いつも「梅と桜 ―日本台湾年軽人的事情―」を見てくださって、ありがとう。
多忙のため、1週間ほどブログをお休みします。
「先生」と「老師」
「○○先生」というのは男性のことを指す「さん」と同じ役割だということは、「「先生」と「さん」」で書いたんだけど――
では、teacherの意味での先生や教師は何と呼ぶかと言えば、一般的には「老師」(lao3shi1)という。
「老師」という言葉には、一般的には老人のニュアンスはないし、武術の達人という意味もないよ。
武天老師(亀仙人)のような弟子を抱える武術にたけた人は、老師ではなく「師父」(shi1fu4)と呼ばれるのかな。
それから、日本語では、政治家、弁護士、医者も「先生」と呼ばれるけれども、
中国語の「老師」という言葉は教育者の意味なので、これらの人たちを呼ぶときは「老師」とは呼べないわけで、それぞれ別の呼ばれ方で呼ぶ方が多いかな。
例えば、医者は「醫師」(yi1shi1)と呼ぶよ。
日本の中国語の教科書に出てくる「医生」は台湾では職業名であって、「謝謝、医生!」というふうな呼びかけには使わないみたいね。
一部病院では、お医者さんや医学部の教授のことをそのものずばり「せんせい」と言って通じる場合もあるよ。
この「せんせい」には偉い先生のニュアンスが含まれているので、普通のお医者さんはやっぱり「醫師」(yi1shi1)と呼んでね。
日本的職業摔角
在台灣,日本的職業摔角 (プロレス) 就像日本的時代劇一樣,有一群特定的觀眾。在1970年代,台灣的一些隱藏在社區裡的地下電影院或是第四台,就有播放日本的摔角節目。而到了1980年代,台灣的錄影帶出租店的日系節目區中,日本的職業摔角當然是一大類型。當時就算沒看過摔角的人,可能也多少會聽過豬木和馬場這兩個奇特的日本姓氏。
日本的職業摔角手可以追溯到明治時代。明治時代的職業摔角手主要是練柔道或是相撲出身,當時由於日本本身並沒有職業摔角的活動,因此這些人都是到歐美後成為當地的職業摔角手。
1921年3月5日,美國的職業摔角手Ad Santel (美國著名的職業摔角手Lou Thesz的師父) 和講道館 (日本的柔道總部) 的庄司彦雄等人於在靖國神社的相撲場中舉行了異種格鬥賽。這場比賽雖然不是純粹的職業摔角賽,不過至少提高而職業摔角在日本的知名度。結果美日兩邊打成了平手,而庄司彦雄之後則跟著Ad Santel到美國去學職業摔角。
到了戰後,1951年時,美國的慈善團體邀請了Bobby Bruns等六名職業摔角手到日本幫美軍勞軍。而原日本撲關脇力道山在這段期間結識了摔角隊的成員,對職業摔角深感興趣,於是之後便赴美學習職業摔角。1953年,力道山回到日本,創立了日本職業摔角協會,真正的日本的職業摔角就此誕生。
1954年,日本的電視開始轉播職業摔角節目。由於日本的電視是1953年開播,因此1954年時,電視還是一種非常新的科技產品。對當時的日本人而,電視播出職業摔角節目言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一方面是職業摔角提供了一種娛樂,另一方面則是可以看到日本人揍美國人,讓日本民眾一吐戰敗的怨氣。當時由於電視並不普及,因此許多日本人是從路邊電器行擺的電視來看職業摔角。
後來到了1963年,力道山被日本黑道分子刺殺身亡,日本的職業摔角迷一時失去了重心。不過之後力道山的弟子巨人馬場 (原職棒選手) 以及安東尼奧豬木開始活躍,再加上1965年世界柔道銅牌坂口征二加入職業摔角異,又把職業摔角的高潮帶動起來。
早期台灣的第四台,以及1980年代的錄影帶出租店中,之所以會有那麼多日本摔角節目,就是因為在豬木馬場時代,職業摔角是日本電視黃金時段的節目。
之後,豬木和馬場各自成立自己的職業摔角組織,結果播出摔角節目的電視台變多了。對電視台而言,如果取得職業摔角的轉播權,就意味著電視台不用花腦筋在某個黃金時段製作節目,因為只要轉播職業摔角,收視率和贊助商就會自動靠過來。當時的日本小朋友看完哆啦A夢後,下一個節目就是摔角轉播,因此當時日本的職業摔角節目在某種程度也算是一種大人小孩都看的高收視節目。
不過到了1980年代後半,馬場和豬木因為年齡及體力的關係,相繼退到第二線,再加上日本的職業摔角選手各自組織小團體,以及娛樂多元化,結果職業摔角節目退出黃金時段。2009年的現在,職業摔角已經變成偏門的深夜節目了 (深夜兩點多)。不過,真的想看摔角節目的日本人還是可以由衛星電視來收看各種摔角節目,只是收看衛星節目意味著每個月的開銷會變大。
◆◆◆
可能有不少人認為職業摔角「很假」。事實上,認為職業摔角「很假」的人往往是不了解職業摔角這的本質。
職業摔角其實是一種表演性質的活動。職業摔角手在擂台上做的事就是表演。不過職業摔角並不是單純的表演,在他們的表演中,有些表演有劇本 (戲劇情質較高),有些表演則沒有劇本 (競技性質較高)。也就是說,職業摔角是一種兼具戲劇性質及戲劇性質的表演。
有人可能會質疑:這種演出來的打架有什麼好看的呢?
