人,香港人大概也有類似的感覺。日本有不少服務華人用的中文觀光資訊是用台灣人和香港人看了會很掃興的文字。這種文字就是「簡體字」。而且這一類簡體中文資訊中的用詞可能也帶了台灣人或香港人平常不用的詞彙。

台灣人和香港人拿到這種簡體字資訊時,有些人會勉為其難容忍,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失望。因為文字背後有複雜敏感的歷史、文化、政治議題。而且是會令許多台灣人和香港人很不愉快的議題。然而大部分的日本人完全不知道有這種問題。

日本人比歐美人了解華人世界的事情,而且大部分的日本人都知道台灣和香港。不過這個仍在使用漢字的國家的民眾對漢字文化的事情意外地無知。很多日本人不知道華語圈的文字不只一種,他們甚至可能以為簡體字是華語圈的唯一標準文字。由於日本的公家機關和民間業者有不少這樣的人,所以他們在製作外語觀光資訊時,他們完全不知道傳統漢字(繁體字)的觀光需求。他們只會製作簡體字的資訊。這樣的人在面對台灣或香港遊客時就會提供簡體字的資訊。而且他們可能還覺得自己做了很好的服務。

讓大會中最大族群外籍參賽者失望的「歡迎光臨」布條:

2014年,我和友人去台場的國際展示場向東京馬拉松主辦單位報到時,友人看到會場的「歡迎光臨」布條,大失所望。

2014年東京馬拉松的外籍參賽者當中,最多的是台灣跑者。共1676人。其次是美國的697人,再其次是香港的619人。這一年,傳統漢字(繁體字)圈跑者一共2373人,是外籍跑者當中最大的族群。大會每16名跑者就有一人是來自傳統漢字圈。不過主辦單位準備的「歡迎光臨」的中文布條上偏偏不是針對傳統漢字圈族群。來自傳統漢字圈的參賽者看到這樣的布條,可能會有「大會不重視傳統漢字圈外籍參賽者」的印象。比較敏感的人甚至可能會有「大會不歡迎傳統漢字圈的參賽者」的感覺。

東京馬拉松用簡體字布條來對待華人跑者,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大會缺乏異文化的知識。主辦單位想辦出理想的國際路跑大會,但是沒有做好鄰近國家的文字文化和禁忌的功課。諷刺的是日本自己也是漢字文化圈的國家。主辦單位可能到現在還不知道這個歡迎布條觸碰了大會最大的外籍參賽族群的敏感神經。他們可能還覺得自己做得很細膩。

◆◆◆

前一陣子,日本有媒體報導了東京上野動物園的中文標示問題。

上野動物園在大貓熊的展示區張貼了多語言的告示牌,請遊客安靜觀賞大貓熊。其中中文的部分是簡體字的「靜靜請看」。有中國遊客覺得這個中文標示很可笑,就貼到網路上。之後,中國有不少網路媒體談到這件事。這件事傳回日本後,上野動物園就立刻撤換了告示牌。
※撤換後的告示牌的中文部分依然只有簡體字。

「靜靜請看」的確有點古怪,但是至少還猜得出意思。其實上野動物園還有比「靜靜請看」更離譜的中文標示。

離譜標示例之一:

這個名稱標示牌上寫的中文名稱分別是「日本髭羚」(簡體字)和「日本鬣羚」(傳統漢字)。

「髭羚」是什麼呢?「鬣羚」又是什麼呢?

中國人看到「髭羚」,可能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因為中國沒有這種動物,恐怕也沒人研究這種動物(因為沒有研究材料)。台灣人看到「鬣羚」,可能也不知道這是什麼。因為大部分的台灣人根本沒聽過這個名稱。

其實台灣有這種動物的相關物種的研究,而且研究成果並不差。這一類動物其實就是台灣民眾熟悉的「長鬃山羊」。台灣的動物園、教科書,都是把這一類動物叫作「長鬃山羊」。目前全世界主要研究長鬃山羊比較有成果的就是日本和台灣。因為日本和台灣有研究的材料,而且有人研究。所以華人世界最熟悉這一類動物的就是台灣。但是上野動物園在製作中文標示時,顯然沒有參考可信度比較高的台灣資訊。

如果要再挑毛病的話,「髭」和「鬣」根本是不同的字,沒有簡繁關係。上野動物園的職員可能只是看到一個字比較簡單,一個字比較難,就以為這是對應文字。

「髭羚」和「鬣羚」這兩個名稱,恐怕都是出自中國的文獻。這兩個名稱甚至可能是打錯字的產物。由於中國沒有這種動物,也沒有研究這種動物的學者。「髭羚」和「鬣羚」可能是在製作文獻時打錯字,然後又沒人關心這種動物,也沒有人有知識校正,所以就出現了這兩個名稱。

台灣的研究人員非常努力研究長鬃山羊的生態,台灣教育也非常努力讓民眾認識長鬃山羊,就連台灣的賣座電影也出現過長鬃山羊。然而上野動物園在製作中文動物名稱標示時,卻無視這些華語圈現有的努力成果,反而選用了可能根本是打錯字的資料來展示。這就是這個教育研究機關的做事品質。

