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不少人對日本人的印象是英文能力不佳。就連平常不關心日本事物的人也可能有這種印象。這種觀念是源自台灣部分教師在課堂上用貶低外國的方式來提升自我優越感的結果。
現實中,如果要確實評量日本人整體的英文能力,必須要用有公信力的評鑑方式對日本以及其他國家的國民進行測試,而且受測者要夠多夠廣。這樣才有可能測出日本人和其他國家的人的英文能力差異。不過現實中,這種實驗的難度很高,所以實際上日本人的整體英文能力到底如何,其實不得而知。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日本的國家大,市場也大,所以大眾可取得的英語學習資源比台灣人豐富,甚至台灣有不少英語學習資源是譯自日本的出版物。
日本人的英語能力會受到質疑,有一部分原因是來自發音。台灣人赴日旅遊時,可能會聽到「日式英語」。其實台灣人印象中的「日式英語」並不是英語,而是道道地地的「標準日語」,用詞是可以在日本的國語字典中查得到的。只是這些日語是從英語轉化而來,日語知識不足的觀光客在自行想像下,以為日本人在講奇怪的英語。
現實中,在日本觀光時,除了用英語向日本人問路時可以聽到真正的「日式英語」外,一般日本的公共場所的廣播中聽似「日式英語」的內容多半是「標準日語」。而事實上,赴日觀光的台灣人有多少人會用英語問路還是個問題。
◆◆◆
其實日本學校的英語教育一直都在告戒學生「不能把日本的外來語的習慣套用在英文發音上」。所以有常識的日本人都知道,用日本的外來語的習慣來發英文音是錯的。不過日本是非英語國家,民眾平常沒有機會說英語,所以哪一天突然要說英語時,恐怕也沒人記得學校學的英語發音。在這種狀況下,就算日本人知道不該把日本的外來語的習慣套用在英文發音上,他們還是會硬著頭皮套上去。畢竟擠出一點東西總比什麼都沒做好。這時候,「日式英語」就會出現了。
「日式英語」特徵包括「ル」來表現「r」或是「l」的音,或是以「ト」來表現「t」的音,或是以「ド」來表現「d」的音等(其他還有很多例子)。
上述的「r」、「l」、「t」、「d」都是單純的子音,「ル」、「ト」、「ド」則全部都帶有母音。日本人會用母音來發子音。是因為日語的表音文字中除了「ン」和「ッ」以外,其他所有的表音文字都帶有母音,而且都是以母音結尾。在英語中,多數詞彙都是以子音結尾,而日語中,多數詞彙都是以母音結尾,所以日本人在說英語時,難免會把英語詞彙中的子音發成母音。把子音當成母音的結果就是日本人的節拍感和英語圈的人不同。
節拍感的不同會有什麼影響呢?
簡單地說,就是一般沒有受過英語發音訓練的日本人在唱英文歌時會非常辛苦。
例如英語中的「spring」這個詞只有一個母音,對英語圈的人而言只有一個音節。不過在日本人感覺中,「spring」相當於「スプリング」,相當於四個音節(四個母音)。對英語圈的人而言,「spring」只一個短短的單音節詞彙,然而對日本人而言,卻要用四個母音才能把這個詞彙搞定,所以一般日本人唱英文歌時會非常辛苦。
至於日本人自己在寫歌時,如果在歌詞中加入英文或外來語,可能會顧慮這種節拍問題,再不然就是讓歌手演唱時,自行省略一些音。例如ZARD的「運命のルーレット廻して」這首歌中的ルーレット的「ト」的音就被省略了。這可能日語中促音後的音有弱化現象,再加上歌手為了把「ルーレット」這個詞唱得像外文,再遷就音樂的節拍,因此就直接把「ト」省略了。
註:
日本的學校教育是否會以貶低他國來建立日本的優越感呢?
從大方向來看,戰後日本的學校教育其實一直極力避免凸顯日本的優越性,甚至不斷強調日本的缺點(事實上,戰後的日本本來就沒有什麼優越性,而且還被外國軍隊佔領)。不過即使是在日本的泡沫經濟的全盛期,日本的學校教育仍然在強調日本的平凡性(一億總中流)。事實上,這種排除意識形態及民族主義的教育確實比較健全成熟。畢竟教育的本質本來就應該放在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而不是教小孩子自己的國家有多強多正義,別的國家有多落後多邪惡這種帝國主義式的思維。
其實,泡沫經濟時代的日本人的確也覺得自己很平凡。這些人是去歐美觀光時,才意外發現自己有相當的購買力。至於一般日本學生,對大人的世界消費文化毫無概念。所以一般日本學生對於日本在國際舞台上的角色的認知恐怕還不如日本周邊國家的學生對日本的認知。由於一般日本學生對於哪個國家先進,哪個國家落後並沒什麼概念,也沒有「日本比別的國家優越」這種觀念,所以日本學生對外國及外國人的態度也意外地沒有先入為主或是高低差的觀念(講得比較負面的話,就是一片空白)。許多日本人是從學校畢業,踏入社會工作後,才意外發現自己的國家其實是先進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