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後半,日本住宅公團開始在日本各地興建團地。由於當時的團地給日本大眾一種新時代住宅的印象,因此一些對「住」比較講究,而且經濟能力許可的家庭便開始搬入團地,追求新時代的住宅生活。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團地也就逐漸成為當時日本住宅文化中最前衛的象徵,而團地文化也被帶入各種媒體作品當中。在這些媒體作品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團地妻」作品。
有些華人看到「團地妻」這個字串,可能會聯想到日本的AV,然後就擅自解釋「團地妻」的意義。如果在華文網路上搜尋「團地妻」這個字串的話,結果不外乎是一些只憑個人感覺的荒謬詞彙解釋,再不然就是和日本AV作品沾上邊。
「團地妻」就是團地住宅中的家庭主婦。由於團地文化形成當時,團地是日本現代化住宅的象徵,因此「團地妻」也就成為當時日本新時代女性的象徵。
1960年9月,當時日本的明仁皇太子夫婦 (也就是現在的明仁天皇夫婦) 還特地到落成不久的雲雀丘團地視察。當時的明仁皇太子是日本近代第一個和平民女性結婚的日本皇太子,他們最早是在輕井澤的網球場上結識,因此明仁皇太子夫婦給當時日本民眾的印象就是不受傳統思維束縛的年輕的一代。而當時皇太子夫婦站在團地的陽台上的照片上了報紙,因此也加深了日本人眼中的團地印象:現代化、高品味的幸福家庭的住宅。
1963年,以下町文化電影著稱的日本導演山田洋次拍了一部叫作《下町の太陽》的電影,劇中男主角之一的北良介就是一個想要帶著女主角搬離到處都是煙囪、空氣污染嚴重的下町,到非常乾淨、現代化的團地居住的年輕人。劇中對團地主婦生活的描寫就是身穿高貴的衣服,在客廳喝茶、打毛線,也就是說,團地妻對當時的日本人而言,是一種高非高尚的現代家庭主婦。
講到這裡,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奇怪,身穿高貴衣服、喝茶、打毛線到底有什麼特別呢?在1960年代當時,家用電器仍然不算普及,很多家庭主婦仍然是用勞力來完成家事。而團地住宅則是針對家電化時代打造的新時代住宅,家庭主婦可以省下不少洗衣煮飯的時間,來發展自己的興趣。穿著高貴衣物是一種追求時髦的行為。又因為主婦有時間休息,所以才有時間泡茶喝。至於打毛線則是一種創作性娛樂,從零開始編織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東西,這種感覺有點類似一些男性玩家製作模型一樣,而且打毛線這種創作並不是停留在單純拼湊盒裝塑膠模型的層次,而是類似從紙黏土開始塑造出一個理想人偶模型的完全創作型娛樂。《下町の太陽》中描述的身穿高貴衣服、喝茶、打毛線的團地妻就是當時最重視生活品味的代表。
由於山田洋次是下町派的導演,《下町の太陽》雖然描述了團地妻的理想生活,不過山田洋次還是否定了新時代團地。儘管團地這麼理想,儘管大眾都認為團地是新時代的象徵,但是劇中的女主角寺島町子最後還是選擇和下町的男性在一起,留在自己成長的下町。結果山田洋次並沒有用任何理性的觀點否定新時代的團地,而是試圖以感性的手法讓觀眾接受傳統的下町。
總而言之,「團地妻」在日本團地文化成立當時,代表著住在最先進的住宅,走在時代最前端的高品味家庭主婦。當然,在那個年代,在團地買一戶非常不容易,在團地租一戶也不容易,因為住進團地時要通過所得審查,如果所得沒有一定程度的話,就不能住進團地。而就算通過所得審查,能否住進團地還要看籤運。因此一個家庭能否住進團地,是取決於這個家庭的經濟能力和籤運。在年功序列制的日本社會,年輕夫妻其實比較沒有條件住進團地。
到了1971年,日活的浪漫色情電影系列第一號《団地妻 昼下がりの情事》登場之後,「團地妻」這個詞彙就漸漸變成一種符號,並被之後的影像媒體作品大量引用。日活用團地妻的題材製作了首部色情電影,也意味著當時團地住宅文化深深地影響著日本社會。
