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のロックつきの扉

台湾に行って、人様のおたくに行ったとき、
ドアについているロック類の操作がわからず、その場で凍ってしまうことはないだろうか。
例えば、こういうのとか。
 

絵心ないけど、イラストレーターで絵をつくってみた。

常識的には、中央にある大きなつまみを回すんだろうけど、これはロック。
左上の丸いものも回せるけど、これはロックを動かなくするもの。
これらロックは一回転だけでなく、何回転かできてしまうものもあるだけに、余計混乱する。
左下のものを横にスライドさせるとあくなんて、余り思いつかないかなと思う。


建物を出るときの扉に、こういうものがついている場合がある。
丸いものがあるからつまみだろうと思っても、これは回せるものでもない。
だから、ほかにロック解除になりそうな突起を探すのだけれども、見つからない。
横にある突っ張りはロックではなく、扉をあけるときにそこを持って扉を引いたりするものらしい。
その丸いものがボタンになっているなんて、すぐには思いつかないかなと思う。

これらのロックつきの扉には、不思議なことに扉の開閉をする持ち手がないものがあるので、
そういう場合は、扉の側面を持ったり、ロックを持って開閉の助けにするしかない。
――手を挟まないのかな。

これらのものを閉めるときは、仕様上、静かに閉められないよね。
こういう閉め方を日本でやると多分マナー違反というような閉め方をしないと、閉まらない。
――バタンと強く閉めて音を立ててしまうことに抵抗がないのかな。

もちろん、日本にもあるような形状の扉もあるよ。
でも、全般的にロック機構が複雑過ぎるので、初めて使うときはその扉の使い方の説明が必要だと思う。

台湾のインターホン」も見てね。

日本的黃金週間

每年四月底到五月上旬這段期間是日本的「黃金週間」,又叫作「ゴールデンウィーク」(golden week)。台灣通常把這段期間稱作「黃金週」。很多日本人會在黃金週間返鄉、旅行,或是休息一下。

日本的黃金週對台灣年輕人最主要的影響就是日本許多漫畫週刊會在這段期間停刊一週,這是因為日本許多出版業界的人和雜誌讀者會在這個期間休假。然而偏偏這段期間台灣完全沒有假日。所以一些愛看日本漫畫、每個星期都在期待最新連載的台灣年輕人可能會在這段期間突然失去精神支柱。

從「黃金週」這個稱呼來看,有些台灣人可能會以為日本的「黃金週」就像以前台灣的春假一樣,整個星期都放假。

其實並非如此。

黃金週只是假日比較多的期間而已。在這段期間,只有週末假日和國家假日才放假。黃金週間當然也有非假日,一般日本人在非假日時當然要上班上學。

日本的「黃金週間」本來是電影業界的用語。電影業界在計算票房時,通常會以週為單位計算。由於四月底到五月上旬這段期間的假日較多,因此很多人有空去電影院看電影,因此對電影業界而言是增加業績的好時機,所以早期日本的電影業界的人把這段期間稱作「黃金週間」。之後,這個詞彙漸漸普及,結果一般日本人也把四月底到五月上旬這段期間稱作「黃金週間」。

那麼,日本的黃金週到底有那些假日呢?

從1948年開始,日本在四月底到五月上旬這段期間的假日包括:
4月29日,天皇誕生日 (昭和天皇的生日)
5月3日,憲法記念日
5月5日,こどもの日 (兒童節)
就這三天而已。


從這個表來看,這三天假期其實還分得蠻開的。而且在當時,星期六也要上班上課。而且早期國定假日遇到星期天,隔天也沒有補假。

假設5月1日是星期天的話,這段期間就是每隔一天就放一次假,如果星期天是在5月4日的話,就等於有個三天連假。這種放假方式在當時當然非常少見,因此意義當然格外不同。所以這段期間電影院生意會比平時來得好。

後來到了1973年,日本國會修法,如果國定假日正好在星期天的話,星期一可以補假一天。這時候,如果5月3日的憲法記念日正好遇到星期天的話,5月4日可以補假一天,還是可以放到三天連假。