好不好看,這牽涉到了每個人的欣賞表演時的感性問題。
如果以美國的哈林籃球隊為例的話,哈林籃球隊所做的也是一種表演。哈林籃球隊在球場上搞怪、戲弄對方的球員,這些表演也全部都是有劇本的。而觀眾想看的,就是劇本中設計了什麼有趣的點子,而哈林籃球隊的球員會用什麼巧妙的招術來戲弄對方。這就是一種欣賞的的方式。
又例如動作片,很多動作片的武打鏡頭中會加入一些現實格鬥中沒有意義的招術 (例如後空翻),或是加入了一些震撼效果 (例如砸破玻璃、桌椅、家具等)。電影中的角色就算被打了十幾拳重拳,打飛了五六次, 除了身上有點淤血以外,仍然生龍活虎,現實當中當然不可能有這種事。這種電影雖然不夠真實,然而觀眾有興趣的是戲裡面怎麼打,劇情怎麼發展。觀眾並不在乎武打鏡頭是否合理,觀眾期待的是由不可預期的武打表演中所帶來的情緒高潮。這就是一種欣賞方式。
除了動作片以外,在日本,許多主題樂園也有忍者秀、戰隊秀、假面超人秀、超人力霸王秀等,這些秀也是一種表演式的武術。而在華人世界的武術表演中,也不乏雙人甚至多人對打套路。喜歡看忍者秀、特攝英雄稅或是中國功夫雙人或多人對戰套路的人,恐怕不會因為這些表演是經過排練的東西而有所怨言。即使是事先排練好的東西,也仍然有可看性。
職業摔角也是一樣,雖然職業摔角可能是一個經過排練過的表演,但是排練過的表演仍然有可看之處。觀眾想看的就是職業摔角手會用出什麼樣的不可預期的華麗格鬥技,也可能期待著未知的劇情。這就是它的魅力。而職業摔角和一般主題樂園忍者或是特攝英雄秀的不同之處在於,職業摔角除了表演性質外,也包含了部分競技性質,而這個競技部分也可以提高表演的不可預期性。至於表演和競技之間怎麼拿捏,就是每個職業摔角組織內部的行銷政策了。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職業摔角表演過程中,有太多讓對方有機可乘的破綻。例如把對方打倒在地後,沒有繼續出招,結果反而被對方偷襲成功。或是在某些狀況下明顯讓對方施技成功。如果職業摔角帶有競技成分的話,就不應該鬆懈才對。
其實,這又是一種欣賞表演時的感性問題。
有些人可能會把職業摔角手的行為解釋成鬆懈,不過換個角度來思考的話,這種表現也可以解釋成「我根本就不怕你偷襲」「如果你要出招就出吧!我有自信承受得住」。從這個觀點來看的話,這些職業摔角手不但會打,而且還不怕被打。如果摔角手畏頭畏尾,動輒擔心被對方偷襲、被對方施技的恐懼,恐怕只會大掃觀眾看表演的興致。因為觀眾想看的是勇猛、不怕打的摔角表演。
一些重視規則格鬥運動競技,往往會因為遷就嚴密的規則而漸漸失去格鬥的本質。例如在柔道比賽中,雖然每個選手都相當拼命,但是他們拼命的目是是為了在五分鐘內取得判定優勢。結果造成先取得判定優勢的選手就開始擺爛、回避交鋒,讓對手根本無法施技,以保持判定上的優勢。而劍道也因為規則的關係,許多人開始研究如何做出「規則認定的有效打擊」。柔道和劍道選手在場上都是搏命拼戰,但是他們拼戰的目的,是為了取得規則中的判定勝負上的優勢。當他們取得優勢時,態度就會開始消極。因此在許多比賽中,當某方取得優勢之後,格鬥比賽就變成防守或是逃命的比賽,結果往往是那些因為運氣好外加逃命技術好的人獲得勝利,競技本身也就失去了可看性。相較之下,職業摔角手在擂台上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為了取得規則上的勝利,他們勇於接受對手的攻擊,因此觀眾看足一大堆你來我往的格鬥招式,而勝者往往是能耐往這些你來我往的招式的強者 (注意:職業摔角雖然帶有表演性質,但這並不代表劇本已經決定了比賽的輸贏。這是因為職業摔角中也包含不可預期的競技性質,如果有人認為表演一定要事先決定輸贏的話,這種認知就太膚淺了)。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分析的話。
