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日本可愛文化,很多人可能會想到日本的一些可愛飾品,或是商品上的可愛圖案,甚至日本的部分電車、飛機上都漆有動漫畫角色的圖案。的確,這些例子都是日本的可愛文化的產物。然而,這些東西等同日本的可愛文化嗎?
如果我們把「文化」定位成一種象徵體系的話,所謂的日本的可愛文化就是以「かわいい」(kawaii) 為中心的象徵體系。至於可愛飾品、商品上的可愛圖案、交通工具的可愛塗裝等,只能算是這個象徵體系中的末端產物。也就是說,可愛飾品、商品上的可愛圖案、交通工具的可愛塗裝等例子只能算是日本可愛文化的末梢部分,而非可愛文化的本質。這種感覺有點像是:樹葉雖然是樹的一部分,但是一片樹葉並不等同於樹。就算準備了一卡車的樹葉,樹葉還是樹葉。樹葉雖然是樹的一部分,但是樹還包含根幹枝的部分,只有葉子是無法構成樹的。如果要探討日本的可愛文化的話,必須先理解可愛文化中的「かわいい」(kawaii) 這個核心部分才行。
講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感到困惑:當我們要討一件事、或是一個東西、或是一個抽象概念時,最起碼要有事、物、或是抽象概念。而這些事、物、或是抽象概念是由語言中的「名詞」所構成,可是偏偏「かわいい」(kawaii) 這個詞是形容詞,而不是名詞。如果把「かわいい」(kawaii) 翻成中文的話,可以翻作「可愛的」。「可愛的」雖然可以用來修飾東西,但是「可愛的」本身並不是一個東西。因此,如果要把「かわいい」化為事、物、或是抽象概念來討論的話,最起碼應該要用名詞形態的「かわいさ」(kawaisa) 才對呀。
事實上,日本的學者在談論日本的可愛文化時,幾乎都是用「かわいい文化」,而不是「かわいさ文化」。日本的一些關於可愛文化的論文中,「かわいい」已經被當成一種東西 (名詞)。這是因為在探討「かわいい文化」時,「かわいい」已經跳脫狹隘的語言層級,成為一種符號。當「かわいい」變成符號時,在使用「かわいい」這個詞就不用再受到形容詞的性質限制,因為「かわいい」已經成為一種專有名詞了。而「かわいい文化」的成立的一個因素就是日本人喜歡講「かわいい」(kawaii)。雖然名詞形的「かわいさ」(kawaisa) 也是正確無誤的日語,而且日本人也都用得到,但是「かわいさ」(kawaisa) 這個詞顯然無法充分表現出現代日本的可愛文化的特質。畢竟日本人看到可愛的東西時,下意識地吶喊出來的是感性的「かわいい」(kawaii) 而不是理性的「かわいさ」(kawaisa)。
要談可愛文化,就要先分析「かわいい」(kawaii) 這個符號的意義。
根據古早的日本文獻,日本人在形容可愛的東西時,是不用「かわいい」(kawaii) 這個詞的,當時是用「うつくし」(utsukushi) 這個詞來表現可愛的樣子。
例如九世紀的「竹取物語」中:
「三寸ばかりなる人、いとうつくしうてゐたり。….うつくしきこと、かぎりなし。」
這段文章的大意是:三寸的小女孩非常可愛。….實在是太可愛了。
到了室町時代,「うつくし」這個詞已經從可愛轉為一種「美」的感覺,而現代日語的「美しい」就帶有這種難以親近的「美」的意涵。
現代日文的「かわいい」(kawaii) 這個詞的語源可以追溯到日文古文中的「顔映ゆし」(かほはゆし) 這個詞。
日文古文中的「顔映ゆし」這個詞中的「顔」(かほ) 的意思是臉,而「映ゆし」(はゆし) 的意思則是燦爛、耀眼、光彩奪目。
因此「顔映ゆし」的意思就是色彩繽紛的臉,講得簡單一點就是臉紅,如果把臉紅再進行延伸解釋的話,就是害羞。
隨著時代轉變,「顔映ゆし」(かほはゆし) 這個詞轉變為「かははゆし」,再變成「かはゆし」,再變成「かわゆし」。「かわゆし」就是「かわいい」的前身。
而根據十二世紀的文獻,「かわゆし」在十二世紀時的意思包括害羞及可憐。
例如在「建禮門院右京大夫集」第一五三段中:
「おのづからの人の、さることやなどいふには、いたく思ふままのこと、かわゆくもおぼえて、せうせうをぞかきてみせし」
這段文章的大意是:建禮門院右京大夫偶爾會被人問到自己手邊是否有創作詩歌的隨身筆記 (也就是說,那些人想看右京大夫的最新作品),由於右京大夫在寫詩歌時都是把腦子裡想到的東西毫不保留地寫下來,如果讓人看那些露骨的創作實在很不好意思。