到了1985年,日本又修法來消除5月3日和5月5日之間的非假日,把原來非假日的5月4日指定為「国民の休日」,意思就是國民的放假日。讓大家能安心放假。之後,「黃金週間」至少可以確定一定有三天連假了。如果這三天連假的前後遇到星期天,就有四天連假。

後來到了1989年,昭和天皇過世,原來4月29日的天皇生日的假日失效。由於這樣子可能會影響到「黃金週間」的假期構造,因此日本政府把4月29日改為新的國定假日「みどりの日」。保住了4月29日的假日。

到了1992年,日本的國家公務員開始實施週休二日制,如果運氣好,「黃金週間」的三天連假配上週末兩天假期的話,就有五天連假,日本人就有更多機會運用這種連假了。2002年,全日本的公立學校也開始實施週休二日制,如果運氣好的話,學生也可以在這段期間享有五天連假的機會。

到了2005年,日本再度修法,把「みどりの日」改為「昭和の日」,再把5月4日的「国民の休日」改為「みどりの日」,並於2007年開始實施,日本「黃金週間」假期的設計大致上已經趨於安定。


2011年,日本的「黃金週間」。
從這個表來看,2011年的「黃金週間」配上週末 (土、日) 並沒有五天連假,只有兩個三天連假。整個期間被5月2日和5月6日兩個非假日切斷。表面上看起來好像不甚理想,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只要向職場請兩天假,就有十天連假可以用了。而現在日本很多企業其實也希望員工能確實利用公司提供的假日,因此這段期間請假其實並非不可能。另外,有些企業可能會顧及工廠生產線效率的問題,直接給員工5月2日和5月6日兩天假期。十天連假對日本人而言,是比新年假期還長的假。而且日本人在過年時,通常要返鄉和親戚應酬,而黃金週則沒有這種問題,可以自由運用。因此對日本人而言,如果2011年的「黃金週間」能運用得當,其實是一段非常難得的長假。

相關文章連結:
日本的國定假日及其由來

台湾で見たスパイラルランプ

台湾の市場や夜市の屋台などを見ていると、
徐々にではあるけど、
市場の明かりが、いわゆる白熱電球のようなものはなくなっていて、
省エネ志向のスパイラル形状の電球型蛍光灯、「省電燈泡」(sheng3dian4deng1pao4)というけど、
そういうものに変わってきているんだよね。

同じ場所で撮影したもので変化を比較できればよかったんだけど、
ちょっとそれができなかったので、イメージ写真ね。
 

台湾でも、省エネの観点で、白熱灯をやめて省電燈泡に変えることを啓蒙する動きがあったみたいで、
もう家庭とかではかなり浸透して、白熱灯は使わなくなっていると思う。

でも、省電燈泡は、コスト面も含めてどれだけ節約なのかという議論はあるらしいね。
台湾のおうちのリビングの照明とかは、地味過ぎる日本よりも電球がゴージャスかなと思うこともあり、
写真とかを見る限りだと、全部に電球をつけるのではなくて、一部の電球を抜いた方が節約になるだろうなと思うのよね。

今の御時世から考えると、日本はLEDや有機ELを使った照明に移行していくのが必然だろうけど、
台湾では、そういう話は出てきているのかな。

日本人的通勤及通學(4)

日本人最典型的通勤通學的交通手段就是電車。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發生東北地方太平洋沖地震後,日本整個首都圈的交通都受到影響,日本大眾用來上班上學的電車當然也不例外。

其實,日本首都圈的電車受到某些意料之外的事情而誤點的情形並不少見。例如春天的強風、冬天的降雪,或是偶爾的地震,或是設備故障,抑或是有人員、物品掉落鐵軌等。只要是住在首都的人,大概每幾天就會聽到這一類的事情。只是日本首都圈的鐵路路線太多,而這些意外不見得都發生在同一條路線上,因此偶爾發生一些狀況,其實對交通影響非常有限。

不過,2011年3月11日下午的大地震,讓整個首都圈的電車全部停駛了。日本首都圈的電車停駛並不稀奇,但是讓整首都圈所有的電車全部停駛,而且有不少車站當天下午直接拉下鐵門結束營業,恐怕是日本進入電車社會之後首度發生的狀況。

電車停駛之後,直接受到影響的人就是在首都圈內上班上學的人。由於日本人從家中到學校或是職場的交通時間平均為一個多小時,而且大部分的人通勤通學都是搭比汽機車效率好很多的電車,因此地震當天,回家就成為在首都圈內上班上學的人的一個大問題。

在日本,搭一小時左右的電車所移動的距離大約是多少呢?

