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市面上的蔬菜與水果外觀非常漂亮整齊,是因為這些蔬菜水果是照著各個地方制定的規格制度包裝後才送入市場。由於這些都是經過細心整理過的東西,所以一般民眾在市場上看到的農產品才會這麼整齊漂亮。
關於這篇文章的預備知識,可以參考本站的「日本的蔬菜與水果(1)」這篇文章。
那麼,日本的農家種出的蔬菜水果全部都符合規格嗎?
當然不可能。
由於生物本身有個體差異,生物在成長過程中還有環境差異。即使基因序列完全相同的個體,在微妙的環境差異中也可能會發展出不同的結果。所以在栽培的過程中,就算再怎麼小心,必然還是會出現不符規格的蔬果。這些不符規格的蔬果,有可能是生長狀態特異,例如個體過大或過小或是形狀奇特。也可能是裁培過程中受到病蟲害,或是因為某些原因受到物理損傷。由於現在日本的果菜供銷制度的原則是只讓符合規格的蔬果流通,所以這些不符規格的蔬果原則上不會送到批發市場。一般超市或是傳統的青果店如果從正常的管道批貨的話,原則上批不到這些不符規格的蔬果。
那麼這些規格外的蔬菜水果該怎麼辦呢?
如果是遭到病蟲害、或是受到物理損傷的蔬果,基本上就只有廢棄一途。
至於那些外觀過大或是過小,或是形狀彎了一點,吃起來並不會有問題的蔬果,則視情況而定。有些食品加工業者或是飲食業者可能會來收購這些形狀特殊、但是吃起來沒有問題的規略外蔬果。農家也可能會把這些蔬果留著自己吃,還有一些農家可能會透過網路或是私人管道販賣這些規格外的蔬果。不過也有很多情形是直接廢棄銷毀。
日本每年廢棄銷毀了多少蔬菜水果,嚴格來說其實是個謎。這是因為規格外的果菜並沒有進入經濟流通系統,所以數據非常難掌握。農家雖然知道自己種了多少東西,不過農家把符合規格的農產品整理出來,然後包裝好,然後送到農協,就已經非常拼命了。至於沒送上市場的蔬果,可能每個個體的狀況都不一樣,因此精確數據並不容易掌握。農家當然也沒有餘力去精確計算有多少蔬果遭到廢棄。
有些報導估計,日本的蔬菜類的農產品的產地廢棄率約為兩成到四成左右。當然,兩成到四成左右這樣的數據其實也很不精確。但是從這個估計值可以看出,蔬菜的廢棄量其實有相當大。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只是因為外觀奇特,就把些食用上完全沒有問題的蔬菜水果直接廢棄,非常浪費。
因為很多人從小就一直接受愛物惜物的生活教育,也有很多人從小就一直接受珍惜食物、不要浪費食物,要多體諒農家辛勞的生活教育。
日本從彌生時代開始形成農業社會,到了江戶時代,農民佔日本總人口的八成左右,因此日本人認為古代日本是由農業支撐起來的。很多日本人小時候都聽過類似「一粒米中有七種神」「浪費一粒飯會瞎掉一隻眼」的話,目的就是為了教育後代珍惜食物。1982年,日本電視還曾經播出過「浪費妖怪」的公益廣告。這個廣告是用卡通寓言的形式,講小孩子如果偏食、浪費食物的話,浪費掉的食物最後會變成妖怪來報復。大部分的日本人從小就從各方面接受珍惜食物,不要浪費食物的教育。
其實,就外國人的角度來看,就算不知道日本人小時候接受過什麼生活教育、看過什麼樣的廣告,單用常識思考,大概也可以想像:有常識的人都不會希望自己的子女或是學生不愛物、不惜物、浪費。有常識的人當然不會鼓勵自己的子女或是學生不愛物、不惜物、浪費。
愛物惜物,不浪費,就像是「1+1=2」一樣,是大眾的常識。不會有人覺得愛物惜物是壞事。如果有人覺得浪費是好事,這才有違常理。
由於日本大眾從小就接受各種珍惜食物、不要浪費食物的生活教育。所以日本的農家當然也知道要珍惜食物、不浪費食物。也就是說,這些農家是在知道要珍惜食物、不浪費食物的前提下,丟棄大量不符規格的蔬菜水果。農家把蔬菜水果丟棄,當然會有道德上的煎熬。
另一方面,對農家而言,這些蔬菜水果全部是他們拼了命栽培出來的。由於日本農業的手法會用到許多精密的栽培技術,所以每一顆蔬菜或是水果都是農家努力呵護下栽培出來的。所以丟棄這些努力的結晶其實是非常痛苦的抉擇。
事實上,進行產地廢棄的農家要面對的問題並非只是內面的問題,還要面對外部的問題。
試想,從小就接受「珍惜食物、不浪費食物的教育」的日本大眾看到農家把兩成到四成左右的作物丟棄,會有什麼感覺呢?