這段文章中的「かわゆく」(かわゆし的變形) 指的是害羞的意思。這種感覺有點像是在毫無心理準備之下,突然要把自己在突如其來的靈感下所畫的帶有令人臉紅心跳內容的漫畫或是CG秀給朋友、老師或是家人看時的心境。
又例如「今昔物語」卷二六:
「この児に刀を突き立て、箭を射立て殺さむは、なおかわゆし。ただ野にゐて行きて掘り埋めむ」
這段文章的大意是:拿刀抵著小孩,用箭把小孩射死, 這樣實在太可憐了,於是決定把小孩帶到荒郊野外活埋。
這段文章中的「かわゆし」指的是可憐。可能有人看到這裡寫的文章大意時會感到莫名其妙,用箭射死和活埋還不是都一樣可憐?簡單地說,在這個故事中,奉命殺人的人認為不見血的殺法比較好一點。
而在十四世紀的文獻中,可以發現「かわゆし」仍然具有可憐的意思。
例如「太平記」中:
「山臥是ヲ聞テ、我此人ヲ助ケズバ、只今ノ程ニカハユキ目ヲ見ルベシト思ケレバ、」
這段文章的大意是:山伏聽了這些話,覺得如果自己不救這個小孩的話,小孩會非常可憐。
這段文章中的「かはゆき」(かはゆし的變形) 指的是可憐的意思。關於山伏 (山臥),則可參考日本的天狗與猿田彥或是日本的忍者 (2)這兩篇文章。
後來到了1603年,日本耶穌會的傳教士們所編寫的日葡辭書 (Vocabulario da Lingua Iapam) 中所收錄的「Cauaij」(かわいい) 一詞解釋為同情、憐憫。
事實上,同情、憐憫這種解釋已經和現代日語中的「かわいい」的意思相去不遠。畢竟「かわいい」(kawaii) 這個詞往往是以一種憐愛的感情用在弱者、小者、失敗者身上。不過有些人可能會抬槓說:在強者、大者、成功者上也可以找得到可愛的要素呀!的確,「かわいい」(kawaii) 這個詞確實也可以用在強者、大者、成功者上。然而在這種情形下,「かわいい」(kawaii) 往往是指這些強者、大者、成功者中的某個脆弱、纖細、值得他人憐愛的特質。
在國語版的周星馳鹿鼎記當中,有一段台詞是:「好精緻喔」。這是韋小寶看到海大富的瓶中的「寶貝」時所喊出的話。這部電影雖然在日本並沒有上映,但是卻有發行出租用的DVD,而在DVD中,「好精緻喔」這段台詞的日語字幕翻譯就是「かわいい」。由這個例子可以印證所謂的「かわいい」包含了一種小的、精緻的、脆弱的形象。
當日本人帶有同情、憐憫的想法時,除了會說「かわいい」(kawaii) 以外,在某些情況之下也有可能說「かわいそう」(kawaisou,可憐)。對於初學日語的人而言,可能會覺得這兩個詞非常相像,但是意思似乎相差甚遠。事實上,回頭看看上述的今昔物語中和太平記的例子,可以發現「かわいい」的語源「かわゆし」的意思就是可憐,日語中的可愛和可憐其實本是同根生,因此現代日語中的可愛和可憐才會那麼相像。對某些人而言,可愛和可憐可能是完全不同東西,但是可愛和可憐兩者本質上都是基於自對小者、弱者的憐愛之心的發話。
簡言之,日語中的可愛表現和「うつくし」和「顔映ゆし」這兩個詞有關。早期的可愛是用「うつくし」這個詞來表現,之後這個詞漸漸轉為「美」的表現。而「顔映ゆし」一詞原為臉紅,這個詞後來演變為「かわゆし」,意思則從臉紅發展成害羞、可憐,最後成為現代日語的「かわいい」(可愛)。
註:
日本的學者四方田犬彥於2006年出版的「『かわいい』論」(台灣譯作「可愛力量大」) 一書中,於第一章「『かわいい』現象」講完概論之後,立刻於第二章開始分析「かわいい」這個概念的來歷。並於第三章以談到現代日本年輕人怎麼看「かわいい」這個概念。顯見在分析日本的可愛文化時,分析「かわいい」的意義的重要性。事實上,「『かわいい』論」這本書中最基礎、最重要的部分就是「かわいい」這個概念的意義。畢竟要認識「かわいい文化」本來就要先知道什麼是「かわいい」。不過這本書被譯成中文的「可愛力量大」後,原書第二章的「『かわいい』の来歴」被調到書本最後面的附錄部分。就常識上來看,出版社這麼做恐怕是有不得已的考量。畢竟原書是寫給日本人看的,而原書的第二章引用了一些日文的古文文章中的句子,這些句子起碼要有日本高中以上的日語知識才能讀得下去,在翻譯時,這種引用的句子其實非常不好處理。雖然受過正常高中教育的日本人可以看得懂這些引用的句子,不過對於外國人而言,就算有日語一級的實力,對於閱讀日文古文其實沒什麼幫助,而看古文引用部分的翻譯時又多了一層隔閡 (因為這意味著引用的證據變形了),因此如果出版社把第二章留在原位的話,可能會影響到台灣讀者的閱讀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