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的日文

在網路上,偶爾可以看有一些吃素的台灣人在赴日觀光之前煩惱飲食上的問題。甚至還有人在網路上問「有沒有素食」的日語要怎麼講,以便在觀光時派上用場。

「有沒有素食」的日語到底該怎麼講呢?是「素食がありますか」呢?還是「精進料理がありますか」呢?或是兩者皆可呢?

答案是以上皆非。這兩句話都是文法正確,但意思傳達錯誤。日語的「素食」「精進料理」和台灣人講的「素食」根本上是不同的東西。用「素食」「精進料理」這兩個詞和日本人溝通的話,一般日本人會想成別的東西,不會想到台灣人觀念中「素食」。

如果真的要在觀光時用日語問「有沒有素食」的話,「ベジタリアンのメニューがありますか」這樣的說法比較不會造成誤會。

不過,事情並不單純。請先把文章看完。

有些學過日語的人可能會感到疑惑:「素食」和「精進料理」在日本的字典都查得到,而且字典上的意思都是指不使用肉類的料理,為什麼不能用「素食」和「精進料理」這些詞呢?

如果去翻日本人用的國語辭典的話,廣辭苑和大辭林對「素食」這個詞條的解釋的確有「不含肉類的蔬菜類食物」這種意思。而大辭林、明鏡等字典對於「精進料理」的解釋內容則是「不使用肉、魚,以蔬菜、豆腐等植物性材料作成的料理」。

這裡要注意的是,這些字典只是解釋日文中的「素食」和「精進料理」的意思。字典把「素食」和「精進料理」解釋成「不用肉類、只用植物類材料作成的料理」,但是這些字典從來沒有說「世界上所有不用肉類、只用植物類材料作成的料理都可以叫『素食』或『精進料理』」。

許多在學外語的人,往往會因為語言知識不足或是沒有正確理解字典的功能而擅自把字典裡的內容擴大解釋。外語教師或許會鼓勵或是建議學生購買特定的外語字典,但是很少教師會告訴學生字典的本質是什麼。

字典雖然是一種參考資料,但是一般字典的內容其實並不精確。不精確的原因一方面是字典的詞條解釋的篇幅有限,另一方面,許多詞彙的意義本來就有某種程度的模糊性。因此一般字典提供使用者的是「約略的概念」而非「嚴密的定義」。儘管一般字典只提供「約略的概念」,但是這種功能已經十分強大。不過如果擅自把字典的內容解讀為「嚴密的定義」或是擅自把字典內容擴張解釋的話,就會發生錯誤。

如果用邏輯的敘述法來說明的話,日語中的「素食」和「精進料理」只是「不含肉類的植物性料理」的充分條件,而非必要條件。

用一種比較易懂的講法的話,就是日語中的「素食」和「精進料理」這兩個詞彙雖然和台灣人觀念中的「素食」有共通的部分,但絕非一模一樣的東西。

先來談日語的「素食」。

廣辭苑和大辭林這兩本字典中都有「素食」這個詞條,而且兩本字典對「素食」這個詞條的解釋中的確有「不含肉類的蔬菜類食物」這樣的意思,不過這並不代表日本人對「素食」這個詞彙的認知是「不含肉類的蔬菜類食物」。

「不含肉類的蔬菜類食物」這樣的解釋在廣辭苑的「素食」條目中是列在第一項,在大辭林的「素食」條目中則是列在最後一項。從這兩本字典的編排習慣來看的話,廣辭苑的詞條解釋是先列舊的意思,再列新的意思,而大辭林的詞條解釋排列則是愈新的意思排在愈前面。也就是說,在日語中,「素食=不含肉類的蔬菜類食物」是古時候的用法。如果在古書上看到「素食」這個詞的話,意思可能是「不含肉類的蔬菜類食物」。不過現代日語的「素食」是指「平凡的食物」「粗茶淡飯」而非「不含肉類的蔬菜類食物」。

因此,在2010年的現代,在一般日本的餐廳中向店員詢問「素食がありますか」時,就相當於在問店員「有沒有粗茶淡飯」。當然,店員會覺得莫名其妙:我們餐廳提供的食物都在清楚地列菜單裡,照著菜單選自己想吃的東西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問我有沒有粗茶淡飯呢?

