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マクドナルドの骨つきフライドチキン

台湾のマクドナルドは、骨つきのフライドチキンを売っている。
マクドナルドのセットの中にはフライドチキンがつくセットがあるし、サイドメニューとしてもある。

マックのフライドチキンセットはこんな感じ。
 
左側はフライドチキンとポテトのセットで、まさしく揚げ物セットだね。
右側は別のセットと、右上はサイドメニューのフライドチキンのセット。

日本のマクドナルドには鶏肉を使ったメニューというと、チキンフィレオとチキンナゲットぐらいだよね。
今もやっているかどうかわからないけど、クリスマスにチキンナゲットが何十個も入ったセットを買って食べたことがあるんだよね。それを買ってずっと食べてたんだけど、さすがの私も十何個と食べているうちに気持ち悪くなってきた。
日本のマクドナルドはクリスマスでも骨つき肉を売らない。意地でも骨つきの肉は売らないというスタンスだよね。あそこまでしてナゲットを売らないで、骨つき肉を売ればいいのにと思ったものだよ。

一方、台湾では、マクドナルドで骨つきのフライドチキンを売るから、日本と違ってケンタッキーの直接的なライバルになるんだね。日本では店舗は少ないバーガーキングとかでも骨つきのフライドチキンは売っているよ。

もっといえば、台湾では屋台もあるから、骨つきのフライドチキンを食べられる場所って結構あるよね。

台湾のファストフード店」も見てね。

東京的動物園(2)

2009年現在的東京的都立動物園是由「東京動物園協會」這個財團法人所管理。目前「東京動物園協會」這個機構所管轄的動物園包括:上野動物園、多摩動物公園、井之頭自然文化園、葛西臨海水族園、大島公園動物園等五個動物園。其中大島公園動物園的面積最大,佔地約564萬平方公尺,約為木柵動物園的3.4倍,上野動物園的39.5倍。

大島公園動物園的面積數據看起來蠻嚇人的,不過由於大島公園動物園位於離島 (伊豆大島),當地為了發展觀光,把島上1/16區域規劃成公園 (包含動物園)。事實上,這個動物園所展示的動物種類大約只有50種,300隻左右。因此單從「動物園」的角度來看的話,大島公園動物園其實規模並不算大,不過就離島的資源而言其實已經算是非常難得了。由於大島公園動物園是位於離島,因此除非是那種喜歡深度旅遊,或是受到某些電影或是書籍影響而想一窺三原山真面目的人,否則一般外國觀光客恐怕沒什麼機會到這個動物園去。

一般到東京觀光的外國人比較有機會去的是上野動物園、井之頭自然文化園、多摩動物公園以及葛西臨海水族園。當然,這四個動物園各有各的特色。

很多人認為到動物園去就要看一些平常看不到的動物。不過日本北海道的旭山動物園的成功讓許多人的觀念重新洗牌:動物園的魅力不再只是看平常看不到的「動物」,而是讓人有機會看到平常看不到的「動物的樣子」。

即使是平凡的動物,也有很多一般人平常看不到的那一面,而現代的動物園就具有「讓大家看到這些平常看不到的部分」的功能。由於一般人平常看不到的東西太多了,因此即使是同一種動物,在不同的動物園中可能有不同的看法,這就現代動物園的價值。

例如上野動物園和葛西臨海水族園都有養企鵝。上野動物園的企鵝是包括:國王企鵝、長冠企鵝,以及黑腳企鵝。而葛西臨海則是洪氏環企鵝、冠企鵝,以及小鰭腳企鵝。這兩個動物園所養的企鵝種類沒有重複。不過一般去動物園的人不見得對企鵝學術分類那麼感興趣,因此不論是什麼企鵝,在許多人眼中就只是企鵝而已。然而在上野動物園中,遊客可以隔著玻璃、在沒有高度差的情形下近看企鵝。至於葛西臨海水族園則可以透過玻璃從下方看企鵝游泳的樣子。雖然兩個動物園的企鵝種類根本不同,但是就算兩個動物園的企鵝種類相同,遊客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企鵝的樣子。


葛西臨海水族園的洪氏環企鵝。對於企鵝迷而言,觀察企鵝的種別差異可能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但是對於一般人而言,這種「專業知識」級的東西可能不見得有趣。不過動物園除了提供專業知識外,也讓一般人可以看到平常不易看到的企鵝的樣子,從水面下看企鵝游泳樣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那麼這是否代表上野動物園的企鵝的可看之處不如葛西臨海水族園呢?其實每個動物園本來就有各自的特色。上野動物園或許無法像葛西臨海水族園一樣透過玻璃從下方看企鵝遊泳,不過上野動物園有別的有趣的地方。例如每個星期四的下午2:45~3:45,東園的企鵝展示區旁邊會有志工進行企鵝和海狗的解說。遊客可以親手摸到企鵝的標本以及海狗的皮,還可以拿到真正的企鵝的羽毛 (贈品),這就是上野動物園和葛西臨海水族園的差異。

基本上,不論是日本、台灣,或是其他國家的動物園都有類似的志工活動。這些志工雖然不是動物園的員工,但是這些人對於動物方面的偏門知識卻不輸給專業人員。這種感覺有點像是製作動畫的工作人員對於作品內容的整體知識不見得能贏過動畫迷。而動物園的志工除了對動物知識抱持著極大的狂熱以外,動物園方面也會提供這些志工一些內幕資訊,讓這些志工的解說內容更為豐富。事實上,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正田陽一於2003年於「動物與動物園」期刊中所發表的一篇『日本獮猴之體重變化』的論文就是借重上野動物園的獮猴飼育人員以及志工隊獮猴班的人員的觀察資料做成的。因此這些志工雖然不是動物園員工,但是對動物園的動物的熟悉程度並不輸給專業人員。

