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提醒不諳日文的網友,在留言時,「タイトル」欄指的是留言標題,而非電子郵件位址,而我們原則上也不希望有人在留言時留下自己的電子郵件位址 (特殊狀況例外),因為有太多惡質的網路廣告商會利用特殊程式蒐集網路上所有看得到的電子郵件位址,之後開始寄大量的垃圾郵件到這些蒐集到的信箱。另一個問題則是部分電子郵件位址可能具有個人資料識別的特性,請小心不要讓自己的隱私露白。
我們在「「梅與櫻」對網站留言的期待 (2)」這篇文章中,曾經提到過關於留言時「名前」這個欄位的問題。在留言時,如果填入一個具有個人特質的「代號」,可以讓留言看起來更有善意,除了表現善意以外,這個代號也讓我們在回覆留言時也有稱呼的依據。這是因為在goo blog的留言系統之下,如果我們在回覆留言時不寫出「○○○さんへ」或是「To xxxx」,恐怕沒有人知道我們是對哪一篇留言進行回覆,所以我們才會希望留言者能在「名前」這個欄位留下一個代號。而我們希望這個「代號」不是那種保持距離、劃清界線、事不關己的代號,是因為這種特性的代號給人一種打遊擊戰的不愉快的印象。
事實上,我們希望留言者能在「名前」這個欄位留下一個「代號」這個期望,和網路的匿名與否根本無關。什麼是匿名?匿名就是不使用真實姓名,這個詞很早就有了,並不是網際網路成立之後才出現的。以匿名的方式保護個人隱私的觀念也不是這幾年才有的。北歐的瑞典、芬蘭的媒體 (報紙) 在1920年代就已經有以匿名報導維護他人隱私的觀念,而這些北歐國家到目前為止仍然是全世界新聞自由的先進國,而採取匿名報導主義的媒體在報導關於特定人物時使用的就是「代號」,它們的報導並沒有因為使用了「代號」而「匿名報導」變為「實名報導」。
我們在「「梅與櫻」對網站留言的期待 (2)」這篇文章中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網路上的名字其實是非常虛幻的東西,男人可以用女人的名字,女人也可以用男人名字,台灣人可以自稱為外國人,外國人也可以自稱為台灣人」。也就是說,「代號」根本就沒有所謂的「非匿名」的問題,「代號」的意義只是讓我們在回覆留言時有個稱呼對方的依據。
如果從廣義的觀點來看匿名,匿名的目的不外乎是保護隱私。而所謂的「隱私」,用一種易懂的方式來解釋的話,就是台灣的「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中裡面的「個人資料」。我們期待網友於留言時能填寫代號,嚴格來說,目的只是為了對留言進行識別,這種留下「代號」的期望根本就和個人隱私沾不上邊。日本的2ch之所以被稱為匿名揭示板,是因為在上面發表言論不需要用到真實姓名,而不是不用填「代號」,就算每個2ch的使用者在發言時都乖乖填代號,2ch的匿名特性仍然存在,仍然還是匿名揭示板。
從另一個觀點來思考的話,2ch的匿名意義在哪裡?就算在上面留言不寫代號,2ch的管理者仍然掌握著留言者的連線資料。日本警察要調查2ch的網路犯罪時,2ch管理者還可以提供警方資料。而身為「梅與櫻」的管理者的我們並沒有能力掌握留言者的來源 (對此有疑義的人自己去申請一個goo blog帳號來玩玩看就知道了),哪一天如果警察找上我們,我們除了只能保留留言以外,留言者是哪裡來的,我們根本無法提供資料。要談留言的隱密性,「梅與櫻」還高於2ch。因此,在這裡留言時填寫自己的「代號」根本就和網路的匿名性無關,網路的匿名特性根本不會因為在這裡填了「代號」而消失。
我們曾經在「「梅與櫻」對網站留言的期待」這篇文章中提到,「梅與櫻」的留言系統不是用來宣揚個人意識形態的地方。以「網路的匿名性」這個例子來看,我們對於留言的期待根本就不涉及「網路的匿名性」的問題,然而有人卻利用我們的留言系統宣傳自己心中的「網路的匿名性」的主張 (這就是一種意識形態),而且這個「網路的匿名性」的主張還是有問題的,如果我們對這個主張不聞不問,我們就變成這個有問題的主張的宣傳平台了。如果我們直接將這篇留言刪除,是否能得到留言者的諒解也是個問題,結果就是今天我們為了這篇留言花時間解釋「匿名」的意義,然而這又和我們網站主旨無關。
我們對於留言的期待並不是為了聽好聽的話,而是希望能藉這個機會讓大家思考一下在別人部落格留言時該留意的地方,怎麼樣才能避免誤會,怎麼樣才能讓別人感覺到自己的善意。畢竟這個網站的讀者並不是只有台灣人而已,任何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成為其他國家的人觀察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