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七福神信仰

日本的新年期間的一大習俗就是「初詣」。初詣指的是新年時期到佛寺或是神社拜神許願,期待這一年能過得平安順利的習俗。

除了初詣以外,日本人在新年時期還有【七福神巡り】的習俗,七福神巡り指的是去拜七福神,向七福神許願。

七福神是日本的特別的信仰,大約在室町時代形成。七福神信仰並沒有嚴密的宗教觀及世界觀,而是由各種福神信仰混成的產物。這七種福神當中,三種福神是源自印度信仰(毘沙門天、大黑天、弁才天),三種福神是源自華人世界的信仰(壽老人、福祿壽、布袋尊),真正源自日本當地信仰的福神只有一個(惠比壽)而已。從這種組合來看,七福神的概念恐怕只古代日本民間偶然營造出的流行信仰風潮經過長時間安定化的結果而已。

七福神的成員如下:

毘沙門天

和歌山縣日高川町道成寺寄放於國立東京博物館的毘沙門天。毘沙門天本來是印度神話中的神,後來變成佛教中的護法神,也有人稱之為多聞天。比較常見的特徵就是手上拿著寶塔。由於毘沙門天是經由中原傳入日本,因此日本的毘沙門天神像的外觀多是唐代的武將的造形。這張照片中的毘沙門天腳下踏著邪鬼,這種邪鬼就是日本民俗中的鬼的原形。

大黑天

京都市東山區清水寺大黑天。大黑天本來是印度神話中的破壞神,不過後來傳到中原後,有些地方把大黑天當成廚房的守護神。傳到日本之後除了保有廚房的守護神的特性以外,也成為招財豐收福神。日本的大黑天的造形特徵是一手拿著小槌,另一手拿寶物袋,站在或是坐在米俵上。在日本的民俗傳說中,大黑天手中的小槌有神奇的力量。只要敲打這個小槌,就可以變出想要的東西。

弁才天

東京都北區東覺寺庭園中的弁才天。弁才天本來印度神話中的水神。在七福神中是唯一的女神。在日本,有些人把弁才天的「弁」寫作「辯」,也有些人把「才」寫作「財」。也有人把弁才天簡稱作「弁天」。由於弁才天本來是水神,因此弁財天的祭拜設施多半設在水邊或和水有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上野公園不忍池當中的不忍池辯天堂(谷中七福神之一)。弁才天的特徵就是手抱著琵琶。對日本人而言,弁才天是語言、音樂、才藝之神。

壽老人

東京都台東區長安寺的壽老人(谷中七福神之一)。壽老人本來是華人信仰中的南極仙翁(壽星)。特徵是手持拐杖,身邊常有鹿或是鶴。

福祿壽

東京都北區東覺寺的福祿壽(谷中七福神之一)。福祿壽本來是華人信仰中的福星、祿星和壽星三種神,不過傳到日本之後,卻變成單獨的一種神。日本的福祿壽的特徵就是頭的上半部通常很長,結果和華人世界的壽星的造形差不多。

布袋尊

東京都荒川區修性院的布袋尊(谷中七福神之一)。布袋尊本來是五代後梁的契此和尚,契此和尚的造形在華人世界成為彌勒佛的造形,在日本則是成為七福神中的布袋尊。至於日本人眼中的彌勒則是非常纖瘦苗條,和華人眼中的彌勒完全不同。

惠比壽

東京都荒川區青雲寺的惠比壽(谷中七福神之一)。惠比壽是七福神當中唯一源自日本當地的神,也是唯一以和語為名的神。有些人寫作惠比須。雖然惠比壽是源自日本當地的信仰,不過和語的「えびす」其實也有外來的人物的意思。惠比壽是日本的漁業之神,所以漁村常常可以看到祭拜惠比壽的設施。惠比壽的造形特色就是手裡抱著一條魚(通常是鯛魚),有時候手上還會拿著釣桿。日本的一些漁村會把鯨魚、海豚當成惠比壽神,這是因為近海出現鯨魚或海豚時,漁獲量會增加。由於鯨魚或海豚是從外地來的,這正好呼應了和語的「えびす」的意思。從惠比壽信仰來看,日本雖然有捕鯨文化,但是這種文化的本質並不是討厭鯨魚所以才捕鯨,反而是感謝鯨魚讓漁村得到溫飽,把鯨魚當成福神。有些漁村會把鯨魚的胎兒埋葬,然後在埋葬的地方設立惠比壽神社,希望鯨魚的胎兒能保佑漁村的安全及溫飽。後來惠比壽信仰擴散到農村後,在農村村民的眼中惠比壽則變成豐收之神。

◆◆◆

從七福神的成員來看,世界觀其實相當混亂。七福神當中包含了印度神話、華人信仰,以及日本本身的民間信仰,而且壽老人和福祿壽其實還有重疊的部分。因此七種神恐怕是古代日本民眾恣意組合而成,只是大眾覺得這種組合很有趣,所以這種信仰就一直傳承到現代。

日本人的新年初詣通常是去自己家附近的神社或是一些非常有名的神社或佛寺,初詣的目的主要是祈求這一年能平安順利,初詣拜一次就好了。至於七福神巡り的性質則和初詣不太一樣,因為供奉七福神的寺社不見得位於自己家附近,而且不見得是有名神社或佛寺。此外大部分的寺社都沒有完完整整的七個福神,大部分都是只供奉其中的一兩尊神而已。所以七福神巡り的習俗通常是要去六七間寺社參拜。七尊全部拜完可能要花個半天左右。另外,由於七福神信仰的本質是讓生意欣榮、農漁豐收、能活久一點,因此七福神其實是祈求經濟利益,並祈求自己能享受這些利益的信仰。這種信仰背景是源於室町時期商業都市形成,大眾開始有機會增加自己的財富的時代。

由於七福神巡り起碼要花半天,因此近幾年日本一些地方自治體把七福神巡り和觀光政策結合。設法在自治體內找出供奉七福神的寺社,然後設計成觀光散步路線。讓參加七福神巡り能邊散步邊觀光,然後把七福神一一拜完。這種七福神巡り雖然是現代人創造出來的,不過古代的七福神信仰形成背景恐怕和現代的造神方式類似。


江戶時代的寶船圖(作者、年代不詳)。現代日本人對七福神的印象是搭乘寶船的七個福神。寶船當中除了有福神以外,還有金銀財寶及食物。在這張寶船圖中,七福神坐在船艙裡。從左邊開始,穿著盔甲的是毘沙門天。毘沙門天下方的大黑天(右手拿著小槌,小槌在下巴之下)。然後左手拿著扇子,右手抱著一條魚的是惠比壽,惠比壽右下方額頭很長的是福祿壽。惠比壽右邊的黑髮女神的則是弁才天。弁才天右邊拿著長長的手杖的是壽老人。壽老人下方的胖和尚則是布袋尊。這張圖的江戶時代的作品,就現代人的圖案審美觀而言並不算華麗。現在日本的一些新年應景商品上的七福神及寶船圖案設計當然會比這張圖要可愛亮麗。

註:
在日本,供奉福神的設施大多是佛寺,又由於日本的一般坊間佛寺是靠賣墓地或是收墓地管理費來賺錢,因此在七福神巡り活動期間之外,一般日本民眾就算想要拜七福神,也不見得能拜得到。因為坊間的佛寺通常只開放給墓主掃墓,不開放給大眾拜神。因此七福神巡り期間其實是許多佛寺例外開放給大眾參拜的時期。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