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葉の「語」と「文」の使い分け

台湾での言葉に関係する科目は、「語」から「文」になる。
「国語」は小学校の科目名であって、中学校以上は「国文」という。
「英語」は中学校の科目名であって、高校以上は「英文」という。

「語」と「文」のニュアンスについては、
「国語」とは基本的な国語を学ぶのであって、
「国文」になると、国文学的な要素も入って、格調高くなる気はする。

だから、大学の専攻は、「文」がつくことが多くなってくる。
台湾の大学で国語の教養をとると「大学国文」、専攻にすると「中文系」になる。
師範教育では「国文系」というのもあるみたいだ。

こうやって考えると、「語」がレベルアップして「文」になるのかと思っちゃうけど、
例えば、「私は英語を勉強しています」ということを中国語で言いたいときに、「英語」と言うべきか「英文」と言うべきかを迷う必要はない。
一般的に用いる場合には、両者にそれほどの大きな差異を感じなくてもいいのは、日本語でも同じだと思う。

ちなみに、台湾の大学で日本語を専攻にする人は「日文系」に属するんだろうけど、
「日語系」ではなくて、「應用」がつく「應用日語系」という専攻も結構目にするよ。

日本的天麩羅(1)

講到日本的油炸類食物,許多人會聯想到日式豬排或是天麩羅。然而在日本人眼中,日式豬排其實算是一種「洋風和食」,也就是受到西洋料理風格影響所發展出來的日本料理。相較之下,「天麩羅」這種油炸食物的風格則比較偏向傳統的日本食物。

事實上,日本的「天麩羅」也是受到外國的食文化影響下而發展出來的日本食物,只是「天麩羅」的發展遠比日式豬排早,已經融合在日本許多地方的料理當中,因此在日本人感覺中,「天麩羅」比較沒有西洋的味道。

「天麩羅」為什麼叫「天麩羅」呢?

其實「天麩羅」是日語「てんぷら」在書寫成漢字時才會寫作「天麩羅」,而「てんぷら」的語源說法非常多。有些人認為這個詞是來自西班牙文的「témpora」(齋戒日),也有人認為是來自葡萄牙文的「têmporas」(齋戒日) 或「tempero 」(調味料),也有人認為這個詞是來自「temple」(寺廟),或是「tempera」(歐洲彩蛋畫)。總而言之,「てんぷら」這個詞可能不是日語原有的詞彙。

至於「天麩羅」這個漢字詞彙則是源於18世紀日本的劇本家山東京山的作品「蜘蛛の糸巻」。「蜘蛛の糸巻」這個作品中有提到天竺人製作「てんぷら」,於是山東京山就把「てん」寫作天竺的「天」,而「ぷら」則以「麩羅」來表現食物外層的薄薄的麵衣。因此後人如果要用漢字來書寫日語的「てんぷら」時,通常會沿襲山東京山的「天麩羅」這種寫法。當然,有些日本人可能會把「てんぷら」寫作「天婦羅」,不過一般日本的國語辭典中提供的「てんぷら」的漢字書寫例多半都是「天麩羅」,因此「天婦羅」這種寫法可能只是部分民眾的習慣而已。事實上,一般日本的飲食店中的菜單中通常是用「天ぷら」這種漢字加假名的寫法。

◆◆◆

天麩羅是一種把食物裹上麵糊後油炸的料理。日本本來並沒有油炸的調理法,日本料理中的油炸調理法其實是古代日本的僧侶到中國留學時,學到的調理技術。不過由於早期日本的油的產量不多,而且大部分的油都是用在照明上,因此以前日本雖然有油炸的調理技術,但是這種調理技術多半只用在祭祀用的供品上,一般百姓當然沒有機會吃到油炸食品。

後來到了十六世紀,葡萄牙人開始和日本交流,西洋料理技術也同時傳入日本。後來日本和西洋交流的門戶長崎這個地方就發展出了「長崎天麩羅」這種食物。「長崎天麩羅」指的是用麵粉、蛋黃、砂糖、鹽、酒等材料包裏食物後油炸製成的料理。使用麵粉、蛋黃、砂糖、鹽、酒這些東西顯然就是受到西洋料理技術的影響。而長崎人偏偏是在吃日式中華料理時來吃「長崎天麩羅」。因此「長崎天麩羅」可以算是一種受到西式調理技術影響後,導入「日本製的中國菜」的日本料理。

