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把古裝劇叫作「時代劇」。一些喜歡看日本時代的台灣人看的時代劇多半是電視版的時代劇。這種電視版的時代劇其實是屬於新一代的時代劇。在日本還沒發展電視媒體時,就已經有時代劇了。這種早期的時代劇是以電影形態播映。
在「時代劇」這個詞還沒問世時,日本當然也有古裝劇。例如日本傳統的歌舞伎的題材可以分成「世話物」及「時代物」。世話物主要是談當代庶民的生活百態,算是歌舞伎中的時裝劇。至於時代物則是描述過去貴族及武家的生活,算是歌舞伎世界的古裝劇。
早期日本的電影分為「新派」和「舊劇」。新派的內容是當代的故事,也就是時裝劇電影。至於舊劇的內容則是古代的故事。在「時代劇」這個詞還沒問世時,日本人把古裝劇的電影稱作「舊劇」。
早期日本電影的特色之一是播映時有專門的現場解說人員。為什麼要有解說人員呢?因為以前科技不發達,電影只有影像而沒有聲音。為了讓觀眾理解戲劇內容以及帶動氣氛,電影院在播放電影時會安排人員解說。聽這種電影院的旁白的感覺其實有點像是聽職業摔角的時況轉播。這些電影院的旁白人員要自己寫解說劇本,用自己的感覺來解釋影片。
講到電影的現場旁白人員,其實早期台灣在播放外國電影時也會安排旁白人員。這些旁白人員的解說其實也是他們自己對電影內容的詮釋。這種職業是翻譯技術不發達的時代的產物。然而,近幾年台灣的電視也可以看到類似的狀況。例如台灣的電視台在播出加拿大製作的「疑似」整人爆笑節目《Just for Laughs: Gags》時,就有加入「解說」。本來《Just for Laughs: Gags》這個節目就是不使用任何語言,讓觀眾只從影像及音效來感受影片的趣味性。不過由於台灣的電視台認為台灣觀眾沒有這種感受性,所以硬是在不需要旁白也能看得懂的《Just for Laughs: Gags》中加了江湖術士般的中文旁白。
回到正題。早期日本電影的另一個特色則是作品中的女性全部是由男性扮演。為什麼是由男性扮演呢?其實以前日本的傳統戲劇中的女性人都是由男性扮演,這種專門演女性的男演員叫作女形。由於日本電影的黎明期的演員並不多,所以拍電影時如果需要熟練的女性角色的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僱用傳統戲劇中的女形。
由於日本電影會用到旁白人員及女形,因此有些人覺得日本的電影是半調子。事實上,那個年代的日本電影的確不如洋片那麼受歡迎。所以部分電影業界人以及電影評論家就開始推動「純映畫劇運動」。純映畫劇運動的訴求是參考歐美電影的製作技法來製作電影,以字幕代替旁白人員,用真的女演員來代替女形,製作出完完全全的純電影。
當時製作「舊劇」的人受到純映畫劇運動的影響,開始嘗試製作不用女形的古裝片。
1922年,松竹推出了「純映畫化的舊劇」《清水次郎長》。當時松竹用純映畫化的舊劇來宣傳,就是為了強調《清水次郎長》是用新派純電影手法製作的舊劇。
到了1923年,松竹的同一批班底又製作了古裝劇《女と海賊》。這一年,松竹用「新時代劇映畫」的概念為《女と海賊》宣傳。
《女と海賊》的編劇伊藤大輔指出,《女と海賊》的出發點是不用歌舞伎的演員,全部找新派時裝劇的演員或是新人演出。「新時代劇映畫」的「時代」這個詞則是借用歌舞伎的「時代物」的「時代」,同時也可以和「現代」構成對比。由於作品是用新的電影觀念製作,所以加上了「新」,變成「新時代劇映畫」。
由於《女と海賊》推出後得到相當高的評價,所以《女と海賊》的製作概念就成為當時新派及舊劇的製作參考指標。之後,「新時代劇映畫」這個名稱就漸漸變成「時代劇映畫」,「時代劇」這個詞彙就是在這個環境下成立。
雖然《女と海賊》沒有用歌舞伎的演員,不過當時其他的時代劇仍然經常找歌舞伎演員演出。當時比較著名的古裝劇演員如市川幡谷、市川百々之助、市川荒太郎、市川右太衛門、阪東妻三郎、嵐寬壽郎、片岡千惠藏、長谷川一夫都是歌舞伎演員出身。至於月形龍之介、大河內傳次郎,以及演出《清水次郎長》《女と海賊》的勝見庸太郎則是時裝劇演員出身。歌舞伎演員明顯佔多數。
大河內山莊的茶屋。大河內山莊是時代劇演員大河內傳次郎的別墅,風景非常漂亮。左邊的照片是山莊內的茶屋,右邊的照片是茶屋提供的抹茶及最中。
歌舞伎演員之所以佔多數,是因為這些人對電影業界而言是最直接的戰力。歌舞伎演員受的訓練非常嚴格,而且歌舞伎是古典劇,所以在演時代劇時的適應力會時會比其他現代劇的演員高。另外,對歌舞伎演員而言,演電影也算是歌舞伎之外的另一個成功的機會。事實上,近幾年日本還是有不少歌舞伎演員參加古裝劇的演出。
到了戰後,GHQ接管日本。GHQ覺得日本的電影當中有很多帶有對專制社會或是階級社會的忠誠表現,再不然就是無視法制度的仇殺情節。GHQ覺得這些表現會影響到日後日本民主義義以及法治社會的發展,所以就禁止這一類電影表現。由於日本的時代劇的題材當中有很多是帶有階級社會的忠誠,或是無視法制度的仇殺,所以GHQ在統治期間日本時代劇創作受到不少限制。
如果要拍時代劇的話,當然可以,只是帶對有階級社會的忠誠或是無視法制度的仇殺內容的作品無法通過審查。劇中可以出現武士刀,但是不能用刀砍人。這個結果就是日本出現了不拔刀的時代劇。例如1947年伊藤大輔主演的《素浪人罷り通る》就真的不拔刀,用威嚴讓敵人屈服,至於1949年長谷川一夫主演的《錢形平次》則是推理劇,對付敵人時是用十手或是丟錢。
到了1949年,映畫倫理規定管理委員會(舊映倫)成立,日本電影改由舊映倫接手審查。這時候時代劇的表現尺度才漸漸放寬。一直到1952年,日本完全獨立之後,時代劇的製作才完全復活。
※關於日本的時代劇裡的髪型可以參考本站過去的「日本的時代劇的設定及髮型」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