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商店街(2)

在二十世紀初,一般日本民眾是向小賣店、露店、行商買食物和生活用品。

小賣店就是魚店、肉店、米店等小商店。露店是有掛招牌的攤販。現在日本比較常見的露店是「的屋」。日本在舉行花火大會、神社祭典、佛寺緣日時,常常可以看到「的屋」型露店。有些傳統觀光地也可以看得到「的屋」型露店。行商則是有商品但是沒有店面形態的小販。具體的例子就是坐在路邊賣菜的人。現在東京只有在一部分下町街角才看得到行商。

露店和行商的差異是:露店在外觀上還有「店」的樣子。行商只有人和商品而已,沒有「店」的樣子。


歌川廣重的隸書版《東海道五十三次 日本橋》。圖中可以看到肩上挑著天平般的槓子的魚販。這些挑槓子的小販叫作「棒手振」,「棒手振」就是典型的日本傳統行商。


京成電鐵月台上的行商專用車廂標示。京成電鐵的行商專用車廂是給從千葉到東京賣農產品的小販搭乘的車廂。由於行商越來越少,所以京成電鐵在2013年3月29日廢止了行商專用車廂。


越中藥商賣藥時送給客人小孩的紙氣球。日本各地有不同特色的行商文化,越中藥商是富山地區的賣藥行商。

二十世紀初的日本當然也有傳統的小賣市場,只是這些市場並不多。大部分的民眾都是向小賣店、露店、行商買食品及日用品。當時還沒有「商店街」的概念。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歐洲需要大量戰爭物資,日本的商品大量銷往國外,所以日本的經濟狀況非常好。不過大戰結束後,歐洲各國恢復生產。由於日本商品的品質惡劣,無法和歐美商品競爭,所以東西賣不掉,日本的經濟就開始惡化。

1923年,日本發生了關東大震災。震災後,日本的金融機關出現一堆呆帳,造成日本金融恐慌。之後,世界經濟大蕭條,日本的生絲賣不出去,再加上日本的稻米生產過剩,造成米價暴跌,重創了日本的農村經濟。

農村經濟惡化後,農村的年輕人為了謀生,就到都市找工作。都市雖然有很多工作機會,不過農村年輕人求職的競爭力不如高學歷的都市民眾,所以農村出身的人大多無法成為上班族。另一方面,當時日本政府一直在設法減少童工,所以工廠不能僱用剛從小學畢業的人,所以農村的年輕人也無法在工廠就業。這些人能做的就只是從事簡單的小買賣。結果日本都市的個人小賣業者暴增。

日本在經濟狀況不佳的情況下物價高騰,再加上當時小賣業者素質參差不齊,有些業者會哄抬物價,所以很多民眾不相信商人。有些民眾為了自保就自己籌組消費合作社。日本的地方政府則開始籌組公設市場來穩定經濟,用公家機關的力量提供民眾安心購物的環境。結果個人商店的經營環境越來越糟。

另一方面,日本的百貨公司也在這個時期開始和個人小賣業者爭奪客源。

本來,日本的百貨公司的客源是富裕階層。早期的百貨公司裡沒有陳列商品,是客人進到店裡後,由店員拿出商品目錄讓客人坐下來慢慢看。客人決定要買某個商品時,店員才到倉庫裡拿貨。到了1900年,三井吳服店(三越)才改採陳列商品的營業方式,然後其他百貨業者才開始跟進。這時候百貨公司才有「商店」的樣子。之後,百貨公司開始設置喝茶、用餐、休息的空間,變成舒適豪華的大型商店。

東京的百貨公司在關東大震災受到重創後,業者為了加快復興的腳步,開始販賣日用品來開拓一般客源。結果百貨公司就成為一般民眾的消費選項之一。這也打擊了街坊小商店的生計。

在合作社、公設市場、百貨公司等強敵環伺下,日本的個人小商店的競爭力非常弱,很多小店做不到一兩年就倒閉。由於當時都市的個人小賣業者非常多,如果狀況不改善的話,會引發社會問題,所以一些官員和學者就開始思考改善個人商店營運環境的方法。

當時就有人想到讓小商店組織化來改善經營環境。例如米店籌組米店業者公會,青果店籌組青果店業者公會。小商店集結在一起,和製造商或批發商交涉時也比較不會吃虧。這樣就有能力和民間合作社及公設市場競爭。另外,同一地區的米店、青果店、肉店、魚店、雜貨店等如果能彼此合作,就有可能創出魅力不輸百貨公司的商圈。這就是日本商店街概念的起源。

所以日本的商店街其實是二十世紀的產物,而且是百貨公司成立幾十年後才出現的商業形態。只是商店街是由個人經營的小賣店集結而成,而且小賣店比企業化的百貨公司簡單原始,所以很多日本人誤以為商店街是傳統的消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