答案是不一定,因為這還要考量途中轉車時的移動時間以及候車時間等。

如果是途中完全沒有轉車的話,一個小時的電車的距離大概有50公里。如果途中要換好幾次車時,整個距離大概就只有30多公里。不論是50公里或是30多公里,都是相當遠的距離。而且一個多小時的通勤通學時間是日本人的平均值。因此家和職場的距離超過50公里以上的人其實並不少。

3.11大地震發生之後,東京的路上就漸漸出現人潮及車潮,因為發生這種事情時,很多人已經無心工作。而且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的家有沒有出狀況,因此一些業務不算緊迫的職場會讓員工提前回家。當然,一些生產線管理非常嚴格的工廠則比較複雜,因為這些工場必須要進行安全確認,等確認所有人員安全,決定中止當天生產線後,才能讓員工回去。

大地震當天傍晚,由於東京所有的電車全部停駛,因此很多人只能走路回家。當然,能走路回家的人其實可能只是少數的幸運兒。因為從平均數來看,大部分的人的家距離職場超過30公里以上。體力好的人走30公里,大概也要花個六七個小時,而且這還不考慮紅綠燈,也沒有考慮走錯路、問路的情形。如果把種種狀況考慮進去的話,可能要花八九個小時,甚至十個小時才能回到家。至於40公里、50公里或是住在更遠的地方的人,走路回家的話,當然要花更多時間。

這一天,東京部分自行車店的腳踏車全部銷售一空,因為騎腳踏車至少比走路快上一倍。又,由於當天首路圈的各個路段都發生大塞車的情形,因此當天同樣的距離,走路回家的人可能比開車回家的人效率要好。當天晚上,東京都宣布開放學校等臨時避難場所,讓家住得太遠,回不了家的人能有個地方休息一晚。

由於日本人從小學開始就接受過防災訓練。因此地震當天一大群人移動的情形,對日本人而言就只是實踐小時候體驗過的防災訓練而已。雖然整個首都圈的交通癱瘓,但是都市還是一樣發揮了都市的功能,就只是移動效率變差了而已。走路走累的人可能就到路旁的餐飲店休息一下。有些民眾回到家時,已經是隔天凌晨的三四點鐘了。

當天晚上九點多,東京的部分地下鐵回復運行。不過,能搭地下鐵回家的人,也只是少數的幸運兒而已。而深夜零時,東京車站30公里圈的電車,只有四成回復運行。

對日本首都圈的居民而言,這一天回家方式應該算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經驗。

台湾のデラックス長距離バス

台湾の長距離バスは必要以上に高級だと思う。
台湾で乗った、高級2列シートのバス(台南―台北で399元)は、こんな感じだった。
貧乏性の私には、落ちつかない感じがする。
   
日本で乗った、結構いい3列シートの長距離バスの写真も右側に載せておくね。

台湾のデラックスバスは何を目指して、どこへ進むのだろうかというぐらいハードに高級さがある。
 
シートはリクライニング対応で、マッサージいすにもなっている。
テレビもついていて、一応、アミューズメントシステムのようなものがついている。
テレビ、映画、音楽、簡単なゲームがついていて、バスの位置情報が見られてという仕様だけど、
とはいえ、もちろん映像は中国語しかついていないから、テレビや映画を見るのはちょっとハードルが高い。
テレビや位置情報も、それが生きているかどうかは、状況によるかな。そもそも電源が入らないテレビもある。

夜は女性を前に座らせるなどの安全サービスもある。ただ、それはバスは治安について何かあるということの裏返しかもしれない。
バスの中の治安に関して、そもそも余りバスの運転手に対して余りいいイメージを持っていない台湾人もいる。

