譏諷和謾罵的言論本質

網路普及後,一般人發言的傳播距離和範圍變大了。特別是最近10年間,SNS普及後,隨時隨地在手機裡輸入一句話,所有加入SNS的親朋好友都可能即時看得到。

發言的傳播距離和範圍變大,並不代表所有意見的能見度都變大,因為有些人為了讓自己言論的受到關注,會在言論中加入很多刺激的成分。

我並不喜歡看那種刺激性的言論,因為那是耍無賴的取巧手段,而且會製造仇恨。看了這種資訊不會有收獲,心裡頭只會難過而已。我平時在蒐集台灣的時事資料時,會刻意避開這種帶有刺激性言論的資料。我在檢視網路新聞報導時,如果發現標題帶了「批」、「嗆」、「譙」、「挺」、「護」之類的文字,或是帶有譏諷、鬥爭,或是大揭黑幕式的語調的話,我就不會點閱。因為這一類報導大多帶了很多人為操作,多到了連標題都被操作了。

在網路上點閱報導會增加報導在系統平台上的積分。如果大家都去點閱這些帶有刺激性的不誠實的報導的話,業者會認定這種報導能為自己帶來巨大財富,就可能把所有的報導都抽換成帶有刺激性的不誠實報導。我不希望資訊環境被這一類報導淹沒,所以我不會讓這種報導賺到點閱積分。事實上,看這種經過中間人士操弄的報導真的不會讓我得到收獲。

雖然我一直努力回避這一類刺激性的資訊,但是我在閱讀其他報導時,報導頁面周圍的留言欄位可能充斥著譏諷或批鬥式的標題或留言,我還是逃不過這一類言論的魔掌。除了報導頁面周邊溢出的字串外,我自己的臉書也會不時出現這種看了會讓人不愉快的資訊,因為我有幾個友人特別喜歡在臉書上貼這一類資訊。

友人的目的並不是想讓我不愉快,而是他們在網路看到了不愉快的資訊後,想要吐一下怨氣,於是就把文章或報導貼在臉書上,然後留一兩行冷言譏諷的發洩文字。有時候則是發現了某篇可以幫他們吐一下怨氣的文章或報導,於是就貼在臉書上和大家分享。然而,這種幫人吐怨氣的文章或報導多半也是充斥著譏諷和批鬥式的語調。

結果我現在對這幾個朋友的印象就是【他們在臉書上的發言大半是和譏諷鬥爭有關的內容】。如果臉書是反映他們日常生活的媒體的話,譏諷和批鬥言論似乎佔了他們日常生活的大半。友人張貼這些內容,可能純粹就是只想發洩怨氣而已,和我不相干。但是他們在發洩怨氣時,已經成為複製擴散這些譏諷謾罵言論的推手,同時也在助長這一類言論的點閱率。雖然這些譏諷鬥爭式的言論和我無關,但是看到自己的友人的日常發言的大半都是譏諷和鬥爭,心裡頭當然相當複雜。

本來,這些譏諷謾罵的言論可能沒有那麼多,但是有些人遭受到這種言論攻擊後會用同樣的手段報復,而且有些人會複製擴散這些譏諷謾罵的言論,結果這一類言論就越來越泛濫。

◆◆◆

譏諷和謾罵的原因很單純,就只是有人想用言語暴力的手段來矯治他人、逼對方屈服、讓對方學乖、讓對方知難而退。

假設有A和B兩個人。如果A用譏諷、謾罵的方式攻擊B。A的目的不外乎就是想用言語暴力來矯治B,讓B屈服、讓B學乖、讓B知難而退。

這種行為的觀念背景是:
A發現別人不對,覺得別人需要改造矯治
A覺得自己有改造矯治別人的特權
A覺得用言語暴力是自己的特權之一
A覺得言語暴力可以妥善解決問題

這種觀念背景最大的問題就是只看別人的問題,覺得別人很遭糕,卻沒有看到自己糟糕的一面

這種感覺就像是暴力常習犯看到別人使用暴力時,就開始指責別人,卻沒有想自己本身也是徹底實踐暴力的人。徹底實踐暴力的人要求別人不能用暴力解決問題,非常滑稽。

如果A的倫理觀正確的話,A從一開始就不可能使用譏諷謾罵的手段。因為這種手段會傷害別人。但是我們生活周遭有不少人理所當然地做出傷人的言語暴力行為,而且還覺得自己很正當。這是因為很多人的成長過程中,周遭的人都這麼做,而且很多人會把自己的言語暴力行為正當化。而且沒有人告訴暴力的當事人:言語暴力其實不會讓人屈服,也無助於解決問題,只會讓狀況惡化。

