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我收看了福岡世大運女子馬拉松的電視時況轉播。電視畫面中的福岡都市景觀非常美,馬路很乾淨,人行道也很寬。路上沒有違規停車,人行道也沒有被機車或路霸佔據。當時我就在想:在這個城市跑步的感覺一定很不錯。
長大之後,我第一次到日本自助旅行,就選擇從福岡入境。結果這個都市真的和我想像得差不多。福岡是我開始對馬拉松運動感興趣的原點都市,也是我實際踏入日本國境的原點都市。
2014年的福岡馬拉松是我驗收馬拉松三年生後期健康管理的指標比賽,在福岡的大馬路上跑步也算是重拾回憶的小旅行。
今年跑完東京馬拉松後,我休息了將近一個星期,又重新回到日常的慢跑生活。跑了大約三個月,我漸漸覺得身體已經習慣這種運動方式。習慣的結果就是會讓自己怠惰。於是我在六月底開始改變練習方法,暫時封印20K長跑,不再追求距離,改用高低強度交互變換的訓練法,讓跑步多一點變化,不讓身體怠惰。結果今年夏季沒有被大熱天擊敗,一直保持每星期兩三次10K長跑的生活。到了九月的第二週,才開始加入20K長跑,然後九月下旬開始做30K長跑練習。結果九月下旬的30K練習跑出了自己30K最佳成績。
不過到了十月,賽前五週,左腳掌跑出了水疱。賽前四週,得了感冒。整個夏天的努力因為水疱和感冒化為泡沫。
我大約花了十天才從病中恢復。最後三個星期間的調整也不算順利。賽前幾天,左腳掌仍然隱隱作痛,狀態並不算理想。
◆◆◆
賽前兩天。搭飛機到福岡。當天晚上和友人在天神會合後,一起去報到。報到時間雖然很晚,不過結論上沒有任何損失。
賽前一天。這一天的主要任務是和友人買補給品,途中順便重溫一下以前福岡旅行的感覺。
◆◆◆
比賽當日,天空下著小雨。前一天的氣象預報指出下雨只會下到凌晨四點左右,所以早上還在下雨完全是在意料之外。不過沒有下大雨就該謝天謝地了。當時的心情雖然有點不安,不過事後回想這種雨中參賽的感覺,其實非常特別。
在集合區附近遇到了搞笑藝人阿貓。阿貓是這次大會的隱藏角色。跑過馬拉松的人都知道阿貓非常不簡單。能親眼見到阿貓本人,心裡頭非常高興。一掃下雨帶來的不安。
天神的起點。福岡馬拉松的規模只有東京或大阪的1/3左右,所以這次起跑時損失的時間也只有東京或大阪的1/3。
通過起跑線後,一開始路上非常擠,完全施展不開來。我在第1K區間的速度只有6:53/Km而已。不過通過1K地點之後,大家就全部跑開,我也可以用自己的感覺來跑了。
福岡馬拉松的魅力是可以看海。在13K左右,一邊是海,一邊是JR筑肥線。既可以看海又可以看鐵路,而且海上也有幫跑者加油的人,這種感覺非常不錯。可惜這一天的天氣不好,所以海邊的景色大打折扣。
20K左右的Q大伊都校區。福岡馬拉松高低落差最大的坡道就是20K左右的Q大校區。不過跑者在在20K左右大多還有體力,而且Q大的學生和福岡的吉祥物群在路旁熱情加油,所以這段路沒有想像中那麼艱難。
我在前四個5K分別花了31m48s、30m50s、31m54s、33m38s。比去年的大阪、今年的東京速度慢,不過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通過20K地點時,身體狀況普通,賽前隱隱作痛的左腳掌也沒有任何異狀。
過了Q大折返點後,本來以為下坡很輕鬆,不過在23K左右,就進入荒郊野外地區,路旁只有幾間看似廢棄的工廠,完全沒有加油的民眾。所有的跑者們就只是靜靜地前進而已。如果天氣不錯的話,荒郊野外的景觀可能看起來很漂亮,可是偏偏這一天天氣不好,風景也不怎麼樣,所以跑起來有點無趣。一直到25K附近,路旁的民眾才稍微多了起來。
25K的烏龍麵(饂飩)。這次大會比較特別的地方就是有提供烏龍麵。
小時候,我對吃麵有嚴重的心理恐懼。因為學校營養午餐的麵是煮好之後沒有經過冷水收縮處理,直接放在麵湯中泡到發脹的麵。口感很差。小學的六年間,我沒有一次把營養午餐的麵吃完過,而且好幾次吃到吐。我是吃了日本的麵之後,才知道麵可以煮得這麼好吃。我才從吃麵的恐懼當中走出。
這次大會的烏龍麵業者有考量跑者在和時間競賽,特別把烏龍麵煮得容易入口,但又無損烏龍麵的清爽口感。完全沒有讓我失望。
過了25K之後,路旁的民眾依然不多。市民馬拉松大會中,沒有民眾加油的感覺其實有點孤獨。我的雙腿也漸漸疲勞。
26K的小鴨先生。小鴨先生曾經是日本的女子馬拉松紀錄保持人,也參加過奧運,同時也是這次大會的特別邀請選手。雖然小鴨先生也是跑者,不過她並沒有把跑步放第一,而是留在途中鼓勵其他跑者。在疲勞狀態下,小鴨先生的擊掌鼓勵,對我而言就像是補血魔法一樣。