◆◆◆
日活的第一部團地妻作品雖然是打著色情電影的名號,不過要注意的是,這部電影並不是「AV」,日本的「AV」是團地妻電影出現十年之後,才誕生的新形態作品類型。
《団地妻 昼下がりの情事》這部電影的內容主要是描述一名年輕的團地主婦發生婚外情的故事。已婚的女主角和男性友人發生婚外情,而這件事被惡鄰居發現,結果惡鄰居以此脅迫女主角賣春,結果女主角賣春的事情被丈夫發現。如果排除性的要素的話,其實這部電影也可以算一部不錯的社會寫實作品,因為這部電影反映了當時日本社會中的小人物生活。劇中的女主角之所以會發生婚外情,是因為她的主婦生活孤獨而且不快樂,真正理解她的人並不是她的先生,而是她學生時代的男性友人。
儘管團地妻雖然號稱是色情電影,劇中關於性的描寫部分其實只是基於婚外情、賣春等劇情需要而存在,而且這一類劇情的場景多半不是在團地當中,而是在團地之外發生。如果省略掉婚外情或是賣春的詳細表現的話,這部電影的劇情表現手法仍然非常洗練,洗練到可以當作電影製作的教材。
用實例來說明的話,劇中女主角跟著鄰居搭電車去「上班」時,電車正好經過鐵橋。而片尾女主角和男友一同搭汽車逃亡時,汽車也通過了一座橋。「橋」是電影中象徵異世界的轉換點或是連結點的最基本的符號,由於「橋」這個符號非常典型,因此從電影中看出橋的意義其實沒什麼大不了,因為稍有一點電影文法常識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種暗示。而團地妻這部電影就像是電影製作的教科書一樣,把這個符號非常適時,而且非常自然地安插在背景當中。
另外,在故事後段,女主角被丈夫拋棄,然後和鄰居吵架時失手殺了對方,人生被逼到絕境,於是女主角決定逃到男友那裡。電影在這裡又安排了兩個非常強烈的對比:女主角的一切惡夢是發生在團地,而女主角的男友則是住在高級公寓 (マンション),女主角下樓梯逃離團地,然後搭計程車到男友的高級公寓,然後搭電梯到男友住的樓層。從這段劇情可以得知,寫劇本的人已經意識到日本住宅文化已經漸漸開始世代交替,團地是舊時代的象徵符號,而新一代的高級公寓讓女主角還留有最後一絲希望。團地和高級公寓是一種對比,團地的樓梯和高級公寓的電梯也是一種對比,這些對比非常自然地安插在作品的背景環境中。而這段劇情中更漂亮的表現手法是導演並沒有要攝影人員直接拍攝高級公寓的招牌,而是透過計程車黑亮的車門上的反射來傳達給觀眾。當觀眾看到女主角下計程車片段時,就會知道這個地方是高級公寓的大門口。
電影最後,女主角搭著男友開的汽車逃向遠方,過了一個隧道後,兩人身上的衣服都不見了。在激情的最高點,汽車失控掉落山谷爆炸,故事中所有未解決的問題都在爆炸中完結。
《団地妻 昼下がりの情事》之所以是名作,一方面這是日活第一部打著色情招牌的電影,另一方面這部電影也用了很多電影教科書範例級的手法來呈現1970年代初期日本市井小民的家庭問題、人際關係,以及社會現象等。後來日活又續拍了多部團地妻的作品,結果「團地妻」就從單純的電影標題變成色情作品題材的象徵符號。
華文網路上許多關於日本團地妻方面的資訊,多半離不開AV的話題。基本上,日本的AV是1980年代才出現的新形態媒體,雖然早期的AV產業當中有一半是承接色情電影業界的經驗,但是現在日本AV的製作及表現手法和色情電影完全不同,因為傳統色情電影派AV很早就已經沒落了。關於AV的發展及媒體特性,可以參考梅與櫻過去發表的:日本的AV(2)、(3)、(4)這三篇文章。嚴格來說,現代AV的團地妻只是借用了傳統電影的「團地妻」的符號來製造噱頭搞笑而已。AV作品之所以會用「團地妻」當噱頭,就是因為「團地妻」太有名,期待一些看過正統團地妻作品的人能發出會心的一笑,然而不明就理的人卻把「團地妻」當成AV的題材。事實上,AV的團地妻只是借用團地妻的招牌大開日活元祖團地妻作品玩笑的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延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