如果是搞不清楚社會現狀的人,可能就會認為農家沒有愛物惜物的常識,因而批判農家。這個結果就是有不少進行產地廢棄的農家受到批判傷害。
事實上,大部分的人都知道愛物惜物,大部分的人從小就一直接受著愛物惜物的教育,農家當然也不例外。
在分析不尋常事項時,基本原則是從為什麼有常識的人會做出看似不尋常的事開始思考,然後去分析這些看似不尋常的事情背後到底有什麼複雜難解的問題,逼得常識人必須要做出不尋常的處置。不過現在有不少人往往直接落入先認定別人沒有常識的盲點中:因為這個人沒有常識,所以這個人做出了反常識的行為。
其實在資訊普及化、均質化、系統化的現代,由於大部分的人都受過一定的教育,因此在思考人的行為問題時,應該要先假設大家都有相同的常識,沒有必要去假設有人不知道類似「1+1=2」般的簡單原理。如果有人動輒輕易地假設或認定他人沒有常識的話,這樣的思考模式反而和現實脫節。
農家丟棄大量規格外的蔬菜水果的原因,其實就只是基於維持生計的考量。農家並不是因為討厭這些蔬菜水果而丟棄這些東西,而是迫於生計不得已才做出這樣的抉擇。
然而,有些人的思考模式是把別人的行為膚淺地歸結到人的好惡或是倫理觀的問題。如果看到農家丟棄大批蔬果,可能沒有去理解背後的因果事理,就直接先下了農家討厭蔬果,或是農家浪費食物這樣的結論。事實上,這個世界上很多人的行為並不是起因於好惡或是倫理觀,而是在大環境當中,經過多方衡量下的抉擇。例如捕鯨的漁民並不是因為討厭鯨魚而捕鯨,而是在這種地域產業環境下的謀生抉擇。事實上,日本的捕鯨村落其實有把鯨魚視為福神的習俗。又例如台灣的防治所處分大量犬貓,並不是因為部署人員討厭犬貓,而是考量大環境下的最善的處理方式。防治所的相關部署有不少人是從學生時代就立志救動物而當上獸醫的人。同樣地,農家丟棄大量蔬果的行為,並不是因為農家討厭食物,也不是農家沒有珍惜食物的常識,而是在整個經濟大環境下不得已的行為。農家其實非常珍惜自己努力栽培的作物,而且他們是實際在面對、處理問題的現場當事人。這些當事人的感受當然會比非當事的旁觀者更直接更鮮烈,這些當事人當然會想得比非當事人更多。
農家丟掉大批規格外的蔬菜水果的目的,是為了讓損失減到最小。農家把收成的農作物送到市場要花成本。如果作物的商業價值不高的話,賣完一整箱蔬菜水果所賺的錢可能還無法補貼買箱子、分類裝箱時花的成本,這時候就會賠錢。如果根本賣不掉的話,就會賠更多。如果不符規格的蔬果只有十幾二十箱的話,那其實還好。如果真的只是這樣的話,大部分的農家其實很樂意把這些東西送上市場。但是現實中,問題不是十幾二十箱就能解決的。
以前日本的經濟評論家秋岡榮子造訪日本的甘藍產地之一的群馬縣嬬戀村時,曾經大略估計過農家的工作量。秋岡榮子指出,當地一戶農家的甘藍年平均生產量大約為35萬顆,假設農家的作業人數是4人,採收期間是85天的話,每人平均每天要採收1029顆。如果每顆甘藍平均1.4公斤的話,每個人每天平均要處理1.4噸的甘藍。如果從時間來計算的話,假設每人每天集中全力工作16小時,每顆甘藍的處理時間不超過1分鐘。作業量非常大。
假設蔬菜的產地廢棄率是20%的話,就表示這戶農家要處理98000公斤的廢棄蔬菜。如果硬是把這些蔬菜送上市場的話,農家賠的不是十幾二十箱的成本,而是賠掉將近一萬個紙箱費及將近百噸的甘藍的包裝及運輸費用。由於硬是把蔬菜送上市場的結果就是造成更多的浪費,所以農家才會選擇直接在產地廢棄。產地廢棄的本質其實就是不想浪費而做的抉擇。
批判他人很容易,但是這個世間許多批判是並沒有理解因果事理下不負責任的攻擊。丟下幾句不負責任的批判,然後拍拍屁股走人,結果倒楣的是那些用心負責、默默做事的人。如果從批判蔬果產地廢棄的例子來看,由於批判者的知識並沒有跟上現代社會,所以無法理解現代經濟構造下最不浪費的取捨方式。只是用自己的原始的感覺來看問題。同時批判者也沒有辦法分辨一般人具備什麼樣的常識,所以才會以為農家沒有愛物惜物的「常識」。結果真正有問題的其實是批判者,而不是農家。其實這種問題並不只發生在產地廢棄的議題中。看看現代社會或是網路上的爭論構造,有些人在思考問題時,並不是從「大家應該都有這種『常識』」的角度出發,而是「大家一定都沒有這種『常識』」的前提下議論。用具體方式來譬喻的話,就是這種人不知道「大家都懂1+1=2」,只以為「大家都連1+1=2都不懂」。特別是吵得愈兇的話題,這種思考傾向就愈多。當鬥爭結束之後,分不清事理的批判者拍拍屁股走人,結果傷害全部留給不願浪費時間做無意義的爭辯、只想默默地用心做事的人。
<待續>
註:
從嬬戀村的甘藍採收的例子來看,農家的工作量多到可怕。農家在採收期間的工作量的確非常大,真的非常辛苦,不過農家並不是整年全部在做這些事情。冬天無法栽培作物時,農家其實非常悠閒。有些農家會到當地的觀光飯店、民宿、滑雪場打工,也有些人則是到大都市打工。等春天到了,又回去從事農業。所以這些務農者的人生並不是只有農業而已,這些人的生活樣式恐怕比大都市的上班族更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