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月底到五月上旬這段期間是日本的「黃金週間」,又叫作「ゴールデンウィーク」(golden week)。台灣通常把這段期間稱作「黃金週」。很多日本人會在黃金週間返鄉、旅行,或是休息一下。
日本的黃金週對台灣年輕人最主要的影響就是日本許多漫畫週刊會在這段期間停刊一週,這是因為日本許多出版業界的人和雜誌讀者會在這個期間休假。然而偏偏這段期間台灣完全沒有假日。所以一些愛看日本漫畫、每個星期都在期待最新連載的台灣年輕人可能會在這段期間突然失去精神支柱。
從「黃金週」這個稱呼來看,有些台灣人可能會以為日本的「黃金週」就像以前台灣的春假一樣,整個星期都放假。
其實並非如此。
黃金週只是假日比較多的期間而已。在這段期間,只有週末假日和國家假日才放假。黃金週間當然也有非假日,一般日本人在非假日時當然要上班上學。
日本的「黃金週間」本來是電影業界的用語。電影業界在計算票房時,通常會以週為單位計算。由於四月底到五月上旬這段期間的假日較多,因此很多人有空去電影院看電影,因此對電影業界而言是增加業績的好時機,所以早期日本的電影業界的人把這段期間稱作「黃金週間」。之後,這個詞彙漸漸普及,結果一般日本人也把四月底到五月上旬這段期間稱作「黃金週間」。
那麼,日本的黃金週到底有那些假日呢?
從1948年開始,日本在四月底到五月上旬這段期間的假日包括:
4月29日,天皇誕生日 (昭和天皇的生日)
5月3日,憲法記念日
5月5日,こどもの日 (兒童節)
就這三天而已。
從這個表來看,這三天假期其實還分得蠻開的。而且在當時,星期六也要上班上課。而且早期國定假日遇到星期天,隔天也沒有補假。
假設5月1日是星期天的話,這段期間就是每隔一天就放一次假,如果星期天是在5月4日的話,就等於有個三天連假。這種放假方式在當時當然非常少見,因此意義當然格外不同。所以這段期間電影院生意會比平時來得好。
後來到了1973年,日本國會修法,如果國定假日正好在星期天的話,星期一可以補假一天。這時候,如果5月3日的憲法記念日正好遇到星期天的話,5月4日可以補假一天,還是可以放到三天連假。
到了1985年,日本又修法來消除5月3日和5月5日之間的非假日,把原來非假日的5月4日指定為「国民の休日」,意思就是國民的放假日。讓大家能安心放假。之後,「黃金週間」至少可以確定一定有三天連假了。如果這三天連假的前後遇到星期天,就有四天連假。
後來到了1989年,昭和天皇過世,原來4月29日的天皇生日的假日失效。由於這樣子可能會影響到「黃金週間」的假期構造,因此日本政府把4月29日改為新的國定假日「みどりの日」。保住了4月29日的假日。
到了1992年,日本的國家公務員開始實施週休二日制,如果運氣好,「黃金週間」的三天連假配上週末兩天假期的話,就有五天連假,日本人就有更多機會運用這種連假了。2002年,全日本的公立學校也開始實施週休二日制,如果運氣好的話,學生也可以在這段期間享有五天連假的機會。
到了2005年,日本再度修法,把「みどりの日」改為「昭和の日」,再把5月4日的「国民の休日」改為「みどりの日」,並於2007年開始實施,日本「黃金週間」假期的設計大致上已經趨於安定。
2011年,日本的「黃金週間」。
從這個表來看,2011年的「黃金週間」配上週末 (土、日) 並沒有五天連假,只有兩個三天連假。整個期間被5月2日和5月6日兩個非假日切斷。表面上看起來好像不甚理想,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只要向職場請兩天假,就有十天連假可以用了。而現在日本很多企業其實也希望員工能確實利用公司提供的假日,因此這段期間請假其實並非不可能。另外,有些企業可能會顧及工廠生產線效率的問題,直接給員工5月2日和5月6日兩天假期。十天連假對日本人而言,是比新年假期還長的假。而且日本人在過年時,通常要返鄉和親戚應酬,而黃金週則沒有這種問題,可以自由運用。因此對日本人而言,如果2011年的「黃金週間」能運用得當,其實是一段非常難得的長假。
相關文章連結:
日本的國定假日及其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