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可愛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日本的可愛人偶也扮演過關鍵性的角色。
講到日本的可愛人偶,可能有些人會想到模型店櫥窗中的GK (Garage Kit) 美少女人偶,或是扭蛋、盒玩、食玩中的PCV製美少女人偶,也有些人可能會想到近幾年開始流行的精緻美少女球體關節人偶。
的確,上述的人偶確都是非常可愛的人偶,不過從日本可愛文化的歷史來看,GK模型、PCV模型、或是球體關節人偶等以男性消費者為主的人偶其實只能算是可愛文化發展的末端結果,真正促成可愛文化發展的其實是少女們玩的換衣人偶。
講到少女人偶,最有名的莫過於芭比娃娃。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芭比娃娃是美國文化的產物,事實上,芭比娃娃是由德國藝術創意、美國的商業手法加上日本的製造技術所造出來的產物。芭比娃娃的原形是德國的莉莉 (Lilli) 娃娃,美國Handler夫婦買下了莉莉娃娃的權利後,選定在日本設廠產生產芭比娃娃,再輸往美國銷售。因此第一代 (1959年) 的芭比娃娃其實都是”Made in Japan”。由這段歷史也可以發現日本從1959年就已經開始製造美少女人偶,只是當時由於芭比娃娃在美國非十分常暢,因此美泰兒 (Mattel) 公司無暇開拓其他市場,使得這些日本生產的芭比娃娃成為日本人眼中的高級舶來品。
到了1962年,芭比娃娃正式在日本發售。不過這個時候的芭比已經不如當年剛推出時那麼受歡迎,而芭比娃娃的西方少女造形太不太到日本少女的青睞。美泰兒雖然試圖改良日本版的芭比娃娃的設計,不過在1967年時,日本的TAKARA推出了屬於日本人自己創造的少女人偶莉卡 (Licca) 娃娃後,芭比娃娃被徹底打敗,並退出了日本市場。
有些人可能認為莉卡娃娃只是日本人模仿美國芭比娃娃的製品。的確,莉卡娃娃這種換衣人偶的概念確實受到了美國的芭比娃娃的影響,不過莉卡娃娃和芭比娃娃的共通之處也僅止於此。在外觀上,莉卡娃娃是屬於溫柔可愛的「狸顏」少女,而芭比娃娃則是屬於成熟美豔的「狐顏」少女。從人偶設計風格上和消費群的設定來看,莉卡娃娃和芭比娃娃的路線完全不同。
莉卡娃娃在日本之所以比芭比娃娃受歡迎,其中一個原因是在於莉卡娃娃的容貌是以日本少女漫畫中的可愛少女形象為藍本而設計出來的。對於日本少女而言,少女漫畫中的可愛少女形象遠比西洋模特兒的美豔形象要來得親切。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日本的少女漫畫中的人物造形多少影響了日本少女的審美觀,也影響到了日本少女購買換衣人偶時的喜好。
當然,少女漫畫對於日本的人偶玩具的影響並不止於人物造形而已。少女漫畫的故事內容也多少會影響到少女對於人偶的消費的動機。
基本上,漫畫是一種會和讀者一起成長的東西。當一部漫畫在連載時,為了保住基本讀者群,漫畫作品必須要和讀者群一同成長。如果一部漫畫連載了五年,基本讀者群可能從小學生變成高中生了,而漫畫內容也會從迎合小學生的路線走向迎合高中生的路線。相對之下,新一代的小學生可能就無法接受這部漫畫的內容。在1960年代前半,日本的少女漫畫的主流路線之一是「母女親情」。例如少女和生母或是繼母的親情關係的故事,或是尋找母親的少女的故事,或是幼年喪母的少女的故事。不過到了1960年代後半,這些少女漫畫的讀者們漸漸長大了,有些人上了中學,有些人進了高校,到了開始對「學園」這個主題產生興趣的年齡,因此少女漫畫的主流路線開始由母女親情轉向學園生活。針對高年齡層少女讀者的學園漫畫愈來愈流行,而針對低年齡層少女讀者的母女親情的少女漫畫則愈來愈少。
◆◆◆
然而新一代的少女們該怎麼辦呢?1967年登場的莉卡娃娃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缺。1967年的莉卡娃娃的銷售對象年齡設定在7~10歲的少女 (即1957~1960年出生的女孩)。這些少女雖然沒有母女親情類的少女漫畫可看,但是卻有可愛的莉卡娃娃可玩。當時莉卡娃娃包裝盒上的圖案就是由少女漫畫家牧美也子所繪製,而牧美也子擅長的就是家庭母愛少女漫畫。因此莉卡娃娃的出現正好取代了母女親情類少女漫畫所留下的空缺。對於少女而言,可愛的莉卡娃娃就是她們自己的分身,至於美豔成熟的芭比娃娃恐怕比較適合擔任少女漫畫中的壞阿姨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下,莉卡娃娃當然比較能得到日本少女們的青睞。 (註:少女漫畫家牧美也子是漫畫家松本零士的妻子)