到了十七世紀,天麩羅從長崎普及到關西一帶。關西人試著把天麩羅的麵衣口味稍微加重,不過當時關西民眾對這種食物並不太感興趣。到了十八世紀,天麩羅普及到江戶一帶。由於當時江戶一帶水產資源比較豐富,因此就有人開始做出魚類和貝類的天麩羅。又,江戶的天麩羅是用麻油油炸製成,口味又比關西更重。不過到了二十世紀,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後,結果部分的東京的廚師跑到關西去,而關西的天麩羅的油炸用油是比較清淡的大豆油,因此關東的調理技術加上關西的調理用油讓天麩羅的口味再度發生變化。

天麩羅就是在這種從九州傳到關西,從關西傳到關東,之後又在關東和關西又彼此互相影響下,成為非常道地的日本油炸食物。

當台灣人聽到日語的「てんぷら」時,可能會聯想到台灣常見的小吃「甜不辣」。事實上,台灣的「甜不辣」其實是也就是西日本的傳統食物。日本的九州及關西地區的人就是把這種食物稱作「てんぷら」。也就是說,「てんぷら」這個詞對九州或關西人而言,可以代表兩種東西,一種就是裹著麵衣的油炸食品,另一種則是把魚漿油炸過後製成的食品。台灣的「甜不辣」恐怕就是受到九州或關西地區用詞的影響。

註:
雖然日本的九州及關西地區的人把魚漿的油炸食品 (即,台灣的甜不辣) 稱作「てんぷら」,不過東京地區通常是把這種東西稱作「さつま揚げ」(薩摩揚),也就是鹿兒島地方的油炸食品。至於鹿兒島市區的特產品店多半也是用「さつま揚げ」來標示商品,而鹿兒島本地人是把魚漿的油炸食品稱作「つけ揚げ」。

台湾の祝日と偉人の誕生日

きのうは私の誕生日だったんだけど――
きょうは孫文の誕生日なのだ。
以前は、孫文の誕生日は祝日だったんだって。

ほかにも誕生日が休みだった人物に、蒋介石と孔子がいるよ。
孔子の誕生日は、9月28日。
蒋介石の誕生日は、10月31日。
孫文の誕生は、11月12日。

ちなみに、蒋介石や孫文の誕生日は、いわゆる祝日だけど、
孔子の誕生日は先生が休める日だったので、自動的に学校が休みになったということであって、社会みんなが休みだったということでもなかったみたいね。

今の台湾の祝日については、以前「台湾の祝日 その2」(注:内容が古くなっています)で紹介したことがあるんだけど、
そういう祝日の一覧を見ても、人物にちなんだ祝日というのはないんだよね。
これらの祝日は、台湾が週休2日制に移行してからなくなってしまったものなんだって。

ということで、これらの人の誕生日をよく知っているかどうかによって、その人の世代がわかるかもしれないね……

日本的電車票(2)

搭公車上下學的台灣學生在回到家後,把髒了的衣服丟到待洗的衣物堆時,如果忘了把口袋中的月票拿出的話,等衣服洗完後,月票的狀態可能慘不忍睹。

在日本,許多學生或是上班族是搭電車上學,而電車的月票又是磁卡式的月票,因此就算這些學生或是上班族忘了從待洗衣物中拿出電車月票,其實衣服洗完之後,月票的狀態可能還是完整無缺。

然而,在日本搭電車時,使用月票未必一定划算。有些鐵路公司的某些區間的月票價格比回數票的價格貴。因此多少有些日本人是以回數票取代月票來通勤。而這些回數票的主要的材質就是紙。

那麼,如果有日本人忘了把衣服口袋中的回數票拿出來,就把衣服拿去洗的話,會有什麼結果呢?


