すり、ひったくり、ぼったくりを表現する

よく中華系の人から質問を受けるので、逆にどういうふうに言うのかということに興味を持った。

「すり」をするのは、「扒」(pa2)という。
「すり」をする人は「扒手」(pa2shou3)

「ひったくり」をするのは、「搶」(qiang3)とか「搶劫」(qiang3jie2)。
ひったくる人は、特に言い方はないので、「強盜」(qiang2dao4)と言うしかない。

「ぼったくり」をするのは、なかなか表現しにくい言葉みたいなんだけど、強いて言えば「敲竹槓」(qiao1zhu2gang4)、「敲詐」(qiao1zha4)という。
この言い方だと、私が相手をだます行為になるので、これは受け身的な言い方にする方が多いか。

「置き引き」をするのは、「偷」(tou1)というよ。これは置き引きのことを言っているわけではなくて、一般的に盗まれるということと同じだよ。ちなみに泥棒は、「小偷」(xiao3tou1)だよ。

「泥棒」はそのまま漢字で書いても通じないよ。
そこで、我々は泥棒を漢字にしようとすると、「盗人」とかを想像するけど、
これは現代の中国語にはない表現なので、無理して何とか訳そうとすると、文字どおり「人を盗む」とするしかないかなと思う。
「偷人」(tou1ren2)については言葉があって、不倫とかそういうのが思い浮かんで来るみたいだ。

これらを使って、すりだ!ひったくりだ!というときは、そのままその言葉を言えばいい。

「~に遭った」というときは、「被~了」(bei4~le)というふうな受け身形があったよね。間に動詞を挟めばいいよ。

「~に気をつけてね」という言葉だけど――「小心~」(xiao3xin1)と言って注意喚起することもあるかもしれないけど、これはあえて言い合うことでもないかな。
こういう声かけをしようとすること自体、我々はちょっと危機意識が足りないのかもしれない。

嘘を表現する」も見てね。

日本的校園欺凌問題(2)

校園欺凌是現在日本青少年問題中的重要課題之一。那麼日本的校園欺凌問題到底有多嚴重呢?

其實這個問題沒有答案。

因為這不是單純的輕重問題。真正的重點是每個欺凌事件都該妥善解決。

由於每個人的生活、成長背景不同,看事物的角度也不同,所以每個人在判斷事情時多少會不一樣。某些人感覺中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在其他人的感覺中可能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在欺凌問題中,加害者往往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是欺凌,也不會覺得自己是加害者,當然也不會知道受害者的感覺。被害者有什麼感覺,只有被害者最清楚。旁觀者和加害者很難理解。

其實日本在調查校園欺凌問題時,就發現很多狀況是加害者覺得自己的行為不會傷害人,但是結果卻造成傷害。更糟糕的是傷害發生後,加害者還是覺得自己的行為沒有那麼嚴重,而有能力制止問題的老師和家長也沒有努力去理解受害者當事人的狀況,擅自用【我覺得應該沒那麼嚴重,所以不可能會有這種結果,所以加害者沒有問題,問題是受害者的反應過度】這種思維來終結問題。結果問題就無法妥善解決。甚至成為學校或將來社會不安定的問題根源。

由於早期日本的大人多半覺得欺凌事件中的被害者是「反應過度」,進而造成被害者二度傷害,所以有時候被害者不見得敢把事情告訴大人。如果大人和小孩之間的信賴不足,欺凌問題就不會浮上檯面。由於欺凌問題是在檯面下發生,所以日本的校園欺凌的調查結果不是「發生件數」,而是「認知件數」。

「發生件數」和「認知件數」的意義完全不一樣。早期日本的文部省在調查欺凌問題時,由於研究經驗不足,所以把調查到的數值當成「發生件數」。如果學校用心發現欺凌問題,調查中的「發生件數」就可能變高。不知情的人會誤以為學校的教育有問題。如果學校完全不關心欺凌問題的話,學校的欺凌發生件數就是零。不知情的人就可能以為這間學校很和平。這個結果就是有些學校為了聲譽,把欺凌問題化小,或是隱瞞問題。這樣學校方面也可以省事。

日本的文部科學省發現這個問題後,就向各級學校宣導「任何學校都可能有欺凌事件,只是大家沒有發現而已」,然後在2006年把調查數值正名為「認知件數」。「認知件數」高,就代表學校有積極發現問題。「認知件數」低,就代表學校沒看到學生的問題。如果全日本的欺凌「認知件數」激增,不代表日本教育出問題,而是大部分的老師都有努力發現學生之間的深層問題。「認知件數」實質上變成了學校處理學生之間深層問題的績效。

文部科學省不但提到「任何學校都可能有欺凌事件」,也有提到「任何學生都可能有欺凌行為」。這是一種自省的觀點。由於每個人都當過學生,所以每個人都可能做過這種事。特別是現實中很多欺凌其實是玩笑或遊戲中的意外失控,所以任何人都可能成為欺凌的加害者。