莉卡娃娃開始發售之後,TAKARA公司陸續開發出各種相關產品。例如1968年的莉卡娃娃電話服務,少女們只要撥打這個專線號碼,就可以聽到預先錄製的莉卡娃娃的聲音。這個電話服務讓許多少女的夢看起來更為真實。同一年,莉卡的男朋友Wataru、好朋友Itzumi,以及莉卡之家開始販賣。之後,TAKARA又於1969年推出莉卡的媽媽香山織江,1972年推出莉卡的姊姊香山Rie,1974年推出莉卡的兩名雙胞胎妹妹香山Miki和香山Maki。
雖然TAKARA推出了各種周邊角色,不過真正受到當時少女們青睞的只有莉卡媽媽、莉卡,以及莉卡的兩名雙胞胎妹妹Miki和Maki。莉卡的男朋友、好朋友以及姊姊的銷售狀況其實都不怎麼樣。這個原因是在於,當時的莉卡娃娃的銷售對像是設定在7~10歲的少女,對於這個年齡層的少女而言,家庭中的母愛比同儕之間的友情或是戀愛要來得有魅力。少女們可以從莉卡媽媽和莉卡之間進行母女親情的幻想。又,Miki和Maki雖然是莉卡的妹妹,但是由於Miki和Maki是呈幼兒造形,因此少女們也可以由莉卡和兩名雙胞胎妹妹之間揣摩代理母親的角色。日本學者增淵宗一把莉卡媽媽、莉卡,以及兩名年幼的雙胞胎妹妹這樣的構造解釋為「母子樞軸」,即,莉卡的媽媽和莉卡是一種母女關係,而莉卡和兩名年幼的妹妹也是一種近似母女關係的構造。在這個「母子樞軸」的架構中,莉卡媽媽扮演著母胎的角色,包容並保護著莉卡;而莉卡自己也扮演著類似母胎的角色,包容並保護兩名年幼的妹妹。
母胎構造就像是一種特殊的神聖結界,結界之內是純潔無垢的空間,不乾淨的東西一律會被擋在外面,只要待在這個結界當中,就可以完全受到保護。這種結界構造其實就有點像是少女的房間或少女的學校一樣。都是屬於一種與現實世界隔絕的特殊空間。少女們幻想中的可愛房間中不需要門,少女漫畫中的浪漫的學生生活可以完全不用接觸校外的任何事物,少女們的房間和學校都是一種神聖無瑕的空間。而在莉卡娃娃的玩家少女的眼中,莉卡媽媽、莉卡,以及兩名年幼的妹妹所構成的「母子樞軸」的構造就和少女心目中的神聖空間的構造是一樣的。少女們醉心於莉卡娃娃的母子樞軸世界中就如同神遊在自己的可愛房間或是理想校園世界中一樣。
這些1957~1960年出生的日本少女們在小學生時代利用莉卡娃娃和莉卡的家來模擬她們心中理想的可愛世界。到了1970年代之後,許多這個年齡層的少女們開始擁有屬於自己個人的房間,這個房間就是她們用來實踐可愛世界的載台。1971年,三麗鷗新宿一號店開張。1972年,麥當勞、Mr. Donut登陸日本。1974年,31冰淇淋開店,三麗鷗Hello Kitty、Patty Jimmy誕生,日本街頭有愈來愈多的浪漫商店可供少女們消費。這個年齡層的少女們在這些夢幻般的外在環境加上當時流行的24年組的多樣化少女漫畫的影響下,創造出了可愛少女文字。現代日本可愛文化基礎就在這種時代背景之下建立的。
到了1982年,創造莉卡娃娃的TAKARA取得美泰兒的芭比名稱的使用授權,開始生產販賣日本版的芭比娃娃。日本芭比和美國芭比的體型雖然差不多 (美國芭比的身高略高),但是在容貌上,日本芭比承襲了莉卡娃娃的少女漫畫式的可愛容貌。也就是說,日本芭比可以算是長大後 (17歲) 的莉卡。不過1986年,美泰兒突然和TAKARA解約,結果當時的TAKARA只能把原來的芭比換上「珍妮」的名字來販賣。而美泰兒則和BANDAI合組一個叫作Ma-ba的公司,生產日本芭比。結果由於Ma-ba芭比和TAKARA的珍妮太過神似,被TAKARA告到法院,兩邊最後取得和解,而隔年Ma-ba芭比也就停產了。而珍妮娃娃也就成為日本可愛少女人偶的另一個代表。
