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團地(4)

一般日本人對「團地」的印象,是郊外的鋼筋水泥巨大社區。在「團地」這種住宅還沒誕生之前,日本人眼中的理想住宅是有庭院的獨棟住宅。不過當1956年「團地」這種新型態的住宅出現之後,不少日本人的住宅觀開始發生變化,獨棟住宅不再是最好的唯一選擇,很多日本人覺得住在團地也不錯。

當時的團地對日本人而言,是一種非常新鮮的住宅形態。傳統的日本住宅是木造房屋,木造房屋多半都只有一兩層而已。然而團地則是一棟一棟的鋼筋水泥的樓房,多半都是三到五層樓左右,而且團地都是建在郊外,從住在三樓以上的人可以從陽台上眺望郊外的大自然,這是住傳統獨棟木造住宅的人無法體驗的事情。

由於團地是一種新型態的住宅,因此當時的日本住宅公團為了讓民眾了解團地,在1960年和日經新聞共同製作了一部關於團地的介紹影片。影片內容是設定一對即將結婚的男女,在結婚之前造訪團地,看看團地居民的生活形態,以作為將來結婚生活的參考。影片當中的團地裡有當地自治機關的特設辦公室,還有專供團地兒童遊憩的公園,以及供居民購物的專屬的市場,另外還有住宅公團的管理辦公室。團地之外則有商店街、公車站等。在1955年,新時代的日本家庭有會配備冰箱、洗衣機、電視。這三種家電又叫作【三種神器】。1956年之後誕生的團地就是針對家電化時代量身打造的新式住宅。所以宣導影片當中也會暗示家電生活的便利性。不論是團地附屬設施或是周邊環境,對當時的日本人而言都是非常新鮮的事情,因此那個時代的日本人對團地的印象就是一種有別於傳統獨棟木造住宅的現代化住宅。

到了1963年,日本政府為了興建郊外新市鎮,於是先行整備了「新住宅市街地開發法」。「新住宅市街地開發法」的第一條指出:該法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開發住宅區、並提供相當規模而且環境良好的住宅給那些買不起房子的國民。

從這個條文內容可以得知,當時日本政府並不只是單純地想要大量興建住宅硬體,當時的日本政府在興建住宅的同時,還要考量住宅的「環境」條件。簡單地說,不能只蓋房子而已,還要考量居民的教育、經濟、舒適性,以及對外交通便利性等問題。事實上,在1960年代時,的確有不少日本人是基於「環境」的因素而從都心搬到郊外的團地,一方面可以住得舒適,另一方面小孩也有比較健康的環境成長。這種到郊外追求良好環境的行為正好呼應了「新住宅市街地開發法」的立法宗旨。

由於當時的日本人認為團地是新時代的住宅,而且環境良好,因此愈來愈多的日本人嚮往住進團地。當申請團地的人太多時,住宅公團就會以抽籤來決定入住者。兒少時期在東京近郊團地度過的日本學者原武史就曾指出,1960年代申請入住團地的人當中,抽籤落選三十次以上的民眾大有人在。在那個年代,除了大人嚮往團地以外,住在團地的小朋友也會覺得自己比那些住在傳統獨棟木造住宅的小朋友要優越,因為團地不怕地震和火災。而日本的小說家高開健在1967年曾經在文章中提到「文明不在我這裡,而是在車站周邊和團地那裡」,由此也不難看出1960年代團地文化的魅力勝過傳統的獨棟住宅。

在1960年代,東京人眼中的團地文化圈大致是位於西武、東武、新京成、小田急、京成等鐵路沿線。至於JR中央線、東急、京急沿線則屬於傳統的獨棟住宅區。在這個年代,住在西武、東武、新京成、小田急、京成等鐵路沿線的人多少會有一些優越感,因為團地是一種文明的象徵。不過到了1970年代後半,日本首都圈的團地開始出現供過於求的情形,新的團地出現不少空屋,而團地附近的經濟圈因為居民不足而發展不起來,而民眾對團地的印象也就漸漸轉為通勤費時、交通不便、附近什麼都沒有的偏遠郊外住宅區。大約在同一時期,東急集團開始在自己鐵路的沿線附近興建以獨棟住宅為主的大型高級住宅區,這個結果就是獨棟住宅文化開始逆轉,再度成為日本大眾嚮往的生活空間。

當然,要注意的是,東急沿線的高級住宅區也是一種社區。只是這種社區當中的建築形態是以獨棟住宅為主。因此用中文說明日本的團地時,雖然可以把團地解釋成一種社區,但是這並不代表團地和社區的意義完全對等。日本的社區並非都是團地。東急沿線的高級住宅區也是一種社區,下町的傳統住宅區也一樣是社區。

在1980年代,日本的大學生之間開始流行「沿線差別」的話題。稍懂一點日文的人看到「差別」這個詞時,可能會聯想到「歧視」問題。其實「沿線差別」並不是真的去歧視他人,而是一種茶餘飯後的閒聊話題。例如東急沿線是屬於高級獨棟住宅區,因此一群大學生在聊天時,如果發現有人住在東急沿線的話,大家多少會對這個人有肅然起敬的感覺。如果發現有人是住在遍遠郊外鐵路沿線的話,大家則會對這個人投注憐憫的眼視。為什麼大學生之間會流行這種話題呢?因為大學生來自各地,比較不會像中小學生一樣侷限在某個區域,而且大學生漸漸開始對社會現狀稍微有一點概念,這樣才具備談「沿線差別」的話題的最低條件。由於1970年代後半日本的團地文化漸漸式微,因此在「沿線差別」的話題中,住在團地沿線的人不再是那種令人稱羨的一群。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