日本處理欺凌問題時的方式是保護被害者,儘可能減少被害。不管是校內或是校外,不管是開玩笑或是真的攻擊,只要有人受到傷害,就不能忽視。因為出發點是減少被害,所以在處置犯錯學生時,也不能讓犯錯學生成為新的被害者。要用制度防止欺凌,就不能讓制度淪為欺凌的工具。

相較之下,台灣在處理欺凌問題時,是用另一種暴力來攻擊人。而且是社會層級的暴力。

具體而言,就是造了一個非常狠毒的暴力詞彙【霸凌】來攻擊人。

台灣流行的「霸凌」一詞,是2004年台灣某個民間組織為了製造話題而創出來的詞。在2004年之前,台灣所有和校園欺凌問題有關的論文,不論是教育學、社會學、文學,一律是用「欺凌」或「欺負」這種普通詞彙來描述問題。完全沒有「霸凌」這個詞。

2004年,台灣有媒體開始使用「霸凌」這個詞之後,同年才有學者在寫文章時跟著使用。翌年,就有碩士論文出現了「霸凌」這個詞。這些用了「霸凌」的論文的參考文獻就是某個民間組織寫的《國小兒童校園霸凌(bully)現象調查報告》。這個原始報告在標題中特別用了英文「bully」,內文也提到「霸凌」是譯自英語的「bully」。報告中「名詞界定」列的第一項就是「霸凌(bully)」。

這種在中文之後夾帶英文的寫法看起來好像很有學問,不過寫報告的人顯然沒搞清楚「bully」的意思。

首先,2004年的原始報告中的「霸凌」全部是概念名詞。英文的「bully」用作名詞的話,指的是欺負人的惡霸。指的是「人」而非「事」。如果要指事情或現象的話,應該是「bullying」。也就是說,這個報告從標題到名詞界定的英文標註都用錯了。

有些人可能會以為「霸凌」是音譯的結果。其實「bully」的近似音是「布里」,「bullying」的近似音是「布林」。怎麼樣都不會有「霸」的感覺,所以從音譯的角度也說不通。

《國小兒童校園霸凌(bully)現象調查報告》中還提到區別「打鬧」和「霸凌」的指標。舉出了面部表情、參與意願、用力程度等指標來區別「打鬧」和「霸凌」。其實這一部分的報告是譯自英語圈國家教育現場的指導手冊的內容。而且這些指導手冊的原文是在區分「激烈的玩耍」(rough-and-tumble play)和「攻擊」(aggression)。這些指導手冊參考的文獻是英國教育學者麥克博爾頓(Michael J Boulton)在1990年寫的區分「遊戲性的打架」(playful fighting)及「攻擊性的打架」(aggressive fighting)的論文。

這些文獻研究的都是攻擊現象(aggression)而非「bullying」。恐怕當時製作《國小兒童校園霸凌(bully)現象調查報告》的人實在太想向台灣大眾推廣「霸凌」這個新詞,所以就是把外國的教育指導手冊中的「aggression」(攻擊現象)改成「霸凌」,而且還用錯了英文。

其實在外國的教育研究中,「aggression」(攻擊)和「bullying」(欺凌)是不一樣的東西。「aggression」(攻擊)的種類很多,「bullying」只是其中一種而已。「aggression」還包含不屬於「bullying」的部分。例如兩群人起衝突、打架時,這種現象就算是「aggression」。有些小孩的語言能力和心智沒有發展完全,這些小孩由於表達手段不足,所以只能用攻擊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意思。這種現象也是「aggression」。這些例子都不屬於「bullying」。

外國的教育指導手冊原文提到的是區分「aggression」的方式,然而這個部分譯成中文時,卻被硬改成「霸凌」了。也就是說,《國小兒童校園霸凌(bully)現象調查報告》不但沒分清楚「bully」和「bullying」,還把「aggression」這個詞也一同混淆了。

那麼為什麼有不少人喜歡用「霸凌」這個詞呢?