珍妮娃娃的出現,一方面意味著日本式的可愛少女人偶勝過了美國式的性感少女人偶,另一方面則意味著可愛少女人偶的勢力的擴張。由於珍妮娃娃的年齡設定為17歲,而且體型也比莉卡娃娃大,服裝和配件都比莉卡娃娃精緻,因此購買珍妮娃娃的玩家是屬於年齡層較高的少女。而在珍妮娃娃出現的同一時期,日本的男性也開始接觸可愛的人偶 (美少女GK模型) ,這意味著日本傳統的「人偶屬於女孩、玩具屬於男孩」的觀念開始發生變化。近幾年甚至還出現一些男性的人偶玩家把珍妮娃娃的素體拿來改造成自己喜歡的美少女人偶,這也意味著可愛的換衣少女人偶的文化已經從少女的世界擴展到了部分男性世界了。
我覺得這個網站的作者真的好厲害,可以把很多文化解構得這麼清楚又仔細,作者是念社會科學相關科系的人嗎?還是歷史學家?真的很好奇
我補充一下,為什麼我覺得作者這麼厲害呢?很多國民自己置身在這些五花八門的文化中,自己其實是沒有自覺的,這些脈絡我想應該連大多數的日本人自己都不知道吧?!感覺像是有在做民族誌的人才會清楚的東西。我想就連普通的日本人看到了,都會發出「哦~」的聲音。
烏龍派出所當中
對於GK以及莉卡娃娃曾有過相關介紹
大概是在台版50-100集有穿插幾話
有興趣可以參考看看
原來我的珍妮娃娃是這麼來的!
當年我也是覺得『芭比長得好醜,還是珍妮漂亮』的珍妮派呢。一點也不會想買芭比。
只是不知自己童年時代的娃娃審美觀,又是從何而來的,畢竟自己不是出生於可愛文化的日本小女孩阿….
謝謝回應
To mosdeo:
謝謝您的對梅與櫻的愛護與讚賞。
事實上,梅與櫻並沒有您說的那麼厲害。如果您把我們的文章拿給真正的學者來看的話,或許會有學者認為我們的題材有趣,但是恐怕不會有學者認為我們的文章有深度。
我們選的題材其實都是非常淺顯的東西(事實上我們目前的能力也僅止於此)。以介紹日本文化方面的文章為例的話,或許我們寫了不少日本人不知道的東西,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的文章有深度,只能說許多日本人對這方面的東西不感興趣而已。梅與櫻的介紹台灣的文章其實也是一樣,只是把一些平常容易被人忽略的東西提出來而已,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再以「日本可愛文化」這一系列文章為例的話,這一系列的文章只是我們讀了幾本書之後,把這些書中提到理論模型重新檢視一遍而已。而我們讀的書其實也只能算是閒書,沾不上學術的邊。
如果有人看了我們的文章,覺得我們的文章還算有趣的話,這只是代表台灣在這方面的資訊不足而已,因此才會有人看到我們的文章後,覺得很新鮮。
我們當然也希望能寫出一些有深度的文章分享給大家,那也是我們的目標之一。不過我們確定「目前的我們」還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如果把「寫出有深度的文章」視為開花結果的話,目前我們的程度只能算是剛播完種的階段而已,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今後歡迎您繼續指教。
To Greven:
謝謝您的補充。
烏龍派出所這部漫畫確實可以當成認識日本庶民文化的入門作品。
其實烏龍派出所以前也曾經簡單介紹過芭比娃娃。只是台灣的烏龍派出所是從日版51卷開始代理,因此台灣版的烏龍派出所看不到那篇故事。烏龍派出所是於1986年時介紹了芭比和莉卡,恐怕和1985年增淵宗一發表關於少女娃娃的論文後造成的話題有關。
不過要注意的是,烏龍派出所雖然會介紹許多日本的次文化事物,但是由於這部漫畫是搞笑漫畫,為了製造笑點,很多事物都是介紹到一半時就不知不覺開始誇張化,因此看這部作品時千萬不能完全照單全收。
今後歡迎您繼續指教。
To laby:
謝謝您的回應。
就我個人的審美觀而言,我也比較喜歡珍妮娃娃。
雖然您並不是生在日本住在日本,但是在台灣一樣有不少來自日本的媒體影響台灣少女的審美觀。從早年可以換衣服的紙娃娃,到日本卡通、日本少女漫畫等,多少都給人一種「可愛女主角=大眼睛」的印象。就算不看卡通漫畫,小孩子的書包、衣服、文具等物品上也會有可愛的圖案,許多少女的審美觀可能就是從這些東西而來的。
目前TAKARA已經停止販賣珍妮娃娃了。現在在日本如果要買珍妮娃娃的話,只能向廠商特別訂購才行。如果您的珍妮娃娃還在的話,請好好珍惜。
今後歡迎您繼續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