哈林籃球隊的表演秀雖然是照著劇本套招,但是他們若真的認真打起球來,未必會輸給NBA的球隊,畢竟哈林籃球隊的表演也需要相當的球感和技巧。武打電影雖然也是套招,但是武打電影中的武師或替身的身體能力當然也超越一般人,否則根本無法做出那些高衝擊性的動作。而職業摔角也是一樣,或許他們並沒有全力施技,但是那些摔角技巧的殺傷力仍然相當大。如果換成一般人的話,恐怕中招後就站不起來了。而職業摔角手在一場對戰中,能夠承受多次高破壞力的招式,就證明了他們的身體能力遠超過一般人。如果他們要真打起來的話,恐怕只有其他的武術專家才能和他們匹敵。
由於職業摔角的本質並不是單純的打架比賽,而是一種製造娛樂效果的格鬥表演,因此他們沒有必要動輒置對手於死地。而他們在擂台上不怕偷襲不怕中招的無懼坦然的表現,才是強者的美學。
「先生」と「さん」
とても基本的な話で申しわけないんだけど――
中国語での「先生」(xian1sheng)というのはteacherの意味での先生や教師を指しているのではなくて、
「~さん」というのと同じ意味、また男性をあらわすミスターの意味なのだ。
なので、「田中先生」と言われれば、そこには一般的には職業的な意味はなくて、
田中さんという「田中」という人物のことを示していることになり、
「先生」という言葉によって、田中さんが男性であることがわかるのだ。
女性の場合は、一応このブログは「年軽人的事情」を旨として書いているので、「小姐」(xiao3jie)と言うということにしたい。
ほかのバリエーションとして「夫人」とか「女士」もあるよ。
ただ、これは我々が外国人だから、人を呼ぶときにこういうことを言うことを考えるわけだけど、
実際の台湾人の間では、「台湾人の友達の呼び方」で紹介したように、めったに使うものじゃないみたいね。
「先生」は、見知らぬ人に対する呼びかけの言葉として使うぐらいなのかな。
あとは、「さん」があるんだったら「様」があるだろうという気がするよね。
これは、強いて言うなら「大人」(da4ren2)、「閣下」(ge2xia4)なんだけど、
こういう言い方は、本当に本当に偉い人に表現する言い方であって、これを友達レベルでやっていたら冗談かと思われると思うよ。
それから、発音としては、多分日本の中国語の教材だと「先生」(xian1sheng)で、「生」は軽声なんだけど、
実際のところは、ここは軽声で読まずに「先生」(xian1sheng1)と言ったりするんじゃないかな。
書いているうちに長くなったので、次回に続く。
「梅與櫻」對網站留言的期待(4)
「梅與櫻–日本台灣年輕人的事情–」的是基於我們對於日本以及台灣的兩地文化的好奇心而成立。我們用查各種資料或是到現地考察的方式來滿足我們的好奇心,填補我們的無知,以增進我們對日本以及台灣兩地文化的理解。同時也希望能由這個網站來讓其他像我們一樣對日本及台灣懷著好奇心的台灣人或日本人能更加理解彼此的文化。
到目前為止,這個網站已經營運了四年又七點五個月。從我們開設這個網站開始到現在,我們一直處於一個摸索的狀態。摸索日本文化、摸索台灣文化、摸索網站的營運方式,甚至摸索這個網站的將來。網站是個虛擬世界,我們雖然可以由視覺看得到網路上的一切,但是我們卻摸不到。也就是說,我們所看到的「東西」並不是「物質」。我們雖然無法具體感受到「梅與櫻」的物質性,但是我們還是非常珍惜這個網站,因此我們也儘量設法把這裡的一切保留下來。
在我們保留這個成果的過程中,最煩惱的事情就是我們是否該刪除留言。老實說,「梅與櫻」成立到現在,我們曾經刪除過不少留言,刪除留由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傷害我們或是這裡的讀者情緒的留言,或是惡質的廣告,也有些留言是基於私人的理由而刪除 (例如一些私下的建言、私下的聯絡行為等)。惡質廣告或是一些私事的聯絡這些東西刪除就算了,畢竟廣告和私事本來就不屬於這裡。我們最困擾的是那些讓人感到不愉快的留言。
什麼是讓人感到不愉快的留言呢?老實說,這種東西很難定義,因為愉快和不愉快這種情緒問題是一種很主觀的東西。就是因為這種東西很難定義、而每個人的感觀均不同,所以我們在處理這種留言時會非常困擾。假設有留言的人帶著肅殺之氣,留言目的就是為了要摧毀我們,或是摧毀其他讀者的心志的話,這種事情就比較單純,只要刪除就可以了,因為留言者並不在乎這裡的一切,當然也不會在乎留在被刪除。然而如果留言者並沒有毀滅這個網站或是這裡的人的想法的話,就會變成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了。因為刪除留言意味著抹消這留言者對這裡的關心,花那麼多時間留言的結果卻是留言一篇一篇消失,自己的熱心被別人當成忽視,這種感覺絕對不好受。然而,如果不刪除的話,恐怕會影響到其他這裡的讀者。