至於現代日語中的「精進料理」這個詞,的確有「不含肉類的植物性料理」的意思。但是要注意的是,「精進料理」在日本人眼中雖然是不含肉的食物,但是這絕對不是台灣人眼中單純不放肉的料理。「精進料理」其實是寺院用來款待來賓用的豪華料理。


日本的精進料理。精進料理是日本的寺院用來招待賓客用的豪華料理。這張照片是非常典型的精進料理。有些人可能覺得照片中的食物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傳統的日本僧侶的食物只有一碗湯、一盤菜來配飯而已。和傳統僧侶的食生活相比,精進料理就顯得非常豪華。在日本,精進料理是非常偏門而且奇特的食物,通常只有寺院等與佛教有關的設施才會提供精進料理,一般的餐廳沒有能力準備這種菜單。如果在一般日本的餐廳詢問店員「精進料理がありますか」的話,就是在問他們能不能準備和這張照片中的食物同等級的料理,那答案當然是「不可能」。

◆◆◆

「ベジタリアンのメニューがありますか」這句話雖然完全可以傳達台灣人觀念中的「素食」,但是這句話的文法、意思雖然正確,但是在現實中並不實用

每個國家的食文化不同,台灣人覺得理所當然的食文化,在別的國家不見得理所當然。例如日本就沒有台灣那樣的素食文化(※詳情請參考本站的「日本與素食文化」這篇文章)。一般日本大眾對攝取動物蛋白並沒有抵抗感,這個平均壽命世界排行第一的長壽國的國民並不覺得攝取動物蛋白不健康,所以這個國家的大眾餐廳在設計菜單時,實在沒有理由排除動物蛋白類食材。

基本上,如果要吃素,又想到日本觀光的話,就必須要有一種覺悟:不到當地的餐廳用餐。

不到當地餐廳用餐,並不代表在日本觀光就必須餓肚子,吃素的人可以在便利商店購買生菜沙拉或是不含動物類食材的飯糰解決,再不然就是要找設有自助式生菜沙拉吧台的特殊餐廳。如果在日本有親戚朋友有能力提供廚房的話,購買食材自行調理也是一種解決方式。事實上,要同時完美解決吃素和觀光兩種問題的話,也只有這些方法而已。

至於到當地餐廳向店員詢問「有沒有素食」,雖然問個問題不會怎麼樣,但是從一般日本餐飲業的營業方式來看,向店員詢問「有沒有素食」其實沒有意義。這是因為經營餐廳的人的常識中,他們的客人都是一般人,而他們眼中的一般人並沒有特殊的飲食傾向。因此他們當然沒有必要去刻意區分「肉」和「非肉」的東西。再加上日本的一般餐飲業多半會把菜單或是食品模型置於店門口,這意味著「我們有提供這些餐點,如果想吃的話,歡迎光臨」。因此到一個菜單設計得親切易懂,而且在飲食文化中沒有去刻意區分「肉」和「非肉」的世界中,問他們「有沒有素食」的結果,就是「很抱歉」。

至於在比較有系統的大眾連鎖餐廳,更沒有辦法做這種要求。因為現代化的大眾連鎖餐廳基於食品衛生管理的考量,餐廳裡根本不設廚房。餐廳裡的菜全部是由外部廚房供應,外部廚房做好菜之後,再透過冷藏貨櫃把菜送到餐廳裡。店員做的只是把菜加溫,放在盤子裡,端到客人桌上而已。所以餐廳只能提供菜單中的料理,店員沒有權限也沒有能力擅自變更料理中的食材。

換個角度來看的話,日本料理中,就算碗盤中看不到肉,也不代表食材中不含肉。例如吃蕎麥麵時所沾的醬汁就包含柴魚高湯。當然,除了蕎麥麵的醬汁以外,許多日本料理在製作過程中,都會使用柴魚高湯。這就是日本料理的特徵。因此,吃素的人到日本旅行的確會有些不方便,因為日本並沒有「完全排除動物蛋白」的食文化。

那麼,如果吃素的台灣人到日本旅遊時,是否可以投宿於佛教寺院相關設施,並在設施內食用「精進料理」呢?

答案是「可以」。部分日本的佛教相關設施的確有提供住宿服務,而且也供應精進料理。但是要注意的是,這裡的「可以」指的是可以住宿,吃得到精進料理。不過吃精進料理並不等同吃素,因為日本人和台灣人在吃肉的觀念上完全不同。在日本人眼中,精進料理是不放「肉」的食物,但是可能會使用魚類、海產類製品。例如上面的精進料理的照片中,中央上方小碟中盛著菠菜,而菠菜的表面則是柴魚絲,而照片中的其他的菜在調理時恐怕還加了柴魚高湯。在日本的食文化思維中,這道料理完全沒有放肉。因為在現代日語的邏輯中,日本人不會把「魚」當成「肉」類。但是在台灣人的眼中,則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所以基於信仰吃素的台灣人如果去日本吃了精進料理,就會破戒。

因此,嚴格勵行吃素的台灣人赴日旅遊時,就算投宿在日本的佛教相關設施,就算預訂了精進料理也沒有用,因為日本的精進料理在調理過程中可能會加入魚類的製品。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吃生菜,或是向當地的友人借用廚房或食材來自行調理。