跑到28K左右,我追過了大便人。(這一天大便人有接受電視採訪)
我大約在32K左右就聽到後方的「5時間」氣球人的聲音。她們一邊跑步前進,一邊喊叫鼓勵周圍的跑者,然後告訴大家:只要能保持7:00/Km的配速,就一定可以安全跑進SUB5。
不過我在25K過後就陷入疲勞狀態,32K左右,我還可以跑得比氣球人快,過了33K之後,我就被氣球人追過了。不論我怎麼把腿抬高,就是跟不上氣球人。我只能一直要求自己:不要讓配速掉到8:00/Km,用腰力帶動大腿,儘量不要讓步幅變小。
我在第五到第八個5K,分別花了35m40s、38m54s、38m59s、37m58s。速度比去年的大阪後半段快,但是不及今年的東京馬拉松後半段。
最後的終點。「5時間」的氣球人就在終點之前幫跑者們加油。我在大會時間4h59m26s通過終點,算是真正完全進入SUB5的領域。
我在最後的2.195K花了14m30s。換算下來,速度大約是6:36/Km,比第四個5K還快。
這次的大會約有一萬名跑者參加,大會用每個人預估的完賽時間來排號碼。我這次的大會排行是45XX,跑進了前半,而且排行數字比自己的號碼小,算是沒有辜負這場大會。
GPS記錄。
仔細想想,如果用這種速度去跑東京或大阪的話,我恐怕還是無法在大會時間的五小時前到達終點。這次的比賽的身體狀況並沒有特別好,也沒有特別壞,就只是普通而已。雙腿雖然疲勞,但是完全沒有抽筋。這表示自己的身體在普通的狀況下,只要能量和電解質補給得當,就可以跑進五小時,而且不會抽筋。
雖然我跑得完全程,雖然不會抽筋,不過每次大會之前我還是會緊張。因為42.195Km實在太長。長到當我覺得體力已經快要用完時,後面還有一大段路要跑。長到讓我覺得下次未必能跑得完全程。馬拉松就是這樣的比賽。
福岡馬拉松路線的高低起伏比東京和大阪馬拉松多,但是不如那霸馬拉松。這次福岡路線的主要難關是20K的Q大校區、32K的北崎地區、36K二見ヶ浦海岸後半段一帶。Q大校區因為是在中段,大家還有體力,所以不會覺得辛苦。32K的北崎地區的起伏不下於Q大,恐怕不少跑者在這裡吃了不少苦。36K的二見ヶ浦海岸後半段一帶雖然起伏不算大,但是這個起伏地形在35K地點左右就能看到。大部分的跑者跑到35K時,身體都接近極限狀態,看到前面的遠方有高低起伏的地形,必然會影響士氣。
福岡馬拉松的路線高低差雖然小於那霸馬拉松,不過那霸的20K之後幾乎都是下坡,福岡則是在32K及36K還有起伏,所以「感覺上」福岡比較難跑。如果這次大會是在晴天舉行的話,或許跑步的「感覺」又會不一樣。
◆◆◆
這次福岡馬拉松的終點會場設在一般福岡市民平常不去的鄉下地方,而且附近沒有電車站。終點會場大部分的人只能利用大會的免費接駁巴士移動到最近的電車站,再自行搭電車回家。從終點會場到電車站大約要花20分鐘車程外加7分鐘步行。
我淋著小雨排了40分鐘的隊上了接駁巴士。到了筑前前原站時,月台上正好有一班往市區的列車,我就搭上這班列車,而且還有位子坐,運氣還算不錯。從排隊開始到回市區旅館的房間,大約花兩個小時整。
大會半數以上的跑者是集中在五小時之後才跑到終點,這些人可能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據說後來有些人排了一個多小時才搭上接駁巴士。對跑完全程馬拉松的人而言,排一個多小時的隊實在非常辛苦。再加上大會的場地及動線安排並不理想,所以福岡馬拉松的評價並不好。如果這一天是大晴天的話,狀況可能就不會那麼糟了。
回到市區後,再度和友人會合,一起去吃燒肉,算是馬拉松結束後的特別慶祝活動。
◆◆◆
大會翌日,去機場搭飛機之前,在博多車站樓上的「一風堂」點了一客「赤丸」。麵質當然要選最硬的,這才是博多拉麵的王道。一風堂在很多地方都有分店,不過最近的生活沒什麼機會吃拉麵,所以在離開博多之前,決定去吃一碗博多的代表拉麵,為這趟旅程畫下句點。
雖然日本很多跑者對這次大會的評價並不好,不過對我而言,這是我第一次得到SUB5公式認證的大會,而且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在小雨中跑馬拉松也算是特別的經驗。這些經驗會成為今後我面對其他的馬拉松比賽時的精神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