簡單地說,就是當時台灣大眾根本沒聽過「霸凌」這個詞,加上推廣這個詞彙的民間組織把這個詞描述得「好像很有深度」,而且用拗口怪異的詞彙容易給大眾一種很有學問的感覺。

很多人聽到沒聽過的詞彙時,往往會先下意識地認為自己孤陋寡聞、知識不足,卻忽略了他人裝腔作勢的可能性。其實,在台灣,利用這種心理來裝腔作勢的人很多。資訊素養不足,或是沒有查證能力的人就很容易上鉤。「霸凌」就是在這種狀況下變成流行語。

其實除了「霸凌」以外,台灣很多「看似」人文科學的文章或是翻譯書中都可以發現一些拗口怪異的詞彙。如果仔細去分析這些文章或書籍的內容的話,可以發現很多東西只是作者或譯者用拗口怪異的詞彙裝腔作勢來掩飾作品內容貧乏,或掩飾翻譯能力不足。

「霸凌」這個詞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帶有人格指控。「欺凌」和「欺負」這兩個詞的「欺」字描述的都是單純的行為,不過「霸凌」這個詞的「霸」字卻容易讓人聯想到加害者的人格和態度。台灣媒體愛用「霸凌」這個詞,就只是這個詞可以當成暴力工具。諷刺的是台灣的學術界、教育界,甚至政界都跟著媒體起舞。

在日本的校園欺凌的研究中,很多加害者並不是因為人格或態度問題而成為加害者。很多人是無意中成為加害者。很多加害者可能只是惡作劇或開玩笑逾矩而誤傷他人。如果這些人事前知道這些行為可能傷害到他人,恐怕大部分的人都會避免做出這些事情。很多「欺凌」問題是結果上變成「欺凌」,而非動機上的問題。十惡不赦的人格及態度造成的欺凌問題反而是特例。

日本的國立教育政策研究所曾經在日本的某個地方都市的十九間學校做了六年12次的欺凌問題追縱調查。選擇地方都市,是因為有些學校接近大都市,有些學校接近鄉下,可以避免城鄉特性干擾結果。其中有五百九十多人是從小學四年級開始追縱到中學三年級。

在這12次調查的結果中,研究人員發現:
596人當中,只有一個人是連續被害者(連續11次),從來沒有被人欺負過的人只有58人。
594人當中,只有兩個人是連續加害者(連續10次),從來沒有欺負過人的人只有66人。

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加害者,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被害者。加害者可能會變被害者,被害者也可能成為加害者。所以日本的文部科學省不相信會有學校沒有欺凌問題。在這個調查中的九成加害者當中,大部分的人的人格和態度恐怕都很正常,只是行為一時逾矩而已。日本的教育政策的出發點是避免有人受到傷害。加害者當然有問題,但是這個問題並不是用攻擊或是傷害加害者來解決,真正重要的是用教育的方法改正加害者的觀念。攻擊或是傷害只會造出更多加害者及受害者,讓問題繼續增殖。

其實不只是日本,澳洲的教育當局在研究「bullying」問題時,也指出「bullying」問題是源自於學生之間的嫉妒、不信任、恐懼、不懂事、無知的結果。他們並沒有把「bullying」的加害者描述得十惡不赦。而這些國家的教育政策不是用另一種暴力去傷害或是惡整「bullying」的加害者,而是用教育的方法減少學生之間的嫉妒、不信任、恐懼、不懂事、無知等問題,讓他們不致變成加害者,這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相對之下,台灣流行的「霸凌」這個詞,在台灣媒體的加持下已經暴力化了。也就是說,台灣的「霸凌」一詞本身已經變質成言語暴力的加害工具。諷刺的是學術界、教育界、政界仍然用得樂此不疲。媒體過度使用這個詞的結果就是窄化了社會對校園欺凌問題的認知,讓大家只看到極為嚴重、異常的部分,而忽略了現實中還有更多因為一般人行為逾矩造成他人傷害的欺凌行為。當初極力推廣「霸凌」這個詞的民間組織恐怕無法想像自己推廣的詞彙本身就是一種惡質的暴力工具。

台湾の紅葉

以前、「台湾人の季節感」ということで、台湾に紅葉がないかのように書いたけれども、
やっぱり山の中に入ると、それなりに紅葉を見られるよ。
  

この写真は1月に撮影したもので、紅葉の季節は日本のそれよりもずっとおくれてやってくる気がする。
幾ら紅葉が見られるといっても、山の中に落葉樹がまざっ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であって、すべての木々の色が変わるという感じでもないし、
地面に見えている草花は青々としているわけで、そこに違和感が覚えなくもない。
やっぱり本格的な紅葉を見たければ、それは日本とかに来た方がいいのかもね。

紅葉が見られるようなこういう山間地域は結構山が深い場所にあるので、
今でも結構根性が要ることかもしれないけど、
この写真で撮影した場所なんかは道は舗装されているし、
頑張ればバイクで行けなくもないから、行こうと思う人はいるのかなと思う。
ただ、行くときには、日本と違ってがけ崩れ対策とかの公共工事が不十分じゃないから、落石に注意してね。

日本的校園欺凌問題(1)

在日本,講到校園問題,很多人會聯想到「いじめ」。日語的「いじめ」的意思就是欺負、欺凌。

在1980年代之前,日本沒什麼人關心「いじめ」問題。在當時民眾的感覺中,小孩子的世界的「いじめ」其實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當時的大人認為遭受「いじめ」的人多半自己有問題。到了1980年左右,日本校園的最大問題是校內暴力。具體而言就是不良學生打群架、打老師、破壞學校設備等。當時各個學校的第一要務是防止校內暴力。相較之下「いじめ」的優先度不高,所以也沒有深入研究。