留言的刪除與否,並不是單純的網站管理問題,而是作者的我們、留言讀者、觀看留言的讀者三方面的問題。目前每天大特有五六百人會來看梅與櫻的文章。如果有一個人留言,就意味者每天有五六百人會看到這篇留言,這些讀者的情緒可能會受到這篇留言影響。如果我們刪除一篇可能令人不悅的留言的話,即意味著我們當著五六百人的面前抹消了留言者的理念。因此,不論留言讓多少人感到不愉快,我們在刪除這一類留言時,並不會覺得快樂。我們甚至還擔心,我們的行為可能對留言者造成了傷害。
最近梅與櫻的留言中,出現了讓我們或是其他人不愉快的留言。講白一點,我們希望以後不要有這種留言出現:
帶髒字的留言。
什麼叫「帶髒字的留言」?我們不予定義,也沒有沒要去定義。因為,帶著善意及社會常識留言的人根本不需要煩惱髒字是什麼。當然,我們也並不是說帶髒字留言的人是懷著惡意的人。我們認為留言者並沒有惡意,但是缺乏社會常識。我們不想用大人對小孩說教,或是老師對學生說教的口吻指責留言者。事實上,我們知道自己沒有那種立場,而留言的人恐怕也不認為我們有那個立場。我們只想說,有些話在好朋友之間用代表著豪邁、不拘小節。但是同樣的話友情的圈子外使用的話,則意味著缺乏社會常識。如果留言者和我們成為摯友,我們不會在乎私下交談時使用那一類話。但是事實上,我們不認識這名留言者,而網站的留言系統是公開而非私密的,因此那一類話實在不適合於留言中出現。總而言之,請不要在留言中留下髒字。
同一天於多數文章中留下一兩句過於簡短、主張不明確,同時有牢騷性質的留言。
在這裡耳提面命要大家不要留這一類留言其實有點奇怪,因為留這種留言的人恐怕都是第一次到這個網站的人,而非這裡的老讀者。以前就曾經發生過有人一連留下13篇這一類的留言,由於當時那些留言帶了太多政治意義形態,而且含有極強烈的排他意識,因此我們將之全數刪除。我們可以理解有些台灣人會對政治亂象或是過去歷史的扭曲非常反感,但是網路上有更多人 (包括外國人) 對於不顧他人感受的謾罵、批判者 (特別是政治、歷史方面) 更加反感、對這種排他意識極強的人的存在感到恐懼。雖然這種留言對我們個人並不會造成什麼傷害,但是一定會傷到這裡的其他讀者,以及這個領域的和諧性,再加上「梅與櫻」的網站宗旨是在於「彼此理解」,而非「置非我族類者於死地的排他」,因此我們把這13篇留言刪除了。事實上,我們刪除留言後心情非常惡劣。日本人編輯也為此寫了「ブログ「梅と桜」のポリシー――品位ある場所を守るために御協力いただきたいこと」這篇文章。寫一篇留言要花多少時間,我們可以想像得出來,而我們自己在回覆留言時,大約一篇留言要花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回覆。那名一次被刪掉13篇留言的人當時肯定非常不愉快,因為13篇留言要花很多時間來寫。而我們完全可以想像13篇文章被刪除的感覺,因此我們刪除留言後,一點都不覺得快樂。
而這次,有人一次張貼了16篇留言,內容多為對台灣社會不滿的牢騷,或是一些我們早已在網站中介紹過的資訊。每篇留言大約都是一兩句,而且由留言內容可知,留言者並沒有看懂文章,也不了解這個網站的主旨。當一個人想要融入一個陌生環境時,在常識上應該要先理解一下這個環境的文化或是規則。事實上,「梅與櫻」網站並沒有什麼嚴厲的規則,只要大家在行動之前能想一下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造成什麼影響,在這個對人親切的思維前提之下留言幾乎不會有什麼問題。如果沒有搞清楚這個網站的宗旨就開始自我表述的話,只會讓人覺得冒失莽撞,而大部分的網站恐怕也不歡迎這樣的行為。我們無意指責留言者,我們可以理解留言者的一些對台灣社會不滿的牢騷與無奈,但是一兩句話的牢騷並無助於讓相知道台灣事情的日本人理解台灣,日本人也不可能由這些留言理解台灣人的想法。因為那只有一兩句而已,而且還是用中文寫的。「梅與櫻」的日文文章是為針對日本人而寫的,而大部分的日本讀者也都是從這些日文資訊來理解台灣。用一兩句中文在日文文章下留言,又像大人教小孩、又像發牢騷,顯然留言者並沒搞清楚,這裡的日本編輯及日本讀者的知識背景。
