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與櫻–日本台灣年輕人的事情–」網站成立到現在已經滿七年,在此要先感謝許多網友在這七年間給我們的支持與鼓勵。
每次寫這種網路禮節的文章時,心情都不太愉快。事實上,這裡大部分的網友看到這種文章時,大概也不會感到快樂,因為大部分的網友來這個網站並不是為了看這種文章。而這篇文章要提的網路禮節一事,是大部分的網友們從來沒有忽略,也不可能忽略的事,而且大部分的人一直都在實踐,根本就不需要別人來寫文章提醒這種從來不可能忘記,也從來沒有疏忽的事情。這種感覺就像是一般人根本不需要別人來提醒自己1+1=2。
如果今天有個人來對我們說【好心提醒你喔,1+1=2喔,不要搞錯喔,要注意一點喔】。任何人遇到這種狀況,肯定會覺得很錯愕。因為一般正常人不可能搞錯這種事。而且一般人就常識而言,也不會覺得有人會搞錯或是忽略這種事。因此,這個世間真正的常識是:【根本就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去考慮別人是否會搞錯1+1=2,因為在一般情況下,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
在這個現象的背後,看似好心人有幾個問題:一是充滿優越感,覺得全世界只有自己不會搞錯1+1=2,然後極欲向世間展示自己的優越性。另一個問題則是沒有分辨常識的能力。因為沒有分辨常識的能力,所以會以為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人會連1+1=2都搞錯,結果這種優越感其實源於自己無法分辨事理。還有一個問題則是不關心事實。要確認某個人是否會搞錯1+1=2,其實一點都不難。不過例子中看似好心的人並不關心事實,也不想檢驗事實,只憑自己的「感覺」認定別人連1+1=2都會搞錯。因此這種自稱好心的人,本質上並不好心,而是根本就不關心。自稱好心,恐怕是別有居心。
1+1=2只是一種譬喻。這種譬喻指的是一般正常人不會忽略、不會忘記,而且能迅速正確處理的最基本的事情與觀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難免會忽略、忘記。但是像1+1=2這種層次的觀念,基本上不會有人忽略,也不會有人忘記,而且大家每天處理的都是遠比1+1=2複雜的事物。就是因為大家基本觀念正確,而且判斷迅速,所以沒有人會浪費時間去煩惱【我是不是搞錯了1+1的結果】。雖然大學甚至研究所畢業的成人在做簡單的四則運算時,哪怕是使用計算機,也難免可能出錯,但是這種錯誤並不是因為搞錯了1+1=2這種觀念,而是源自於其他技巧層面上的問題。
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還是會有一些人會幻想別人不懂1+1=2這種事。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這種人。如果偶爾遇到的話,其實稍微錯愕一下就算了,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這種人不多。不過網路的狀況則不一樣,因為網路的特性會放大這種問題。目前網路上許多言論衝突,就是源於這種構造。
簡單地說,就是有人明明無法分辨事情的來龍去脈,卻以為自己最清楚一切,而且打從心底就認定所有的人都很無知,然後以一種「指導者」的立場介入事情。這種得了指導者病的人的觀念模式不外乎是上述的「好心提醒你喔,1+1=2喔,不要搞錯喔,要注意一點喔」,再不然就是「讀書讀到哪去了啊?!連個1+1=2都搞不清楚」。