A用譏諷、謾罵的方式攻擊B,如果B不夠冷靜的話,B就會生氣。B只會看到A譏諷謾罵的醜惡的樣子而已。
(※有些經驗不足的養貓人在矯治貓的壞習慣時,會去打貓。因為這種人以為只要打貓,貓就會改掉壞習慣。不過事實上,打貓完全不會改變貓的日常行為,只而會讓貓生氣而已。貓會覺得這個人很討厭我,所以才會用暴力攻擊我。人與人之間的譏諷謾罵也會造成類似的反應。)

如果B的倫理觀容許自己用言語暴力矯治別人的話,B就可能用譏諷、謾罵的手段來懲罰A。

B懲罰A的目的,可能是想讓A知難而退,或是讓A體驗一下言語暴力下的痛苦,或是只是想平衡一下自己的情緒。不過這種報復的結果,只會讓A更生氣,只會讓A想要動用暴力報復而已。

本來A攻擊B,就是因為A看到B可惡的部分。現在B又用了言語暴力反抗,A只會覺得B真的非常可惡。

另外,A一開始會使用譏諷或謾罵手段,是因為A深信這種手段是解決問題的特效藥,而且A的成長過程中也只看過這種方法而已。不過現實中A的方法不但沒有成功,反而得到B的譏諷謾罵報復。雖然方法完全失敗,但是由於暴力解決的信仰太深,所以A的只會覺得失敗的原因是自己的罵得不夠激烈,於是又加強火力來矯治B。最後B也開始加強火力反擊。

這種你來我往的譏諷謾罵言語暴力,不會讓對方屈服,只會讓兩邊的人的言行越來越醜惡而已。這就像是「北風與太陽」故事中的北風,北風吹得越強,路人的抵抗就越強。

兩邊的人彼此覺得對方言行醜惡,是因為兩邊的人的意識從一開始就覺得自己高對方一等,覺得別人該接受私刑矯治,而且兩邊的人在使用毒辣的言語暴力時毫無罪惡感。如果這些人善良的話,這些人從一開始就不會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從一開始就不會覺得自己有動用私刑的特權,當然從一開始就沒有言語暴力的選項。

以前我曾經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在討論某個人或某件事【該不該罵】。不使用語言暴力的人根本不會有「罵」的選項,因為「罵」就是由言暴力。【該不該罵】的討論背就有幾種意義:
討論者在判斷因果事理時發生了動搖
討論者的內心把罵人當成解決問題的方法
討論者想透過別人認同來得到開罵的特權

結果這種討論只是在灌輸自己高人一等、讓自己的暴力正當化的過程。這樣的人除了倫理意識出了問題以外,想像力也不足。

因為想像力不足,所以才會以為罵人可以逼對手屈服、讓對手學乖、讓對手知難而退。因為想像力不足,所以無法發現自己其實在實踐言語暴力,也無法推論言語暴力之後的事理的發展,無法妥善修正自己做事的方法。

◆◆◆

在網路上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會用「言論自由」來把自己的譏諷謾罵的行為正當化。非常耐人尋味。

其實我們平常和別人對話時,根本不會刻意去提「言論自由」,因為根本沒有必要。

在沒有言論自由的世界大談「言論自由」,不會得到正當性,因為環境上根本沒有這種大前題。在有言論自由的世界大談「言論自由」也不會改變現狀,因為言論自由本來就是大前提,根本沒有必要再強調。這種感覺就像是呼吸正常的人不會時時向別人強調「我現在正在呼吸」。

