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10周年

3月26日で、「梅と桜 ―日本台湾年軽人的事情―」は10周年を迎えたよ。
このブログは2005年3月26日から始めて、ここまでやってしまった。

先週のトピックをもって、定期更新は終わりにしたいと思っている。
今、大体1600ぐらいのトピックがあって、日台で半々でつくったので、それぞれ800ぐらいをつくったことになるのかな。
今後は、まずは既存のコンテンツの手直しや、このブログの構造のメンテナンスなどをするけど、
不定期で、もう少し作者の主観も入れたトピックをつくっていきたいと思っている。

それから、コメント欄も近々には閉鎖します。
コメントは、実は、もらってうれしいというより、もらって心悩んだり、困ったことの方が多かった。
日台ではコメント量に差があったということもあるし、私がろくすっぽコメントの返事をしなかったというのもあるし。
今後は、直接メールしてもらった方がいいかなと思っている。

これを10年前から定期的に見ている人はいるのかな――
そういう人たちは、もはや年軽人じゃないかもと思いつつ、人のことも言えないんだけど……
長い間、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台湾のお勧め観光地:金門島 その3

司馬庫斯のトピックを優先していたせいか、金門島のシリーズは御無沙汰になってしまったんだけど、
実質的に、きょうがこのブログのひとまずの最終回となるので、前回に引き続き、金門島の書き残していたことを書いておきたい。

金門島での観光については各種サイトを参考にできると思うけれども、
金門について、日本人が見る視点と台湾人が見る視点の大きな差というのは、
やっぱり「毋忘在莒」とか「莒光」という言葉に目が行くかかなと思う。

これらについては、「「毋忘在莒」モニュメントとミニチュア」「「毋忘在莒」を実践する「莒光」という言葉」とか過去のトピックで書いてきたけど、
昔の故事を引いた政治的な言葉で、要は、国力を上げて中国を奪還しようということ。
今日的にはどうかは別として、歴史的なまさに台湾の対中戦略が見える言葉でもある。

金門島の行きやすいところに莒光楼という建物があるけど、
台湾人ならば、金門島観光で「毋忘在莒」を見に行くということも選択肢に入れると思う。
太武山公墓の入り口を入って、左側の道から舗装された道を上ると徒歩で片道30分ぐらいで到達できる。
ハイキングという感じで行く場所だけど、時間があればチャレンジしてみてね。
  
見晴はいいけど、軍事エリアや、頂上に立つ球形のレーダー塔とかは撮っちゃだめだよ。
とげとげでさわると痛い「防御植物」は、いろんなところに植わっている。

ちなみに、以前「台湾の島の区分」で紹介したこともあったんだけど、
兵役の中で金門に行くというのは、かなり周りから同情されるということなので、
兵役で金門や馬祖などに行ったという台湾人に会ったら、そういう目線で彼らの経験を捉えてみることもできると思う。
島にセブンイレブンとかがあったりするんだけど、そういうのも、離島振興というだけでなく、
コンビニとともに生活してきた兵役の人にとっての、オアシスにはなるよね。

ちょっと前にドキュメンタリーが放映され、このブログにもアクセスが結構たくさんあったんだけど、
砲弾がたくさん飛んできたがゆえに、それを材料にして包丁をつくって特産品にしたというのは、
金門包丁という特産品」でも書いたので、見てね。

あとは、各種順次施設に行くと中山室というのがあるんだけど、
以前、「中山室という娯楽部屋」というのもつくったので、見てみてね。
兵役をしたことがある人がいれば、中山室がどんなものなのかというのを説明してくれるかもしれない。

最後に、ブログのトピック構成上、金門島に軍事的なものばかりを強調して書いてきたけれども、
風水に興味があれば、集落が風水的に配置を工夫していること、鹿児島や沖縄などで見られる石敢當とかも見られるのもいい。
金門島に残る福建エリアの風俗は、対岸のバブリーな中国とかよりも残っているかもしれないけど、
目下、建て直されている多くの建物が、風水をどれだけ配慮しているのかはよくわからない。古いものがどんどんなくなっている気はする。

今現在、台湾が世界遺産を持つことは難しいのかもしれないけど、
もし、台湾の中で世界遺産となるべき場所を挙げよと言われれば、私は多分、ここを一番に挙げるだろうなと思う。

過去のシリーズも見てね。

2015年橫濱馬拉松賽後回顧

2015年橫濱馬拉松是我第10場馬拉松。

在橫濱參加馬拉松,對我而言有非常特別的意義。因為橫濱是我的求學地。

我到橫濱求學,完全是出於偶然。這種「偶然」就是我和橫濱的【緣】。這個【緣】對我的人生影響非常大。我在這個地方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特別是我以前很少碰的人文領域方面的知識。