事實上,這些人覺得別人會忽略的東西,其實全部都是別人從來就沒有忽略,或是根本不可能忽略,一直在用心實踐,甚至早已妥善處理完結的基本事物。我們生活中大部分的問題,其實都不是發生在1+1=2這種基本觀念部分,因為沒有人會弄錯這種問題。大部分的問題其實是出在比較複雜的部分。然而,糟糕的是,這種自以為是指導者的人介入事情之後,仍然無法發現自己在狀況外。這就是這種人分析事理的能力。這個結果就是衍生出了很多本來不應該發生的問題。
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台灣媒體在報導一些法院判決時,常常會刻意隱瞞一些非常重要的判決前的程序或是技術問題,然後直接把問題簡化為法官的「常識不足」。這個結果就是看了偏向報導的民眾不但沒有理解制度及程序上的問題,反而開始幻想法官不懂1+1=2。由於民眾焦點則一直被媒體誘導到一個根本不是問題 (一般常識) 的地方,結果制度及程序等真正的問題根源一直無法解決。我們生活中許多有機會解決的事情被這種人硬生生地拉回根本沒有問題的原點 (一般常識),而且還節外生枝。從現實生活到虛擬網路世界裡,這種本來可以不用發生的問題一直在發生。除了這裡舉的司法問題以外,許多公共議題都有類似的現象。而且吵得愈兇的議題中,幻想別人不懂1+1=2的「指導者」就愈多。
回到正題。
梅與櫻網站本質上其實就只是我們觀察、學習到的一些異國庶民生活及社會現象的心得記錄而己。網站中的一千三百多篇文章反映了我們在這七年間觀察、理解異文化的方式。我們並不覺得這些東西有什麼大不了,而且我們知道網站裡面一定會有不少錯誤。我們營運這個網站的主要的目的就只是用這些文章告訴自己,我曾經學過這些東西。如此而已。由於有些同樣對異文化感興趣的人可能想看這些東西,因此我們就把瀏覽介面設計得易讀一點,讓想看這些心得的人有個舒適的瀏覽環境。
在這七年當中,我們收到一千八百件以上網友留言。我們雖然不會即時回應,但是我們原則上是儘量確實回覆。只要留言者有意願溝通,我們原則上會一一回覆留言 (有特殊考量時則不會回覆,但是我們還是會仔細閱讀留言)。普通的簡短留言可能要花十幾二十分鐘回覆,比較複雜的留言可能會花上幾個小時來回覆,回應這種留言所花時間不下於我們平常寫文章的時間。這是對留言者最基本的尊重。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因為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要尊重他人,我們相信很多人可以處理得比我們好。
這兩三年,我們明顯感覺到留言開始變質。惡質留言所佔的比率愈來愈高了。
單看從去年八月中旬到今年四月上旬的90多留言篇留言,其中有20篇左右是搞不清楚狀況卻又自以為是的惡質留言。佔了兩成多。
我們之所以稱這種留言為惡質留言,是因為這些留言者並不關心這個網站,他們只想透過這個網站的留言系統來展現自己的優越性。為什麼說這些人不關心這個網站呢?因為這些人的留言並沒有交流的意圖,就只是在自言自語,談自己的優越的知識而已。
利用留言系統分享自己的知識不是問題,問題是留言時的態度。這裡有不少真的想分享心得的善意網友的留言,這些網友在留言時,態度都非常親切和善。至於惡質留言則是莫名其妙地出現,然後自言自語,就像是沒有感情的「留言殭屍」一樣。而且有些還根本不填發言者的代號。這種感覺就像是到一個不認識的人家裡,既不打招呼,也不想讓屋主知道自己是誰,直接莫名其妙地在牆上噴漆塗鴉,既沒有溝通的意願,也不想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那麼,這種惡質留言該怎麼處理呢?
