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童是日本非常有名的妖怪。
一般日本人對河童的印象是:在水邊出沒、頭頂上有個盤子、背上有個龜殼、四肢指間有蹼、身體呈綠色或是棕色等。事實上,這些特徵主要是大眾透過近代媒體看到藝術家憑想像力繪製的河童圖後所產生的印象。
河童頭上的「盤子」,嚴格來說應該是「類似盤子的構造」,也就是平淺的凹面構造。在一些河童的傳說中,河童頭上平淺的凹陷部分有水,這些水就是河童力量的泉源。在日本,許多地方都有河童喜歡到陸地上和人類比相撲的傳說。由於河童的力量是來自頭頂上凹陷部分的水,因此人類與河童相撲的策略就是向河童行禮,這樣一來,河童就會回禮。河童回禮時,頭上的水就會潑出來,這時候河童的力量就會變弱。這樣人就有機會贏過河童。當然,這是在陸地上的情況。如果在水中的話,河童就可以一直保有怪力,可以把牛馬這些大動物都拖下水。
看過日本漫畫或是卡通裡的河童造形的人可能比較沒有辦法想像河童頭頂上有凹陷的構造,因為現在的日本漫畫或是卡通裡面的河童的頭頂都非常圓,感覺起來就像是人把頭頂部的頭髮剃光一樣。其實,以前江戶時代的河童的畫當中,大部分河童的頭頂其實是凹的,頭頂不凹的河童其實是少數。不過就算看到這種頭頂凸起的河童圖的人,也不會覺得畫有問題,因為看圖的人可能會把「盤狀構造」解釋成「盤子罩在頭上」。
1951年時,日本的漫畫家清水崑在《小学生朝日新聞》上連載的四格漫畫《かっぱ川太郎》中,河童的頭部就是凸起的圓頂狀。清水崑之所以會把河童的頭部畫成凸起的圓頂狀,可能只是因為漫畫表現上的變形效果。然而當時看過清水崑的漫畫的小朋友多少會受到影響,認為河童的頭頂很圓。至於以妖怪漫畫聞名的水木しげる在1961年畫的漫畫作品《河童の三平》中的河童頭部則沒有凸起構造。不過1968年, NET把《河童の三平》拍成電視劇時,劇中的河童的頭部就變成凸起的圓頂狀。這可能和當時的製作成本及化妝技術有關 (圓頂的頭套比較容易製作),不過當時看過電視劇的人就會留下「河童頭頂是圓的」這樣的印象。之後1978年日本電視台在製作電視劇《西遊記》時,把沙悟淨塑造成頭頂沒有頭髮的河童,再一次讓日本大眾留下「河童頭頂是圓的」這樣的印象。這個結果就是之後日本的藝術家在設計河童造形時,會把河童的頭頂畫得圓圓的。
至於河童背上的龜殼,在江戶時代的河童畫中,河童背上的殼並沒有像一般龜類的角質鱗片,反而像鱉的殼。漫畫家清水崑及水木しげる筆下的河童背上的殼其實也沒有畫出鱗片。到了1974年,漫畫家小島功接替過世的清水崑,幫日本的製酒公司黃櫻繪製河童商標。小島功筆下的河童背上的殼,雖然沒有像龜殼鱗片紋路,但是卻有小島功自行設計的花紋。這種花紋讓江戶時代流傳下來鱉殼河童造形變得比較有美感。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日本漫畫中的河童背上之所以是龜殼,多少有作畫美觀上的考量。
江戶後期坂本浩然、坂本純澤的《水虎十二品之圖》。在江戶時代,有些人把河童稱作水虎。從這張圖可以看出,江戶時代的人印象中的河童形態有很多種,每一種看起來都像是有攻擊性的野生動物。圖中多數河童的頭頂部凹陷,沒有頭髪,這就是「盤子」。河童背上的殼並不是龜殼。
談到河童作品,最有名的就是1927年芥川龍之介的小說《河童》。芥川龍之介在小說中對河童造形的描述大致上是:頭上有短髪,手腳上有蹼,身高約一公尺左右。體重則約20~30磅,少數大河童重達50磅。即,十幾到二十幾公斤。從身高及體重設定數據來看,芥川龍之介在寫小說時多少參考了醫學資料。河童頭上有個橢圓盤子,年紀愈大盤子就愈硬。河童的皮膚的顏色會隨周圍環境變化,就像變色龍一樣。河童不穿衣服,肚子上有一個像袋鼠一樣的袋子。
芥川龍之介在學生時代讀過柳田國男的《遠野物語》,而且還在小說中提到了《水虎考略》,從這裡可以看出芥川龍之介在寫《河童》這篇小說時,已經累積了相當的知識背景。不過《河童》這編小說中所描述河童形態並不是日本民間傳說中的河童,而是加了許多原創要素的河童。由於《河童》並不是談的並不是民間傳說,所以芥川龍之介在描寫河童時,也沒有必要一一比照民間傳說的設定。對芥川龍之介而言,河童只是一種寓言的手法而已。
《河童》這篇小說的本質是在諷刺及批判社會時局,同時也抒發了芥川龍之介自身的不安。從這篇小說可以窺探到當時日本社會以及當時知識人的思維與苦惱,從這個角度來讀《河童》其實非常有趣。另外,這部八十多年前小說中對政治、社會、人文等方面的批判及諷刺,仍然適用於2012年的現在,而且適用於現在的華人社會。諷刺的是,八十多年後的現在華人社會仍然缺少這種自省能力與機制。從這裡也可以看《河童》這部作品跨越時代、國境的強度。
由於《河童》這篇小說只是形式上地借用「河童」這個符號來創作而已,本質上談的是人世間的種種矛盾與不合理,因此這部小說不能拿來當成理解河童傳說的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