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校園欺凌問題(3)

日本的校園欺凌問題是從1985年開始受到社會關注。

在日本,欺負、欺凌的行為叫「いじめ」。日語的「いじめ」的意思很廣。例如家裡頭兄弟姐妹在玩耍時,哥哥姐姐搶弟弟妹妹的玩具或零食就可以叫「いじめ」。小朋友之間玩耍時的惡作劇或開玩笑也可以叫「いじめ」。男孩子故意逗弄自己心中暗戀的女孩子的行為也算是「いじめ」。由於「いじめ」有時候只是惡作劇或開玩笑的另一種代替詞彙,所以以前日本的大人會覺得對「いじめ」反應過度的小孩有問題。

除了惡作劇和開玩笑,人的名字也可能成為「いじめ」的原因。

假設日本的小學算數課本中的應用問題出現了「太郎」這個人物,小學的班上又正好有學生名叫太郎的話,現實中的太郎可能就會成為班上的話題人物。老師在說明算數的題目時,如果講到「太郎」,全班同學可能會一齊轉頭看班上的「太郎」,也可能會大笑。對日本人而言,這種狀況也算是「いじめ」。

這種「いじめ」不是蓄意的攻擊行為,也不是開玩笑或惡作劇,而是偶然的結果。小朋友把太郎這個名字當成話題,就只是因為小朋友的見識不多,覺得課本裡的人名和班上的同學的名字一樣是很好玩的事,如此而已。這種「いじめ」雖然不帶惡意,不過如果小朋友的反應太激烈、太頻繁,讓太郎覺得很煩、很不舒服的話,這種「いじめ」就可能變成校園問題或社會問題的「いじめ」。這時候學校可能就會介入。

另外,日本有些家長為小孩取名字時很隨興。如果這種家長喜歡棒球,而且希望自己的小孩能成為優秀的棒球選手,就可能把自己的小孩取名為「球兒」(日文的「球兒」就是打球的小選手)。如果「球兒」上了小學後真的參加社區的少棒社團,名字就可能成為社團小朋友之間的話題。因為「球兒」這個名字和「球兒」這個身分一致。對小朋友而言是很有趣的事。如果「球兒」的選手的球技非常好,可能沒什麼問題。不過如果「球兒」選手的球技不佳的話,這個名字對當事人而言就特別敏感。如果名字遭到冷嘲熱諷,當事人當然會受傷。如果有人冒失地從名字來鼓勵當事人,也可能弄巧成拙。這種觸碰當事人敏感部分的行為,不論是善意或惡意,在日本都叫「いじめ」。

2000年代之後,有不少日本家長給自己小孩取非常奇特的名字。有些可能是借用漫畫、卡通、電玩人物的名字,有些可能是借用簡單的外語詞彙的音,然後再配上很難聯想的奇特的漢字組合。由於這一類名字太奇特,而且讓人印象深刻,所以日本人把這種奇特的名字叫作「キラキラネーム」。「キラキラ」就是閃閃發光,「ネーム」就是name。這些家長給小孩子取奇特的名字,並沒有惡意,就只是覺得該給小孩子取個可愛,有個性的名字而已。這些有特殊名字的小孩在小學階段可能沒有特別的問題,不過到了比較有常識的中學或高校階段,過度奇特或幼稚的名字就可能成為同學們的話題。奇特的名字成為話題,未必是出於別人的惡意,但是在中高階段的人格形成過程中,這種事對當事人而言相當敏感。敏感的名字遭人議論,就是雪上加霜。在日本,這也算「いじめ」。

除了名字以外,日本小孩的便當也可能是「いじめ」的原因。

在日本,有不少幼稚園沒有提供午餐,家長必須要為小孩準備便當。日本家長做的便當多半都很精緻美觀、色彩分明。精緻美觀、色彩分明的便當就是平均標準。不過不是每個家長的手藝都那麼好。所以有些小朋友的便當的菜色配置可能並不美觀。到了午餐時間,大家把便當拿出來吃的時候,比較不美觀的便當就成了比較顯眼的異類,甚至變成話題。這種狀況在日本也算是「いじめ」。

這種「いじめ」沒有暴力,也未必有惡意。就只是便當成為別人關注的焦點而已。有些人可能不在乎這種事,但是也一定有人不喜歡自己的不太美觀的便當被人指指點點。如果有別的小朋友出於善意,冒失地在大家面前安慰便當不美觀的小朋友的話,反而會讓當事人更難堪。也就是說,善意也可能造成傷害。這種弄巧成拙的善意就相當於日本文部科學省在2005年以前的欺凌形態中的「強迫接受好意」。

2000年後半,部分日本家長之間開始流行製作可愛的「人物便當」。人物便當就是用一些簡單的小工具把色彩鮮明的食材切割拼湊成可愛的卡通、漫畫、電玩的人物,或可愛商品的品牌人物。小孩子能吃到可愛的便當,當然很高興。但是這個現象會造成其他家長的壓力,因為大家會擔心自己小孩的普通便當會淪為「相對不美觀」的便當。如果小朋友比較沒有自信或不想被人注目的地方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的話,就算是遭到「いじめ」。由於製作人物便當有食品衛生的疑慮,而且可愛人物便當容易造成家長之間的競爭和小孩之間的比較。這種製造差異的行為就可能引發新的「いじめ」問題。所以現在有些日本的幼稚園會要求學生家長不要製作人物便當。

上述的種種事例,對某些人而言可能沒什麼大不了。有些人可能不在乎自己的名字成為大家的話題,有些人可能不在乎自己的便當成為別人的話題。但是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看事情的立場不同,所以感覺不可能一樣。特別是名字關係到自己的人格,便當則反映了自己家人的廚藝和手藝能力。如果當事人沒有自信,冒失的關注會讓當事人覺得更難堪,甚至造成內心的創傷。不得體的冒失關注的效果就和反諷如出一轍。

由於很多「いじめ」行為的背後並不帶惡意,很多行為其實是小孩子成長中理所當然的反應。所以日本在處理這種問題時,並不是用貼標籤的方式來傷害加害者,而是用教育的方法來改善問題。例如告訴小孩子和別人相處時,什麼樣的行為適切,什麼樣的行為不適切。同時讓小孩子思考什麼樣的行為可能會造成別人什麼樣的反應。

如果發生了非常嚴重的欺凌問題,學校能做的就是讓加害者停止出席。停止出席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懲罰加害者,而是為了確保一般學生的受教權益。停止出席也不會影響加害者的受教權。因為停止出席不是放假,也不是停學,而是在學校的其他教室接受專業人員的個別輔導。

如果欺凌的狀況涉及犯罪行為的話,學校就會報警處理。報警處理並不是用警察的力量讓加害者恐懼,也不是為了懲罰加害者,而是把違法的事件交由司法程序處理,讓更專門的少年事件處理制度來改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