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學習過程中的挑錯與糾正(2)

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如果有人能夠幫忙進行糾正,當然有助於學習者發現錯誤。事實上,許多正在學習外語的人可能也蠻期待能遇到可以幫忙糾正語言的人。然而,這是否意味著幫別人挑錯或是糾正是好事呢?在一些研究 (例如1976年Cathcart和Olsen的研究論文) 中指出,確實有不少學生希望有人能糾正他們的錯誤。然而,也有一些研究 (例如1973年Walker的研究論文) 指出,過度糾正會影響學習者的自信。也就是說,外語學習過程中的挑錯與糾正的影響未必是正面的,特別是一些不適當的糾正。

在糾正別人的外語時要考量的東西其實非常多,例如糾正的時機,以及糾正者是否有糾正的立場。就如同我們之前曾經舉過的外國觀光客在台灣以不甚流利的中文問路的例子,就算對方的中文不甚流利,在這個場合中,語言不過只是一個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有人硬要指出對方手段的問題,恐怕對方以後對這個語言不會懷有好印象。又例如用中文在台灣教書的外籍教師,如果每個學生都要糾正外籍教師的中文,正課大概就不用上了,因為非母語是永遠不可能完美的,更何況中文不過只是一種教學用的工具,而非目的。從指導的立場上來看,問路的人並沒有把幫忙的路人當成外語教師,而外籍教師也沒有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外語教師,在沒有指導與被指導的這層關係之下,如果有人擅自將自己任命為對方的外語指導者的話,恐怕對方就算有心學好外語,也不樂於接受這種指導。

如果語言中的「錯誤」這個觀點來看,什麼東西是錯的,什麼東西是對的本身就是一個問題,這是因為語言的成立本身就是恣意的,詞彙的意思會隨著時間而發生變化,因此要說哪一種用法是對的,哪一種用法是錯的,其實要有個判定基準才行 (例如學校的英文或是日文老師所用的正誤判定基準是教科書或是指導手冊)。如果有了判定基準,還要考量「錯誤」是否真的有糾正的必要。如果外語學習者所犯的錯誤是因為基本觀念不正確而導致的錯誤 (errors) 的話,確實有必要進行糾正。然而如果外語學習者所犯的錯誤是因為疲勞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才犯的錯誤 (mistakes),這種錯誤糾正了也沒用,因為任何人在疲勞而注意力不夠集中時,即使是使用母語都有可能講錯話、寫錯字。而有多少人能分得出學習者所犯的錯是屬於errors或是mistakes,本身就是問題。而另一個要考量的是有些看似錯誤的用法有可能只是學習外語時的一種渡現象 (中間語言) 而已,這是一種頭腦將第一語言的習慣與邏輯調整為第二語言時所發生現象,就算不刻意糾正,學習者可能自然會將表答修正好 (中間語言目前只是一種假說)。

除了上述的種種因素以外,口頭上的糾正和文字上的糾正標準也不一樣。例如上英語或是日語的會話教室時,只要表達能讓大家聽得懂,大部分的老師其實並不在意小地方的錯誤。這是因為這種場合過度糾正的話很可能會傷到學習者的自尊,然而上英文或是日文的作文課時,由於作文本身有一定的隱私性,因此教師比較能夠進行全面性的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