有些人會主張把這種留言刪除。也有些人會認為裝作沒看到就可以了。
其實,任何有常識的人都想得到這兩點,即使沒有網站管理經驗的人也會想到這兩種處理方式,這是網路時代的大眾常識。就像1+1=2一樣,是最基本的觀念,不可能會有人忽略,也不可能有人會忘記有這種方法。因此不用去浪費時間假設有哪個人會不知道有這兩種處置方法,因為這種假設沒有實質意義。
在梅與櫻網站剛成立的時候,我們的確曾經刪除過一些留言。有些留言是不適合公開的私人建議,也有一些是涉及隱私的留言,當然也有一部分是不友善的攻擊性留言。然而,這個結果就是我們非常後悔。因為留言也是網站的成長資料的一部分,而且是反映出當時營運狀況的最重要、最真實的一部分。因此三年多前開始,除了一些惡質廣告外,我們幾乎沒有再刪除過留言,即使是那些不關心這裡卻想用這裡的留言系統賣弄知識的留言,或是用盡各種惡毒的言詞辱罵我們的留言,這三年多來都保留下來了。我們保留留言的原因,純粹只是基於確保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的觀點,如此而已。
不用去理會那些惡質留言,忍一下就過去了。這就像是1+1=2一樣,是正常人都知道的基本常識,任何人都想得到這種處理手法,即使是沒有營運過網站的人,也知道有這種處理方法。這是因為在日常生活當中,任何人都難免會遇到不友善的人,當大家遇到這種人時,的確是忍一下就過去了。這種處理手法已經經過多次實證。然而,這種處理手法其實是特定條件的,只是一般人往往沒有意識到這種特定條件而已。這種特定條件就是只適用於個人。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的話,真的是忍一下就過去了。為什麼忍一下就過去了呢?因為這種事情的影響層面僅止於個人。在這種狀況下,稍微忍耐一下,事情真的會完結。由於大部分的人在面對生活中的不愉快的事情時,多半都是僅止於個人層面的事情,所以稍微忍耐一下、犧牲一下,事情都會順利完結。然而,如果事情的影響層面無法止於個人的話,個人忍一下,完全不會讓事情完結,因為還有其他人會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忍耐不會終結問題,事情還是會繼續發生,繼續惡化。
最具體的例子就是網路上的討論區或是留言系統。
如果某個網站充斥著一堆惡質留言或廣告的話,就算惡質留言並非針對其他瀏覽者,而是針對某個人,其他不相干的瀏覽者的情緒一樣會受到影響。問題不會因為網站管理人忍一下就結束,問題只會一直持續發生下去而已。這個結果就是一般瀏覽者會對網站敬而遠之。
其實不用說一堆惡質留言,就算只有一篇惡質留言,只要這篇留言位於顯眼的地方,瀏覽者一樣會動搖。這種事情就曾經發生在梅與櫻網站上。
2010年12月26日,有一個不留代號的留言者,用盡各種狠毒的言詞攻擊我們。這件事的本質,其實就只是有人覺得自己擁有別人沒有的獨門知識,覺得非常得意,然後用一種高高在上的優越姿態攻擊別人。事實上,這個人的留言內容其實並不是什麼獨門知識,就只是正常人做事時根本不會忽略、根本不會遺忘,而且一直都會實踐的事情。這就像是1+1=2一樣,正常人根本就不會搞錯,也不可能疏忽。簡單地說,這名留言者無法分辨一般人在做事時會注意什麼,不可能忽略什麼。只憑自己的感覺就認定全世界的人都沒有常識,只有自己的知識最特別。
至於這個人提到的著作權的相關事情,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知識。2007年,本人參加東京的新教育博覧會,去聽日本各級學校教師的教學成果發表,當時日本的小學電腦課教的最基本的東西就是著作權的觀念,日本的小學上課內容還比2010年12月這篇攻擊我們的留言內容豐富。簡單地說,這名留言者中心的「獨門知識」其實不過就只是日本小學電腦課所教的東西中的一部分而已,還真的就是「1+1=2」的水準的知識。而這名留言者所做的,就只拿著自己的「1+1=2」程度的知識,在網路上賣弄而已。