其實,上野動物園除了休園日以外,每天都有志工的解說活動。例如星期二是亞洲象,星期三是小熊貓、星期四則是日本獮猴、海狗、星期五則是河馬、星期六是大猩猩、星期日則是日本鳥類。這些志工除了介紹動物以外,也會想一些有趣的點子讓動物園變得更好玩。例如獮候班的志工則會教遊客怎麼找猴王,遊客可以在河馬班的志工活動時間親手摸到河馬的頭骨標本,而日本島類班的活動時間則會讓遊客觸摸丹頂鶴的羽毛及蛋。

事實上,東京動物園的志工隊的活動並不限於上野動物園,這些志工人員也會在井之頭自然文化園和多摩動物公園活動。不過由於多摩和井之頭的遊客人數並沒有上野那麼多,因此這兩個園區只有週末才有志工活動。

對於外國人觀光客而言,或許無法聽懂這些志工人員的日文解說,不過這些志工們又相當友善,即然到了日本,和日本人比手畫腳溝通一下,玩一玩志工們準備的小道具,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不是很好嗎?如果運氣好的話,或許還可以拿到一些小紀念品也不一定。

很多人對動物園的觀感就是:「到動物園就是要看動物」。的確,動物確實是動物園的最重要的賣點。不過恐怕有不少去過上野動物園的台灣人並不是「純粹為了看動物」而進動物園,對於觀光客而言,到異國的動物園除了看園裡展示的動物以外,還可以看「人」、看熱鬧,甚至看風景,反正上野動物園離車站很近,不去白不去。對於觀光客而言,在異國的動物園附設的飲食店買東西吃可能都是一件蠻新鮮的事。雖然東京的動物園內所提供的飲食不是什麼革命性的美食,但是最起碼品質都不差,而且和一般日本市面上賣的同等級的食物價格相當。而去上野動物園觀光的外國人所拍的照片中,除了動物的照片以外,恐怕還有不少風景照。也就是說,去動物園除了看動物以外,動物園的風景也值得一看。事實上,上野動物園、井之頭自然文化園、多摩動物公園以及葛西臨海水族園這四個動物園全部都具有「公園」的性質,就算不看動物,看看風景散散步也值得。


井之頭自然文化園的大象「花子」。這張照片是拍攝於2007年的冬天。由於那一天非常冷,整個上午井之頭自然文化園的遊客恐怕不到二十人,那天中午就是我和花子一對一的溝通時間,花子非常友善地向我打招呼。井之頭自然文化園的設備雖然並沒有那麼花俏,大象的展示區的設備也非常傳統。人們去動物園是因為人們對動物感到好奇,很多人在動物園所獲得的感動是來自看到了平常看不到的動物的感動。但是這一天,我的感動卻是來自於大象看我,以及大象對我的好奇心。這輩子第一次受到這種特別的異種生物注意,這種感動是難以言喻的。

追記:
上野動物園由於展示設備改裝的關係,國王企鵝已於2010年9月8日移至葛西臨海水族園。因此相關動物的志工解說內容也有變動。

日台の「外交に関する世論調査」のような調査結果より その2

前回は日本人から台湾、台湾人から日本を見たときの親しみ、関係、信頼について書いてみたんだけど――
この二国間だけを見ていても、ほかの国と比べてどうなのかというのが見えにくいので、この際、内閣府の外交に関する世論調査のデータを参考にしながら、他国と比較することにするよ。

台北駐日経済文化代表処「台湾に関する意識調査」(2009年4月10日~4月19日)ニールセン社
http://www.taiwanembassy.org/jp/ct.asp?xItem=89730&ctNode=3522&mp=202
PDF版1 PDF版2 PDF版3

内閣府「外交に関する世論調査」(2008年10月9日~10月19日)社団法人新情報センター
外交に関する世論調査(平成20年10月)

なお、このブログは学術サイトじゃないので、すごく乱暴にグラフをつくっているけど、
台北駐日経済文化代表処のサンプルが1000件に対して内閣府は3000件とサンプルの取り方の違いや若干時期がずれていたりとかもあるので、そのときの社会情勢を確認しつつ、見てね。

「あなたは台湾を身近に感じますか、感じないですか。」「あなたは,アメリカに親しみを感じますか,それとも感じませんか。この中ではどうでしょうか。〔以下,(2)ロシア,(3)中国,(4)韓国,(5)インド,(6)ヨーロッパ諸国(イギリス,フランス,ポーランドなど),(7)アフリカ諸国(南アフリカ,ケニア,ナイジェリアなど),(8)中南米・カリブ諸国(メキシコ,ブラジル,ジャマイカなど)の順に聞く。〕 」

「あなたは現在の台湾と日本の関係は良いと思いますか、悪いと思いますか。」「あなたは,現在の日本とアメリカとの関係は全体として良好だと思いますか,それともそうは思いませんか。この中ではどうでしょうか。〔以下,(2)ロシア,(3)中国,(4)韓国,(5)インドの順に聞く。〕 」

