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政府統計,日本在2008年,佛教系統的宗教法人的寺院數為75976間,而同年全日本的便利商店數其實也只有四萬間左右而已,也就是說,日本的佛教寺院比便利商店多很多。
從歷史上來看,影響日本最久最深的宗教就是佛教,至於一般外國人眼中的日本宗教「神道」其實是十九世紀才被包裝成宗教,歷史非常短。
講到日本的佛教寺廟,很多喜歡到日本觀光的台灣人可能會聯想到京都、奈良的大規模的古寺群,或是東京的淺草寺、長野的善光寺之類的。不過觀光客看的佛寺多半已經特化成觀光地區的大型佛寺,這種寺院和日本人生活中的佛教寺廟並不一樣。
對一般日本人而言,真正和生活有關的佛教寺廟其實多半是一些規模較小的寺院。這些寺院在早上可能會有和尚敲鐘,敲鐘對當地居民而言多少有報時的效果。有些寺院可能設有幼稚園,附近的居民就會把小孩送到這些幼稚園就讀。而多數日本人在辦喪事時,會請和尚來主持法事,而家族墳墓可能就是在某間寺院當中。這就是一般日本人和佛教寺院的關係。
如果台灣人到日本看這種小廟的話,會發現日本的寺院和台灣不太一樣。首先,日本的寺廟裡面通常有一堆墳墓,再來則是廟門通常是關著的,平常去掃墓的人可能還比去拜拜的人多。
日本學者上田紀行曾經在街頭做過一個簡單的調查。發現九成日本人對佛教有好感。不過只有一兩成的人對寺院或是和尚有好感。
這個原因主要是日本許多小廟已經特化成主持喪葬法事以及管理墳墓的機構,失去原有的宗教功能了。
日本在江戶時代時,曾經禁止過一些宗教,當時的政府想出的方法就是讓民眾都有自己的所屬佛教宗派,然後讓各個宗派的寺廟永久管理民眾的喪葬事宜。幕府可以透過寺廟監管民眾,而民眾也可以透過寺廟來向幕府證明自己沒有信不該信的教。因此,許多日本的寺廟都是江戶時代就開始受理喪葬及墳幕管理方面的業務,然後持續到現在。而不少日本人的祖墳都是從古時候就一直在某個廟裡面。
到了明治時代,由於政府已經不管和尚的生活,取妻生子的和尚愈來愈多,許多小廟變成世襲制,由父傳子、子傳孫的方式來營運。結果許多寺廟的主持並不是因為宗教信仰而變成主持,而是為了繼承家業,因此許多世襲的主持可能根本就不信佛教。再加上喪葬的法事、墓地管理是一筆不錯的收入,許多小廟漸漸從宗教機構變成墓地管理機構,等著家屬繳管理費就可以了。民眾來拜拜反而是打擾他們的私人生活,因此許多小廟並沒有積極開放給民眾上香參拜,甚至還有拒絕民眾拜拜的寺院 (不只是小廟而已,京都也有少古老的寺院禁止民眾參拜)。
由於許多小廟的世襲主持並沒有宗教家的使命感,再加上還不斷向墓地的家屬收錢,收了錢,廟方對家屬的態度、服務品質也沒有變好。結果日本民眾對這種寺院及和常的感觀就變差了。
由於近二十年來,日本的經濟狀況不佳,再加上民眾對喪葬的觀念漸漸改變,因此現在許多不想付錢給寺院的民眾便開始把祖墳遷到一些服務好而且便宜的墓地。因此今後許多沒有實質從事宗教活動,只靠收墓地管理費過活的寺廟的營運狀況會愈來愈糟糕。
由於日本一般坊間的寺廟並不積極讓民眾參拜,因此一般日本人的印象中,坊間的寺院並不算開放的空間。在日本人眼中,神社反而是開放的空間。
註1:
日本有些寺廟會附設幼稚園,這是種經營手法有助於和當地居民建立互動。由於這種例子並不少見,因此對日本人看到寺廟附有幼稚園時,並不會覺得稀奇。除了一些地區的規模較小的寺廟會有附設幼稚園以外,像東京的淺草寺、長野的善光寺、滋賀的延曆寺、京都的東本願寺、西本願寺等著名的大寺院也都有附設幼稚園。
註2:
因為日本的小廟多設有墳場,因此日本人在買房子時或是租房子時,通常比較不願意找寺廟附近的房子。這種感覺就像是台灣人不喜歡住在公墓附近一樣。
相關文章連結:
日本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