本來我們並不想理這種留言。我們認為,平常來這裡看文章的人,就算不認識我們,多少也可以從這裡上千篇的文章窺出我們分析事理的能力以及做事的態度。不過非常遺憾,事情並沒有朝這個方向發展,因為有人開始附和這個留言。在這種狀況下,日本人作者只好寫一篇提醒網友注意事實關係的留言。結果依然有人無視事實,繼續附和這種留言。關於這件事,詳情可以參閱這個連結。連結當中,留言字數最多的就是那名覺得自己的知識過人的留言者。這個留言反映了當時部分台灣人在網路上賣弄知識的行為,也反映出當時部分台灣網友判斷事理的能力。事實上,這種問題不只是發生在當時的梅與櫻網站,很多網站或討論區都有類似的事情,而且目前仍然在持續發生中。
由於這個網站是一種學習及體驗的記錄,基於記錄的完整性,我們儘可能把各種留言保留下來。然而,當惡質留言也被保留下來的話,必然會影響到這裡的瀏覽氣氛。這裡的網友們的目的是來看文章、理解異文化,而不是看那些惡質留言。由於網友們不知道哪一篇留言是惡質留言,因此在點選連結時,有時候會遇到非預期的結果。在非預期的情況下看到這種自以為是,或是充滿各種狠毒措詞的攻擊留言,絕對不是快樂的事情。我們雖然可以忍受惡質留言,但是很多人不喜歡看到這種東西,因此這種問題並不能用處理個人事情的方式來解決。
其實,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類似的問題,例如在台灣搭巴士、計程車,或是瀏覽台灣的網站時,常常會被強迫聽音樂。即使對音樂沒有好惡的人,在搭乘交通工具或是瀏覽網站時遇到這種非預期的強制事件時也會覺得不舒服。至於網站中的惡質留言,則是屬於非預期的強制事件的視覺版,而且是比較極端的例子。由於這是非預期的事件,因此大家都是看了之後才發現自己看到了不想看的東西,就種感覺就像上了車之後才會知道司機會強迫乘客聽音樂或廣播一樣。而糟糕的是,這種惡質留言的比率有上升的傾向。
由於惡質留言的比率有上升的傾向,因此本人在去年8月寫了一篇提醒留言者注意網路禮節的文章(連結)。然而,去年8月之後,仍然有不少自以為是的「1+1=2」型的惡質留言繼續出現,於是日本人作者就寫了一篇關於留言處理的預告文章(連結)。這個結果就是,去年年底到今年三月,出現了數名惡質的日本人留言者攻擊梅與櫻網站。
其中最早的一篇攻擊留言就只有一句話,內容大致上是「如果(你對留言)不滿的話,廢掉留言功能就好了,世上不是所有的事都那麼理想美好」。我們之所以會說這個人惡質,是因為日文原文的措詞非常高傲,而且這個人故意用「?」作為留言者代號,完全不想為自己的言論負責。如果這個人是個理性的人,真的有心理解這個網站的營運考量的話,就不會用這種態度說出這種話了。
之後,又有一名故意用「名無し」作為留言者代號,完全不想為自己的言論負責的惡質留言者 (應該也是日本人),打著「忠告」的幌子,指出因為我們寫了那些關於留言處理的預告,所以才會引起別人反感。
這名打著「忠告」幌子留言者的行為,其實就是類似上面文章提到的「好心提醒你喔,1+1=2喔,不要搞錯喔,要注意一點喔」的構造。事實上,稍有常識的人,一看就知道第一個惡質留言者就是衝著我們網站中的留言處理告示而來的。其實,我們在擬訂留言處理預告時,早就預見可能會有這種結果。而稍微點有常識的網友看到我們公布的留言處理預告時,大概也可以解讀出我們在擬訂這個留言處理預告文章時的掙扎與覺悟。只有這名以「忠告」為幌子的留言者以為自己是唯一發現問題的人。結果這個人明明不關心我們營運網站時的種種考量,卻打著「忠告」的幌子,而且還故意在不相干的文章中留言,意圖延燒、擴大問題。