この表を見る限りでは、台湾は親日国ということはよく言われるけど、それだけじゃなくて、日本人の台湾に対する親しみや日台関係にかける思いも結構高いんだよね。
日台関係については日米関係よりも高く出ているというのは、どういうことなんだろう。一応、日本は米国と同盟関係のはずなんですけど……
いずれにしても、こういう世論が背景となって、ビザ免除、自動車免許証の相互承認、来月のワーキングホリデー開始など、台湾に対する特別な政治的な動きは、今後も続いていくんだろうなと思う。

このブログで載せるトピックはここまでで、これ以上の微妙な話題については、個々人が調べて確認してみてね。
またこういう発表があったら、このブログの場でも載せていくことにしたいよ。

東京的動物園(1)

恐怕有不少台灣人赴日旅遊時都曾經去過上野動物園。上野動物園是日本第一座動物園,位於上野公園內。由於許多觀光客從成田機場到東京市區時會在上野下車,因此距離上野車站不到十分鐘路程的上野動物園就成為不少觀光客駐足之地。又由於上野動物園的交通便利,因此上野動物園也成為東京都會區的居民假日休閒去處之一。上野動物園平均每年都有三百多萬名遊客入園,是全日本遊客最多的動物園。


日本第一座動物園:上野動物園。

然而,對於曾經去過台北木柵動物園的台灣觀光客而言,到了日本的上野動物園後,恐怕會有一種「這個動物園好小」的感覺,再不然就是因為上野動物園沒有熊貓、沒有無尾熊、沒有非洲象、沒有黑猩猩、沒有紅毛猩猩、長頸鹿也只有一頭,因而大感失望。難道這就是日本這個國家的動物園的龍頭只是這樣而已嗎?

事實上,拿木柵動物園和上野動物園相比並不公平。因為木柵動物園實在太大了,全日本沒有一個動物園的面積可以和台北的木柵動物園相比,再加上2009年1月26日木柵動物園開始展示熊貓,而上野動物園的熊貓已於2008年4月30日死亡,因此上野動物園不論從園區規模到珍奇動物的展示似乎都無法和台北的木柵動物園相比。因此,如果有台灣觀光客覺得上野動物園又小,珍奇動物又少,其實是沒有辦法的。

然而,去動物園的目的一定是為了看珍奇動物嗎?

的確,有不少人認為到動物園去就是為了看珍奇動物。然而,「珍奇動物」的定義是什麼呢?在台灣人眼中,熊貓或許是珍奇動物,然而對中國大陸四川人而言,看熊貓可能是理所當然的。有些台灣人可能認為無尾熊是珍奇動物,可是對澳洲人而言,無尾熊可能一點都不稀奇。從這個角度來看,一般人眼中的「珍奇動物」恐怕沒什麼機會看到的動物。熊貓和無尾熊之所以比大象、長頸鹿珍奇,是因為以前台灣的動物園看得到大象和長頸鹿,卻看不到熊貓和無尾熊。也就是因為以前台北市立動物園看不到無尾熊,所以無尾熊來到台灣才會造成轟動,也就是因為以前台灣看不到熊貓,因此熊貓來到台灣才會吸引一堆人排隊去看。

根據上面的邏輯,我們可以把一般人到動物園的理由從「為了看珍奇動物」代換成「為了看以前沒有機會看到的東西」。如果「為了看以前沒有機會看到的東西」這個理由成立的話,到日本觀光的台灣人到上野動物園時,恐怕就不會那麼失望了。

事實上,如果要比較展示動物的種類數量的話,上野動物園的動物種類其實並不遜於木柵動物園。

根據2008年的統計:
上野動物園:展示動物約500種,約3400隻 (全日本展示動物種類最多的動物園)
木柵動物園:展示動物約457種,約3154隻 (不含昆蟲)

由上面的數據來看,上野動物園的展示動物種類及數量均在木柵動物園之上,不過由於動物園每天都會有動物死亡,因此這些數據其實每天都有變動,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上野動物園所展示的動物數量和規模和木柵動物園相當。

當然,有些人可能會質疑:上野動物園沒有無尾熊、沒有非洲象、沒有黑猩猩、沒有紅毛猩猩、長頸鹿也只有一頭,這樣也未免太寒酸了吧!

上野動物園無尾熊、沒有非洲象、沒有黑猩猩、沒有紅毛猩猩、長頸鹿也只有一頭的理由,其實就只是因為動物園的空間不夠,無法展示而已。如果上野動物園有足夠的空間的話,要展示這些動物並不是問題。事實上,非洲象、黑猩猩、紅毛猩猩等動物其實是在上野動物園的於東京都日野市的「分園」展示。而這個「分園」的名字叫作「多摩動物公園」。當年上野動物園由於遊客人數太多,再加上面積不夠,因此東京都於多摩丘陵地區另外開闢了一個展示空間 (面積約為上野動物園的3.6倍) 來分擔上野動物園的壓力。這個空間就是現在的多摩動物公園。由於多摩動物公園的面積廣大,因此動物的活動空間也就相對較大,因此在多摩動物園中可以看到一群長頸鹿在追逐玩耍。

當然,幫上野動物園分擔遊客及空間的不只是日野的多摩動物公園而已,東京都武藏野市的井之頭自然文化園也具是一個幫上野動物園分擔遊客及空間的動物園。

 
扮演上野動物園分園角色的多摩動物公園及井之頭自然文化園

根據2008年的統計:
多摩動物公園:展示動物約328種,約26751隻
井之頭自然文化園:展示動物約210種,約4500隻

上面的數據看起來有點嚇人,不過多摩動物公園包含昆蟲館,而井之頭自然文化園包含一些水生動物,因此數量上看起來非常龐大。雖然上野、多摩、井之頭這三個動物園都有重複的展示動物 (例如亞洲象),但是這三個動物園也有完全不重複的東西,再加上這三個動物園有發展出各自的特色,因此確實可以將遊客分散。例如想看多種動物的人可能會到上野動物園去,而想看非洲象、黑猩猩、紅毛猩猩的人則會到多摩動物公園,而想看日本松鼠或是水生動物的話則可以去井之頭自然文化園。