使用言語暴力的人提到「言論自由」,其實是一種心機。因為這些人擔心自己言論的合理性及倫理觀站不住腳,所以就找了「言論自由」來當社會責任的免罪符,同時轉移話題。結果「言論自由」只是回避社會責任和讓話題失焦的詭辯手段而已。

從這裡可以發現:使用言語暴力來處理問題的人,不但讓問題越來越糟,而且還不願意承擔言論責任,而且還會心虛。

這樣的人就只是想享受使用暴力的快感,但是卻不想承擔傷害他人或傷害社會的責任。結果言語暴力的出發點並不是正義,而是私欲。

另外,用「言論自由」來把譏諷謾罵行為正當化的人,表面上只是舉著「言論自由」的招牌,不過內心卻想著【不要對我的言論有意見】。

【不要對我的言論有意見】是從內心否定了別人的「言論自由」,或是把別人的「言論自由」曲解成「妨礙自由」。

【不要對我的言論有意見】還有一種意義就是對自己的言論沒有自信,擔心別人戳破了自己的正當性,所以就像小孩一樣,先喊對自己有利的規則,要求別人遵守這種規則,讓自己從一開始就在安全地帶玩我打得到你,但是你卻碰不到我的遊戲。諷刺的是,期待【不要對我的言論有意見】的人,其實內心期待別人尊重自己。完全是自我中心的無敵狀態。

本來,稍微有常識的人都不會希望和這種動輒講話帶刺,而且過度自我中心的人相處。因為和這種人相處非常累,而且會影響心理衛生。一般人不會想自找麻煩。

常習性地使用譏諷和謾罵的結果,不但會傷害到別人,也會傷害到自己的社會信用。由於這樣的人缺乏想像力,所以這樣的人也無法想像這種行為會傷害到自己的社會信用。

◆◆◆

在網路上,有些譏諷謾罵是真的純粹的譏諷謾罵。在暱名環境中,還有一些人會用自演式的譏諷和謾罵,假裝成自己的對手,然後用盡一切方法攻擊自己。這樣可以讓自己得到同情,同時可以嫁禍給對手。也有些人是利用譏諷謾罵的言論來誘使別人踏入報復陷阱,一但大家開始互罵,議題就會失焦。

也就是說,譏諷和謾罵不會讓別人屈服、不會讓別人學乖、不會讓別人知難而退,譏諷和謾罵是製造欺瞞,破壞議題焦點的手段。

言論的信用是建立在言論意義和妥當的因果事理的基礎上。如果發言內容妥當,而且有意義的話,言論信用自然會增加。有意義的言論如果能長期累積,能見度自然也會增加。

然而網路時代的言論泛濫,有些人深怕自己的意見遭到埋沒,於是就誇大事實,或是用刺激性的言詞來增加能見度。所以譏諷謾罵的行為背後,也代表這些人對自己的言論信用沒有信心,所以就用毒辣強烈的語氣來引人注意。但是這種手段形同向社會表明自己的倫理意識容許自己用毒辣的言論傷害別人。實質上是在賤賣自己的言論信用。

就解決問題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上的譏諷謾罵的毒辣言論幾乎沒有妥善解決過任何問題。使用這種言論的人的情緒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贊同這一類言論的人的情緒問題實質上也沒有根本解決。至於遭遇這種言論的人或是旁觀的人只會有不愉快的反感而已。

雖然言論暴力幾乎沒有妥善解決過任何問題,不過動用言論暴力的人卻還是一直深信這一招可以完美解決問題,結果這些人就陷入了言論暴力的無限迴圈中。

如果社會大環境無法分清楚批判與罵人的差異,讓這些使用譏諷謾罵的人得到成就感,或是讓網路媒體賺到點閱數的話,今後每個人一上網就要面對大量惡毒的譏諷謾罵資訊。這些惡毒的言論就算不是針對自己,看了也會非常不舒服。

如果這些惡毒言論是出自身邊的親朋好友的話,那會更不舒服,因為這樣的行為意味著我們曾經信賴的人的倫理觀出了問題,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原來可以信賴的人,變成了可能不能信賴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