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狐與狸的對比除了狐與狸的體型、民俗傳說以外,日本的食物也有分「狐」與「狸」。
在日本的關東地區,有所謂的「きつねうどん」和「たぬきそば」。
「きつねうどん」的漢字可寫作「狐饂飩」,指的是一種加了「油揚げ」(油豆腐皮) 的烏龍麵 (烏龍麵的日文叫作「うどん」,漢字寫作「饂飩」)。
「たぬきそば」的漢字可寫作「狸蕎麦」,指的是一種加了油炸麵糊的蕎麥麵。
加了油豆腐皮的烏龍麵之所以叫作「狐饂飩」,是因為古時候的日本人相信狐喜歡吃「鼠油揚げ」(油炸老鼠),後來隨著時代演變,本來意指油炸食物的「油揚げ」這個詞的意思漸漸變成了油炸豆腐皮,因此日本人在稻荷神社祭拜狐神時,會供奉油豆腐皮。而加了油豆腐皮的烏龍麵就自然而然被稱作「狐饂飩」。
而加了油炸麵糊的蕎麥麵之所以叫作「狸蕎麦」,是因為油炸麵糊本來是用來作天婦羅的材料,而天婦羅的主體其實是蔬菜或是海鮮類,麵糊只是用來增加美味的材料而已。而單純的油炸麵糊則相當於一種抽掉了主體核心的食物,日文叫作「たねぬき」(tanenuki),之後「たねぬき」這個經過流傳,漸漸演變成了「たぬき」(tanuki)。因此加了油炸麵糊的蕎麥麵便被稱作「狸蕎麦」。
「狐饂飩」與「狸蕎麦」。照片左邊的麵是「狐饂飩」,右邊則是「狸蕎麦」。「狐饂飩」是加了油豆腐皮的烏龍麵,從照片中可看出烏龍麵的麵條較粗。「狸蕎麦」加了油炸麵糊的蕎麥麵,一般日本超市所賣的油炸麵糊通常是呈圓球狀的,不過一般蕎麥麵店中所賣的「狸蕎麦」由於是自製的,因此油炸麵糊的型狀會比較不規則。在日本,有不少賣烏龍麵和蕎麥麵的麵店,「狐饂飩」與「狸蕎麦」多半是這類店家的基本菜單之一。和拉麵店相比,烏龍麵和蕎麥麵的麵店更為庶民化,「狐饂飩」與「狸蕎麦」的價位也往往比一些用豪華材料做的拉麵便宜。
「狐饂飩」與「狸蕎麦」的庶民性可以從商品上看出。東洋水產於1978年所販賣的「あかいきつねとみどりのたぬき」(紅色的狐和綠色的狸) 商品,泡麵的蓋子上分別印著斗大的「きつね」(狐) 和「たぬき」(狸) 的字樣,並用顏色來區分「狐饂飩」與「狸蕎麦」。當然,這一系列的泡麵目前在日本的市面上仍然隨處可見。
「あかいきつねとみどりのたぬき」(紅色的狐和綠色的狸) 商品的實際內容。「狐饂飩」的麵的確較粗,要用開水泡五分鐘才可食用。「狸蕎麦」由於麵條較細,只要泡三分鐘即可食用,不過「狸蕎麦」的佐料並不是油炸麵糊,而是一塊天婦羅。
日本的狐與狸的對比除了用在烏龍麵和蕎麥麵以外,還用在形容人的臉。一般而言,臉型較削瘦、眼尾向上吊屬於「狐顏」(也就是狐臉的意思),而臉型較圓、眼尾向下垂的則屬「狸顏」(也就是狸臉的意思)。事實上,「狐顔」和「狸顔」是一種相對而非絕對的特徵。例如拿阿諾和史特龍相比的話,阿諾屬於「狐顔」,而史特龍則屬於「狸顔」,然而這並不代表阿諾的臉比較削瘦,或是阿諾眼尾明顯向上吊,而是史特龍的眼尾下垂,比較具有「狸顔」的特徵,因此阿諾在相對上可以說是一種「狐顔」。換一種角度來思考的話,其實不屬於「狐顏」的人就可以叫作「狸顏」,而不屬於「狸顏」的人就可以叫作「狐顏」。
「狐顔」與「狸顔」。一般而言,日語中的「狐顔」與「狸顔」並不是用來罵人的話,而是一種純粹的描述臉型特徵的詞彙而已。因此用「狐顔」與「狸顔」來描述女孩子的容貌其實並不見得失禮。可愛或是漂亮的女孩當中也一樣可分成「狐顔」的女孩與「狸顔」的女孩。不過對於一些比較在意自己容貌、或是比較沒有自信的人而言 (例如覺得自己眼尾太高,或是覺得自己臉太圓的人),聽到有人用「狐顔」或「狸顔」來形容自己時,可能多少會覺得不自在。
註:
1.「狐饂飩」與「狸蕎麦」是關東人的說法,關西人所謂的「狐」指的是加了油豆腐皮的烏龍麵 (和關東相同),不過「狸」則指的是加了油豆腐皮的蕎麥麵。
2.在日本,用油豆腐皮包著醋飯的壽司叫咋「稻荷壽司」,這裡所謂的「稻荷」即來自於拜狐神的稻荷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