當然,有人會質疑,多摩、井之頭能算是上野動物園的分園嗎?事實上,多摩動物公園在設立時,就是以上野動物園的分園的概念成立的。從行政管理上來看,如果上野動物園要把園內某個動物借給日本其他地方的動物園展示或是交配繁殖時,這個過程會牽涉到動物園財產 (動物) 的移動手續。然而上野、多摩、井之頭這三個動物園之間的動物移動則完全不涉及財產移動的問題,由此看來,上野、多摩、井之頭雖然分處三地,各個園都有各自的園長,但是本質上其實是彼此合作互通的。

話題拉回來,沒有非洲象、沒有黑猩猩、沒有紅毛猩猩的上野動物園到底有什麼值得看的呢?

上野動物園雖然沒有展示非洲象,也沒有黑猩猩和紅毛猩猩,但是也有500種動物可看,而且由於園區面積不算大,因此花半天就可以看數百種動物,這本身就是一種魅力。

許多人對於動物園的觀念仍停留在「到動物園一定要看到奇特的動物」,事實上,目前的動物園的趨勢是「普通的動物也有可看之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北海道的旭山動物園。

日本北海道旭山動物園的面積和上野動物園差不多,2008年的展示動物只有一百三十多種,七百多隻而己,單從這些數據來看,恐怕很多人會以為這個動物園有夠寒酸。不過事實上,這個連大象都沒有的日本最北的小動物園卻是全日本可以和位於首都而且佔儘各種優勢的上野對抗的動物園。

旭山動物園成功的原因是在於動物的展示技巧,他們利用地形和建築空間設計讓平凡的動物看起來非常有迫力。


為了看海豹而去動物園的人可能不多,不過許多到日本北海道旭山動物園的人就是為了看海豹。不過與其說是看海豹,倒不如說是為了去感那海豹從自己身旁游過的那種魄力。


日本有十幾座動物園都看得到雪豹,但是只有在旭山動物園才能感受到「雪豹就睡在我的正上方」的那種魄力。


很多動物園都看得到黑猩猩,但是只有在旭山動物園才能感受到「黑猩猩從我的上方或是旁邊爬過」的魄力。

基本上,其實世界上很多動物園都不斷地在改善展示技巧。只是旭山動物園把展示技巧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地步,而旭山動物園的成功也刺激了其他動物園絞盡腦汁來改善展示技巧。因此,現代的動物園就算沒有珍禽異獸,只要展示手法高明,即使是看似平凡的動物也能變得非常具有迫力。


上野動物園的亞洲象。很多動物園都看得到亞洲象,不過在上野動物園可以只隔著一層玻璃近看大象玩水,這就是一種上野動物園獨特的地方。


上野動物園的大食蟻獸。雖然遊客和食蟻獸之間隔著鐵網,但是在餵食時間時,食蟻獸會接近鐵網。而遊客也能以近距離看食蟻獸吃東西的樣子。


施工中的上野動物園侏儒河馬的展示區。上野動物園為了讓遊客能以至近距離看到在水中游泳的侏儒河馬,因而修築了展示用的水池。(目前已完工並已開始展示)


多摩動物公園的水牛。水牛並不稀奇,不過不是每個動物園都能以這種近距離看到水牛游泳。


井之頭自然文化園的日本松鼠。松鼠不稀奇,但是只有在井之頭自然文化園中才能以近距離看到不怕人的松鼠。

日台の「外交に関する世論調査」のような調査結果より その1

台湾は親日国として知られている、一般的には台湾は親日と言われているなどという話をよく聞くんだけど、
今まで、直接的な親日を示すデータというのがなかったというようなことを「台湾高校生の第二外国語」のコメントとして書いたんだよね。

それの答えになるかどうかわからないけれども、最近、あたかも内閣府の外国に関する世論調査のような日台間の世論調査の結果が、何と日台のオフィシャルな機関から出されたので、それを紹介したいよ。

台北駐日経済文化代表処「台湾に関する意識調査」(2009年4月10日~4月19日)ニールセン社
http://www.taiwanembassy.org/jp/ct.asp?xItem=89730&ctNode=3522&mp=202
PDF版1 PDF版2 PDF版3

財団法人交流協会「台湾における対日世論調査」(2008年11月17日~12月12日)ギャラップ社
http://www.koryu.or.jp/taipei/ez3_contents.nsf/Top/3464680EFC277BE54925759F0037897F?OpenDocument
日本語 中国語

詳しいことは上記サイトに行って見てもらえればいいんだけど、
この世論調査、各種で独自の設問があるんだけど、肝心だと思われるものは両方とも含まれているので、似た設問を並べてグラフをつくってみたよ。

なお、このブログは学術サイトじゃないので、すごく乱暴にグラフをつくっているけど、
両方ともサンプルが1000件の電話による世論調査で、サンプルの取り方の違いや若干時期がずれていたりとかもあるので、そのときの社会情勢を確認しつつ、見てね。