在台灣,人文是非常冷門的領域。因為很多人覺得人文不是技術,沒有生產性,不能當職業。其實所有的職業、現代人的生活的一切都離不開人文知識。有了人文知識,可以比較適切地判斷因果事理,減少很多生活當中的矛盾與衝突。如果人文環境失調,社會就會出現很多荒謬異常的現象。台灣的政治、媒體、小市民生活中發生的一些怪現象,其實就是社會人文環境失調的後遺症。而且這些後遺症消耗了台灣社會很多能量。

我雖然在橫濱求學了好幾年,不過學校不在市區,所以我到市區或橫濱港一帶觀光的機會不多。多少有點遺憾。橫濱馬拉松就是我用自己的雙腳實際踏在這個城市的土地,在這個都市觀光、重新認識這個都市的機會。

◆◆◆

橫濱馬拉松是1981年創立,過去已經辦過33回,不過過去33回最多只辦到半程馬拉松而已。2015年這次是首次嘗試舉辦全程馬拉松比賽。路線包含了11K左右的首都高灣岸線區間。這是日本國內少有的【利用現役高速公路長區間路段】的大型市民馬拉松比賽。由於可以體驗在首都高上跑步的感覺,所以我非常期待這場大會。
(※日本另一個比較有名的【利用現役高速公路長區間路段】的市民馬拉松是千葉AQUA-LINE馬拉松。高速公路區間也是11K。不過比賽規模比橫濱馬拉松小。)

在這次橫濱馬拉松之前,我已經跑過了京都和東京。身體相當累。跑完東京之後,我休息了兩個星期。然後離橫濱大會就只剩一個星期而已。

賽前五天,我試跑了一次10K。一跑才知道,身體還沒完全從疲勞中恢復,而且膝關節還有疼痛感。
賽前三天,我做了一次3K慢跑,確認姿勢。然後就去EXPO報到。在電車裡,我把橫濱馬拉松的賽道影像看了好幾遍。

反復研究賽道影像,我發現這個大會路線大約有半程是在人煙稀少的地區。這種感覺就像是在跑東京馬拉松的佃大橋區間一樣,路旁可能沒有民眾加油,非常冷清。東京的佃大橋區間不過1K多而已,一下子就過去了,但是跑橫濱馬拉松時可能要面對21K以上的寧靜路段。令人非常不安。

其實大會本身有設想到這個問題,而且還在EXPO特別設置了路線攻略建議的看板。讀了EXPO展示的攻略建議後,我就比較安心了。大會能設想到這些問題,而且提供解決方法,就是因為人文素養夠,想像力足夠、能分辨事理、而且能適切對應。

逛完了EXPO,我到附近的日本丸和美奈都博物館參觀。在博物館參觀時,遇到一名解說志工的老先生。這位老先生在馬拉松當天也擔任大會志工,我們聊了一些大會和橫濱的話題,非常愉快。

◆◆◆

以前學生時代,我平日每天早上6:00起床。吃完早餐、換好衣服後,6:30準時出門。7:00左右到達東京車站的7號月台,然後排隊等搭7:24從東京站出發的521M列車前往橫濱。這樣大約在8:30之前就可以到學校。學校的設施多半都在8:30左右開門。我幾乎都可以搶到頭香。這樣的生活過了好幾年,所以我對東京到橫濱間的東海道線月台和列車也有特別的感情。

這次橫濱馬拉松將近有24000人參加。規模在日本的市民馬拉松當中可以排到前五。大會設定在8:00集合完畢,8:30開跑。由於很多狀況無法預測,為求安全,我決定在7:00之前到達會場。也就是說,我要比以前學生時代更早起,更早出門。

大會當天早上,我在4:30左右起床。吃完早餐、整理好裝備,5:25出門。然後在東京車站10號月台搭上6:07的列車前往橫濱。在東京車站月台上,有看到一名參賽者。列車開到品川時,又有零星的參賽者上了車。到了川崎,月台上大半都是參賽者。

抵達會場後,寄放完行李,上完廁所,就到集合區等起跑。這次大會在起點附近設置了很大的臨時廁所區,而且還有分男女、大小。如廁的壓力並不大,但是臨時廁所區的出口寬度只能容下7~8個人通行而已。要讓兩萬多人全數通過,非常不容易。

8:30,大會鳴槍起跑。跑者們從美奈都未來【大橋】出發,繞經中央批發市場,然後經由美奈都未來【橋】,回到美奈都未來地區。

由於我的身體狀況並不算理想,為了避免發生意外,這次我的跑法比照三週前的東京馬拉松,儘量壓低前半的速度,不要讓自己太累。


在美奈都未來【橋】上,遇到了神奈川縣警機動隊的塞克波力士(Cycle Police)。

從美奈都未來地區開始,就是一個接一個的橫濱精華景點:西瓜大樓(洲際飯店)、橫濱小宇宙世界(大摩天輪)、赤煉瓦倉庫、橫濱三塔(海關、縣廳、開港記念會館)、日本大通り、橫濱球場、中華街、山下公園。

