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每個地方氣候風土不同,這些氣候風土的差異也會反映到道路設計上。
這張照片拍攝於金澤城黑門附近。馬路中央有一條細長的水泥區塊。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水泥區塊時,腦中浮現的是道路拓寬後,民宅的水泥牆的底座還留在路面上。不過再看一下的話,可以發現水泥區塊中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圓形的金屬裝置。如果不仔細看,有些人可能會誤以為是埋入式的伸縮地樁,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把這些地樁抽出來疏導交通。事實上,這些水泥區塊並不是道路拓寬後的遺跡,埋於地面的圓形裝置也不是升降式的地樁,而是噴水裝置。在東京或大阪的馬路上看不到這種噴水裝置。
為什麼要在路上埋設噴水裝置呢?
因為要融雪。
這種融雪用的噴水裝置在日本的北陸地方的主要道路比較容易看得到。
北陸地方的氣候風土特性就是主要城市的冬天月均溫多在攝氏零度以上,但是降雪量非常大(※關於氣溫和降雪的關係,可以參考本站的「日本的雪(2)」這篇文章)。由於降雪量大,所以積雪就多。如果積雪處理不當,會造成路面結冰。由於北陸地方是汽車社會,大部分的居民是靠汽車來移動,如果路面結冰的話會影響到這些地方的人的生活。
為了解決積雪問題,新潟縣長岡市的企業家今井與三郎在自己家的院子以及公司內試著用地下水來融雪。由於北陸地方氣溫多在攝氏零度以上,所以一般水溫也都在零度以上,只要對著積雪澆水,積雪就會融掉。這個方法成功之後,北陸的各地就於1960年代開始嘗試以地下水來融雪。由於這些地方的地下水溫度通常都在攝氏十度以上,對積雪而言其實相當熱,所以這些地方只要把地下水澆在積雪上,積雪自然就會融掉。不需要另外花費能源來加熱。至於北海道等比較北邊的地方由於冬天平均氣溫都會降到冰點下,水源可能會凍結,所以不能用這種方式融雪。
不過過度抽用地下水可能會造成地層下陷,所以近幾年有些地方開始用各種感測方式來調節噴水量,當雪量少時就減少噴水量,以避免過度抽取地下水。有些地方則改用水庫的水來融雪。
典型的融雪裝置。這張照片拍攝於福井縣永平寺町國道416號線(勝山街道)。道路中央和黃線並行的就是融雪管。
路口的融雪裝置。這張照片拍攝於福井縣永平寺町國道364號線。從照片中可以看到融雪管的水泥主體在路口呈T字型。
融雪裝置與道路反光片。這張照片拍攝於石川縣立歷史博物館旁的道路。道路反光片安插在噴水口與噴水口之間。遠方有個人孔蓋,為了回避人孔蓋,所以噴水管線做了直角式的繞道。有點像是葵新伍的「直角フェイント」。
回避人孔蓋的融雪裝置。這張照片拍攝於福井縣越前町國道417號線。噴水管線為了回避三個人孔蓋,做了直角式的繞道。當道路積雪時,地下的融雪管中的水在這個地方一定也做了類似「直角フェイント」的過彎。
傾斜路面的融雪裝置。這張照片同樣是國道417號線。一般道路的融雪裝置會埋設在路中央,這是因為路中央會比兩旁高一點,噴出的水會向路兩旁流,這樣可以融掉路上所有的雪。不過在彎道部分,由於外側路面會比較高,所以融雪裝置會改埋設在外側。在這張照片中,融雪裝置一開始是在左邊,然後變到路中間,然後在遠方變到右邊。
噴水裝置。左邊的照片是最常見的噴水裝置,有四個噴水孔,不同業者生產的裝置的中央橡皮栓顏色也會不同。中央的照片是永平寺附近的六個方向的噴水裝置,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噴水孔的部分有不少沙礫。右邊照片則是設在路旁的噴水裝置,只有三個噴水孔,這種裝置是設在道路較高的一側。三個噴水孔對著道路較低的一側噴水。
由於道路融雪裝置只有在冬天積雪時才會啟動,平時根本沒有用,所以這些埋在地面的裝置難免會積一些沙礫。如果沙礫堵住部分噴水孔的話,噴水的方向和強度就會變,這時候就會有人向公路管理單位抗議。所以公路管理單位會在下雪之前找業者來檢查這些噴水孔。事實上,這種噴水裝置的構造並不複雜,只要用鐵絲就能清除沙礫。
小松空港的地面融雪裝置。這張照片中的融雪裝置是從路邊向右邊的路面噴水,所以噴水口右側會留有鐵銹的痕跡。
人行道上的融雪裝置。路面融雪裝置並不是只設在車道,人行道上也有這種融雪裝置。這兩張照片拍攝於金澤市內,從這兩張照片可以看到噴水口周圍有鐵銹的痕跡。右邊的照片中的鐵銹的痕跡其實就是噴水的方向。
石川縣立歷史博物館的紅磚道上的融雪裝置。這個紅磚道並不是車道,也不是路邊的人行道,而設在博物館的室外開放空間。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到更明顯的鐵銹痕跡,這些痕跡的範圍就是噴水的區域。
另一種融雪裝置。這張照片拍攝於石川縣加賀市國道8號線牛ノ谷峠附近。這種融雪裝置並不是埋在路面,而是直接在路旁加裝管線。這種設計的好處是不用特別挖馬路施工,不過這也意味著噴水融雪時,一般行人無法從這裡通過。那麼行人該怎麼辦呢?由於住在附近的民眾的交通手段多是汽車,而且這裡是郊外,冬天下大雪時幾乎不會有行人通過,所以不需考慮行人的問題。
※關於其他與雪有關的道路設計可以參考本站的「雪與日本人的生活」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