「日本に親しみを感じますか?」「あなたは台湾を身近に感じますか、感じないですか。」

「現在の日台関係をどう思いますか?」「あなたは現在の台湾と日本の関係は良いと思いますか、悪いと思いますか。」

「日本は信頼できる国と考えますか?」「あなたは台湾を信頼していますか、信頼していませんか。」

この表を見る限りでは、日台の間はおおむね良好ということだね。
そして、日台で比較すれば、日本人の親台感情の方が台湾人の親日感情よりまさっていると言えるかな。
とはいえ、台湾のデータについてはエリアや世代によって回答にばらつきがあるよ。
台湾でのデータの場合、若ければ若いほど、知的レベルが高い人の方が親日レベルが上がるようなので、
若年者の知的レベルが高い層では、結構高い親日結果が出ている。

ついでに、これはどうでもいいんだけど、似通った質問があったので、載せてみる。

「日本に旅行したいと思いますか?」「あなたは今後、台湾に観光に行きたいと思いますか。」

台湾の方がイエス・ノーだけだったせいもあるけど、どちらかというと日本を旅行してみたい人も多いんだね。

今現在最新情報になっていないんだけど、ついでに「台湾人がビザなしで行ける外国」も見てね。

日本的世間話(2)

日本的「民話」(民間故事),在日本的口傳文學 (oral literature) 研究中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領域:神話傳說類、昔話類,以及世間話類。

神話和傳說負責記錄及描述歷史,神話和傳說的內容雖然未必是真的,但是古時候的人確實是用神話和傳說來理解自己民族或是國家的歷史,而且大家都深信不疑。也就是說,神話和傳說是屬於整個民族或是國家的故事。具體的例子就是戰前日本歷史課本中的開國神話。

昔話是一種接近虛構的故事,昔話的特徵是故事開頭必然是「むかし、むかし……」(很久很久以前……)。如果要把「むかし」寫成漢字的話,可寫作「昔」,因此這種以「昔」開頭的故事就被稱作「昔話」(即,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由於昔話的開頭是「很久很久以前……」,因此昔話沒有很明確的發生時間。從故事層級來看,如神話傳說是屬於國家、民族級的故事的話,昔話就是屬於村莊或是家庭級的故事。各個村莊或是家庭都可能擁有自己的「昔話」,而別的村莊或是別人家則未必知道這些故事。不過當交通及資訊發達之後,這些昔話就可能變得廣為人知。昔話的具體例子就是桃太郎、浦島太郎等故事。

世間話則是一種接近真實的故事。如果把昔話和世間話拿來相比較的話,昔話是過去的故事,而世間話則是一種發生不久,或是正在發生的故事,因此世間話其實可以算是一種具有新聞性的流言。昔話和世間話的另一個不一樣的地方是在於:昔話的故事有結局;而世間話則沒有結局。因此世間話是一種尚未發展完成的故事。到了1981年,美國的民俗學家Jan Harold Brunvand出了一本叫作「The Vanishing Hitchhiker」(副標題:American Urban Legends and Their Meanings) 的書後,一堆趕時髦的人就把這種「當代所發生的未完成的故事」稱作「都市傳說」(urban leagend),結果很多日本人只知道「都市傳說」,卻不知道「世間話」這種東西。而世間話的具體例子就是網路上傳來傳去的珍奇或是恐怖的流言八卦報導,這些東西常常被人講得像真的一樣,實際上到底是不是真的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日本的民俗學學者柳田國男在1931年出版的「世間話的研究」這本書中指出,日本的世間話的歷史其實並不算長,室町時代將軍身旁有一種叫作「咄者」的人,專門負責講故事幫將軍打發時間。「咄者」口中的故事可能就是初期的「世間話」。

柳田國男把世間話的「世間」,解釋成「一般人生活範圍外的地方」。柳田國男在「世間話的研究」這本書中就提到:「在現代日語中,『世間』比『社會』這個新詞的意義狹隘。『世間』這個詞和『土地』、『鄉土』的意思彼此相對。也就是說,世間是自己的家鄉以外的廣大外界。很早以前,人類就對於未知世界充滿好奇心。就像孫悟空的西遊記中,可以看到各種各式各樣誇張、驚奇的情節一樣。人們對於外世界事物的好奇心就像看故事書一樣,充滿無限的想像力。當交通往來頻繁之後,我們又可以把以前聽到的所有故事拿來和自己所知道的世界相比較,進而從兩者的差異中,發現新的事物。」

在十九世紀時,日本的富山、京都、長崎等地曾經流傳過一種人面牛的傳說。日本人把這種人面牛稱為「件」(くだん)。「件」是由牛所生,出生之後不久就會死掉,而死前會講一些話。日本的民俗學者櫻田勝德於1932年時出版的「江島平島記」這本書中就提到佐世保地方出現「件」這種傳說時,很多人都認為「件」在死前所說的話是某種預言,告訴人們如何避開災害。

事實上,「件」這種東西可能根本就只是家畜的屍骸而已。有此人看到了屍骸後少見多怪,就開始以訛傳訛,最後就演變成牛身人面妖怪的傳說。而漁村為了安定人心,因此發展出了「件=預告災害」的解釋,讓村民把心放在防災工作上。這種看似妖怪傳說的故事符合了新聞性,而且沒有提到「件」最後到底怎麼了,也沒有提到漁村最後怎麼了,也就是說,沒有任何結局。這種構造完全符合世間話的特徵。後來隨著時代進步、都市擴張,農村漁村山村漸漸消失,「件」這種傳統的妖怪世間話也漸漸失去了發展空間,取而代之的就是現代風格世間話。

◆◆◆

如果要舉日本的現代世間話的例子的話,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學校怪談」了。在網路上搜尋「學校怪談」這個字串時,可以發現有些網站把「學校怪談」列為日本的「都市傳說」之一 (其實很多網站根本是同一篇文章剪貼來剪貼去而己,搜尋引擎找到的幾十幾百篇文章其實可能都是一樣的,內容貧乏得可憐,又浪費網路資源)。然而日本的學者是如何看待「學校怪談」這種東西呢?