由於我有事先預習過路線,所以這些景點全部沒有錯過。每看了一個景點後,就開始期待下一個景點。

其實我還沒來橫濱求學時,就已經來過這些地方。這也是我在求學時期沒有刻意到市區觀光的原因之一。只是以前觀光時比較隨興,並沒有特別想過這些景點的地理關係。對我而言,這次的大會算是橫濱地理知識的總整理兼總複習。我自己最喜歡的景點是赤煉瓦倉庫和山下公園。因為這一帶的景色非常美。可以看海,也可以看船,而且還是以前一些特攝作品的外景地。


5K附近的橫濱球場。我的人生中第一次到現場看職棒比賽就是在橫濱球場。所以橫濱球場對我的意義也非常特別。以前我的學校的入學典禮和畢業典禮則是在橫濱球場附近的某個大型體育館舉行。

通過了山下公園,就是人煙稀少的港灣地帶。賽道的氣氛一下子從熱鬧轉為寧靜。港灣地帶主要是一些貨櫃堆放區、工廠、員工宿舍。路旁幾乎沒有民眾,也沒有特別的風景。


到了10K左右,賽道進入首都高的高架橋下,路旁依然幾乎沒有民眾,也沒有特別的風景。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個地帶很無聊,不過我個人還蠻喜歡高架橋下的景觀。因為高架橋是現代都市的重要生命線。這些生命線不斷地供給現代大都市營養,讓大都市活起來。另外,高架橋本身也是人類巨大工程的結晶,從高架橋的「大」,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大會當然有考慮到景色單調、人煙稀少區間的問題。大會的策略是設18個補給站來增加賽道的魅力。每個補給站都有提供飲料和食物,而且還有特別表演。在人煙稀少區間,大約每跑個2K,就會遇到一個補給站。可以喝飲料、吃東西,看表演。

雖然補給站一下子就通過了,而且大部分的跑者也不可能停下來看完一場表演。不過光是看到這些人員賣力表演,對跑者而言就是最大的鼓舞。這些表演者完全沒有收取任何報酬。至於有音響效果的表演,例如和太鼓、爵士樂、合唱等,可以在幾百公尺前就聽得到。所以實質上跑不到2K就能體驗到街頭表演。有了外界的感觀刺激,跑者就比較容易忘記身體的疲勞。


18K附近,第7給水所前的橫濱少年少女合唱團表演。我過到這裡時,合唱團員正在唱AKB48的《ヘビーローテーション》。唱得真的非常好。不愧是到世界各國巡迴表演的合唱團。

本來我估計高架橋下的區間不會有民眾加油,途中高架橋外的根岸車站一帶會比較熱鬧。不過實際狀況是根岸車站一帶路旁加油的民眾並不多,反而是接近折返點的磯子、新杉田一帶的高架橋下有不少民眾在路旁加油。


20K附近,橫濱南部市場的折返點。由於一般日本民眾平時不會去批發市場,所以我以為這一帶也會非常安靜。不過狀況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市場內有相當多的民眾在路旁加油,非常熱鬧。

在折返點吃了香蕉和草莓補充了HP後,又回到高架橋下的賽道。沿途還是有很多民眾幫跑者們加油。這些加油聲可以讓MP回復。有了足夠的HP和MP,就可以安心上首都高了。

 
首都高入口。有不少跑者爬完坡、撐過收費閘門後,腿就不行了。

 
在現役的首都高上跑步是非常特別的經驗。大會向首都高借道辦市民馬拉松,背後的工作人員要花很多精力去和警察和首都高的公司協調。首都高上有些路段可以看到橫濱港一帶的風景,也有一些路段兩旁有高大的隔音牆。由於一般民眾不能上首都高,所以大會在首都高上每2K左右就設一個喝飲料、吃東西、看表演的地方。讓跑者不會覺得無聊。

