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講到「羊」,一般民眾會聯想到綿羊和山羊。在台灣人的感覺中,綿羊和山羊都是羊,除了毛以外其他都差不多。
在日本,講到「羊」,一般民眾只會想到綿羊而已。不會聯想到山羊。
中文的「羊」的概念是頭上長角,但是和「牛」「鹿」不一樣的偶蹄動物。綿羊和山羊都是從「羊」的概念衍生出來的物種。毛比較長的羊就加上一個「綿」字來修飾,變成「綿羊」。會爬山的羊就加上「山」字來修飾,變成「山羊」。
日語的邏輯和中文不同。日本人把綿羊叫作「ヒツジ」,把山羊叫作「ヤギ」。詞彙的聲音完全不同。日本人在幫自己的語言配字時,把「ヒツジ」配成「羊」,然後把「ヤギ」配成「山羊」。
在日文的世界中,「羊」和「山羊」是不同的物種,兩者雖然相似,但是沒有從屬關係。日本人不會把山羊(ヤギ)當成羊(ヒツジ),也不會把羊(ヒツジ)當成山羊(ヤギ)。這種感覺有點類似獅子和老虎的關係。獅子和老虎雖然相似,但是一般人不覺得獅子是一種老虎,也不會覺得老虎是一種獅子。
所以日本人單獨使用「羊」這個字時,這個字是單純指綿羊。日本的十二生肖的「羊」,也是單純指綿羊。
※以前有日本人把綿羊寫作「緬羊」,不過除了產業界以外,幾乎沒有人用這種寫法,一般人都是把綿羊寫成「ヒツジ」或「羊」。
日本本來不產羊。日本列島的固有物種當中,最接近羊的動物是日本長鬃山羊。不過長鬃山羊和家畜的羊的種類不同,而且古時候的日本人以為長鬃山羊是鹿的變種。日本列島的居民和朝鮮半島、中原一帶交流後,引進了家畜的山羊。不過古時候的日本人不吃肉,所以飼養山羊的文化並沒有普及,只侷限在九州一帶而已。到了明治時代,日本開始從法國引進乳用山羊,這時候養山羊的人才漸漸變多,然後一直安定成長。
日本的綿羊是明治時代從美國輸入,目的是為了生產羊毛來製作布料。不過日本的氣候風土不適合養綿羊,所以綿羊的繁殖計畫失敗,日本政府改用進口羊毛。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買不到羊毛,所以只有自己再想辦法繁殖綿羊。本來日本政府打算花二十幾年繁殖到100萬頭,不過成效不佳,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日本的綿羊總數只有18萬。同一時期的山羊則安定成長到25萬頭。
日本在戰後民生物資不足,綿羊肉可以當食物,羊毛可以製成衣服,所以很多人開始養綿羊,日本的綿羊數量大增加,超過山羊數量。1957年,日本的綿羊數量達到94萬頭(實際上可能超過100萬頭),山羊數量則達到66萬頭。不過後來日本再度開放羊肉和羊毛進口,所以綿羊數量就開始暴跌,山羊數量也迅速減少。由於日本的綿羊和山羊的數量過少,所以日本的家畜統計不再計算綿羊和山羊的實際總數。日本畜產技術協會估計,2013年,全日本的綿羊數量大約一萬多頭,山羊數量也大約一萬多頭。
◆◆◆
台灣的坊間有很多羊肉爐的店,大部分的羊肉爐店是用進口羊肉,少部分是用台灣產的羊肉。對台灣民眾而言,羊肉就是羊肉,有些民眾可能會在意產地,但是很少人去追究種類。事實上,台灣的進口羊肉主要是綿羊肉,台灣產的羊肉則幾乎都是山羊肉。
在日本,「羊肉」完全是指綿羊肉。賣山羊肉的店家只會把山羊肉寫成「ヤギ肉」或「山羊肉」,不會寫成「羊肉」。
日本的綿羊肉雖然可以寫成「羊肉」,不過一般提供綿羊肉的餐廳多半不會用「羊肉」這個詞,而是用「ラム」和「マトン」。「ラム」的語源是ram(公羊),在日本的餐廳指的是不滿一歲的羔羊肉。「マトン」的語源是mutton,在日本是指成羊的羊肉。
在日本民眾的感覺當中,羊肉(綿羊肉)和山羊肉是完全不同的食物。食文化也完全不一樣。
在2010年代的現在,全日本的綿羊數量不到兩萬頭,多數集中在北海道。山羊的數量也不到兩萬頭,多數集中在沖繩和九州一帶。也就是說,日本民眾的感覺中,羊肉(綿羊肉)是北海道的鄉土料理食材,山羊肉則是西南日本鄉土料理的食材。
日本比較有名的羊肉(綿羊肉)料理是「ジンギスカン」(成吉思汗)。日本的成吉思汗料理其實就是烤羊肉。
為什麼日本把烤羊肉叫作「成吉思汗」呢?
日本的料理評論家多田鐵之助指出,大正時期日本的駐北京報社記者鷲澤與四二和其他駐北京的日本友人一起吃飯時,突發奇想,把從中古雜貨店買了一個鐵網的面罩拿來當成克難的烤肉網,用來烤羊肉。這群人覺得很好吃,於是就開始幫這道菜取名字。當時鷲澤與四二就隨興地把這道烤羊肉叫作「成吉思汗燒」。當年多田鐵之助去報社訪問鷲澤與四二時,就和鷲澤與四二聊到這件事。多田鐵之助就把這段故事寫在著書《食通の日本史》裡。
(※日本的網路上也有其他成吉思汗語源的說法,不過大多沒有確實的文獻證據,以訛傳訛、穿鑿附會的成分比較大)
後來有些人就把「成吉思汗」的創意帶回日本。1929年,東京上野舉辦的食糧展覽會中,就有「成吉思汗」。之後,「成吉思汗」就成為日本烤羊肉的料理名稱。
日本的成吉思汗烤羊肉。成吉思汗烤羊肉的做法是蔬菜在下,羊肉在上。用羊肉熔出的羊脂來煎蔬菜。
現在一般日本人聽到「成吉思汗」,就會想到北海道的烤羊肉。其實成吉思汗烤羊肉並不是北海道的專利,日本其他地方也有成吉思汗料理,只是日本最大的羊肉產地是北海道,所以一般日本民眾對「成吉思汗」的印象就是北海道的鄉土料理。
一般日本店家的「成吉思汗」專用烤盤。有些店家的「成吉思汗」的烤盤設計成古代蒙古的軍盔形狀,有些烤盤則是參考北方的羊肉爐的形狀。這些烤盤的特徵就是有高低落差。烤羊肉時,羊肉放在高的地方,低的地方放蔬菜。這樣子,羊脂會流到低的地方,把蔬菜煎熟。
在日本,除了成吉思汗的烤羊肉店以外,有些西餐廳也有提供綿羊的羊排,中東和印度料理的餐廳也有提供羊肉料理。
至於山羊肉的料理,在九州、西南諸島、沖繩一帶比較常見。在東京,山羊肉算是比較偏門的食材。一般日本民眾對山羊的印象是羊奶而非羊肉。有些對牛奶過敏的人可能改會喝羊奶。
喜界島的居酒屋的炒山羊肉。日本的九州、西南諸島、沖繩一帶的風土文化和台灣比較相近,喜界島的炒山羊肉就和華人的家常菜沒什麼兩樣。但是對本州的日本人而言,算是非常特別的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