事實上,1990年代中期的「學校怪談」的電影、電視劇,以及2000年開始播映的「學校怪談」動畫,其實都是根據日本民俗學者常光徹於1990年開始出版的「學校怪談」系列小說改編而成的。常光徹於1986年3月曾經在「昔話傳說研究12號」發表過一些叫作「學校的世間話:從中學生的妖怪傳說看異界空間」的論文,這篇論文講的就是日本的「學校怪談」。從標題上來看,這位學校怪談的作者在寫論文時顯然把「學校怪談」定位成一種「世間話」。

這篇論文整理分析了97名東京的中學生所提供的學校妖怪傳說。常光徹於這篇文章中指出:學校怪談的多發地點主要是在廁所、特別教室(例如理科教室、音樂教室或是美術教室等)這一類的地方。

從柳田國男對於「世間」的定義來看,學校的廁所和特別教室確實可以解釋成一種「世間」。因為學生在學校時,大部分的時間是待在自己的教室上課,只有少數時間才要到理科教室做實驗,或是到音樂及美術教室上課。而學生們每天到學校廁所的時間不過才幾分鐘而己,因此廁所或是特別教室對學生而言算是比較陌生的邊緣空間,而這種陌生的邊緣空間就可以解釋成一種「世間」。

事實上,日本於1970年代流行的「世界末日」話題、「口裂女」傳說,或是1980年代流行的心靈大百科、怪奇大百科等兒童讀物內容,都算是一種「世間話」。「世界末日」話題是來自於1973年五島勉所寫的「諾斯特拉達姆斯大預言」這本書,對日本人而言,神秘的法國的預言家生平以及其尚未發生的恐怖預言當然是一種不折不扣的現在進行式的世間話。至於口裂女傳說中的口裂女就像一個犯罪者一樣,可能會出現在每個人的身邊,也是一種現在進行式的世間話。至於心靈大百科、怪奇大百科等兒童讀物中的內容,也都給當時的讀者一種「這些事情可能發生在你我身邊」的感覺。再回頭看看網路上的一堆恐怖或是煽惑人心的流行,也不就是一種世間話嗎?

在1989年,日本的大陸書房出版的「你的恐怖體驗」第一集中,把16名投稿者的恐怖靈異體驗製作成漫畫故事。在這16個事件當中,有10件是發生在投稿者的家 (或是宿舍) 中,有4件是發生在學校,兩件則是發生在室外。單從這個例子來看,家和學校似乎現代世間話的多發地點。雖然現代住宅和學校都是經過精心設計過的現代空間,然而對於投稿的年輕人而言,自己的家 (或是宿舍房間) 和學校都是一種和現代社會相隔離的純淨且安定的均質空間。或許就是因為這種均質空間太過安定,讓部分年輕人感到不自在,因此這些年輕人才會在自己的住處或是學校中發掘出靈異故事。這種感覺就像是1980年代有些日本年輕人把「哆啦A夢」(小叮噹) 或是「サザエさん」這兩部內容極為安定的國民漫畫牽扯到「死」的傳說一樣。而這些故事經由雜誌、電視等媒體披露之後,就成為一種典型的現代風格世間話。

這樣的結果就是1980年代後半,日本開始出現了一些靠讀者投稿「世間話」(都市傳說) 來賣錢的雜誌。例如「人面犬」其實就是讀者一窩蜂向雜誌社投稿假消息後炒作出來的都市傳說。而更諷刺的是支撐這種虛構傳說的人正是消費者自己。世間話本來是一種接近真實的故事,然而當世間話變成一種都市傳說,並且被媒體及大眾加以炒作之後,原來世間話的真實部分漸漸消失,世間話就再也不是世間話了。

同樣地,當我們開始信任網路上的資訊或是朋友轉寄來的有趣的e-mail時,卻發現網路上的資訊卻充斥著複製、造假的消息,而朋友熱心轉寄來的資訊也盡是一些看似真實,實際上卻是危言聳聽、煽惑人心的消息時,「資訊」恐怕也就不再是我們心裡所想的那種「資訊」了。而事實上,讓這些複製、造假、危言聳聽、煽惑人心的資訊膨脹的,正是使用網路的大眾,不是嗎?

註:
1978年讀者文摘曾經出版過一本叫作「瀛寰搜奇」的中文精裝書,在這本書中就提到關於諾斯特拉達姆斯的預言,並提到了所謂的「恐怖大王」一詞。事實上,1973年五島勉的書中就已經提到「恐怖の大王」一詞,而「恐怖の大王」一詞是五島勉參考諾斯特拉達姆斯相關的英文文獻後所譯出來的結果,當然,那些英文文獻是否忠實再現了諾斯特拉達姆斯的意思本身就是個問題。不過五島勉的書被日本媒體炒作,因此「恐怖の大王」一詞在70年代的日本有某種程度的知名度。而「瀛寰搜奇」所用的「恐怖大王」這個不太自然的中文翻譯,偏偏和五島勉的「恐怖の大王」這個文言式的日文譯語又非常不自然地一致。不禁令人想像「瀛寰搜奇」是否參考過五島勉的著作或是其他二次文獻。