下了首都高之後,就是最後的10K。前半是本牧碼頭,後半是市區。


本牧碼頭原則上也是禁止一般民眾進入。不過這次大會的參加者都有合法進入碼頭的資格。由於一般民眾無法進入碼頭地區,所以大會在這個區間也安排了特別表演來鼓勵跑者。


39.5K的山下橋。從山下橋上可以看到馬林塔、地標塔、西瓜大樓。過了山下橋後,就是熱鬧的山下公園一帶。天空也從多雲完全轉晴。

進入市區後,又可以聽到沿途民眾們熱情的加油聲。晴空下的橫濱精華地帶的街景真的非常美。跑到這裡,有一種苦盡甘來的感覺。


最後100m。照完這張照片後,我就擠出最後的力氣通過終點線。

這次大會的終點設在西瓜大樓旁的臨港公園。跑者們通過終點時,可以欣賞橫濱的海景。有些疲累的跑者通過終點後,就索性直接躺在公園的草皮上休息。

這次我在大會時間5h03m47s通過終點,晶片時間4h50m01s。

GPS記錄:

◆◆◆

29天內跑了京都、東京、橫濱三場全程馬拉松,對我這種初階跑者而言,玩得有點過火。我本來並沒有想過要在短期間內跑這麼多場比賽。只是最近幾年東京馬拉松報名成功率下降,所以我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申請京都和東京兩個大會。我總覺得至少有一個會落選。之後又看到橫濱的大會資訊,我非常感興趣,於是就報了橫濱。結果橫濱最早確定報名成功。

去年九月下旬,東京馬拉松中籤,心裡頭雖然高興,但是也有一種莫名的緊張感。

去年十月上旬,京都也確定中籤。心裡頭的感覺非常複雜。因為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這種短期間的密集賽事。

我原先打算以賽代訓,把京都當成東京的練習,再把東京當成橫濱的練習。不過跑完福岡之後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我知道自己的功力太弱,再加上這個冬天的練習狀況不佳,所以我調整了心態,把目標放在平安跑完三場大會,然後好好享受大會設計的路線與節目。

這次橫濱馬拉松比照了今年東京的經驗,一開始就刻意壓低速度、保留體力,所以後半程的速度沒有掉太多。比賽中,膝痛沒有發作,雙腿也沒有任何抽筋的徵兆。

「橫濱馬拉松2015」在日本跑者的賽後評價並不算高,因為大會路線沒有得到陸連認證,而且有些跑者覺得高架橋下和首都高路線太無聊,而且首都高在彎道部分的路面有明顯的傾斜,並不好跑。不過這些狀況都在我預料之內,因為我事前就已經預習過。我就是一邊輕鬆地跑步前進,一邊期待下一個補給站的表演,然後努力欣賞沿途的風景。這次大會我跑得非常舒服,完完全全享受了比賽。

回程時,體驗了前一天才通車的東京上野線。東京上野線的車廂就是我熟悉的東海道線車廂。有了東京上野線,就不用在東京轉車了。非常舒適、方便。

雖然日本跑者對大會的評價並不算高,不過這是橫濱市第一次辦大型市民全程馬拉松,而且是直接從兩萬多人等級起跳。橫濱只是個「市」,和東京都的東京馬拉松、大阪府的大阪馬拉松相比,橫濱市在有限的資源下,其實做得相當出色了。


橫濱馬拉松的網站在EXPO開幕的前一晚,因為瀏覽人數太多,所以掛掉了。大會其實在事前就已經預告可能會發生這種問題。這也是大會今後要改善的部分。

橫濱馬拉松還有一個問題是距離不標準。我在最近六場馬拉松的GPS測距結果如下:
NAHA2013:42.491km
東京2014:42.989km
福岡2014:42.442km
京都2015:42.494km
東京2015:42.884km
橫濱2015:42.237km

在日本陸連公認的賽道跑大型市民馬拉松,實跑距離至少會在42.4km以上。但是我在橫濱測的距離只有42.237km而已。橫濱的賽道距離顯然不精確。這也是大會今後要改善的部分。

我本來以為我跑完這三場大會後,會開始厭倦馬拉松運動。不過今年東京和橫濱跑得太享受,所以我還是很喜歡這種市民馬拉松大會。只是參加這種豪華比賽的經濟負擔實在不輕,所以今年不會再參加這種大型比賽了。


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我有能力跑馬拉松。我更沒有想過我會跑十場馬拉松。這十場馬拉松,每一場都有特別的回憶。橫濱馬拉松是這十場大會當中,終點風景最漂亮的一場。我也非常喜歡橫濱的舵盤造形的獎牌,因為我曾經當過水手、握過真的舵盤。今後我會繼續跑下去,不過豪華的市民大會要暫時告一段落。對我而言,橫濱馬拉松算是理想的段落點。

梅花餐というコース料理

このブログは「梅と桜」というから、「梅花餐」というのを紹介するよ。
梅花餐の「梅花」というのは梅のことなんだけど、別に梅の料理が出てくるとかではないよ。
中華料理に梅干しを使う料理があってもおかしくないけど、梅という食材はそれほど一般的ではない。