これらのバスの料金は、シートの選択や時間帯によってかなりの割引があり、変動している。高級シートと一般シートには、それほど大きな価格差はないように思う。
バスの出発自体は24時間で順次行われているので、
つまり、重立った都市間の移動だけに関しては、終電に乗りおくれたとしても、バスを使うという選択肢もある。

台湾の長距離バスを使う欠点は、バス乗り場やバスの到着場所が会社によって違っていてわかりにくいということだけど、
台北駅での発着に関しては、台北駅に隣接する台北轉運站というバスターミナルができたので、そこに行けば何とかなるかな。
とはいえ、国光客運では台北西站A棟とかB棟もあって、荷物を持っての双方の行き来は若干骨が折れる。
 

ちなみに、我々が中国語のテキストで習うところの「汽車站」というのは、台湾ではなかなか聞かれず、「車站」(che1zhan4)でバスステーションとして通じる。
「轉運站」(zhuan3yun4zhan4)というのは、ハブ空港やハブ港湾を意味する言葉として使われてきていて、
バスターミナルを示す言葉として使うようになったのは、最近のことかなと思う。

寺廟與日本人

根據日本政府統計,日本在2008年,佛教系統的宗教法人的寺院數為75976間,而同年全日本的便利商店數其實也只有四萬間左右而已,也就是說,日本的佛教寺院比便利商店多很多。

從歷史上來看,影響日本最久最深的宗教就是佛教,至於一般外國人眼中的日本宗教「神道」其實是十九世紀才被包裝成宗教,歷史非常短。

講到日本的佛教寺廟,很多喜歡到日本觀光的台灣人可能會聯想到京都、奈良的大規模的古寺群,或是東京的淺草寺、長野的善光寺之類的。不過觀光客看的佛寺多半已經特化成觀光地區的大型佛寺,這種寺院和日本人生活中的佛教寺廟並不一樣。

對一般日本人而言,真正和生活有關的佛教寺廟其實多半是一些規模較小的寺院。這些寺院在早上可能會有和尚敲鐘,敲鐘對當地居民而言多少有報時的效果。有些寺院可能設有幼稚園,附近的居民就會把小孩送到這些幼稚園就讀。而多數日本人在辦喪事時,會請和尚來主持法事,而家族墳墓可能就是在某間寺院當中。這就是一般日本人和佛教寺院的關係。

如果台灣人到日本看這種小廟的話,會發現日本的寺院和台灣不太一樣。首先,日本的寺廟裡面通常有一堆墳墓,再來則是廟門通常是關著的,平常去掃墓的人可能還比去拜拜的人多。

日本學者上田紀行曾經在街頭做過一個簡單的調查。發現九成日本人對佛教有好感。不過只有一兩成的人對寺院或是和尚有好感。

這個原因主要是日本許多小廟已經特化成主持喪葬法事以及管理墳墓的機構,失去原有的宗教功能了。

日本在江戶時代時,曾經禁止過一些宗教,當時的政府想出的方法就是讓民眾都有自己的所屬佛教宗派,然後讓各個宗派的寺廟永久管理民眾的喪葬事宜。幕府可以透過寺廟監管民眾,而民眾也可以透過寺廟來向幕府證明自己沒有信不該信的教。因此,許多日本的寺廟都是江戶時代就開始受理喪葬及墳幕管理方面的業務,然後持續到現在。而不少日本人的祖墳都是從古時候就一直在某個廟裡面。

到了明治時代,由於政府已經不管和尚的生活,取妻生子的和尚愈來愈多,許多小廟變成世襲制,由父傳子、子傳孫的方式來營運。結果許多寺廟的主持並不是因為宗教信仰而變成主持,而是為了繼承家業,因此許多世襲的主持可能根本就不信佛教。再加上喪葬的法事、墓地管理是一筆不錯的收入,許多小廟漸漸從宗教機構變成墓地管理機構,等著家屬繳管理費就可以了。民眾來拜拜反而是打擾他們的私人生活,因此許多小廟並沒有積極開放給民眾上香參拜,甚至還有拒絕民眾拜拜的寺院 (不只是小廟而已,京都也有少古老的寺院禁止民眾參拜)。

