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長壽少年漫畫《烏龍派出所》(こちら葛飾区亀有公園前派出所)歷經40年連載,終於在2016年9月17日發售的《週刊少年JUMP》42號中畫下句點。
《烏龍派出所》是描寫東京下町派出所的問題警察兩津勘吉在日常生活中引發騷動的搞笑漫畫。作者秋本治從1976年開始在《週刊少年JUMP》連載。1990年代中期,台灣有業者開始正式代理這部作品的單行本。台灣引進這部作品時,原作在日本已經連載了將近20年,已發行的單行本集數太多,結果台灣的業者是從原作的第51集開始代理。另外,1990年代中期這部作品在台灣的知名度並不高。只有少數看過盜版時期漫畫的讀者才知道這部作品。中文版的標題「烏龍派出所」就是繼承過去盜版漫畫時代的標題。
當台灣開始正式引進這部漫畫時,友人就推薦我讀這部作品。結果這部作品成為我大學時代後半的重要娛樂之一,甚至影響了我的人生。
《週刊少年JUMP》42號正式發售的當天,我應友人之託,到書店買下這個有特別歷史意義的一期。
本來只預定買一樣東西,不過最後卻買了三樣:《JUMP流》18號(秋本治特輯)、《烏龍派出所》日文原版單行本第200集(特裝版)、友人要的《週刊少年JUMP》42號。
買一樣東西變成買三樣東西,是有點意外,不過不是出於衝動,而是本來打算買的東西偶然在同一天全部可以買到。
《JUMP流》是介紹《週刊少年JUMP》漫畫家創作技術的雜誌(含DVD),今年年初創刊。創刊號發行時已經有列出作家名單。當時我就決定要買鳥山明、岸本齊史、尾田榮一郎、秋本治、荒木飛呂彥這五名作家的特輯。由於秋本治的特輯正好在這個時期發售,所以我就買了下來。至於《烏龍派出所》日文原版單行本第200集則是這部作品的最後一集,和《週刊少年JUMP》42號在同一天發售。因為單行本最後一集也有歷史意義,所以我也順便買下來。單行本最後一篇故事和雜誌連載的看似相同,不過作者秋本治還是在後半動了手腳,結果作品的結局還是表現出《烏龍派出所》的風格。完全經過計算。由於《JUMP流》的秋本治特輯的發行日和《烏龍派出所》的完結日相近,所以《JUMP流》可能也是《烏龍派出所》的完結紀念企劃之一。
一部漫畫作品要連載40年,非常不容易。用搞笑題材在競爭嚴苛的《週刊少年JUMP》連載40年,更是不容易。因為幽默感和時代感性有關,不同年齡、不同生活經驗的人的幽默感會不一樣。長期創作搞笑漫畫必須不斷琢磨幽默的感性。如果稍有閃失,作品的幽默頻率和讀者的感性發生落差,支持率就會往下掉,作品就可能被迫退出市場。
現在大部分的少年漫畫都是花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來創作一篇故事。在雜誌連載時,每一期的時間軸可能只前進幾秒鐘而已。《烏龍派出所》是每個星期都生產一篇獨立完整的新故事,所以故事的節奏很快,而且內容密度高。讀者就算沒有背景知識,還是可以從任何一篇故事入門。
很多漫畫家在連載時,常常要熬夜工作,甚至到截稿日還交不出東西。工作壓迫到生活。想不出東西時,就向編輯請假充電。不過《烏龍派出所》在這40年間完全沒有休載過。工作人員原則上不加班、不在深夜工作,而且確實實施週休二日。從結果來看,這部作品能持續連載40年的動力之一,就是工作團隊能妥善管理好時間,不讓工作壓迫到生活。
《烏龍派出所》連載40年的意義,就是主角兩津和讀者們相處了40年。兩津在作品中脫序豪快的演出讓很多日常生活處處必須拘謹,而且不時受到社會規則壓抑的大眾得到解放的快感。有人情味的兩津實質上就是大家最好的同伴。由於《烏龍派出所》描寫的是日常中的非日常,所以會記錄到40年間庶民的服裝、日用品、房子、街景等日常背景。又由於作品的搞笑題材多是來自日本的庶民生活時事話題,所以作品也會記錄到這40年間日本的流行生活和關心的事情等。另外,這部作品偶爾也會描寫兩津童年時代(1960年代左右)的故事,而且作者有花很多精力考證時代背景,所以作品實質上可以算是半個世紀間的東京下町庶民生活文化記錄。
◆◆◆
《烏龍派出所》漫畫結束的翌日,我到龜有的電影院看《正宗哥吉拉》。JR龜有車站的通路地面和站內的台階、牆壁上貼滿了《烏龍派出所》的紀念廣告,很多民眾們都停下來拍照留念,而且拍照的人有男有女、有老人也有小孩。這就是這部作品的魅力。
對我而言,《烏龍派出所》除了曾經是我學生時代的重要娛樂以外,也是讓我深入關心日本的社會、時事、庶民生活文化的入門作品。
我自己第一次到日本旅遊時(2001年)用的東京旅遊參考資料就是《烏龍派出所》。秋本治常常在《烏龍派出所》的各篇故事的標題頁背景使用現實存在的東京下町街景,讓讀者們欣賞東京下町的純樸之美,而且有一部分的街景圖還有註明景點的位置。當時我就把漫畫中的街景圖的頁面拿去影印,整理成資料。旅遊時就是用這些資料加上一本東京地圖,在東京下町一邊散步一邊尋找漫畫中出現的景點。就像尋寶一樣。找到景點後,儘可能比照漫畫構圖角度用相機拍下這些街景。
這些景點大多不是熱門觀光景點,就只是東京下町的某一座橋、某一段鐵路,或是某個地下鐵的出入口。不過看到這些漫畫中出現的平凡景點可以讓我想像漫畫中兩津的日常,也可以讓我思考現實中東京下町居民的日常。平凡的下町之旅意外地充實。
2001年8月東京自助旅行時拍攝的JR龜有車站南口。當時日本還沒有利用次文化作品刺激地域經濟發展的觀念,所以龜有車站附近幾乎看不到和《烏龍派出所》有關的東西。
2001年8月東京自助旅行時拍攝的龜有公園。當年到龜有公園,就只是想體驗「我去過真的龜有公園」的感覺而已。
2001年,我是以旅行者的身分投宿在東京下町的廉價旅館。現在,我已經變成了東京下町的居民,而且我的一部分工作和下町的歷史、文化、觀光有關。我住在下町,工作內容和下町的歷史文化沾上邊,完全只是偶然。我在日本的生活,有快樂的部分,也有不快樂的部分。不過《烏龍派出所》給我的東京下町印象是好多於壞,所以目前的我至少覺得自己住在一個好地方。就某種意義而言,我的現實生活中的一部分幸福感是源自《烏龍派出所》給我的下町印象。
《烏龍派出所》雖然完結,不過完結並不等同消滅。作品會繼續留在世間,繼續帶給讀者們歡笑。
感謝《烏龍派出所》,也感謝作者秋本治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