梅花餐は、1982年に台湾省政府が推奨したものだよ。
当時の台湾の政府役人の宴会がぜいたく過ぎたので、
蒋経国が、宴席の食事をおかずは5種類、スープ1つと決めた。
中央にスープ、周りを5つのおかずで囲むと、あたかも梅のように見えるよね。
ちなみに、おかず自体にはこれがなければいけないとか、そういうものでもないみたい。

実は、梅花餐はこんな感じというのを紹介したいと思ったけど、
実際の中華料理というのは順番に出てくるわけで、
最初から梅花にするためには、一気に料理を出さないといけないか、あらかじめ並べておかないといけないよね。
食べ残しの状態のものをお見せするわけにいかないので、また載せられたら載せたいと思う。

梅花餐という政策自体は、5おかず、1スープの後にまた料理が出てきたりしたわけで、
結局、実際にはそんなにうまくいかなかったみたい。

梅花餐には、倹約を美徳とする意味合いが含まれるわけで、
昔は学校の道徳のテストとかで、梅花餐という答えを書かせる問題とかがあったみたい。
でも、今はそういう言い方は、若い人は知っているかどうかわからないよね。
そもそも、台湾人にとっても、円卓を囲んでみんなで食事というのはそう頻繁にはない。

とはいっても、倹約令をやっている中国は、こういうの品目数を絞る政策は参考にできるだろうし、
我々にしてみれば、中華料理の注文品数を知る参考にはなるだろうと思う。

日本的燒肉

日文的【焼肉】的意思就是烤肉。日文的【焼】的意思是煎、烤。在日本人的語言感覺中,用火燒、用烤箱烤、或是用油煎,都叫【焼】。

很多台灣人在中秋節時會在家門口、陽台,或是自家附近的空地生火烤肉。對台灣人而言,烤肉是很普通的休閒活動。

在日本,很多地方因為顧慮環境問題,再加上公務員想要省事,所以就禁止民眾在住宅區、公園、河邊烤肉。結果日本除了地大的農家以外,一般民眾很難有機會體驗在室外生火燒碳烤肉。真很想從事戶外烤肉的人只能到有提供烤肉環境的付費設施。

對日本民眾而言,去燒肉店吃燒肉,就是另類的烤肉體驗。

很多日本人以為燒肉是韓國的食物。其實這是日本人的錯覺。日本有自己的燒肉文化,而且口味和韓國燒肉完全不一樣。這種感覺就像是很多日本人以為拉麵是華人世界的食物,其實日本拉麵早就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風味,完全成為日本的食物了。

韓國的燒肉大部分都是豬肉。主要是五花肉和帶骨的肋排。韓國的燒肉店多半是由店員負責烤肉。肉烤好之後,加上韓國風味的調味料或是泡菜,然後用生菜包起來吃。

日本的燒肉的主角是牛肉。雖然日本很多燒肉店有提供豬肉和雞肉,但是一般日本民眾到燒肉店主要就是為了吃牛肉。豬肉和雞肉只是陪襯而已。日本燒肉店的肉基本上都不帶骨,而且是由客人自己來烤。客人可以自行拿捏火候。日本人吃燒肉時是主要是沾醬油底的調味醬。

◆◆◆

本來日本受到佛教思想影響,權力體制有很長一段時間禁止大家吃肉,只有權力到達不了的偏遠山村居民眾才有機會吃肉。山村的民眾獵到的肉當然也會流入平地,不過大家只能偷偷吃肉而已。到了明治時代,日本人受到歐美的食文化影響,大家才敢公開吃肉。由於西方人士不吃動物內臟,所以日本人也不覺得動物內臟是食物。結果動物內臟變成廢棄物。只有屠宰業界的人或外地來的移民才知道動物內臟可以吃。這些老饕把內臟叫作【モツ】。

為什麼叫【モツ】呢?

屠宰業者把內臟叫作「臓物」(ぞうもつ),【モツ】就是取「ぞうもつ」後半的音。算是業界行話。

到了戰後,日本糧食不足,當時一些朝鮮半島出身的民眾接收了屠宰場不要的豬牛的內臟,用火燒烤調理,然後在黑市設攤販賣,結果這種燒烤內臟意外受到民眾歡迎。這種燒烤內臟叫作【ホルモン】。

【ホルモン】的語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來自西日本方言的「ほうるもん」,意思是廢棄物,因為很多人會把內臟當成廢物丟掉。不過賣燒烤內臟的人不太可能砸招牌,把自己重要的商品叫作廢棄物,所以這種說法很有問題。可信度比較高說法是借自醫學術語的荷爾蒙。以前醫學知識不發達,很多人以為荷爾蒙是補身的營養素,當時賣燒烤內臟的攤販宣傳吃內臟可以攝取荷爾蒙補身,於是就把燒烤內臟叫作【ホルモン】。