相關文章連結:
日本的世間話
日本國民漫畫的都市傳說背景 (分析日本漫畫「哆啦A夢」(小叮噹) 的大雄的植物人都市傳說背景)

台湾のごみ収集車

台湾のごみの収集方法については各自治体によって異なっていて、
自治体もそのときどきによって政策を変えていくことになるので、
確たることは言えないけれども――

台湾のごみ収集が日本と大きく違うのは、早朝にごみを並べておけばごみ収集車がごみを集めてくれるというわけではないことだよ。
台湾にも基本的にはごみ集積所というはなくて、
ごみ収集車がやってきたら、ごみを持ってごみ収集車の中に入れないといけない。
ごみを入れるといっても、ごみ収集車はすぐに移動してしまうので、
投げ入れるという感じでごみを捨てていくことになるよ。

台湾のごみ収集車はこんな感じで、黄色い色をしているものが多いと思うよ。

ごみ収集車が通るルートと曜日は決まっていて、音楽を鳴らしてやってくるので、
それを見計らってごみ袋を持って外に出て、ごみを捨てるんだよ。
場所によっては、ごみ収集車が来る前に、先遣予告部隊としてバイクが来ることもある。

ごみ収集車の音楽としてよく聞かれるのが「乙女の祈り」なんだけど、
そのほかにも「エリーゼのために」とかがあるみたい。
ごみ収集車だとわかるような甲高いメロディーを鳴らしているがゆえに、何か耳に残る気がして、
日本人観光客としても思い出に残るメロディーになると思う。

このブログでも音声をアップロードしてみたので、ここをクリックして聞いてみてね。
(そのうち、もっといい音声が取れたら、アップロードし直します)
youtubeとかでも、幾つかその手の画像が見られるよ。

台湾ではごみ収集車が来る時間というのは決まっているんだけど、その時間帯は大体午後か夜かになっている。
日本では、夜が遅い仕事の人が寝坊したりしてごみを捨てられないという事態が発生するけど、
台湾では、夕方や夜の時間に仕事がある人にとってはごみが捨てられないという事態が発生するみたいね。

ごみ集積場がないからなんだけど、ごみ収集車はゆっくりゆっくりと動いていき、その移動の中で収集車を発見し、ごみを投じないといけないという行為をしなきゃいけない手間があるので、
お年寄りや体の不自由な人には余りごみを捨てやすい状況ではないみたいだよ。

日語學習與日文文法書

很多人在學生時代學英文時,學校可能會指定一些文法書當作補充教材。學校把文法書列為副教材,是希望學生能從這些文法書中學會英文的基本結構。如果學好語言結構的話,可以應用到閱讀、造句,甚至作文。由於台灣坊間的英文文法書的內容整理得都還不錯,許多人讀了文法之後會得到一些成就感,因此許多人就有「只要好好讀完文法書,就可以掌握英文中大部分的結構表現」這樣的觀念。

由於英語和日語都是外國的語言,所以有些人在學日語時,會試著把以前學英文的經驗重新應用在日語上。所以有些初學日語的人會到書店去找日文的文法書來看,試圖透過文法書來迅速掌握日語結構。然而,恐怕大部分做過這種事的人都會發現:結果完全不如自己的預期。

許多人在讀完一本厚厚的日文的文法書之後可能會發現:雖然自己好好地讀完了日文的文法書,但是還是有一大堆句子不知怎麼表達。日劇、日本動漫畫、日文小說中的表現很多都是日文文法書中沒有提到的東西。

在這種狀況下,有些人會開始檢討:可能是因為某某文法書寫得不夠好吧!

於是有些人開始進入試行錯誤模式:把一般文法書封印起來,開始去書店找日語口語的文法書來讀,看看讀完口語文法書後,功力是否會突飛猛進。

結果,讀完口語文法書後還是沒有太大的變化,還是有一堆日文句子無法正確表達,翻譯造句還是一塌糊塗,日本網站上的留言、日本筆友的信、動漫畫、日劇中的日文還是看不懂。

或許每個人對於日語的理解力或是感受性都不太一樣,但是恐怕許多讀過日文文法書的人會有一種感覺:坊間的日文文法書無法涵蓋到大部分的日語表現。

讀完一本厚厚的英文文法書後,可以掌握大部分的英文表現;而讀完一本厚厚的日文文法書後,卻得不到那種讀英文文法書的成就感。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台灣坊間的日文文法書寫得不好嗎?

其實,台灣坊間許多日文文法書寫得並不差。問題是在於,日語和英語本來就是完全不同的語言,現代英語的大部分的表現或許可以用一本文法書整合起來,但是日語未必如此。因此許多人讀完一本厚厚的日文文法書後,發現自己所學到的日語文法知識根本不足以應用在實戰上。對於在準備日本語能力試驗的人而言,這些文法書的內容在對付N3級考試還可以,但是如果是要挑戰N2級考試的話,這些文法書恐怕就不夠用了。這是因為日本語能力試驗的N2級和N1的文法會出現一堆刁鑽的特殊句型,一般的文法書或許可以涵蓋到一部分日檢N2級的簡單文法,但是N1級文法則必須要看專門對付考試用的書了。而一般坊間所賣的針對考試的「N2級文法」、「N1級文法」這一類書籍其實裡面就是一堆句型的羅列,根本就沒有文法理論的說明。而且「N2級文法」、「N1級文法」這一類書中的句型就像是零散的單詞一樣,根本抓不到共通性,只能一句一句背下來而已。