離譜標示例之二:

這個鳥類名稱標示牌上用的中文名稱是「琉球松鴉」。不過這種鳥其實和「琉球」一點關係都沒有。這種鳥是日本鹿兒島縣的奄美地方特有的鳥類,也是鹿兒島縣的縣鳥。由於這種鳥只棲息在奄美地方的一部分島嶼,而且非常珍貴,所以研究的人很少。目前日本只有東京和鹿兒島有人研究而已。由於華人世界沒有這個物種,所以可能根本沒有人研究過這種鳥。

那麼為什麼和琉球無關的鳥的名稱冠上了「琉球」呢?

我曾經寫信問過一名在台灣的野鳥學會工作的前輩。這位前輩認為問題的根源可能是出自2002年的某個有爭議的中文鳥類名冊。這個中文鳥類名冊製作粗糙,鳥類名稱大多是來自抄襲或憑想像力隨便命名。

奄美和琉球(沖繩)是不同的文化圈,奄美人不覺得自己是沖繩人,沖繩人也不覺得自己是奄美人。二戰後有一段期間奄美人曾經遭到沖繩人歧視,所以兩個文化圈相處得並不好。不論問題根源是否是來自2002年的某個中文鳥類名冊,把這種鳥類名稱冠上「琉球」兩字的人,顯然對這種鳥類毫不關心,甚至連棲息地在哪裡都搞不清楚。

動物園是研究兼教育機構。動物園的工作之一是以專業的研究機構的立場提供民眾妥當的知識。不過上野動物園在準備中文動物名稱時,顯然並不專業。不但不專業,而且還非常粗糙。

現實中,很多動物並沒有標準的中文名稱,甚至可能根本沒有中文名稱。嚴格來說,中文名稱只能算是俗稱而已。動物園如果要提供適切的名稱資訊,至少要做最基本的事實確認,而不是把有爭議、違背事實的資訊直接認證成「官方標準」。不過這個研究兼教育的權威機構顯然沒有確認語言事實,也沒有確認文獻的妥當性,就只是隨便抄襲有問題的中文名稱。這樣只會引發更多的事實誤認。

當然,有問題的中文動物名稱標示不只這兩種。

◆◆◆

我會注意到上野動物園的動物名稱標示問題,是因為我在這個動物園當了八年動物解說志工。我是東京動物園志工團隊有史以來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外籍志工。我到動物園當志工,只是想多接觸人,順便訓練自己的日語解說能力,同時也不想浪費我以前在台灣的大學時代學的動物相關知識。

上野動物園除了動物名稱標示牌的中文有問題以外,提供給華人遊客的中文導覽地圖也有問題。因為園方只製作了簡體字版的中文導覽地圖而已。我在擔任志工的八年間,在動物園遇到的華人遊客大多是來自台灣和香港。因為台灣人和香港人可以到日本自由旅行,有時間到動物園觀光。最近幾年中國訪日的遊客雖然增加,不過這些遊客大多是跟團旅遊,行程被嚴格控管,根本沒機會到動物園玩。所以目前上野動物園的華人遊客最需要的資訊還是傳統漢字(繁體字)的資料。我在動物園從事志工活動時,有時候會遇到台灣或香港的遊客向我要中文導覽地圖,但是我實在給不下手,因為我知道很多台灣人和香港人看到簡體字的資料會掃興。

其實我曾經多次透過活動日誌向動物園反映中文導覽地圖的問題。我也天真地耐心等待動物園改善問題。然而這幾年間,各種語言的導覽地圖改版了多次,動物園偏偏就是不製作給台灣和香港遊客用的繁體字導覽地圖。

至於中文動物名稱的問題,我自己也寫過兩次意見書向動物園反映。第一次是透過我的活動小組向園方提出簡單的意見書。結果園方的回應避重就輕,而且動物園的職員還打算強迫我使用有問題的中文。我的母語表達要受到根本不了解我的母語的日本人支配,而且日本人職員指定的表達內容非常離譜,形同要我做違背良心的事。這種感覺當然非常不舒服。

第二次我則是寫了比較詳細的意見書,舉了更多有問題的標示的例子,也提到中文導覽地圖的問題,打算透過東京動物園志工組織的幹事會向園方提出。不過幹事會不受理。因為幹事會自認無法承擔責任。

這好幾個月間我花了不少心力試著從內部一層一層向這個龐大的組織交涉說明,但是我完全看不到動物園面對問題的誠意。相較之下,動物園在處理網路流傳的「靜靜請看」的標示問題時卻異常迅速。由於這個組織無法從內部自淨,而且我在交涉時遭到不少阻礙,所以我這個月辭掉了做了八年多的動物園志工。