後來,這些賣燒烤動物內臟的攤販發展成餐廳,然後開始批入牛肉和豬肉提供給客人,這就是日本的燒肉店的起源。

由於這些人多半是朝鮮半島出身,所以燒肉店也可能提供泡菜或石鍋拌飯,結果很多日本民眾就誤以為日本的燒肉是韓國料理。其實日本的燒肉是戰後日本特殊的環境下土生土長的新日本料理。

※日本在1946年左右就已經有燒肉店,韓國和北韓是在1948年才建國。早期在日本開燒肉店的人雖然多半是朝鮮半島出身,但是這些人出生時,韓國並不存在。這些人開店時,韓國也不存在。

日本燒肉的特色就是讓客人自己來燒烤調理。其實日本的戰前推廣的烤羊肉(成吉思汗)就是讓客人自己來燒烤羊肉。所以戰後出現的燒肉店讓客人自行控制火候,一點也不奇怪。

日本的燒肉店最基本的肉有兩種:「カルビ」和「ロース」。

有些人可能想知道「カルビ」和「ロース」要怎麼翻譯。

カルビ
語源是韓文的갈비。韓文的갈비的意思是肋骨附近的肉

ロース
語源是英文的roast。英文的roast的意思就是烤肉

這裡雖然把語源寫出來了,而且還用中文解釋了語源,但是不知道這兩種肉是什麼的人,還是一樣不知道。大家還是搞不清楚這兩種肉到底是什麼。就算把肉名的日文詞彙換成中文詞彙,大家還是不知道這是什麼。

其實不只是燒肉,日本的壽司名稱也一樣,就算有人把壽司用到的魚的名稱全部翻成中文,這些中文還是不實用。大家還是不知道這些東西是什麼。因為大家本來就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另外,到日本旅遊,在一般日本的燒肉店或壽司點餐時,中文幾乎派不上用場。就算店家有僱用華人工讀生,用中文講肉的部位或是魚的名稱,工讀生還是聽不懂。因為工讀生既不是解剖學專家,也不是魚類學專家。他們大部分都是開始打工後,才用日語來記店裡頭的食材名稱。

「カルビ」和「ロース」的語源和解剖部位有關,不過現實中,日本的燒肉店不是用解剖部位來分類商品。他們就只是把脂肪多的肉歸類成「カルビ」,把脂肪少的肉歸類成「ロース」,如此而已。

因為脂肪多的肉烤起來比較好吃,所以「カルビ」通常比「ロース」貴。一般燒肉店最貴的肉通常是上等的「カルビ」。日本的老饕去燒肉店都會點「カルビ」。如果覺得吃太油的肉容易膩的話,就改點「ロース」來調整口感。

以下是日本燒肉店其他比較常見的食材:

ハラミ
橫膈膜的肉

就算這裡用中文明確寫出「橫膈膜的肉」,不懂的人還是不懂。一般人還是搞不清楚這是怎麼回事。結果這種翻譯就只是沒有實質意義的名詞代換而已。

想去日本吃燒肉的人真正需要的資訊是【什麼樣的肉吃起來有什麼樣的口感】。
「ハラミ」的口感介於「カルビ」和「ロース」之間。良質的「ハラミ」烤起來的口感有點像牛排。想吃類似牛排口感的肉,就可以點「ハラミ」。

タン
舌頭。舌頭肉的特徵是非常有彈性。想吃有彈性的肉的老饕就會點「タン」。良質的舌頭肉本身含有不少脂肪,烤起來的口感非常好。

ミノ
瘤胃。瘤胃是牛最大的胃。因為最大,所以貨源多,燒肉店提供「ミノ」的機率相當高。胃是平滑肌,和上述的肉相比,吃起來有彈性,甚至有脆的感覺,有點像烏賊肉。

ホルモン
「ホルモン」本來是內臟的通稱。現在一般燒肉店的「ホルモン」多半指的是腸子。日本的燒肉店提供的「ホルモン」不論大腸或小腸,油都很多,要烤很久才咬得斷。喜歡吃油多而且嚼起來非常韌性食材的老饕就會點「ホルモン」。

日本的燒肉店當然還有其他食材。例如瘤胃以外的三種胃,或是心臟、或是其他部位的肉。不過就觀光客體驗日本食文化的角度來看,只要把握以上的基本概念,在日本的燒肉店就可以吃得非常快樂。
(※關於肉的日文,可以參考本站的「日語與肉食文化」這篇文章)

台湾のキャベツ料理

どこにでもあって、ありふれ過ぎているから見過ごしそうなんだけど、
本当にどこでも目にするつけ合わせとして、キャベツのいため物がある。
バイキングとか、弁当のおかずとか、何皿か出てくるときには、
そこにはキャベツのいため物があっても全然おかしくないよ。
  