由於許多小廟的世襲主持並沒有宗教家的使命感,再加上還不斷向墓地的家屬收錢,收了錢,廟方對家屬的態度、服務品質也沒有變好。結果日本民眾對這種寺院及和常的感觀就變差了。

由於近二十年來,日本的經濟狀況不佳,再加上民眾對喪葬的觀念漸漸改變,因此現在許多不想付錢給寺院的民眾便開始把祖墳遷到一些服務好而且便宜的墓地。因此今後許多沒有實質從事宗教活動,只靠收墓地管理費過活的寺廟的營運狀況會愈來愈糟糕。

由於日本一般坊間的寺廟並不積極讓民眾參拜,因此一般日本人的印象中,坊間的寺院並不算開放的空間。在日本人眼中,神社反而是開放的空間。

註1:
日本有些寺廟會附設幼稚園,這是種經營手法有助於和當地居民建立互動。由於這種例子並不少見,因此對日本人看到寺廟附有幼稚園時,並不會覺得稀奇。除了一些地區的規模較小的寺廟會有附設幼稚園以外,像東京的淺草寺、長野的善光寺、滋賀的延曆寺、京都的東本願寺、西本願寺等著名的大寺院也都有附設幼稚園。

註2:
因為日本的小廟多設有墳場,因此日本人在買房子時或是租房子時,通常比較不願意找寺廟附近的房子。這種感覺就像是台灣人不喜歡住在公墓附近一樣。

相關文章連結:
日本的和尚

日本円と台湾ドルの米ドルレートの推移

日本円と台湾ドルの外為変動」というので、日本と台湾との為替レートについて紹介したんだけど――
このトピックで載っていないような過去のものはどこにあるの?という質問があったので――(自分で調べられなかったのだろうか?と思いつつ、)答えてみたことを載せて、コンテンツにしてみる。

日本と台湾との間の直接のものはないんだけど、
過去の対米ドル為替レートの推移は、台湾の中央銀行で調べることができる。
我國與主要貿易對手通貨對美元之匯率
http://www.cbc.gov.tw/content.asp?mp=1&CuItem=36599

ここで調べられるのは、1960年からの米ドルとの為替レート。
日本円、独マルク、英ポンド、仏フラン、香港ドル、韓国ウォン、カナダドル、シンガポールドル、人民元、オーストラリアドル、インドネシアルピア、オランダギルダー、タイバーツ、マレーシアリンギット、フィリピンペソ、ユーロ
PDFとエクセルの両方でダウンロードできるので、かなり使いやすいと思う。
過去の為替レートを調べたい人には結構参考になると思うよ。

ついでなので、変動相場制へと移行する1971年1月から2001年1月までの日本円と台湾ドルのレートの推移のグラフをつくってみたよ。

ニュー台湾ドル」「中央銀行と台湾銀行」も見てね。

大地震過後

今天是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沖地震發生過後的第26天。這個地震帶來了許多災害,有些災害已經到了一個段落,有些災害仍然還在持續發生中 。

這個地震影響的範圍非常廣,不過主要的災區還是在日本的東北地方。

本人最近一次到日本東北,是前年的夏天。當時開著車子沿著海岸附近的道路,從釜石一路北上到山田,再從山田到岩泉。這個地方是日本的陸中海岸國立公園,沿途風景真的非常漂亮。開車的同時,我也留意到這個地方的道路和東京不太一樣,這裡的路上設了許多海嘯的警告標示及避難路線指示。這些標示牌除了表現出了這個區域特殊的風土狀況外,也顯示了這個國家在防災工作上做得非常踏實。

