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停水與停電

在台灣,幾乎每年都有停水停電的問題。每當颱風或豪雨來臨,多少都會造成停水停電。雖然停水停電多半是區域問題,各家各戶未必每年都會遭遇停水或停電。有些人家可能兩三年會遇到一次,有些人家可能四五年才遇到一次,不過大部分的台灣民眾都有經歷過停水和停電。

那麼日本的情形又如何呢?

日本當然也會有停水停電的問題。全世界只要有用到自來水、電力系統的地方都會有這種問題。

一般台灣民眾說的「停水」「停電」,日文叫【斷水】【停電】。

※台灣的媒體常常用「限水」這個詞。其實這是詞很不精確。台灣的水利行政在對應供水不足時的措施包括「降低管壓」、「減量供水」、「停止供水」等,就是沒有名為「限水」的措施。和小市民日常生活比較有關的就是「停止供水」,台灣水利行政上的「停止供水」就相當於日本的【斷水】。

由於台灣的面積狹小,所以停水停電往往給民眾一種大區域問題的印象。例如1999年的729大停電和921大地震造成的停電問題,就涵蓋了大半個台灣,不像是單純的地區問題。

日本的國土大,所以日本民眾感覺中的停水停電只是某個地區偶然才會發生的問題。例如發生大地震時,地震災區可能就會有停水停電的問題。不過這種問題就只限於災區,從整個日本來看,停水停電就只是在某個小區域範圍內發生而已。區域外的人只能從電視新聞畫面得知「原來世界上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而已。

當然,住在日本某些區域的人確實和台灣人一樣,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經歷停水停電。例如沖繩地區和台灣一樣,每年都有颱風災害,這些地區的民眾就比較容易遭遇停水停電的問題。日本的四國地方,由於雨量比較少,所以幾乎每年都有供水不足的問題。日本的多雪地帶如果下大雪的話,也有可能影響到地區供電。

不過在日本其他地方,只要沒有發生大地震的話,基本上多半都不會有停水停電的問題,因為日本大部分的區域雨量充沛,水庫建設完善,電力也非常夠用。

◆◆◆

以東京都會圈為例的話,一般年輕人恐怕根本就沒有遇過停水停電的問題。

那麼,東京都會圈真的沒有停水停電過嗎?

事實上,東京確實有發生過停電。
1987年7月,東京都會圈就曾經發生供電不足連鎖反應造成280萬戶大停電。
1999年11月,航空自衛隊的教練機T-33在訓練時發生狀況,當時飛行員為了避開民宅而把飛機開向河邊,結果把河堤附近的高壓電線撞斷,造成東京及埼玉一帶80萬戶停電。
2006年8月,有一艘起重船的吊桿把舊江戶川上把高壓電線撞斷,結果造成東京都會區一帶139萬戶大停電。

當然,東京也有缺水過。
1964年7月,取水制限84天。
1987年6月,取水制限71天。
1990年7月,取水制限18天。
1996年8月,取水制限41天。

從上面的資料來看,東京地區確實發生過停電和缺水。 不過數據是一回事,人的實際感覺又是另外一回事。有些事情雖然確實發生了,但是不見得每個人都感受得到。打開電燈開關,電燈不亮時,可能性有很多種。打開水龍頭,水沒流出來,可能性也有很多種。因此就算人發現這個事實,也不一定會往停電或停水的方面來想。

雖然東京曾經發生過好幾次停電事故,但是這些停電事故都在四、五小時之內就完全修復(有些地區則是一小時內就恢復供電)。停電會造成經濟損失,但是這只有相關業界的人士才有感覺。一般平凡的小百姓偶爾遇到停電幾分鐘或幾個小時,可能根本就沒感覺。就算真的有感覺,這種感覺可能過一陣子後就會忘記。

至於「取水制限」,指的是供水機關減少抽取河川或水庫的水。日本在對應乾旱時,首先是減少抽取水庫或河川的水,再來才是降水壓和分時段供水,再來才是停水(斷水)。也就是說,不到最後關頭,不會實施到【斷水】。如果只減少抽取河水階段的話,一般人根本不會有缺水的感覺,所以數據上的「取水制限」和生活上的實際感覺會有落差。

所以現在住在東京都會區的日本年輕人幾乎沒有體驗過停水停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