基本上,我們並不反對有人只寫一兩句留言,我們也不在乎有人用留言抒發一些無奈,我們也歡迎台灣人看完文章後有感而發用中文向日本人提供自己的台灣生活心得,這些三種行為完全不是問題,很多人都這樣留言過,大家也相處愉快。真正的問題關鍵是在於這次的留言者並沒有搞清楚這個網站的主旨及環境背景。如果沒有搞清楚這裡的狀況,三種要素混合在一起,而且一次來個十幾篇的話,恐怕多數讀者都會對這種冒失感到不舒服。而另一個大問題是這個留言者恐怕用了自己的本名留言。我們並不鼓勵網友用本名留言,我們建議留言時使用暱稱或代號。如果有人用本名留言,一兩篇或許沒關係,因為龐大的資訊量會沖淡留言,大家也不會在意留言者是否用了本名。然而如果一次用本名留了幾十篇留言的話,留言者的本名就會大量出現在我們的首頁中,在這個每天五六百人造訪的網站的首頁上留下一大排自己的名字恐怕在網路隱私保全上不是好事,我們也不想成為宣傳私人隱私的罪人。總而言之,在發表高論之前,請先理解這個網站的成立宗旨,並注意網路禮節以及自身的隱私。
老實說,我們不太喜歡寫這種東西,因為「期待」講得太多,就會給人一種「強要」的感覺。事實上,從今年四月以來,我們一直處於非常忙的狀態。花時間寫這種文章對我們而言其實非常傷,但是如果我們不寫這篇文章的話,有些靠直覺行事的人根本就不會注意到自己的行為會帶給別人什麼問題。很多社會問題就是許多人在做事之前並沒有考慮事情做下去所帶來的後果。「梅與櫻」的留言系統是按鈕按下去,留言就立即發表。這個過程中,沒有人會審查留言,真正能為留言內容把關的是留言者自己的善意。我們曾經刪過不少留言,但是刪留言的結果並不會帶給我們快樂,而留言被刪的人也絕對不會快樂。就資料保全的觀點來看,刪除留言其實是一種破壞資料的行為,我們真的不喜歡刪留言。如果每個人在留言時,能夠顧慮一下看到留言的人的感受的話,或許我們就不需要花這個時間寫這篇文章了。
我們從以前就不斷期待讀者們理解以及顧慮網路活動時應有的常識及禮節。這些常識及規則或許並不是那麼明確,但是就一般社會的倫理常識上而言,如果在行事之前能多顧慮一下他人感受的話,幾乎不可能做出違反常識和禮節的行為。而我們也不會對留言內容吹毛求疵。「梅與櫻」網站的讀者當中,大約有一半的來自日本。我們其實很不喜歡用『因為每天有好幾百名的日本人在看,所以請台灣網友注意網路禮節』這種邏輯來進行道德勸說。在網路上活動時本來就應該要遵守網路禮節,如果是因為有外國人在看,台灣人才肯遵守網路禮節的話,我想這並不是個好現象。我們所期待的邏輯是『為了讓自己及大家能在一個愉快的環境下看文章,請大家在行事之前多為他人想想』。
我們並不喜歡刪除留言,但是如果今天不刪這一類的留言,以後這些留言可能會成為不良示範。另一方面則是顧慮這些留言當中還暴露了過多的個人隱私。在此我們也要向留言被刪除的人說:我們已經讀過您的留言了。請您諒解我們刪除留言的苦心。只要您留言時能稍微調整一下姿態,注意網路常識及禮節,今後我們仍然歡迎您留言。
台湾とサモアの国旗
「台湾の国旗」も見てね。
最近、サモアで地震があったことで初めて気がついたんだけれども、
サモアの国旗も台湾の国旗に似ているんだね。
今回も、ぱっと見が似ているという話だけであって、これらの旗は全然違うものであるという認識は持っているので、変な誤解をしないでくださいね。
国旗に込められた、基本色を比較してみても、意味はもちろん違うよ。
ついでなので、「台湾とミャンマーの国旗」で紹介した、ミャンマーのものも載せてみるね。
台湾 | サモア | ミャンマー | |
---|---|---|---|
青 | 自由 | 自由 | 平和と安定 |
白 | 平等 | 純潔 | 純潔 |
赤 | 博愛 | 勇気 | 勇気と団結 |
ただ、大体この色でイメージされるものは同じような感じになるのかな……
