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與日本人的生活(2)

在台灣,除了高山區域在冬天會下雪以外,一般平地幾乎不會下雪。而在日本,除了沖繩縣幾乎不下雪以外,其他46個都道府縣的大部分的區域在冬天都有下雪的機會。

在台灣,如果冬天高山上開始下雪或是積雪的話,會變成新聞話題。因為這是一般台灣民眾平時無法體驗的天氣現象。

在日本,如果有下雪跡象時,媒體則是看情況報導。

由於日本每個地區的降雪量都不同,所以下雪對各地民眾的意義也不太一樣。例如一些冬天經常下雪的地方,民眾覺得下雪是理所當然,只要雪量不會影響到當地民眾的正常生活,新聞節目通常不會刻意去報導下雪的消息。至於在不常下雪的區域,下雪就有可能成為新聞話題之一,因為難得一見。另一方面,雪量比較少的區域一但下雪時,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民眾生活,新聞在報導下雪的目的是為了提醒民眾小心。

以東京為例,東京平地的繁華區域並非每年都會下雪。從近三十年的統計數據來看的話,東京大約每三年就有一年不會下雪。就算下了雪,也未必會積雪。不過一但天氣預報預估會積雪的話,鐵公路等運輸業就會開始緊張,因為東京的鐵路和公路並不是針對下雪天候設計,如果下起大雪的話,很有可能出狀況。一般上班族如果從電視上看到即將下雪的資訊時,比較謹慎的人第二天早上可能會提前出門,因為下雪可能會影響到公車或是電車的運行效率。


東京積雪的景象。積雪不只會積在路上、車上、房子上,也會積在電線上。如果電線上有積雪,白天太陽一照融化時,很有可能會擊中通過電線下方的行人。雖然電線上不太可能積太多雪,不過被高處落下的雪塊擊中多少還是有危險性。


橋的護欄上的積雪。當雪下在護欄、住宅圍牆時,會積成長條狀。由於照片中的護欄頂部略呈弧形,因此雪融化時會開始滑動。

對東京的民眾而言,積雪除了會影響鐵公路的通勤時間外,也可能會影響到從家裡到公車站或是電車站的移動時間。因為積雪後可能會造成路面結冰,如果路面一結冰,就會變得非常難走。

 
路面結冰的景象。這兩張照片都是攝於東京下雪的五天過後。而且下雪之後的五天全部都是大晴天,氣溫全部都在零度以上。儘管如此,道路結冰過了五天還是沒有完全融掉。由於下雪的影響並不是只有下雪當天而已,所以如果發生積雪的話,就算之後都是大晴天,危險仍然不會立即消失。從左邊的照片也可以發現,結冰位置正好是位於房屋的陰影處,由於日照時間少,因此冰融得比較慢。

積雪的路面如果不斷被路人踏過的話,雪就會被踏得愈來愈緊密,再加上日夜溫差及融雪時吸熱的影響,路面就會結冰。走在結冰的路面上的感覺就像是走在大冰塊上一樣,只是這種冰塊凹凸不平而已,如果一不小心,很有可能滑倒。如果一滑倒,當然就會重重地摔在堅硬的結冰路面上。

那麼日本民眾怎麼面對這種結冰的道路呢?

答案就是【走路時小心一點】,如此而已。

在東京,並不是每年都會發生道路結冰。就算道路結冰,也不是整條道路完全結冰,所以民眾走路時只要避開結冰的地方即可。如果真的避不開的話,就一步一步小心地慢慢走。反正幾天過後結冰自然會融化。


結冰的人行陸橋台階。照片中台階的部分由於被許多行人踏過,所以積雪全部結成冰塊。在這種狀況下,就只能抓著扶手慢慢走而已。

日本的一些多雪地帶的店家在冬天會販賣一些可以套在鞋底的防滑用商品,這種商品多半是由橡膠製成,上面有許多金屬釘。由於橡膠有彈性,所以可以套在各種大小的鞋子上。只要在鞋子上套上這些東西,普通的鞋子就會變成簡易的釘鞋,走在結冰的路上也會比較安心。不過會買這些商品的人多半都是外地的觀光客。在冬天北海道的市區如果看到有人鞋子上套了這種防滑用品,這種人大概都是外地來的觀光客。住在多雪地帶的日本民眾幾乎不用這種商品,這是因為當地的鞋店賣的鞋子的鞋底多半都有防滑設計,而且民眾早就適應了當地環境,因此當地人不太需要這種「外掛」。

沒有體驗過雪國生活的人可能會覺得只要道路積雪,汽車就要加雪鏈。其實道路積雪未必要加雪鏈,是否加雪鏈必須看情況而定。

在日本,住在多雪地帶的民眾的汽車多半有裝雪胎。一般輪胎在低溫狀態下,橡膠會變得比較硬。橡膠變硬的話,開在凹凸不平的結冰路面時,輪胎的接地面積就會變小,摩擦力也會變小。至於雪胎的特性是在低溫下還是保有一定的柔軟性。因為輪胎軟,所以可以貼在凹凸不平的結冰路面上。此外,雪胎表面比一般輪胎多了許多非常細而且深的溝縫,當輪胎壓到冰面上時,冰上的水全部會被擠到這些又細又深的溝縫裡。結冰的道路會滑,是因為冰上有水。冰上如果沒有水,就不會那麼滑了。
(※多雪地帶的冬季用鞋也是利用軟鞋底加上許多又細又深的吸水溝縫來防滑。這些鞋子除了鞋底比較特別以外,外觀和一般鞋子沒什麼兩樣)

如果四輪傳動車裝有雪胎的話,開在一般積雪的路上其實不太需要加裝雪鏈,因為雪胎加上四輪傳動就已經有十足的抗滑效果。不過開在結冰的山路或是坡道時,就一定要加裝雪鏈。至於上高速公路時,高速公路的管理單位會評估是否有必要加裝雪鏈,如果他們覺得有必要的話,他們會透過高速公路上的電子告示牌通知駕駛,駕駛人看到公告時再到指定區域加裝雪鏈也不遲。


雪胎。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到輪胎胎面顆粒上有很多很細且很深的波浪狀溝縫,一般台灣的汽機車輪胎顆粒上看不到這種溝縫。雪胎的橡膠比一般輪胎軟,當輪胎壓到冰面上時,胎面顆粒會和冰面貼合,冰面上的水就會被擠到這些波浪狀的溝縫中。冰面上一但沒有水,就不會那麼滑,而輪胎和冰面貼合也可以增加摩擦力。

註:
在1980年代以及之前,日本的多雪地帶的車輛多半是使用胎面上帶有釘子(嚴格來說是帶有金屬或是其他硬質粒狀突起)的特殊輪胎。不過這種輪胎用在沒有結冰的道路上的話,會傷到路面,而且會造成大量粉塵污染環境。結果1980年代後半日本的一些多雪地區開始制定條例禁止在非結冰路面使用這種特殊輪胎。如果車子從結冰路面開到非結冰路面時,就要把特殊輪胎換成不帶釘子的輪胎,否則就違法。由於輪胎並不是說換就能換的東西,所以大部分的民眾都不再使用這一類帶釘子的特殊輪胎,而改用較軟,而且帶有許多細且深的溝縫的雪胎。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