一直到日本發生了學生因為「いじめ」而自殺的事件,「いじめ」才變成日本社會關注的話題。

日本在1985年就發生過多起「いじめ」造成的學生自殺事件。由於事件不只一件,所以日本警察開始留意「いじめ」問題,法務省也在1985年版的《犯罪白書》的青少年偏差問題資料中增列了「いじめ」的研究資料。

到了1986年,日本又發生了中學生因為「いじめ」而自殺的事件。這名學生是因為長期遭到同學戲弄、被逼到極限而自殺。而且事件的背景包含了教師怠忽職守的問題。日本媒體大幅報導這件事後,又引發了連鎖自殺的現象。因為有些受到欺負的學生發現自殺可以吸引媒體報導,可以做死後復仇。結果日本的媒體也開始小心處理這方面的報導。文部省也開始比較深入地調查各級學校的「いじめ」問題。

當時的文部省把「いじめ」定義成「單方面針對弱者,持續攻擊身體或心理,讓對方深刻感受到痛苦」。這個定義其實和中文的「欺負」「欺凌」的意思接近。

不過調查校園欺凌問題時,實質上只能調查到「學校發現的事例」而已。而且當時文部省的定義包含了「單方面」「持續」「深刻」的修飾語。這些修飾語會讓學校現場無所適從。因為有這些修飾語,調查就不是單純判定「有」或「無」,而是要判定是否「單方面」、是否「持續」、是否「深刻」。結果話題一過,後續的調查數據就變少了。

1994年,日本又發生了中學生受到欺凌而自殺的事件。當時的日本媒體公開了學生的遺書。這名學生在遺書中詳述了受到欺凌的經過。受害內容除了遭到毆打之外,還被勒索金錢。當時有媒體報導勒索總額超過百萬日元。這件事震憾了日本社會。

當時很多日本人還是覺得欺凌事件中的被害者多少有問題。這種思維延伸下去會變成「被害有合理的被害原因、被害是正常的結果」。有這種觀念的人在發現欺凌問題時,可能會為了保持「自我感覺的中立立場」而姑息問題。不過日本的報紙刊載了受害學生遺書後,多少影響了日本民眾的感觀。因為遺書中提到的欺凌內容是不折不扣的犯罪行為,真正有問題的是加害者。這件事發生後,日本文部省成立了專案會議重新調查校園欺凌問題,學校現場也開始有緊張感,結果1994年日本的校園欺凌問題的調查數據就突然暴增。

文部省的調查中,一共列了八種欺凌形態。發生比率由多至少分別是:嘲諷、恐嚇、身體暴力、排擠、藏東西、集體漠視、勒索、強迫接受好意等。到2005年為止,這些排行順序幾乎沒有變。

日本的校園欺凌事件中最常發生的不是激烈的言詞攻擊,也不是激烈的身體攻擊。而是「嘲諷」。嘲諷有時候可能只是開玩笑,未必帶了惡意。不過如果開玩笑的人失了分寸,或是開玩笑的人對談話氣氛反應遲鈍的話,就會傷到人。

另外,「藏東西」算是相當有代表性的日本欺凌形態。在台灣,學生如果有東西不見,大家可能會聯想到遭竊。日本的校園雖然也可能發生偷竊事件,但是不常見。日本學生的東西如果突然不見,多半是遭人惡整。

最後一項的「強迫接受好意」,是有人覺得自己是為別人好、覺得自己很有善意,然後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好意,結果反而會造成別人的厭惡和壓力。

所以很多欺凌不是直接攻擊,甚至可能不帶惡意,但是還是會造成傷害。

◆◆◆

2005年和2006年,日本又分別發生了小學生和中學生因為欺凌而自殺的事件。

2005年的小學生自殺事件中,當地的教育委員會不承認欺凌和自殺的因果關係,想把事情化小。而且還呈報當地議會,讓當地議會以為事情並不嚴重。後來家長在2006年透過媒體公開小孩的遺書後,教育委員會和學校才承認問題。教育委員會和學校的人員後來都受到懲處。2007年的中學生自殺事件中,校方一開始也否認有欺凌問題,而且對外發言充滿矛盾,一直到最後才承認問題。校長和相關教師後來也受到懲處。

這兩個事件背後都包含了教育委員會和學校的消極、不作為、隱瞞事實等問題。以前日本的學校和教育委員會都是非常封閉的組織。組織的成員如果想讓自己輕鬆一點,就會把問題化小,或是擱置問題。如果事情鬧大的話,這些人就會想辦法自保。不過這兩件欺凌自殺問題引發日本社會議論後,日本民眾就開始用比較嚴格的眼光檢視教育委員會和學校的做事方法,甚至出現了改革教育委員會制度的聲音。

