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現在的台灣,學校教師多半是師範大學或是教育大學畢業。師範大學主要是培訓中等學校教師,教育大學則是培訓小學教師。台灣的教育大學以前叫作師專,後來改制成師範學院,之後才變成教育大學。所以在台灣的教育界,小學老師和中學老師是不同體系出身。但是不論是師大或是教育大學,都是專門培養教師的專門大學。
其實「師範」這個詞是來自日語。1872年,日本政府在東京的湯島設立日本最早的「師範學校」。這個師範學校就是專門培訓教師的機構。之後,日本政府又在各地設立其他師範學校。到了二十世紀初,「師範」這個詞輸入到華人世界後,華人世界的教師培訓機構才加上「師範」兩字。
雖然「師範」這個詞彙是源自日本,不過2014年現在日本的國立、公立、私立大學當中,沒有任何一間學校的名稱帶有「師範」兩字。
在戰前,日本有很多師範學校。日本在戰前培育初等教育師資的是「師範學校」,培育中等教育師資的是「高等師範學校」。「師範學校」和「高等師範學校」全部都是高等教育體系。也就是說,要接受過中等教育之後,才有機會進入「師範學校」和「高等師範學校」。由於戰前日本的學制不是633制,而且中等教育的種類很多,制度也變過很多次,所以無法用現代的學制來譬喻。
到了戰後,GHQ統治日本。GHQ覺得舊制的師範教育體系會讓教師的視野變小。這是因為戰前師範學校的學生很多都在15歲左右就進入師範學校預科,這個結果就是預科學生失去很多學其他知識的機會。於是GHQ就要日本倣效美國的「liberal arts college」的大學制度,用大學來培育中小學校老師。在大學學文科的人可能對數學、物理、化學一無所知。理工科的學生則可能對歷史地理或是文學一竅不通。不過「liberal arts」是什麼都學。「liberal arts」指的是文科理科全包的廣泛教養知識。
受過「liberal arts」洗禮的話,視野會比較廣。如果老師接受過「liberal arts」的教育的話,學生不論問什麼問題,大概都有辦法妥當地回答。
所以日本就從1949年開始,把師範學校改制成大學。當時日本人把英文的「liberal arts」譯成「學藝」。於是日本就出現了「學藝大學」,有些師範學校併入綜合大學後,就變成「學藝學部」。
當時不論是學藝大學,或是有學藝學部的一般綜合大學,幾乎全部都是國立大學。也就是說,日本的小中高校教師多半是由國立大學的畢業生。少數私立大學雖然也有培育小中高校師資的管道,不過整體而言,日本的小中高校師資大多是由國立大學培育。
由於「學藝」這個詞的意思不明確,所以1966年,日本各地的學藝大學改名成教育大學,學藝學部則改為教育學部。當時只有東京學藝大學沒有改名而已。
東京學藝大學沒有改名,是因為東京已經有一個東京教育大學。1973年,東京教育大學搬到茨城,改名為筑波大學。東京學藝大學則一直保留原來的名稱。
2014年現在,日本一共有86所國立大學,其中56所國立大學有能力培育小中高校教師,而且各個都道府縣一定至少有一所可以培育小中高校師資的國立大學。
在這56所國立大學當中,教育大學和學藝大學佔11所,其餘45所是一般的國立大學。也就是說,日本最大的小中高校老師供給來源是一般綜合大學,教育大學或學藝大學的供給量其實並不多。
一般日本的學生如果考進教育大學,或是考進一般大學的教育學部的話,只要照著學校規定把教職課程修完,就可以取得教師執照。教職課程主要是一些教育理論、教學方法、教育心理學等。至於非教育學部的學生,如果把所有的教職課程修完的話,也可以取得教師執照,只是會很辛苦,因為非本科的學生要選修很多教職課程,這些課幾乎都不是必修學分。非本科的人如果取得教師執照的話,可以證明這個人在大學時代非常努力。因為真的不容易。
