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談1960、70年代的安保鬥爭背景。關於2015年的日本安保法制,請參考本站的「日本的安保法制(1)、(2)」這兩篇文章。
恐怕有不少人人對戰後日本的印象是和平、安定、經濟高度成長、國民生活富裕。其實戰後日本並不平靜,日本社會發生過多次大規模衝突事件,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安保鬥爭。
安保鬥爭是戰後日本社會的大規模反戰群眾運動。一共發生兩次。第一次是60年安保鬥爭,起因是日本政府要要和美國簽訂《日米安保條約》(=《日本国とアメリカ合衆国との間の相互協力及び安全保障条約》)。第二次則是70年安保鬥爭,起因是日本和美國政府想延長安保條約。
從安保鬥爭的「鬥爭」這個詞可以看出活動帶了馬克思主義的色彩。
日本在1952年時,曾經和美國簽署過《日本国とアメリカ合衆国との間の安全保障条約》。有些人把這個條約叫「舊安保條約」。舊安保條約有強調美國在日本駐軍的權利,但是沒有明確規定美軍的義務,而且規定日本不能提供其他國家這方面的權利。條約有提到日本發生內亂或外患時,美方可以「援助」日本,但卻沒有規定「援助」的方法。也就是說,當日本出問題時,美國可以消極處理,或是採對美國有利的行動。所以這個條約實質上是給美國很多特權,日本則要承擔很多問題的不平等條約。
由於舊安保條約不平等,所以日本在1960年和美國簽訂立新的安保條約,來取代不平等的舊條約,並明確定位駐日美軍的角色。
除了安保條約以外,當時日本和美國之間還有《日米行政協定》。《日米行政協定》是規定美軍人員和設施方面的事宜。條文中也有很多漏洞和模糊地帶,而且這些部分只對美國有利(※關於駐日美軍,可以參考本站的「日本的駐日美軍(1)、(2)」這兩篇文章)。日本和美國簽署新安保條特的同時,也簽署了《日米地位協定》,來取代不平等的《日米行政協定》。
60年安保鬥爭的目的,就是為了阻止安保條約成立。
反安保的群眾想阻止安保條約,是因為安保條約可以解讀成美國封鎖東亞共產圈(蘇聯、中國)的手段之一。本來日本在戰後並不屬於東西冷戰的任何一方,如果日本簽署安保條約,就形同成為美國的盟國。反安保的人認為這是美國把日本拉進冷戰構造的陰謀。如果發生戰爭的話,日本就會變成戰爭前線。所以反美、反戰的人會反對安保條約。
另一方面,日本戰後知識分子眼中的前衛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左派思想,美國偏偏是反共國家的盟主。安保條約的假想敵之一是中國。中國是二次世界大戰的受害國、而且還是共產主義國家,而且還沒有和日本和解。如果日本和美方重新締結安保條約的話,就意味著日本還沒和中國和解,就再次把中國當成敵對國,所以很多日本知識分子也反對安保條約。
為了阻止安保條約成立,就有人開始發動群眾運動。從1959年4月至1960年10月,一共有二十多次全國性的大規模抗議行動,甚至還發生了抗爭民眾撞開國會議事堂鐵門,衝入國會議事堂的事件。當時到日本訪問的白宮新聞秘書海格蒂到達羽田機場時,也被抗爭群眾包圍,最後是出動直升機才逃到美國大使館。
另一方面,日本警察則強力鎮壓抗爭群眾,當時著名的事件是東京大學文學部的樺美智子在警察鎮壓的過程中死亡(死亡原因不明)。當時在日本國會議事堂附近參加示威的群眾最高曾高達33萬人。日本勞工界在當時也發動了大規模罷工行動,罷工人數曾多達五百多萬人。不過這些抗爭並沒有改變安保條約生效的事實。