文部科學省為了改變基層教育人員的觀念,採用了新的欺凌定義:「被害學生從特定人際關係的人那裡遭受心理、物理的攻擊,造成精神上的痛苦,而且發生場所不限於學校」。

這個新定義的主詞是被害者,而且沒有多餘的修飾語。文部科學省採用新定義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校現場的人員能從被害者的角度看問題。文部科學省也要求基層教育單位在處理問題時不能做表面或形式化的判定,而且要關注校外發生的欺凌問題。

另外,文部科學省也重新整理了欺凌形態的分類:

1.遭受嘲諷、言詞中傷、恐嚇、惡言刺激
2.遭受排擠、集團漠視
3.遭受輕微衝撞、遊玩中被打、被踢
4.遭受嚴重衝撞、打、踢
5.錢財物品被人藏起來、被偷、被弄壞、被丟掉
6.有人對自己做了厭惡、難堪、危險的事情,或遭人指使做這些事
7.遭人透過電腦或手機以言詞或其他方式傷害
8.遭受勒索

這個新的欺凌形態分類也是從受害者的觀點出發,而且是從行為本質分類。從行為本質分類就比較容易擬定防止對策。例如「遭受嘲諷、言詞中傷、恐嚇、惡言刺激」的問題很嚴重時,學校就要多花時間指導學生說話的態度和感性。如果要減少「遭受輕微衝撞、遊玩中被打、被踢」的問題,學校就會多花時間提醒學生玩遊戲時要有分寸。

另外,2006年當時,電腦網路已經相當普及,而且日本人也常用手機上網。所以新的欺凌形態分類中加入了「遭人透過電腦或手機以言詞或其他方式傷害」的項目。文部科學省的欺凌定義中有提到「發生場所不限於學校」,就是考慮到學生在網路上也可能遭受欺凌。

2006之後,日本各級學校的欺凌調查數據中,構成率最高的是「遭受嘲諷、言詞中傷、恐嚇、惡言刺激」。日本發生的欺凌事案中,大約三件當中有兩件包含這個項目。

其次是「遭受排擠、集團漠視」和「遭受輕微衝撞、遊玩中被打、被踢」。這兩種狀況在日本的欺凌事案中的構成比率各約兩成。

再其次是「遭受嚴重衝撞、打、踢」「錢財物品被人藏起來、被偷、被弄壞、被丟掉」「有人對自己做了厭惡、難堪、危險的事情,或遭人指使做這些事」。這三種的構成比率大約都在7%左右。

至於「遭人透過電腦或手機以言詞或其他方式傷害」構成率大約是4%,「遭受勒索」的構成率則是2%左右。

2006年之後的日本校園欺凌調查中,這些欺凌形態的構成率並沒有劇烈變化。

有些人可能覺得改定義、改分類是形式化的作業,就像喊口號一樣。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文部科學省是日本的國家層級行政機構,職責是擬定明確的大方向教育政策。定義和分類方式其實就是大方向的政策。執行細節和執行技巧是基層的業務,不屬於文部科學省的工作。由於日本的公立學校教師的任用考試會考這些教育政策內容,所以想當老師的日本人會去思考這些政策問題,高層的紙上行政作業實質上可以幫新一代的教師注入新觀念。

<2016/7/25追記>

2011年,日本又發生了中學生因為受到欺凌而自殺的事件。這個事件的背後包含了家長有報警但是卻不被受理,教育委員會和學校雖然有調查,但是調查內容粗糙,而且避重就輕。一直到學生自殺後,媒體大幅報導,警察才開始動起來。當地的市長雖然想幫助受害家屬,不過市教育委員會的管轄權在縣教育委員會,不在市長。地方的民選政治首長對地方教育行政也無可奈何。

本來日本國內一直有改革教育委員會制度的聲音。在這次事件後,日本國會修法更改了教育委員會制度。明確規範教育委員會的責任、把教育長的人事權交給民選地方首長。實質上就是地方教育行政的大改革。另外,日本國會也成立了《いじめ防止対策推進法》(欺凌防止對策推進法),明確規範國家、地方、學校防止欺凌的責任和義務。

這些改革雖然不會讓校園欺凌問題完全消失,不過日本國會改革教育制度,而且特別立法防止欺凌,就表示日本的主流民意已經和過去不同,大家不再容忍校園欺凌問題。

「台湾報」2010年12月号掲載記事について

タブロイド版のエスニックメディア、月刊「台湾報」2010年12月No251の8面に掲載されている事項が事実と異なりますので、このブログで事実関係をお知らせします。

上記の該当部分については、以下の写真をごらんください。該当の「台湾報」を撮影したものです。

11月8日(10月15日ではありません)、おわび広告を中心に協議された内容は、以下のものです。(原文まま)