なお、ウィキペディアによれば、赤は忠誠、白は純潔、青は愛国心となっていたよ。
左上のエリアは台湾のものに比べると白というよりももはや青いんだけれども、南十字星が描かれているよ。
南十字星は、α(アルファ)、β(ベータ)、γ(ガンマ)、δ(デルタ)の4つで十字形を構成することが知られているけど、
後からε(イプシロン)を追加して今の形が構成されているというのがポイントなのかなという気がする。
ニュージーランドの国旗にはこの星まではないけれども、小さい国ゆえにこの星の存在も国旗に後から追加するぐらいで、この星はサモア自身の存在を象徴しているのかな。
ちなみに、台湾とサモアの間には国交はないよ。サモア周辺の国とは関係があるところもあるんだけどね。
サモアの位置関係がいまいちわからなかったら、「台湾と国交」にある地図も見てね。
(2010/10/29更新)
以前、「台湾とミャンマーの国旗」というトピックを書いたんだけど、
最近のニュース報道によると、2010年10月21日、ミャンマーの国旗が変わったんだよね。
ということで、今までミャンマーの国旗は台湾の国旗とそっくりだとこのブログで書いてきたんだけど、
全く違ったものになったね。
何となく似ている旗はサモアの国旗だけになってしまったね。
日本的天皇陵與古墳(1)
日本天皇的墳墓叫天皇陵。雖然戰後日本天皇是沒有實權的象徵職位,不過從昭和天皇的天皇陵來看,規模還是和一般人的墳墓大大不同。
日本的天皇陵是由日本的宮內廳的書陵部管轄。「書陵部」就是負責管書(圖書、資料文獻等)和管陵(墳墓)的部門。在2009年現在這個時間點上,日本宮內廳管理的陵墓一共有896個。東京賞櫻名所之一的青山靈園可以容納一萬五千多座墳墓。相較之下,896個陵墓似乎沒什麼大不了。不過宮內廳管的陵墓並不單純,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仙陵古墳就是宮內廰所管轄,一個大仙陵古墳的面積就是青山靈園的1.76倍。宮內廳管轄的天皇陵當中,除了大仙陵古墳以外,還有其他的巨大古墳。其他的巨大古墳規模雖然不如大仙古墳,但是也有一個古墳抵掉一個公墓的實力。另外,這些陵墓不是集中在某個地方,而是分散在日本各個地區(主要在大阪、奈良、京都等地),所以要管好896個陵墓並不容易。
日本的「陵墓」包含了「陵」和「墓」以及其他類似的設施。日本的皇室典範第27條就有規定,天皇、皇后、太皇太后、皇太后所葬的地方叫「陵」,而其他皇族所葬的地方叫「墓」。「陵」和「墓」還有「陵籍」和「墓籍」。
在宮內廳管轄的896個陵墓當中,包括188個陵、552個墓。另外還有分骨所、火葬塚、灰塚(共42個)、髮爪齒塔(共68個),以及46個「有可能是陵墓」的陵墓參考地。除了這896個陵墓以外,還有一百多個附屬於陵墓的陪塚。
◆◆◆
日本天皇的「代」數是個非常有趣的東西。從日本宮內廳公布的天皇陵的資料來看,昭和天皇是第124代天皇,所以在2009年這個時間點上,日本天皇明仁是第125代天皇。不過這125代天皇其實只有123人,因為有兩個人各當過兩任天皇,其中一個是寶女王(第35代皇極天皇及第37代齊明天皇),另一個則是阿倍內親王(第46代孝謙天皇及第48代稱德天皇),而且這兩個人都是女天皇。因為有兩個人各擔任了兩代天皇,因此125代天皇其實只有123人。
不過123人的數據還是有問題。日本在鎌倉時代結束後,有一段「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日本的朝廷分裂成京都朝廷(北朝)和奈良朝廷(南朝)。宮內廳公布的天皇陵資料中,沒有列入北朝的五名天皇。所以日本天皇人數應該是123+5=128人才對。如果要繼續追究下去的話,由於日本早期幾代的天皇沒有留下確切的歷史記錄,所以那些天皇是不否真的存在過還是問題。不過這個問題很有可能得不到答案。總而言之,日本宮內廳的天皇陵資料中並沒有把北朝天皇列入。