日本のものとほぼ同じようなあっさり目な味わいになっているから、
ちょっと中華料理に飽きたときはこればかりを食べてもいいし、
主菜が若干個性的なときでも、はし休めにできると思う。

台湾でキャベツは甘藍(gan1lan2)と言うけど、
会話などでは、高麗菜(gao1li4cai4)と呼ぶのが一般的かな
ただ、キャベツを高麗菜と呼んでも、台湾人は高麗に起源があるという意図でそう呼んでいるのではなさそう。
ちなみに、白菜はそのまま白菜(bai2cai4)と呼ぶよ。

台湾でキャベツ料理というと、上にあるような平々凡々ないため物と、
あとは包子、水煎包とかのあんになっているのがほとんどだよ。

キャベツが生野菜として供されることはまずないけど、
キャベツの千切りはトンカツのつけ合わせとして出てくる。
ただ、これは日本から入ってきた文化をそのまま引き継いでいるんだろうと思う。

あと、台湾の臭豆腐にはつけ合わせとして漬物が出てくるんだけど、
この漬物はキャベツでできているよ。

写真のものはちょっとアレンジされていてキムチっぽいけど、キャベツでできている。
台湾の臭豆腐によくありがちなつけ合わせの漬物は甘さがあるもので、辛くはない。

台湾市街でキャベツ畑を見ることはないけど、司馬庫斯シリーズで紹介した高地の集落にはキャベツがたくさん植わっていたので、それを紹介しておくね。
  
本文では紹介しなかったけど、台湾の秘境は神木だけではなく、山も空も美しく、
集落近くの美しい美しい段々畑のどこかにキャベツが植わっているわけで、
そのコンセプトだけで、ブランドキャベツにできるのになと思う。

日本人與羊

在台灣,講到「羊」,一般民眾會聯想到綿羊和山羊。在台灣人的感覺中,綿羊和山羊都是羊,除了毛以外其他都差不多。

在日本,講到「羊」,一般民眾只會想到綿羊而已。不會聯想到山羊。

中文的「羊」的概念是頭上長角,但是和「牛」「鹿」不一樣的偶蹄動物。綿羊和山羊都是從「羊」的概念衍生出來的物種。毛比較長的羊就加上一個「綿」字來修飾,變成「綿羊」。會爬山的羊就加上「山」字來修飾,變成「山羊」。

日語的邏輯和中文不同。日本人把綿羊叫作「ヒツジ」,把山羊叫作「ヤギ」。詞彙的聲音完全不同。日本人在幫自己的語言配字時,把「ヒツジ」配成「羊」,然後把「ヤギ」配成「山羊」。

在日文的世界中,「羊」和「山羊」是不同的物種,兩者雖然相似,但是沒有從屬關係。日本人不會把山羊(ヤギ)當成羊(ヒツジ),也不會把羊(ヒツジ)當成山羊(ヤギ)。這種感覺有點類似獅子和老虎的關係。獅子和老虎雖然相似,但是一般人不覺得獅子是一種老虎,也不會覺得老虎是一種獅子。

所以日本人單獨使用「羊」這個字時,這個字是單純指綿羊。日本的十二生肖的「羊」,也是單純指綿羊。
※以前有日本人把綿羊寫作「緬羊」,不過除了產業界以外,幾乎沒有人用這種寫法,一般人都是把綿羊寫成「ヒツジ」或「羊」。

日本本來不產羊。日本列島的固有物種當中,最接近羊的動物是日本長鬃山羊。不過長鬃山羊和家畜的羊的種類不同,而且古時候的日本人以為長鬃山羊是鹿的變種。日本列島的居民和朝鮮半島、中原一帶交流後,引進了家畜的山羊。不過古時候的日本人不吃肉,所以飼養山羊的文化並沒有普及,只侷限在九州一帶而已。到了明治時代,日本開始從法國引進乳用山羊,這時候養山羊的人才漸漸變多,然後一直安定成長。

日本的綿羊是明治時代從美國輸入,目的是為了生產羊毛來製作布料。不過日本的氣候風土不適合養綿羊,所以綿羊的繁殖計畫失敗,日本政府改用進口羊毛。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買不到羊毛,所以只有自己再想辦法繁殖綿羊。本來日本政府打算花二十幾年繁殖到100萬頭,不過成效不佳,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日本的綿羊總數只有18萬。同一時期的山羊則安定成長到25萬頭。