日時:2010年11月8日19:00より1時間程度
場所:(株)ニューコム オフィス内
出席者:(株)ニューコム「台湾報」担当者、「梅と桜―日本台湾年軽人的事情」日本人書き手(私)、同前台湾人書き手
協議書作成:日本人書き手(私)
協議後、以下協議内容の書かれたA4の用紙に三者が署名し、当該文書をコピーして持ち合っています。
協議は日本語で行われました。


2010年10月号第8頁
プログタイトル(梅と桜―日本台湾年軽人的事情)
プログURL(http://blog.goo.ne.jp/szyu)
オリジナルのタイトル「(日本電車站驗票閘門(1)(日本電車站驗票閘門(2))
を記事を引用したことをここにお詫び申し上げます
    無断転載
協議した(11/8)という話をつけ加る


(①を)12月号に掲載――(掲載後、)【「梅と桜」日本人書き手】に郵送
内容(が)①のものであれば――おわび(は)解決
                   (記事を)コピペ(した)ライター(について求めていた謝罪は取り下げて)解決


(①が出されれば、)この件の「台湾報」とのやりとりは、ブログ「梅と桜 ―(日本台湾年軽人的事情)―」では話題にしない。

注)
①について
「台湾報」担当者が用意してきた文面は「引用」であったが、2010年10月掲載当時の記事には出典明示がないことから、台湾人書き手が「無断転載」を要望。「台湾報」担当者が了承した。
「台湾報」担当者より、この件については11月8日に話し合いがあり、解決済みであることを書きたいという要望があった。日本人、台湾人書き手とも了承した。

②③の( )については、このブログに掲載するために意図をわかりやすくする目的で私が便宜的に書き足したもので、オリジナルにはない文章。【 】は、私の実名が入る。

私たちはこれまで「台湾報」とは10月15日と11月8日の2度対面で交渉を行っています。これまでの経緯を言及する必要はなく、上記の協議書の内容が履行されること以外での問題はすべて解決済みと考えています。
今回、2010年11月8日に結ばれた契約に関して、①が不完全履行であるため、③も無効になったこと、「台湾報」掲載内容が協議で私たちが強調し重要視した内容と異なることから、ブログ掲載に至った次第です。
②については、「台湾報」は今現在私のもとに届いていません。コピペライターとは、2010年11月8日現在、「台湾報」及び私たちの両者とも連絡がとれませんでした。

この件やこの件に関係する事項について、双方の書き手ともに個人的な感想をもちろん持っていますが、書かないことにします。
早く忘れたいというのが本音のところです。

なお、このトピックについて将来書かれるであろうコメントについてですが、
コメントのあらゆる内容について、私たちはレスしません。
このトピックの内容と無関係な短絡的な称賛や批判をコメントしないでください。内容によっては無条件に削除します。
「梅と桜 ―日本台湾年軽人的事情―」では、自分たちの都合のいいもののみを掲載して、よくないものを排除するというスタンスをとっていないために、投稿されたあらゆるコメントが掲載されます。
つまり、コメントとして掲載されていることは、私たちがそのコメントの事実内容を承認したあるいは賛成し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とイコールではありません。このことは、私たちがするあらゆるコメントの返事についても同様です。コメントに返事をしたことは、そのコメント内容を承認したあるいは賛成し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とイコールではありません。
以上をあらかじめ御承知おきください。

最後に、読者の皆さんには、ブログ「梅と桜 ―日本台湾年軽人的事情―」のこのたびの件で御心配をおかけして申しわけありませんでした。
(以上)

日本的B級美食(1)

最近幾年,偶爾可以在部分台灣網站上看到「B級美食」這個詞彙,中文的「B級美食」這個詞其實是譯自日文的「B級グルメ」這個詞。

在日本網站上用「グルメ」這個詞搜尋時,可以搜到不少東西。而日文的「グルメ」這個詞其實是來自法文的「gourmet」,法文原來的意思是美食專家。而翻開日本的國語辭典查「グルメ」這個詞的話,大多數的字典的解釋都是「食通」「美食家」,其實也就是美食專家。

不過現在愈來愈多日本人把「グルメ」這個詞的意思解釋成「美食」。也就是說,日語的「グルメ」這個詞本的意思開始發生變化,這個詞本來是用來描述「人」 (美食專家),但是現在卻有很多日本人用這個詞來描述「物」(美食)。例如日本網路上的餐廳資訊,就經常用「グルメ」這個詞,而從這些資訊的文脈來看,這些「グルメ」顯然不是指美食專家,而是純粹在指「美食」。而另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B級グルメ」。「B級グルメ」這個詞當中的「グルメ」也是指「美食」,而非美食專家。

網路上有流言指出「B級美食」是日本官方組織行銷的產物。從這種流言可以得知有些台灣人不是用「事實」來看日本,而是用「幻想」來看日本。

其實日文的「B級グルメ」這個詞是日本作家田澤龍次在1985年幫雜誌社寫食文化方面的文章時,造出來的新詞。這個詞根本是民間作家和民間雜誌社創造的產物,和「官方」完全無關。

◆◆◆

「B級グルメ」的「B級」,是借自日文的「B級映画」這個詞的「B級」。

在日本,「B級映画」指的是低成本的二流電影。

如果低成本的二流電影可以叫「B級映画」的話,那麼,高成本的一流電影是不是可以叫作「A級映画」呢?