在日本,只要經常利用地方的圖書館、社區大學等公共設施,或是積極參與町內會活動,就會知道各個地方自治機關都設計好了災害發生時的避難路線。住在哪個區域的人應該先到哪個地方避難,其實全部都規劃好了。如果狀況惡化的話,還可以轉移到更大更安全的地方避難。而地方自治機關平時也都會確保緊急狀況時的糧食,如果民眾到避難設施生活的話,至少還可以維持一定程度的溫飽。當然,每年各個自治機關都會舉行防災訓練,這些自治機關為了吸引民眾參加這些訓練活動,他們想出各種有趣的點子、運用各種特殊設備,讓民眾具體理解災害時該如何對應。因此一般日本民眾在遇到災害時,多少會有一定程度的「知識」來進行危機應變,而不是只靠直覺及本能莽撞行事。同時,正確知識也可以壓縮掉似是而非的謠言的生成空間。

儘管日本這個國家在防災上投注了非常多的努力,但是自然的力量還是太大了。

看著電視上的災害訊息,我一直在擔心,前年夏天在山田町和岩泉町投宿的那兩間民宿的狀況。這兩間民宿都離海邊不遠,民宿的主人及家屬是否安全?山田町的那間提供我不少鯨類生態知識的「鯨と海の科学館」的鋼筋水泥建築是否在海嘯之中挺下來了?如果「鯨と海の科学館」沒有挺下來的話,支撐山田町的居民活力的最重要的象徵就毀了。

地震過後一個星期左右,在網路新聞上看到幾張海嘯衝過岩泉町的小本川水門那一瞬間的照片。部分照片正好就照到了前年夏天本人投宿的民宿,看了那幾張照片,我心中十分不安。前幾天,在網路上看到最新的衛星照片,岩泉町的那間民宿雖然受災,不過還好建築物還留在原地。不過山田町的那間民宿的建築物已經確定完全消失,看到衛星照片的景象,我受到非常大的衝擊。

直到昨天,從網路上得知山田町的那間民宿的主人一家全員安全避難,然後又從讀賣新聞的報導得知「鯨と海の科学館」挺下來了,而且館內的珍貴資料並沒有被海嘯沖走。看到這兩個消息,總算稍微安心了一點。

事實上,地震過後的隔天,東京就和往常的星期六沒什麼不同。3月14日星期一,關東地區開始進行少有的輪流停電,造成電車班次大亂。不過三天後,又回歸平靜。現在東京的居民還是像平常一樣到職場上班、到學校上課。鐵路公司為了節約用電,減少了列車班次、關掉部分車站內的電燈,停用多數電扶梯,但是這對一般居民生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至於週末的河濱地區,還是像往常一樣,有一堆打棒球、踢足球的小朋友,真的就和平常沒什麼兩樣。

福島的核電廠事故,雖然曾經讓東日本的居民感到不安,但是目前狀況至少已經有所進展。日本政府、各個地方自治機關、民間組織在這段期間不斷提供最新的環境放射線數據,而各個媒體在這段期間緊盯著日本政府及東電,同時也找這一方面的專家來檢視資料、分析狀況,甚至預測動向,同時也提供民眾核能方面的知識,讓極度潔癖的日本民眾從不安當中慢慢冷靜下來。

媒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教育。一個成熟的媒體並不是只告訴民眾有什麼、發生了什麼,還會告訴民眾這些事情背後的意義

在大地震發生過後的這段期間,凡是用心看過電視或是報紙的日本民眾,大概多少都會知道核能電廠的原理、基本構造,多少能區分核電廠和核子彈的差異,也會對環境放射線的數據的意義及放線性物質殘留量有點概念,甚至知道哪一種放射性元素該警覺留意,哪一種放射性元素不用過度恐慌。

相較之下,台灣的媒體似乎只喜歡選擇性地強調數據,卻完全沒有告知視聽大眾數據背後的意義。拜台灣的媒體水準之賜,鄰國的日本發生這種問題,台灣的媒體不但沒有對台灣民眾的「知」做出應有的貢獻,甚至還創造一堆假新聞、假內幕、假分析。

雖然災害並沒有結束,今後還有許多產業及經濟上的問題會發生,但是日本社會並沒有停下來,大部分的民眾還是像平常一樣,努力讓這個社會圓滑運作。現實中的日本,和台灣媒體報導下的日本,顯然有一大段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