在教職課程當中,最大的難關就是「教育實習」。「教育實習」就是到小中高校實地教二到四週的課。教課時的身分是【教育實習生】。如果大學本身有附屬的小中高校的話,這些附屬小中高校基本上會配合教育實習。不過如果大學沒有附屬小中高校的話,學生就要自己去找學校實習。教育實習原則上是大四進行,自己找實習學校的學生必須大三時就要先找好學校。
一般小中高校基本上不歡迎教育實習生。因為教育實習生多半沒有經驗,教得爛。在教育現場,資深教師拼命上課,時間都快不夠用了,如果讓教育實習生來上課的話,只會拖慢教學進度而已。教育實習生在授課時,真正的任課教師還要對教育實習生評分,所以接受教育實習生就等於是增加學校不必要的業務,對學校方面完全沒有好處。這個結果就是自己找實習學校的學生多半會找上自己的母校。對母校而言,考上國立大學的畢業生回母校實習,就等於是向在學生證明:在這個學校讀書,將來就有機會進入國立大學。對學校多少有一點好處。母校雖然會讓自己的校友來實習,不過由於中三和高三學生要準備升學考試,所以學校原則上不會讓教育實習生去教中三或是高三。
另外,由於教育實習生會找自己的母校實習,所以男校原則上不會出現女的教育實習生,女校原則上不會出現男的教育實習生。
教職課程全部修完的話,大學畢業時就可以取得教師執照。不過有教師執照並不代表能當老師。如果要當公立學校的老師的話,必須通過都道府縣教育委員會的考試。考試內容包括筆試、實技、面試。在日本,如果要當小學老師的話,游泳至少要能游25公尺。不過游泳是日本國民的基本技能之一,所以25公尺不是問題。
由於現在少子化,學生愈來愈少,班級也愈來愈少,所以教師名額也愈來愈少。目前日本的中小學校的新老師當中,大約只有三成左右是大學一畢業就考上教師的人。其餘七成是考了很多次才考上的人。
不過就算當上老師,還是不能安心。因為教師工作非常多,老師不只是上課而已,上班時間之外還要帶社團活動。甚至有些老師在過年期間還要特別到學校照顧社團活動的學生。對家長而言,老師在上班時間外帶社團活動是理所當然。另外,日本從2009年開始實施教師執照更新制度。現役教師如果10年間進修時間不滿30小時的話,教師執照就會失效。如果執照失效的話,就不能在學校教書。所以日本的現役教師必須自己騰出時間到當地培訓教師的大學進修。
有些人可能以為當學校老師可以放暑假,自由時間很多。其實日本的小中高校的教師的暑假只有4~5天左右。在這4~5天以外,還是一樣要上班。上班的內容是帶各種暑假活動或是開會。如果真的沒有活動的話,還是要去學校上班,然後整理很多平時沒有時間整理的資料和教材。以前日本的教師如果得到校長許可的話,可以「自宅研修」。「自宅研修」指的是在校外自行進修,未必一定在家裡。結果就有教師利用「自宅研修」的時間偷偷去旅行。不過現在日本對公務員的操守要求愈來愈嚴,而且教師的工作也愈來愈多,所以「自宅研修」已漸漸成為歷史名詞,現在的小中高校教師多半連原有的4~5天的暑假都無法全部休到。
※追記:關於到日本當老師
日本完全沒有限制教師的國籍,所以外國人只要肯努力,通過重重考驗,就可以在日本擔任教師。
如果外國人想日本當小中高校的教師的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到日本留學,而且是到有附屬小中高校的大學留學。 然後在大學裡修完所有的教育學分,畢業後再通過教育委員會或私立學校的教師任用考試,證明自己有能力在日本擔任小中高校的教師,就可以當老師。
由於其他方法都比這種方法難,所以這是最簡單的方法。
取得證照和通過任用考試,只是教師的入門作業而已。教育現場的實際工作才是真正的難關。由於現在日本的小中高校的班級當中,多少會有幾名外籍學生,所以外籍教師在學校現場受到重用的機率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