理論上是可以是可以,不過一般日本人並沒有這麼說。因為一般在日本上映的知名電影幾乎都是高成本的一流電影,二流電影往往只有一些特別愛看電影的電影迷才知道。由於大眾所周知的電影多半是高成本的一流電影,所以對大眾而言,高成本的一流電影就是一般的電影。因此大眾只會把這些一流電影稱作「映画」,不會特別去稱作「A級映画」。

一般日本的國語辭典可以查得到「映画」,也可以查得到「B級映画」,但是就是沒有「A級映画」這個詞。因此,「B級映画」可以說是比「映画」次一級的電影。

「B級映画」是通常是日本的電影迷或是評論家在談論低成本電影時用的詞彙,日本作家田澤龍次在評論庶民美食文化時,就借用了「B級映画」的「B級」,造出「B級グルメ」這個詞。意思就是低成本的二流美食。

同樣地,日本雖然有「B級グルメ」這個詞,但是卻沒有「A級グルメ」這個詞。原因就是一般大眾的認知的「美食」就是專業的廚師用高級的材料及調理技術做出來的好吃的食物。由於這種一流美食就叫作「美食」,因此沒有必要特別冠上「A級」。因此「B級グルメ」的比較對象不叫「A級グルメ」,而是「美食」。

那麼,低成本的二流美食(B級グルメ)到底是什麼樣的食物呢?

具體來說,就是用普通、平凡的材料調理成的低成本美食。烹調食物的人未必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廚師,可能是只上過一天食品衛生講習的普通人而已。這些人憑著自己對烹飪的熱情,用自己的創意,把一般人都能輕易買到的材料烹調成美味的食物,這種食物就是「B級グルメ」(B級美食)。用更具體的方式來說明的話,一般街坊的平凡的飲食店或是攤販賣的食物如果很好吃,而且價格實惠的話,這種食物在日本人眼中就可以算是「B級グルメ」。

一般庶民平時可能吃不起由專業廚師利用高級食材以專業的調理手法製作的美食,然而B級美食的成本不高,因此一般庶民都吃得起,再加上B級美食的材料多半是一般人都能輕易取得的材料,而且調理的手法也可能比較簡單,因此B級美食大量生產的可能性比較高。所以一般人往往有機會一吃再吃,一再體驗美食的快感。

※如果對日本的B級美食文化感興趣的話,可以再參考本站的「日本的B級美食(2)」這篇文章。

台湾でのトランプゲームの言い方

せっかく「台湾のトランプの言い方」というトピックを書いたんだけど、
では、どうやって台湾人と遊ぶかだよね。

小学生でも簡単にできるようなトランプゲームだったら、
ババ抜きと七並べとかはすぐできると思う。
ババ抜きは「抽烏龜」(chou1wu1gui1)というよ。
七並べは「接龍」(jie1long2)というよ。七並べにパスのルールがあるかどうか確認してね。

このほかにも、いろいろな遊び方があるけど、
神経衰弱は、ゲームのコンセプトとしてないわけじゃないんだけど、この名前では呼ばれていないみたい。
スピードは、多分ない。2人でやるには最高のゲームだと思うけどね。
大富豪(大貧民)も、ウィキペディア自体が日本語の解説に割いているので、類似のゲームはないんだろうなと思う。

ところで、「接龍」については、「台湾のしりとり」でも紹介したことがあるんだけど、
七並べのように順繰りにカードを並べていくようなゲームは「接龍」と呼んでしまっているみたいで、
ウインドウズの中に入っているソリティアは「接龍」(jie1long2)、フリーセルは「新接龍」(xin1jie1long2)と言われているよ。

ちなみに、ここを読む人たちの年齢から考えると、むしろ、トランプというとギャンブルなのかなとも思う。
そういうギャンブルは法的には――というと話が進まないけど、台湾でもよくやられていると思う。
ポーカー系のゲームだったら、「撿紅點」(jian3hong2dian3)とか、「大老二」(da4lao3er4)
ブラックジャック系のゲームだった、「廿一點」(er4shi2yi1dian3)、「十點半」(shi2dian3ban4)
――とか、呼び方も一定していないし、ルールもさまざまみたいだけど、とにかくいろいろあるらしい。
まあ、ギャンブルする人だったら、ルールさえ把握すれば目の色変えてやるんだろうな。
でもさ、私はこの手のゲームはドラゴンクエストの中のカジノでしかやったことがないので、うまく紹介できないので、ここまでにしておくね。