1960年的安保條約有效期限為十年,有效期限過後,如果日美兩個沒有任何異議的話,條約期限會自動延長,所以在安保條約的有效期限快到期時(1969年),日本各地又出現了反對安保條約延長的抗爭活動。
日本70年安保鬥爭的訴求是:美方必須立刻將沖繩無條件歸還日本、完全廢止安保條約。
70年安保鬥爭的激烈程度不輸60年的安保鬥爭,抗爭群眾頭戴安全帽、手持棍棒石頭在街頭和警察對抗,甚至還有人丟汽油彈或是土製炸彈。現在到東京觀光的台灣人恐怕無法想東京車站附近的街頭在1970年左右時,曾經有人丟汽油彈或是土製炸彈。
雖然70年安保鬥爭的抗爭非常激烈,不過從1960年到1970年這段期間,日本的警察處理過許多抗爭事件,而且機動隊的護身裝備也比1960年充實,治安維持能力比以前好,所以70年安保鬥爭並沒有發生群眾衝入國會的象徵事件。
本來日本大眾對這些抗爭行動抱持理解的態度。因為在當時日本受到美國的越戰反戰運動影響,「反戰」漸漸成為日本社會的主流思想。另一方面,日本大眾也知道日本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所以他們並不覺得抗爭很奇怪。
不過由於抗爭者用的手段太激烈,在東京街頭手持棍棒石頭,而且還丟汽油彈和土製炸彈,形象非常不佳。平凡的東京上班族當然會擔心自己上班無故捲入意外,上班族的家人當然也會擔心。日本大眾雖然反戰,但是抗爭群眾的暴力行動也讓大眾覺得反感。日本大眾並不認為參加反戰抗議行動就可以得到使用暴力的免罪符,只要使用暴力,就算主張反安保,一樣是惡者。由於日本大眾意識到安保抗爭的內容已經失焦,所以不再同情這些反安保的群眾。
這個結果就是安保條約自動延長,沖繩有條件地歸還日本,美軍基地維持現狀。當時反對安保延長的社會黨(馬克思主義系統的政黨)在之後的選舉中大敗。
有些人可能想問:在安保事件當中,日本政府和抗爭民眾哪一邊是對的呢?
我們在教小孩子是非觀念時,會用單純二分法把事情分成對和錯。但是現實社會中,很多事情不能用對錯的二分法來檢視。因為很多事情的因果事理非常複雜。稍微動一個環結,會產生很多意料之外的副作用。
安保條約背後有很多複雜的國際情勢及政治大局考量,所以當時日本政府才會想盡辦法讓條約自動延長。反安保的群眾的主張則是反對戰爭,反對日本踏入冷戰的國際對立構造中。日本政府和反安保的群眾的主張都有合理的部分。但是這些看似合理的部分其實並不單純。事件的深層的部分非常複雜,不能用單純的二分法來判斷。如果一個社會只能用二分法來判斷因果事理的話,會非常悲慘。
在1960年安保鬥爭時,朝日新聞曾經做過民意調查。結果是:
38%的民眾擔心安保條約會把日本捲入戰爭
27%的民眾不覺得安保條約會把日本捲入戰爭
兩邊雖然相差11%,但是兩邊都沒有過半。
安保問題真正引起日本民眾憤怒的原因是政府強行通過法案。
當時朝日新聞的民調結果中,只有6%的民眾覺得國會審議方式適當,覺得國會的審議方式不適當的民眾則佔了50%。對比非常強烈。另外,覺得國會反映了民眾想法的人佔了17%,覺得國會沒有確實反映民眾想法的人則佔了56%。這個對比也非常強烈。
也就是說,日本的民眾覺得有問題的是處理議題的方法。
1960年代、1970年代的溝通手法不成熟,當時的資訊也不像21世紀的現在這麼暢通。當時日本政府在處理問題時有很多瑕疵,而反安保的群眾的手法也一樣有很多瑕疵。這個結果就是兩邊都有瑕疵、兩邊都很糟糕,所以日本大眾對兩邊都很灰心。這也是1970年代之後日本大眾漸漸對政治議題失去關心及熱情的背景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