事實上,除了吃素的人以外,住在日本的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人,或是一些來自東南亞或是中東的回教徒在日本吃東西時也不太方便。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人不吃牛肉和豬肉,而回教徒則不吃豬肉,甚至還不能攝取含酒精成分的東西。由於日本的醬油在製造過程中多少會添加酒,日本料理也多少會加入調理用酒,所以這些人在外飲食時,通常只能吃自己準備的便當。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信仰也可能不一樣,所以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飲食禁忌。這個世界上,最清楚自己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的人,就是自己。如果自己的飲食禁忌比較特殊,就應該要有「由自己來準備適合自己專用的食物」的自覺,這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法,也是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本來一般外食產業的客源是設定在沒有特別飲食禁忌的大眾,所以有特殊飲食禁忌的人也應該要有「並不是每個業者都有能力配合自己的飲食禁忌」的自覺。如果自己有特殊的飲食禁忌,卻又想到菜單設計上沒有特別考量特殊飲食禁忌的大眾餐廳用餐的話,這樣的行為無異於放棄了自我飲食管理的責任。

コメント

  1. scm

    很有用的知識。Thanks!

  2. 朋友有人吃素的…她說,雞蛋不能吃,使用調味料或是買零食吃時,也要看清楚上面的成分標示是否有葷食成份,料理肉食跟素食不能使用同一個廚具(例:烤肉沾醬後刷肉的刷子,就不能拿來當素食用的刷子)。
    台灣專門做素食的餐廳不少,因此在台灣吃素食還算方便。
    至於吃素的原因,有可能是跟著家人一起吃的習慣、跟神明許願為了還願的承諾,或是認為吃素有益健康等。另外情況是家裡有喪事,為了往生者而要吃素七七四十九天。

  3. UTAKO

    有些地方有錯字呢
    還有一些不必要的贅字是否也可改一下呢?
    例如這段:”沒有正確理解字典的功能而將擅自將字典的內容擴大解釋”

    “將”不需要出現兩次的

  4. 謝謝回應及指正
    To UTAKO:

    謝謝您的指正。

    原文已修正。

    在此,我們為我們所犯的錯誤向所有讀過這篇文章的人致歉。

    今後歡迎您繼續指教。
    ☆☆☆

    To scm:

    謝謝您的回應及鼓勵。

    今後歡迎您繼續指教。
    ☆☆☆

    To 君:

    謝謝您的回應。

    一般人可能會覺得吃素的人生活上有許多不方便。

    不過換一個角度來思考的話,
    現代的台灣人飲食太過依賴外食、速食產業,
    把在外用餐視為理所當然,結果忽略了自己吃下了什麼東西。
    相較之下,吃素的人可能比不吃素的人更有機會關心自己吃了什麼。
    事實上,最安全的最保險的飲食其實還是自己調理、自己準備的食物。

    今後歡迎您繼續指教。
    ☆☆☆

  5. Unknown

    其實在台灣吃素事件很複雜的事

    首先
    有無宗教的關係
    可見幾乎都是
    從要求煮食的器具不可碰葷
    這點就可以看出
    甚至是蛋奶都不吃
    這已可以稱為是吃齋
    已不是單單的吃素了

    反之
    像吃葷邊素
    可說在素食者的定義上
    不能算是吃素
    起碼得恪守連煮食器具都不可碰葷
    這可不是洗過就可以算歸0的

    所以綜合過後
    素食應該是定義為
    食(煮.吃)全程都不碰葷
    但蛋奶可以食用

    也要說很多吃素.齋(這尤其諷刺)
    口素心不素
    菜名菜形卻模仿葷食

    相較日本的精進料理
    有種雜陳的感覺
    等感覺能具象文字後
    再來談談
    就這樣…

  6. Ray

    那麼「菜食」這個字呢?大辭林是這樣解釋:
    人間が野菜・果物など植物性食品を中心に食べ,肉・魚類を避けること。 ↔ 肉食

    我搜了一下「”菜食があります”」,也有出現「世界にはその地域と文化に根付いた多種多様の菜食があります。」像這樣看起來像中文的素食相差不遠的用法(不過如同您文章所說,直接用問句說「菜食がありますか」恐怕還是不實用)

  7. 感謝您的說明,我是因為參加旅行社告知說我不吃肉(非關宗教),然後旅行社告知有精進料理,才知道有這樣的選擇,真的非常開心呢!

  8. 謝謝您的回應。

    中文的「素食」指的是特定的【食物】,是看得到、摸得到的物質。

    日文的「菜食」是特定的【飲食習慣】,這種感覺就像是草食獸的「草食」,肉食獸的「肉食」。
    是抽象的觀念,不是物質,看不到也摸不到。

    To VIOLET:

    謝謝您的回應。

    本文以及本文的照片已經提到,精進料理也可能使用魚肉。
    不過如果您可以接受魚肉的話,精進料理的確是選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