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中所謂的「外來語」,指的是將其他語言中的詞彙借用到日語中所產生的詞彙。由於「外來語」的發音、文字全部都是使用日語的發音及文字,因此「外來語」並不是「外國語」,而是日語的一部分。
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的許多外來語主要是來自中文,不過在明治維新之後,從中國輸入的外來語漸漸減少,反而是日本的一些社會、自然科學、法律的新的詞彙開始向中國輸出。
除了來自中文的外來語以外,由於日本在16~17世紀有和葡萄牙進行通商,因此當時有不少生活用品是從葡萄牙語借來的外來語。例如「タバコ」(香煙)、「パン」(麵包)、「カルタ」(紙牌) 等。而在17~19世紀期間,日本和荷蘭之間進行貿易,因此又向荷蘭語借了一些詞彙,例如「ランプ」(煤油燈)、「メス」(手術刀)、「コンパス」(羅盤)、「ポンプ」(幫浦) 等。而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的外來語主要是來自於英語、法語以及德語等語言。例如「デッサン」(素描)、「ジャンル」(分類) 這些和藝術有關的詞彙是借自法語。而一些醫學用語則是借用德語的詞彙,例如「ガーゼ」(紗布),以及「リチウム」(鋰)、「ナトリウム」(鈉)、「カリウム」(鉀) 等化學元素的名稱。到了戰後,由於日本被以美國為首的聯軍佔領,因此許多英語的詞彙成為日語的外來語。
日語中的外來語的增加,代表著日語的詞彙愈來愈豐富、表現愈來愈多樣化,但是從另一個觀點來看,新詞愈來愈多意味著許多沒有機會接觸新詞的人將成為資訊弱勢分子。例如一些老年人由於已經退休,又沒有特別的動機接觸社會上的新事物,也沒有閱讀雜誌的習慣,這個結果就很容易和新詞脫節。再加上新的外來語全部都是用表音文字 (片假名) 書寫,而且這些詞彙本來是日語中所沒有的東西,因此對於沒有接觸過某個新詞的人而言,根本無法從片假名的表音字串理解新詞的意義,當然也無法由日語固有的語言邏輯去推敲詞義。因此2003年4月,日本的國語研究會開始提出一些關於外來語詞彙的替代方案,建議用一些表意文字 (漢字) 所構成詞彙來代替片假名,這樣一來,就算沒看過這個詞,也可以由表意文字來推敲詞義。不過基於維護日語的詞彙的豐富性,國語研究會的提案只是一種建議,而非強制性的提案。
那麼日本有多少人知道國語研究會的提案呢?
基本上,只要有閱報習慣的人都會知道有這回事。因為日本的國語政策有變更時 (例如追加或是變更了某些字或是音),通常都會上報紙頭版,因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從日本的狀況再回頭看看台灣,一般民眾根本不知道國語政策有那些變更。通常是父母親在陪小孩寫功課時,才發現一些字詞已經和自己當年在學校學的東西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