本來我一直以為日本的中文標示的問題是沒有懂母語的人向他們反映,所以他們才會製作出不適切的中文標示。不過經過這次的經驗,我知道就算有懂母語的人反映,他們也不見得會修正。這些問題是來自他們對異文化的態度。這些人不關心異文化,也不關心自己國家周邊的事情,甚至連自己使用的文字(漢字)的文化背景也不太關心。由不關心外國、不關心文字文化的人處理外語資訊,結果當然會非常糟糕。

東京在籌備2020年奧運時,不斷喊著「おもてなし」(待客貼心)的口號。要待客貼心,必須尊重客人、關心客人、理解客人的需求。不過從東京馬拉松和上野動物園的中文標示例子來看,這個大都市並沒有花心力關心理解異文化,而且連自己鄰近國家的文化狀況和禁忌都搞不清楚。

有日本人志工曾經對我說「只不過是錯一點點,有什麼關係」,這種明明有機會確認狀況,但是卻偏偏選擇草率處理的行為就是很不尊重異文化的表現。而且對我說出這種話的人還是受過相當教育的社會人,而且有這種心態的人不只一個人。這讓我想到以前台灣曾經發生過有僱主明明知道回教徒不吃豬肉,卻硬是對回教徒的外籍員工說「只不過是吃一點豬肉,有什麼關係」。日本人對英日語翻譯品質要求非常嚴格,但是在處理中文翻譯時就開始自己降低品管,而且態度非常草率。完全是翻譯倫理的負面示範。

其實,華人世界的敏感的歷史、文化、政治問題的遠因和上個世紀的日本有關,所以這種文化上的無知也牽涉到現在的日本大眾對二十世紀東亞和日本史漠不關心的問題。

中文的用字遣詞問題,當然不只是發生在東京馬拉松和上野動物園。東京都、東京的各個市町村區,或是外圍團體,又或是像民間的JR東日本等,都不難發現類似的問題。

在日本,台灣和香港的觀光客不但人數多,而且是比較願意深入理解日本的觀光客。不過東京的中文資訊大多是會讓台灣和香港觀光客失望、反感的文字和詞彙。

◆◆◆

和東京相比,日本的其他地方在處理中文文字問題時相對比較小心。以前我到北海道旅行時,就看到札幌中心地帶的外語標示有顧慮到台灣和香港的遊客。我到富山縣旅行時,曾經看到有「台湾語」版的觀光資料。「台湾語」這種表現是有點古怪,而且沒顧慮到香港遊客,不過至少富山縣知道中文資料不能只準備一種,他們甚至可能已經發現繁體字資訊的需求可能比較高。另外,岩手縣在處理觀光用的中文資訊時也非常小心。中文翻譯和字體使用分得非常清楚。岩手縣的西和賀町曾經找我到當地演講,讓當地的觀光業界了解中文的文字問題以及面對港台遊客時該留意的地方。當我指出當地的中文標示的問題時,當地的職員立刻拿出筆記本迅速地記錄下來,態度和東京完全不同。當地的人告訴我,這種問題攸關地方的死活,他們沒有資格犯錯,所以他們必須小心。

日本的地方因為外語的相關資源不多,而且很多都是從零做起,他們知道自己不懂,所以準備外語資訊時會比較慎重。相較之下,東京很多地方很早就有使用中文(簡體)標示,而且有很多可以學中文的地方,懂中文的人也比地方多。他們不覺得處理中文問題很難,所以反而容易輕視問題。

東京的中文學習資源的確比日本其他地方好,學過中文的日本人一定比較多。不過這不代表這些學過中文的人精通中文,也不代表這些人能適切地使用中文。日本人在學中文時,不會學到華人世界文字文化的複雜問題。因為中文教材不會寫這種文化事情,而且教材只有簡體字版而已,至於教中文的人可能也沒有思考過華人世界的語言文字問題。結果學過一點中文的日本人在一知半解下就可能以為簡體字是華人世界唯一的文字,甚至以為所有華人看到簡體字都會很高興。大部分學過中文的日本人當然也不知道台灣和香港人在問候時不說「早上好」,談交通時不說「公交車」和「出租車」。

東京雖然不斷高喊「おもてなし」(待客貼心)的口號,但是就處理異國文字文化事情的角度來看,他們在對待關心日本、喜歡到日本旅遊的台灣和香港人的方式其實相當失禮,而且到現在還完全不自覺。如果這種草率處理外國文字的態度不變,2020年東京奧運時,可能還是會出現一堆讓台灣和香港遊客掃興的中文資訊。

※<追記>延伸閱讀:再談日本的中文標示和異文化認知

※以前在台灣讀大學時,班上的僑生總是把「中文」講成「華文」。當時我以為是這些僑生的「中文」不好,所以才講出「華文」這個古怪的詞彙。這種想法完全反映了當時我的心態和認知。現在仔細想想,「華文」這個詞其實比「中文」巧妙,當時我班上的僑生們觀察文化的視野也遠遠超過我這個井底之蛙。不過考量文章傳達效果,本文姑且還是用「中文」這個表現。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