日本在戰後民生物資不足,綿羊肉可以當食物,羊毛可以製成衣服,所以很多人開始養綿羊,日本的綿羊數量大增加,超過山羊數量。1957年,日本的綿羊數量達到94萬頭(實際上可能超過100萬頭),山羊數量則達到66萬頭。不過後來日本再度開放羊肉和羊毛進口,所以綿羊數量就開始暴跌,山羊數量也迅速減少。由於日本的綿羊和山羊的數量過少,所以日本的家畜統計不再計算綿羊和山羊的實際總數。日本畜產技術協會估計,2013年,全日本的綿羊數量大約一萬多頭,山羊數量也大約一萬多頭。

◆◆◆

台灣的坊間有很多羊肉爐的店,大部分的羊肉爐店是用進口羊肉,少部分是用台灣產的羊肉。對台灣民眾而言,羊肉就是羊肉,有些民眾可能會在意產地,但是很少人去追究種類。事實上,台灣的進口羊肉主要是綿羊肉,台灣產的羊肉則幾乎都是山羊肉。

在日本,「羊肉」完全是指綿羊肉。賣山羊肉的店家只會把山羊肉寫成「ヤギ肉」或「山羊肉」,不會寫成「羊肉」。

日本的綿羊肉雖然可以寫成「羊肉」,不過一般提供綿羊肉的餐廳多半不會用「羊肉」這個詞,而是用「ラム」和「マトン」。「ラム」的語源是ram(公羊),在日本的餐廳指的是不滿一歲的羔羊肉。「マトン」的語源是mutton,在日本是指成羊的羊肉。

在日本民眾的感覺當中,羊肉(綿羊肉)和山羊肉是完全不同的食物。食文化也完全不一樣。

在2010年代的現在,全日本的綿羊數量不到兩萬頭,多數集中在北海道。山羊的數量也不到兩萬頭,多數集中在沖繩和九州一帶。也就是說,日本民眾的感覺中,羊肉(綿羊肉)是北海道的鄉土料理食材,山羊肉則是西南日本鄉土料理的食材。

日本比較有名的羊肉(綿羊肉)料理是「ジンギスカン」(成吉思汗)。日本的成吉思汗料理其實就是烤羊肉。

為什麼日本把烤羊肉叫作「成吉思汗」呢?

日本的料理評論家多田鐵之助指出,大正時期日本的駐北京報社記者鷲澤與四二和其他駐北京的日本友人一起吃飯時,突發奇想,把從中古雜貨店買了一個鐵網的面罩拿來當成克難的烤肉網,用來烤羊肉。這群人覺得很好吃,於是就開始幫這道菜取名字。當時鷲澤與四二就隨興地把這道烤羊肉叫作「成吉思汗燒」。當年多田鐵之助去報社訪問鷲澤與四二時,就和鷲澤與四二聊到這件事。多田鐵之助就把這段故事寫在著書《食通の日本史》裡。
(※日本的網路上也有其他成吉思汗語源的說法,不過大多沒有確實的文獻證據,以訛傳訛、穿鑿附會的成分比較大)

後來有些人就把「成吉思汗」的創意帶回日本。1929年,東京上野舉辦的食糧展覽會中,就有「成吉思汗」。之後,「成吉思汗」就成為日本烤羊肉的料理名稱。


日本的成吉思汗烤羊肉。成吉思汗烤羊肉的做法是蔬菜在下,羊肉在上。用羊肉熔出的羊脂來煎蔬菜。

現在一般日本人聽到「成吉思汗」,就會想到北海道的烤羊肉。其實成吉思汗烤羊肉並不是北海道的專利,日本其他地方也有成吉思汗料理,只是日本最大的羊肉產地是北海道,所以一般日本民眾對「成吉思汗」的印象就是北海道的鄉土料理。

 
一般日本店家的「成吉思汗」專用烤盤。有些店家的「成吉思汗」的烤盤設計成古代蒙古的軍盔形狀,有些烤盤則是參考北方的羊肉爐的形狀。這些烤盤的特徵就是有高低落差。烤羊肉時,羊肉放在高的地方,低的地方放蔬菜。這樣子,羊脂會流到低的地方,把蔬菜煎熟。

在日本,除了成吉思汗的烤羊肉店以外,有些西餐廳也有提供綿羊的羊排,中東和印度料理的餐廳也有提供羊肉料理。

至於山羊肉的料理,在九州、西南諸島、沖繩一帶比較常見。在東京,山羊肉算是比較偏門的食材。一般日本民眾對山羊的印象是羊奶而非羊肉。有些對牛奶過敏的人可能改會喝羊奶。


喜界島的居酒屋的炒山羊肉。日本的九州、西南諸島、沖繩一帶的風土文化和台灣比較相近,喜界島的炒山羊肉就和華人的家常菜沒什麼兩樣。但是對本州的日本人而言,算是非常特別的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