關於網路禮節及留言處理方式,這七年間我們已經發表過多篇文章。如果這些人真的關心這個網站的營運的話,至少會從這些文章內容來理解我們的考量。事實上,這些人留言時,本人也花時間各寫了一篇1700字及1800字左右的留言說明狀況,並提醒對方注意網路禮節。如果這些人是明理的人,至少會利用這個機會理解一下這裡的立場,不過這些人顯然一開始根本就不想溝通,顯然從一開始就有意攻擊、破壞這個網站。我們不認識這些人,我們也沒有做過對不起這些人的事,我們也沒有做對不起這個社會的事情。我們所做的就只是儘可能讓這個網站的氣氛變得好一點。但是這些人用非常狠毒的言語攻擊我們,從這些人的措詞當中,可以看出這些人想盡辦法來製造別人的痛苦,從製造別人的痛苦的過程中來獲得快樂。
在營運網站時,怎麼處理網友的留言,其實是一道非常難的課題。梅與櫻的網站主旨是記錄我們的學習成果,留言系統其實只是一種附屬功能而已。這個網站一共有一千四百多篇文章 (實質文章數為一千三百多篇),不過梅與櫻的網友留言數比文章數更多。事實上,有營運過網站的人,多少都會思考如何處理網友留言的問題。當我們在還沒建立這個網誌、還在營運各自的網站時,就有想過這一類問題。只要是有心營運網站的人,都一定想過這種問題,因為營運網站的人是所有問題的當事人。
就理想論的角度來看,營運網站的原則似乎就是小心營運,不要讓問題發生就好。萬一問題發生,出現不友善的留言的話,暫時忍一下就好。
一個人在現代社會中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做事,該怎麼處理人際關係,其實理性的人的想法不會差太多,不外乎是尊重別人、小心行事、要有大局觀、不要過度計較小事。我們相信大部分的人一直都在實踐這些想法,這就像是1+1=2一樣,非常基本。只要是正常人,就不不可能忽略,也不會忘記這種事。當然,由於這是正常人都知道的事情,所以也沒有必要去假設別人會忽略、忘記這種事。
我們也相信大部分營運網站的人都知道要小心謹慎、要從大局衡量問題。這是正常人不可能忽略的大前提。而尊重他人本來就是人的最基本的態度。基本上,只要是正常而且理性的人,就不可能忽略這種基本觀念。其實這種感覺就像是在路上開車一樣。理性的人開車會以安全為重,而且尊重其他用路人,這樣子可以減少很多危險。這是非常基本的社會責任。
然而,自己小心謹慎,自己尊重別人,只代表自己不會成為問題的源頭而已。這並不代表自己永遠不會遇到意外。這個網站的本質不過就只是我們個人的外國文化學習的記錄而已。我們所做的就只是寫一些非常粗淺的學習心得,然後再分享給對這方面事物感興趣的網友們而已。這是個非常封閉的構造。但是還是會有和我們毫無瓜葛的人來這裡留下自以為是、不友善的留言。這種感覺就像是小心開車的人仍然可能被捲入交通事故,甚至可能被捲入別人意圖製造的假車禍。自己一個人開車出門,如果不幸被捲入事故,有時候自認倒楣就算了。然而,如果自己開的是載滿客人大客車時,狀況會完全不一樣。這種狀況下的考量,不是1+1=2就能解決的。
在梅與櫻的瀏覽者當中,我們估計日本人和華人大概各佔一半。從留言記錄來看,惡質的留言當中,中文留言佔多數。不過去年年底到今天這篇文章公開為止,惡質的留言者多半是日文留言者。另外,這個網站的第一篇惡質留言是日文留言。
個人在日本求學時代,曾經受到許多日本人的幫助和鼓勵。由於自己對日本社會現狀及文化非常感興趣,因此參與製作了這個網站。現在看到有日本人用盡各種惡毒的言詞攻擊這裡,就理性的知識面而言,雖然並不覺得意外 (日本的網路文化是個人比較投注心力研究的領域),但是就感性面而言,心情難免有點複雜。當然,個人並不認為這完全是壞事。因為這些惡質留言本身也確實反映了部分日文網路文化現象。很多來這裡的網友就是希望能從這裡發現一些日本和台灣的真實現狀,而這些惡質的留言就是非常寫實的一部分。
在惡質留言之外,仍然有一些來自日本和台灣的網友們用友善的留言鼓勵我們、支持我們。雖然惡質留言的比率在增加,不過善意的留言還是佔多數。在這裡我們當然要感謝這些善意的網友們。
今後,我們預見惡質留言還是會繼續出現,我們原則上還是會保留這些留言,但是我們也會繼續注意這裡的瀏覽環境,儘量讓來這裡看文章的網友不要有任何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