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詞的讀法與發音(1)

當我們看到一個不認識的外語新字或新詞 (例如διήγησις),而且我們一時找不到查詢工具,不過身旁正好又有一個學識淵博、懂這種外語的人可供請教時,我們可能會問這個人:「διήγησις怎麼讀?」「διήγησις怎麼唸?」當然,也有些人也可能會問:「διήγησις的發音是什麼?」

問這些問題的大前題是:我們已經事前相信了「διήγησις這串符號背後有一套相對應聲音規則」這個事實。當我們不想「διήγησις」這串符號進行表達時,我們可以用某一種聲音組合來代替它。講得平易一點,就是我們相信「διήγησις」這個詞是來自某種語言。當我們不想用文字來表達時,我們可以選擇以發話的形式來表達同樣的東西。總而言之,問這些問題的目的就是想要用嘴巴來表示「διήγησις」這個詞。

同理,假設在台北街頭有個外國人指著某個中文字問台灣人:「請問這個字怎麼唸?」「這個字的發音是什麼?」這種問法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對。

由上面的例子來看,「不知道字的讀法」和「不知道字的發音」這兩種問題背後的意義在某種程度上似乎是差不多的。

然而,「字詞的讀法」和「字詞的發音」是完全相同的東西嗎?嚴格來說,恐怕並非如此。

假設有個台灣人在看中文的文章時,看到一個沒見過的字,這個台灣人對這個字非常好奇,但是手邊一時找不到可供查詢的工具,而身旁正好有一個國學造詣不錯的人。這時候,讀文章的台灣人或許會問這個國學造詣不錯的人:「這個字怎麼讀?」「這個字怎麼唸?」但是他可能不會問:「這個字的發音是什麼?」

「字詞的讀法」和「字詞的發音」看似相同,但是為什麼這個情況下問「這個字的發音是什麼」這樣的問題會怪怪的呢?

◆◆◆

如果換一個角度來想的話,就可以發現問題的癥結所在了。

「讀法錯誤」等同「發音錯誤」嗎?

兩者當然不同,「讀法錯誤」可能是把烏讀成鳥,這可能文字知識不足所造成的問題,也可能是因為疲勞而造成判斷錯誤而發生誤讀。然而「發音錯誤」可能是發聲技巧上的問題,例如有些人的發聲器官的構造上的問題 (例如某些肌肉的強度不足),因而不擅長發某些音。也有可能是因為某些人在聽覺上無法分析某些聲音之間的差異,因此在模仿某種聲音時不夠精準。

雖然發音錯誤的結果可能造成讀法錯誤,但是在外語教學中,外語教師在某種程度上會容許學生發音的誤差,在這種情況下,就算發音不夠正確,外語教師仍然可能認同學生的讀法。事實上,如果外語教師所教的外語並非自己的母語的話,外語教師的發音可能也和外語母語者有段差距。如果以嚴格標準檢視這些發音的偏差的話,我們當然可以說這些人的發音錯誤。發音不正確或許會造成溝通上的問題,但是也很多情況是就算發音不正確,也不致於影響溝通。也就是說,我們知道這個人想要這樣表達,只是這個人的發音技巧還不純熟。這就可以算是一種知識 (讀法) 正確但是技巧 (發音) 錯誤的例子。

而另一方面,就算發音技巧非常好,仍然可能因為文字知識或是辨識能力的問題而發生讀錯的情形。而上述的讀中文文章的台灣人例子的問題癥結就是在於這名台灣人所遭遇的是文字知識上的問題,而不是發音技巧上的問題。因此這個情況下要問:「這個字怎麼讀?」「這個字怎麼唸?」而不是問:「這個字的發音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