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日本的電車票很多都是背面塗有磁性資料層的紙票,因此許多日本的電車站的驗票閘門當然可以辨識這種帶有磁性資料的紙票。
日本電車站的自動驗票閘門。左為JR東日本的驗票閘門,右為東京地下鐵的驗票閘門。在台灣,捷運、高鐵的驗票閘門通常是關著的,只有人通過時才會開放。然而從這兩張照片可以發現,日本的電車的驗票閘門卻是開著的。雖然在日本的電車站中偶爾也可以看到閘門關閉的剪票口,不過曾經到日本旅遊過的台灣人可能會發現,很多車站的剪票口閘門都是直接開著的。
為什麼日本電車站的驗票閘門很多都是開著的呢?
在台灣,搭捷運或高鐵時,只要人一通過車站的閘門,閘門就會關起來。不過日本的電車站的驗票閘門的設計是,當有人通過閘門,這個閘門要過一段時間後才會關閉。日本這樣設計的目的主要是避免閘門夾傷旅客,拖行李的人、行動不便的老人,或是牽小孩的人當然可以從容地通過閘門。而閘門在開放狀態時,只要有車票的旅客當然可以通過該閘門。另外,由於日本的大都市中搭電車通勤通學的人非常多,有些站一天有幾十萬人進出,甚至有些車站一天會有近百萬人進出。如果每個人在通過閘門時,閘門都要開關一次的話,出入的效率會變差,而且機器會磨損,還會消耗電力。因此延長閘門開放時間可以省掉很多能源,也可以增加旅客通行的效率。另外,日本的電車站的驗票閘門很多是可以雙向通行的閘門,為了和單向閘門區別,這些閘門會一直保持開放。這種時常保持開放的驗票閘門只有在通過者的車票有問題,或是沒有車票時才會暫時關閉。
一般日本的零售的電車票的大小為3cm×5.75cm,不過由於日本還有其他大小規格的電車票,因此日本的車站的驗票閘門的車票投入口的寬度會遷就規格比較大的車票。
有些在日本生活過,或是到日本旅遊過,而且喜歡玩、喜歡做實驗的台灣人可能會發現,日本的車站的自動驗票閘門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拿著零售的電車票進入剪票口時,車票不論是正面朝上放進投入口,或是背面朝上放進去,縱著放、橫著放,或是斜著放,最後驗票閘門在吐出這張票時,一定是縱向、而且正面朝上。而且這個過程只有一秒鐘而已(甚至可能比一秒更短)。
發現這種現象的人可能會覺得蠻有趣的。不過,這種現象的背後當然有他的原因。
其實,這些驗票閘門的車票投入口,一吸進車票之後,第一件事是先確認一共有幾張票 (在日本搭電車時,某些情況下會用到兩張票),如果有兩張票的話,機器會先把兩張票分開來。再來則是確認車票的「方向」,系統確認完車票的方向之後,閘門裡面的機器就開始調整車票的方向,把車票調整成系統可以讀寫車票內部資料的方向,然後在車票內部寫入資料、必要時會在車票上印上文字、打洞,最後才把車票送出來。因此驗票閘門在吐出車票時,車票一定是縱向、而且正面朝上。
追記:
本篇文章曾經遭到盜用,詳情請見盜用事件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