日本的天麩羅(2)

台灣人在日本料理店吃的炸蝦飯的日文叫作「天丼」。「天丼」本來的叫作「天麩羅丼」,由於這個詞有八拍,太長了,因此許多日本人就把「天麩羅」(てんぷら) 和「丼」(どんぶり) 這兩個詞各取前面兩個音,縮成「てんどん」,於是就變成「天丼」。這是日語中非常典型的省略模式,詳情請參考「日語的節拍感 (3)」這篇文章。

由於有些台灣人習慣把日本的「天丼」稱作炸蝦飯,因此有些學日語的人在學到「てんぷら」(天麩羅) 這個詞時,會聯想到炸蝦。

不過,「天麩羅」這種東西並不等同炸蝦,而台灣人眼中的炸蝦也未必是「天麩羅」。

「天麩羅」是把食材裹上一層後後的麵糊後油炸製成的食物。天麩羅的麵糊主要是由麵粉、雞蛋、水等調製而成。至於天麩羅核心部分的食材選擇則非常自由,可能是獸肉類、家禽肉類、水產類,或是蔬菜類。如果把雞肉裹上一層厚厚的麵糊,然後油炸之後,就算是雞肉的天麩羅;如果把蔬菜裹上一層厚厚的麵糊,然後油炸之後,就算是蔬菜的天麩羅。也就是說,天麩羅的核心材料並不限於蝦子,蝦子只能算是在種種天麩羅的材料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而已。


日本的天麩羅。照片中最上方的長條型天麩羅是穴子魚 (繁星糯鰻) 天麩羅。左方弧形的天麩羅則是南瓜天麩羅。左下是蕃薯天麩羅,右下則是竹輪 (一種魚漿製品) 天麩羅。照片中正中央的天麩羅則是「かきあげ」。


日本的天麩羅 (かきあげ)。「かきあげ」(掻き揚げ) 指的是把種種材料攪在一起油炸製成的天麩羅。內容通常包括洋蔥、胡蘿蔔、牛蒡、蝦子、以及其他蔬菜。照片中,右方的「かきあげ」的材料中有蝦子,左方的「かきあげ」則沒有蝦子。

◆◆◆

在台灣,由於日本料理店賣的天丼多半都有炸蝦,因此把這種含有炸蝦的飯稱為「炸蝦飯」其實沒有錯。不過這並不代表「炸蝦飯=天丼」。這是因為天麩羅的材料並不限於蝦子,因此「天丼」其實未必會有炸蝦,沒有炸蝦的天丼當然不能叫炸蝦飯。

然而,真的有【不放炸蝦的天丼】嗎?

以江戶時代的料理店【橋善】為例的話,這家店的強項是穴子魚 (繁星糯鰻) 天麩羅。有文獻指出天丼就是橋善這家料理店開發出來的料理。從這個狀況來看,其實當時天丼的主角應該是穴子魚天麩羅,而不是炸蝦。事實上,日本的其他地方其實也有這種沒有炸蝦卻有穴子魚的天丼。只是現在由於有炸蝦的天丼太普遍了,因此日本人一聽到天丼,就會聯想到炸蝦。至於沒有炸蝦卻有穴子魚的天丼在現代日本人眼中,反而變成一種比較特殊的天丼了。


日本的天丼。日本人對天丼的印象就是白飯上面加上炸蝦以及其他各式各樣食材製成的天麩羅,並澆上一些特殊調味汁的食物。

雖然現代日本人眼中,天丼中的主角是炸蝦,不過這並不代表炸蝦一定是天麩羅。因為炸蝦的種類不只一種。


日本的炸蝦。照片中,上方的炸蝦叫作「海老フライ」,下方的炸蝦叫作「海老てんぷら」。這兩種炸蝦都是日本料理,不過在日本人的感覺中,上方的「海老フライ」是西洋風格的日本料理,而下方的「海老てんぷら」則是傳統的天麩羅。日本的天丼中的炸蝦是屬於下方的「海老てんぷら」,而上面的「海老フライ」則往往出現在定食類的日本料理中。日本人在吃「海老てんぷら」時,通常是配白蘿蔔泥或是配高湯醬油砂糖調製成的調味汁。而日本人吃「海老フライ」通常會配塔塔醬或是Worcestershire sauce。日本人認為「海老てんぷら」是一種天麩羅,而「海老フライ」則和天麩羅完全無關。當然,炸蝦的調理方式有很多種,上述的兩種炸蝦只是種種調理方式中的兩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