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和菓子:南蠻菓子類(1)

日本的「南蠻菓子」指的是由「南蠻人」傳入日本的點心。「南蠻人」則指的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

由於南蠻菓子是由西洋傳入日本,所以把南蠻菓子歸類為日本的和菓子似乎有點奇怪。不過南蠻菓子大多是16世紀傳入日本,在這幾百年間,「南蠻菓子」在日本發展出了自己的風格,已經和當初西洋點心完全不同,所以這些「南蠻菓子」也可以算是「和菓子」。

日本的南蠻菓子類和菓子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カステラ(長崎蛋糕)。除了カステラ,還有很多常見點心都算是南蠻菓子類的和菓子:


カルメ糖,又稱作カルメラ、浮石糖、泡糖。語源是caramelo。這種點心是室町末期(16世紀)由葡萄牙人傳入日本。「カルメ糖」是將砂糖煮到發泡再凝固製成。由照片中的顏色看來「カルメ糖」似乎有點像是由花生粉壓成的點心。由於「カルメ糖」成分只有砂糖而已,所以吃「カルメ糖」的感覺有點像是在吃冰糖,只是冰糖比較硬,カルメ糖比較疏鬆(因為裡面有很多小氣泡)。所以對已經習慣各種零食甜點的現代人而言,「カルメ糖」的口味其實略顯單調。而日語的キャラメル(牛奶糖)的語源也是來自於葡萄牙語的caramelo。也就是說,葡萄牙語的caramelo衍生出了兩個不同的日語。


カルメ糖的剖面。由照片中可以看到カルメ糖內部的小氣泡。


ボーロ。語源是bolo。這種點心也是室町末期由葡萄牙人傳入日本。有些台灣人看到照片,會聯想到80年代的「旺仔小饅頭」。其實在80年代之前,台灣很多雜貨店都可以買到這種點心。只是「旺仔小饅頭」的食品公司比別人早一步利用電視廣告宣傳,所以商品才會成名。照片中的ボーロ是日本佐賀的「丸ボーロ」,一般日本人說的「ボーロ」指的就是佐賀的「丸ボーロ」。


另一種「ボーロ」――京都的「蕎麥ボーロ」。「蕎麥ボーロ」是由蕎麥粉製成。算是ボーロ的一種變形版。不論是佐賀的「丸ボーロ」還是京都的「蕎麥ボーロ」,對日本人而言都是常見的點心。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