日本宮內廳公布的天皇陵列表中,124代天皇(122人)中一共有99個天皇陵。122名天皇只有99個天皇陵,是因為有些天皇陵葬了好幾個天皇。例如月輪陵葬了12名天皇,深草北陵則葬了10名天皇,後月輪陵、大原陵、檜隈大内陵則各葬了兩名天皇。其實,北朝的天皇陵也在宮內廳管轄的「陵」當中,只是宮內廳沒有把他們列出來而已。
根據讀賣新聞社調查研究本部於2006年所發表的資料,896個陵墓及一百多個陪塚當中,大約有240個是屬於考古學研究對象的古墳。也就是說,陵墓並不等於古墳。古墳是專指古墳時代造出來的特別形狀的墳墓。日本皇室的陵墓從古至今都有。至於那將近240個古墳則是叫作「陵墓古墳」,也就是皇室陵墓級的古墳。
在日本,這種「陵墓古墳」各自分布於日本2府15縣的地區。由於「陵墓古墳」是由宮內廳管轄,而且宮內廳並不支持學者對陵墓開挖研究,所以這些陵墓仍然有很多謎。宮內廳掌握的古墳的埋葬者資料大多是早期考古學及歷史研究技術不發達時留下的舊資料,所以很多料其實都有問題。
☆
文字の形で表現する
こういう言葉をどういうふうに言えばいいのかわからないんだけど――
例えば、「8の字」というように、実際の形状を文字の形に当てはめて例えて言う言い方があるよね。
中国語にも、もちろんこういう言い方がある。
8の字は「8字形」(ba1 zi4xing2)だし、
漢字で八の字ということだと「八字形」(ba1 zi4xing2)という。
アルファベットを使うのも、日本と同じだよ。
ただ、このときは「字形」(zi4xing2)よりも「形」(xing2)を使う方が多いかな。
Yの字は、「Y形」(Y xing2)、「Y字形」(Y zi4xing2)とかいう。
Uの字は、「U形」(U zi4xing2)、「U字形」(U zi4xing2)とか、
Sの字は、「S形」(S xing2)とか、そんな要領だよ。
Tの字は、「T形」(T xing2)とか、あるいは「丁字形」(ding1 zi4xing2)とかいう。
ただ、丁字路は「T字路」(T zi4lu4)というわけで、丁の字は使わないみたいだよ。
とはいえ、そもそも台湾の道路には名前がついているので、その語彙を選択して道を説明する可能性は日本語よりも少ないかもね。
こういうアルファベットのほかに、台湾には注音符号というものがあるんだよね。
今ほど紹介したものと類似の形状をとして、ㄒ(xi)、ㄚ(a)、ㄈ(fo)、ㄩ(yv)とかあるんだけど、
注音符号は余りこういう例えの表現には使われないみたいで、
思いつくのは「ㄇ形」(mo1 xing2)、「ㄇ字形」(mo1 zi4xing2)とかぐらいみたい。
これは、日本語でいうところのコの字に近い形を表現する言い方だよ。
日本的時代劇的設定及髮型
很多台灣人喜歡看日本的時代劇。台灣從1980年代錄影帶出租店大流行,到後來有線電視普及化,業者提供的節目都少不了日本的時代劇。日本的時代劇大多是一集完結的單元劇,每一集都是獨立完整的故事。所以觀眾可以從任何一集入門,不用從第一集開始看,也不用擔心看漏了哪一集會影響到之後觀賞的興致。
日本的時代劇和歷史劇的差異是:歷史劇的故事核心是以史實為主,戲劇表現必須遷就史實。時代劇則是借用古代的時代舞台的創作故事,可能用史實人物配上虛構的故事,也可能連人物都是完全虛構的。由於時代劇不用遷就史實,所以表現比較自由,娛樂性比較高。
雖然時代劇的創作成分較高,不過製作人員也會努力重現時代背景,所以從時代劇中還是可以看到古代日本的社會制度及現象。例如時代劇中可以看到江戶的街上有配刀的武士和不配刀的平民。大官在外移動時會搭「駕籠」,警備人員晚上會提著燈籠巡邏。這些古代日本庶民生活場景的表現在歷史劇中比較不容易看到,因為歷史劇的焦點是放在對歷史有影響力的大人物身上,對一般小市民的生活著墨較少。
對台灣人而言,時代劇畢竟是外國的戲劇。除了普世共通的勸善懲惡的價值觀以外,很多設定對台灣人而言還是比較陌生。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時代劇人物的髮型。
日本時代劇中的男性髮型的特徵是前額到頭頂部分沒有頭髮。不習慣日本古裝劇造型的人可能會覺得這種髮型很醜。
這種髮型的名稱叫【月代】,是江戶時代最流行的髪型。
為什麼古時候的日本人頭頂上沒頭髪呢?