日本的回數券的收藏方式。在日本,購買電車回數券時,售票機一次會發行11至14張回數券。當然,日本人並不是直接把發行出來的回數券直接放在口袋或錢包。車站的售票機附近多半會放有一些小盒子,這些小盒子裡面放有供收納回數券的小紙袋。不同鐵路公司的回數券收納用的小紙袋的外觀設計均不同。當日本人買好回數券之後,就會把回數券放在這個小紙袋中,然後才放入口袋或錢包當中。

◆◆◆

由於回數券通常會收藏在這個小紙袋中,因此如果回數券跟著衣服一起被丟到洗衣機中,至少還有個小紙袋可以保護這些回數券。再加上這種車票表面其實還有保護層,因此車票本身不太容易發生彼此沾黏或是被攪爛的問題。

但是,這並不代表車票100%完全沒有問題。


泡過水的車票與正常的車票。當車票被洗衣機洗過後會發生變形的情形。車票變形的原因是在於車票兩面的材質不同。車票表面的紙質層因為吸收水分而膨脹,車票背面的磁性層則不易吸水,兩者膨脹的程度不同就會造成車票變形。另外,雖然車票表面有保護加工,但是在洗衣機中不斷摩擦的情況下,車票表面的文字或是顏色仍然可能發生變化。

那麼,如果車票因為泡水而發生變形或是變色的情況,又該怎麼辦呢?

事實上,只要車票內部的磁性資料沒有被破壞,就算車票變形或是變色,還是一樣可以用來搭車。

那麼,如果車票內部的磁性資料發生問題的話,又該怎麼辦呢?

日本的都市地區的電車站的驗票閘門旁邊通常都會有站務人員監視狀況。如果車票外觀還能清楚辨識的話,只要請這些驗票閘門旁的站務人員進行人工驗票 (站務人員會在車票上蓋上進站的章),就可以進站搭車。如果是以人工驗票的方式進站的話,出站時也必須要進行人工驗票,只要站務人員核對車票價格和進站地點無誤,即可出站。基本上,如果回數券因為出了某些問題而無法用機器讀取時 (例如車票的磁氣層發生污損時),只要車票外觀能辨識清楚,都可以用這種人工驗票的方式來搭車。

複数人が同時に行動を始める言い方

複数人が同時に動作をして始めてもらうための言い方を練習しなければ、
こちらが望んだタイミングで台湾人にも行動してもらうことができないかもしれない。

徒競走とかで「いちについてー……よーいどん!」という言葉があるけど、
位置については「各就位」(ge4jiu4wei4)
用意は「預備」(yu4bei4)
どんは「起」(qi3)という。
実際に使うときには、これをまともに声調どおりに発音されることはなくて、
「預備」は低い声で、「起」は高い声でいうことで、コントラストをつけることで勢いのタイミングを合わせるみたいだ。
「預備――起」は、こういう競争や競技を始めるときに使う言葉だけど、
一般的な始めることを宣告する「スタート!」という意味での呼びかけでも使えるみたいだ。

似たような表現で、複数人が協力して何か重いものを動かすときとかに、「いくよー……せーの!」というふうに言うけど、
これは、「一二三」(yi1 er4 san1)という。
日本語の「いちにーのさん!」と言っているのと同じことで、「三」のときに行動が開始される。
ただ、「行くよ!」とあえて宣言はしないみたいなので、準備の確認の言葉はなくいきなり行動が始まるということなのかな。

シャッターを切るときに言う言葉」も見てね。

日本的炸雞

講到日本的炸雞,有些曾經在日本旅遊或是生活過的人可能會想到「唐揚」這種食物。

一般日本人最常吃的炸雞叫作「からあげ」。「からあげ」是和語,有些日本的餐廳會把「からあげ」寫作「唐揚げ」。日本的超市或是便利商店如果有賣的炸雞熟食或是便當的話,這些業者也會寫作「唐揚げ」。當然,有些業者會把送假名的「げ」省略,寫作「唐揚」。

雖然飲食或是小賣業者會把「からあげ」寫作「唐揚げ」,不過日本的國語辭典裡面收錄的書寫參考多半是「空揚げ」。

在日本的一些古書中,的確有「唐揚」這個詞,不過「唐揚」這個詞主要指從古代中原傳來的油炸食物,並不限肉類食品。古書中提到的「唐揚」和現在的日本人平常吃的炸雞是不是同一種食物,其實非常難考證。至於「空揚」則是指不裹麵衣,直接把魚肉或是獸肉用油炸調理的食物。從這個淵源來看,一些日本的國語辭典把「からあげ」的書寫法記作「空揚げ」其實也有道理。