許多英文老師或是文法書都會提到:大部分的英文句子都是由這「五大句型」構成。事實上,許多人在讀英文文法書時,只要把文法書最前面的「五大句型」的概說部分讀完,就可以獲得非常大的成就感。

然而,讀過日文文法書的人會發現,日文文法書對「句型」這種統語論 (syntax) 的東西的著墨並不多,當然也沒有【○大句型】這種東西。日文文法書中著墨最多的是「品詞」的分類、動詞、形容詞、形容動詞的「活用」等形態論 (morphology) 的東西。

其實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為日文文法的難處本來就是在於動詞、形容詞、形容動詞的詞類變化,因此日文文法書會把重點放在這裡。

由於形態論 (morphology) 的部分要用到許多專有名詞來定義日語的詞彙構造,所以許多人讀到這一部分時,會覺得非常吃力。而且這些文法術語在實戰日語中根本用不到,因此可能有些學習者會對文法書中的專有名詞感到反感。

◆◆◆

有些人在學日語時,可能會看到一些教材中列出了長得像這樣的表:

わたし 学生 です
田中さん 先生
萌夫さん オタク
わたし ご飯 食べます
渡辺さん 牛乳 飲みます
萌子さん 萌えキャラ 描きます

對某些人而言,這種表格式的說明的確非常易懂。甚至有些人可能會想:如果日語文法書能去掉一些抽象難懂的術語,全部用這種類似公式的表格來表現的話,不是很好嗎?

事實上,會有這種想法的人恐並沒有理解「文法」的意義。文法 (grammar) 是由形態論 (morphology) 和統語論 (syntax) 兩部分構成。用一種很不嚴謹的方式來說明的話,形態論談的是詞彙構造,統語論則是談句型構造。上面的兩個表格是屬於統語論 (句型) 的部分,而日文文法書中用一大堆專有名詞來解釋動詞、形容詞、形容動詞活用的部分則是屬於形態論的部分。如果一本書中只談句型而不談詞彙的構造的話,這樣的書頂多只能算是一本句型書。而市面上所販賣的日文文法書之所以叫作文法書,就是因為這些書提的不只是句型,還提了日語詞彙的構造。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我看文法書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想要理解日文句型,至於那些動詞、形容詞、形容動詞活用的部分,我自己有別的學習方式。

對於這種只想理解日文句型的人而言,一般市販的日文文法書恐怕不是一個理想的工具,畢竟句型只是文法的一部分,而只談句型而完全不談詞彙結構的書能否算是文法書就是個大問題。如果只是為了掌握日語的句型而特地跑到書店去買一堆日文文法書來練功的話,顯然是走錯方向了。

然而台灣的書店中有賣專門介紹日文句型的書嗎?答案是肯定的。

最有名的句型書就是「日本語文型辭典」。這本書標題中的「文型」兩個字,就是台灣人所謂的「句型」。雖然「日本語文型辭典」是一個句型專書,不過這本書裡面並沒有使用漂亮的表格。而且由於這本書是屬於辭典類的工具書,因此這本書是用來查的而不是用來背的,有不少熱血的台灣人可能在國中或是高中時代做過「背字典」這種事,不過大部分的人的下場大概都非常悲慘。當然,如果有人認為自己有那種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特殊能力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把問題推到更根本的部分:看日文文法書對學日語有幫助嗎?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這並不代表讀完一本厚厚的文法書後,日語的功力就會提升一甲子。事實上,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拿出一本日文字典查一下單字都是好事。當然「背字典」這樣的行為,就算背了兩頁之後放棄,最起碼也增加那兩頁詞彙能力。而讀日文的文法書可以理解日語的詞彙及句子構造,對於學習日語當然有幫助,問題是在於這種付出是否合乎效率而已。背字典雖然可以增加詞彙量,但是效率非常低,所以不值得嘗試。至於文法方面,如果花三個月讀破一本日文文法書後,能看懂日本網站、日本漫畫、電玩中80%的句子的話,這當然值得一試。不過,現實中當然沒這麼好的事。現實中,把日文文法書精讀過後,日語實戰能力其實並不會有太大的提升。

那日文的文法書的價值到底在哪裡呢?如果有人對於日語的詞彙構造、品詞分類及研究方法等理論方面的東西非常感興趣的話,台灣坊間所賣的日文文法書都可以算是不錯的入門書。

然而對於那種既非日文相關科系,而且學日文的目的只是為了看日劇、看動漫畫、打電動、看原文小說等,日文文法書恐怕就不是個理想的學習材料。畢竟日語教育中早就已經發展出了許多不需使用艱澀的專業術語也能讓學習者理解的教學方法。在這種條件下,就算沒有專業的文法知識,日語也一樣可以學得好。甚至可以學得比那些花時間讀文法書的人快 (畢竟好好讀一本書是要花很多時間)。

讀文法書可以打好研究日語的基礎,但是文法書中的知識並不會讓日語的學習的效率突飛猛進。至於沒有讀文法書的人其實也不用擔心因為沒有讀文法書會影響到日語學習上的效率,找一本解說平易的教材,外加平時找機會多看多聽日語、多查字典才是學習外語的王道。

註:
「syntax」是語言學中的一門學問,如果拿英漢字典查「syntax」這個詞的話,可能會出現「文法」、「語法」、「句法」等解釋。由於這些解釋可能會和grammar (文法) 混淆,因此這裡我們使用了日語的譯法「統語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