古時候打仗時要帶頭盔。由於頭盔的通氣性不佳,所以留長髮的人會非常悶熱不舒服。為了減輕頭頂的不適,就有人把頭髪剃掉或拔掉。這就是「月代」的由來。
月代髮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平安時代。
平安時代九條兼實的日記《玉葉》中,在安元二年(1176年)7月8日的部分有寫道:【自件簾中時忠卿指出首,其鬢不正,月代太見苦、面色殊損】。這段話的意思是九條兼實覺得平時忠的月代髮型很難看。
(※九條兼實是用漢文來寫《玉葉》,所以會讀古文的華人可以大致看懂內容)
另外,日本岩手縣平泉中尊寺藏的源義經畫像中,源義經的前額部分沒有頭髮,所以可以推測當時源義經的髮型也是月代。源義經的時代正好和《玉葉》的年代相近。
雖然平安時代已經有「月代」髮型,不過當時的武人只有在打仗時才會把頭頂上的頭髮拔掉或剃掉。平時或是打完仗後,頭頂上還是會留頭髮。從《玉葉》中的描述可以想像平安時代的人覺得月代並不好看。
到了戰國時代,由於戰爭非常多,所以武人比較沒有時間留頭髮,結果月代就變成常態的髮型。
到了江戶時代,武士不用打仗,但是武士的社會地位高,所以象徵武者的月代髮型開始大流行,而且不再是武士的專利。
日本時代劇中男性的月代髮型
日本時代劇中的髮型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武士型,另一種是町人(平民)型。武士型的鬢的部分沒有膨出,頭部後方也沒有髱。町人型的月代上面的髷的部分可能放在頭頂的正中,也可能斜向一邊。髷斜向一邊是因為有些人覺得這樣比較時髦。另外,町人型的鬢部膨出,而且會蓋住耳朵的上半部,而且頭部正後方有個膨出的髱。
遠山金四郎系時代劇中,老金裝扮成平民時的髮型是町人型,老金以奉行身分登場時,髮型則是武士型。
水戶黃門系列時代劇中,黃門的髮型是依演員而定,有些演員是武士型,有些演員是町人型。至於格兄和助兄的髮型則是町人型。
暴坊將軍的吉宗和大岡忠相的髮型都是武士型。
從日本的時代劇可以看到江戶時代的武士和庶民的生活百態,不過製作時代劇有成本考量,為了省錢,很多表現必須簡化,無法100%反映江戶時代的實情。時代劇的人物的髪型就是典型的例子。
經常看日本的時代劇的人可能會用上述的「武士型」「町人型」的特徵來分辨劇中角色的身分。不過上述的武士型和町人型的髮型只是「時代劇的假髮分類」,和現實的江戶時代大眾的髮型有一段落差。
時代劇用的假髮是承襲日本的歌舞伎等古典藝能的假髮道具,由於歌舞伎用的月代假髪就是那幾套,所以時代劇用的月代假髮也就是那幾套而已。由於他們就只有那些道具,所以時代劇用的假髮是遷就道具的表現。現實中,江戶時代的男性髮型種類很多,不同時期流行的月代髮型也不一樣。某些時期,武士的髮型也可能和町人的髮型完全一樣,並不像時代劇的假髮那麼單純。
刮過鬍子的男性都知道,鬍子刮得再乾淨,兩三天後又會長回來了。月代也一樣,兩三天沒剃,月代就不會那麼光滑亮麗了。江戶時代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每天保養頭髮的財力,所以時代劇中不分貴賤,月代一律光亮的情形其實不符江戶時代的社會狀況。
另外,有些常看日本時代劇的台灣人可能會覺得每一集時代劇都要殺掉一大堆壞人,非常誇張。的確,很多時代劇是勸善懲惡的故事,所以難免會有除惡的情節。例如必殺仕事人系列、三匹斬系列、大江戶捜查網系列、長七郎江戶日記等。但是也有一些時代劇不太殺人,例如遠山金四郎系列和水戶黃門系列是不殺人的。至於在暴坊將軍系列中,吉宗在殺陣中其實只是用刀背把對手打昏而已,而最後的大壞人則讓他自行切腹或是交給手下的密探來行刑,因此暴坊將軍這部作品中每集頂多只會死一兩個人,然後再由旁白說明:參與事件的人之後都被處斬首刑。暴坊將軍劇中的吉宗其實很少出手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