不過有些吃過日本的「からあげ」的人可能會覺得奇怪:日本的「からあげ」確實有裹麵衣呀。

事實上,這個問題癥結在於「麵衣」的意義是什麼。

如果把「からあげ」和天麩羅類或是西式炸雞相比,「からあげ」的麵衣其實相當薄。「からあげ」在調理過程中裹粉只是為了吸收食材表面的水分,而不是為了造出酥脆的表皮。從這個觀點來看,「からあげ」的表面的看似麵衣的部分並不是調理的目的,只能算是調理過程的副產物而已。

當然,在日本確實可以吃到一些「麵衣」並不算薄的「からあげ」,不過這只能算是變則的「からあげ」。

至於現在日本一般餐廳把「からあげ」寫作「唐揚」,其實只是民間的書寫習慣而已,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又由於「唐揚」這個書寫法太常見了,所以一般日本人看到「空揚げ」這種寫法時,反而會覺得怪怪的。


日本的唐揚。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唐揚表面卻實有一層麵衣。不過和天麩羅類或是西式炸雞相比,唐揚的麵衣非常薄。

在台灣人的感覺中,便當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肉類。如果便當裡加幾塊炸雞的話,可以增添便當的高級感。不過在日本大眾的消費感覺中,蔬菜和肉類的價值其實差不多。而「唐揚」則是最省成本的肉類,所以唐揚便當在日本人眼中是典型的廉價便當,一點都不高級。由於唐揚的製作成本低,普通家庭都可以準備這種食物,再加上小孩子也比較喜歡吃這種口味比較重的東西,所以日本的小孩子看到便當裡面有唐揚的話,會非常高興。

◆◆◆

在日本,還有一種炸雞叫作「龍田揚げ」。這裡要注意的是,有些炸雞叫作「龍田揚げ」,但是這並不代表所有的「龍田揚げ」都是炸雞。

「龍田揚」指的是在魚肉或是雞肉裹上澱粉液後油炸製成的食物。「龍田揚」不一定是炸雞,也有可能是炸魚。

「龍田揚」的「龍田」的由來是日本奈良縣的龍田川。在日本的《小倉百人一首》中就有描寫到龍田川的楓葉的和歌,因此日本的文人雅士就算沒去過龍田川,至少也會知道龍田川的楓葉。有人覺得裹了澱粉液的油炸食物的顏色和龍田川的楓葉的顏色相近,所以就把這種食物稱作「龍田揚」。

除了龍田川的典故以外,還有一種說法是「龍田揚」來自戰前日本海軍龍田軍艦司廚長的料理。不過這種說法很有問題。如果這個司廚長一輩子待在龍田軍艦上,把這種料理稱作「龍田揚」的話,可能一點都不奇怪。不過司廚長一輩子在龍田艦上服役,「龍田揚」就永遠只是龍田軍艦內部的食物,不太可能流傳到日本全國。

事實上,戰前的日本的海軍有人事異動制度。不論是士官、下士官、兵,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輪調到其他單位。司廚長不可能一直在龍田軍艦服役,硬要把他做的料理套上「龍田」一詞有違常理。更何況調理技法是個人的創意,並不屬於軍艦。有調理知識的人在做油炸料理時,如果麵粉用完的話,改用澱粉變通,一點也不奇怪。因此龍田軍艦的說法非常可疑。


日本的龍田揚。龍田揚是把雞肉或魚肉裹上澱粉液後油炸製成。從照片可以看到龍田揚的表面有白色顆粒。這就是用裹澱粉油炸的特徵。如果是裹麵粉的話,炸出來的顏色會非常均勻。其實台灣的鹽酥雞的製法和龍田揚差不多,都是裹澱粉油炸,所以表面會有白色的粉質顆粒。只是台灣的鹽酥雞基本上帶骨,而且必然會撒上胡椒鹽。而日本的龍田揚多半無骨,主要是用醬油來調味。台灣某些便當店的油炸排骨其實也算是龍田揚的應用,不過日本人眼中的龍田揚基本上是魚肉和雞肉製品,一般日本人的常識中,並沒有豬肉的龍田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