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B級美食(2)

日本的「B級グルメ」(B級美食) 這個詞彙是作家田沢竜次在1985年開始在雜誌上使用。「B級グルメ」這個詞彙雖然1985年登場,不過這種概念起源可以追遡到1980年代初期。

1980年,文藝春秋發行了一部專門談風土文化的雜誌《くりま》。《くりま》是季刊,一年只發行四期。到了1981年,里見真三開始擔任總編輯時,《くりま》的封面變得非常光鮮,主題開始走向飲食文化。第五期是介紹京都的食文化,之後又分別推出了巴黎、加州、東京、沖繩的食文化特輯。《くりま》在1982年出完夏季號的沖繩特輯之後,就因為成本的問題停刊,結果這個雜誌只出了九期而已。

《くりま》本來並不是專門的美食雜誌,里見真三接手後,主題卻全部都是介紹各地的美食文化,因此《くりま》其實可以算是日本的美食雜誌的先驅。里見真三或許不是最早在媒體上使用「B級グルメ」這個詞彙的人,不過由於《くりま》介紹的美食是一般大眾吃得起的美食,因此里見真三可以算是B級美食這個概念的開拓者。

很多台灣人到東京旅遊時可能會去築地市場觀光,到京都旅遊時則可能會去錦市場觀光,到這些地方觀光、吃美食似乎非常理所當然。然而事實上,以前築地和錦市場並不是觀光地,一般日本大眾也不覺得這兩個地方可以觀光,觀光時也不會想去這兩個地方。

這兩個地方成為觀光地的原因就是因為《くりま》的在1981年夏季號及1982年春季號分別推出了京都及東京的食文化特輯,介紹了錦市場和築地市場後,一般日本大眾才知道這兩個地方可以吃得到美食。特別是築地市場本來是水產和青果小賣業者才知道的地方,一般人根本就不知道裡面有什麼東西,因為雜誌介紹了市場內的店家,所以一般大眾才敢進到市場內部探險,進而成為觀光地。

其實這種媒體創造出新的飲食文化潮流的例子並不特別,在台灣也有類似的狀況。例如在1999年之前,一般台灣人談的拉麵,是製麵師傅用手拉製成的麵。當時台灣的電視節目在談拉麵時,都會去各個店家拍攝製麵師傅拉製麵條的過程,甚至有些節目還會請製麵師到節目現場表演。台北的麵食老饕談到拉麵時,可能會想到台北城中市場的牛肉拉麵。拉麵就像是刀削麵一樣,都是要有一定的經驗和技術才能做得好的麵食。不過1999年台灣的雜誌推出了日式拉麵特輯之後,台灣大眾開始一窩蜂地去日式拉麵店排隊。之後的幾年間,「號稱」日式拉麵的新店家一間一間地開張,現在回想那幾年的光景,有不少店家還真的就只是「號稱」日式拉麵而已。其實,日本的拉麵並不是1999年才在台灣出現,1999年以前就有了,而且還蠻道地的。只是在1999年之前的台灣,日式拉麵是非常偏門的領域,一般喜歡吃麵的人可能從來沒想過有「日式」拉麵這種選擇。是1999年雜誌介紹後,才造成大流行。

回到正題。到了1986年,文藝春秋推出一系列介紹B級美食的口袋書,這一系列的口袋書可以算是當年《くりま》的後繼媒體。其中第一本書的標題為《スーパーガイド東京B級グルメ》,這是第一個以「B級グルメ」為標題的書。當時編輯里見真三 (里美真三) 和作家田沢竜次都有參與這本書的製作。之後的系列書除了繼續介紹東京的B級美食以外,也有專門介紹橫濱、銀座、韓國、台灣的B級美食的特輯。這些書的封面上都少不了「B級グルメ」的字樣,而「B級グルメ」這個詞也就在這個時期從美食作家筆下的特殊詞彙漸漸轉變成大眾用的一般詞彙了。從這裡也可以知道,日本的媒體從1980年代就有留意到台灣的食文化。

事實上,如果去回顧過去日本的B級美食方面的資料,可以發現從1986年到1995年的資訊幾乎全部都是文藝春秋的天下。影響力非常大。現在日本的許多介紹美食的雜誌在製作拉麵特輯時,常常會用從食物正上方向下拍攝的照片。其實這種照片就是當年文藝春秋的編輯里見真三和攝影師飯窪敏彦製作拉麵特輯時想出來的表現手法。

除了「B級グルメ」系列的文庫書以外,文藝春秋在同一時期也推出了拉麵、丼、壽司、蕎麥的文庫。等於是把「B級グルメ」的系列文庫中的拉麵、丼、壽司、蕎麥等特定食物挑選出來另外再集成文庫書。從這裡可以大致看出,在1980年代後半,拉麵、丼、壽司、蕎麥在日本人眼中算是典型的B級美食。

這裡要注意的是,當年里見真三向日本大眾介紹的拉麵,和現在一般台灣人認知中的日本拉麵不太一樣。當時東京的典型的拉麵其實是「支那そば」系的拉麵。「支那そば」就是近代日本人眼中的中華麵。這種麵是用鹼水麵,加上以雞骨、魚乾、柴魚熬成的湯,再加上一點蔥、筍乾及幾片肉構成。其實非常平凡。當時東京的拉麵大部分都是這種平凡的拉麵。不過再怎麼平凡,口味還是比蕎麥的變化多。這種平凡的「支那そば」系的拉麵是在1990年代拉麵的口味多樣化之後,才漸漸沒落。

里見真三的B級美食的概念中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地方就是把壽司視為B級美食,這可能和許多人對壽司的印象不太一樣。壽司應該是蠻高級的食物,怎麼能算「B級」呢?事實上,當年里見真三向日本大眾介紹的壽司店當中,的確有消費價位非常高,高到一般日本大眾無法經常消費的店家。壽司成為B級美食的原因有可能是當時B級美食的概念還不安定,也可能是文藝春秋的B級美食系列的出版企劃為了湊店家的數目,所以把高價位的壽司店也拉進來了。

如果從壽司文化史來看,其實江戶時代的壽司的確不是高級食品,而是庶民攤販賣的醃漬食品而已。從這種文化的角度來看,壽司的確有成為B級美食的立場。不過隨著近代食物保存技術進步,魚貝類就算不經過醃漬處理,也一樣可以食用,而且還相當美味,再加上調理師不斷提升自己的調理技術,這個結果就是壽司就漸漸成為高級美食的象徵之一。不過另一方面,日本的超市及廻轉壽司又把壽司帶回一般大眾的飲食生活中。就現在的日本大眾而言,這種超市生鮮食品區賣的壽司以及廻轉壽司才能算是B級美食。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