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和菓子:金太郎飴

在日本,有一種叫「金太郎飴」的和菓子。

日文的「飴」的意思相當於中文的「糖果」。「金太郎飴」就是有金太郎圖案的糖果。

金太郎是日本童話中的人物。日本童話中的金太郎是生長在山中的小孩,從小力大無窮。金太郎在山裡面和熊比相撲,而且贏了。這種感覺就像是美國電影超人的主角在幼年時期舉起卡車,或是日本漫畫七龍珠的悟空小時候就可以在山裡頭打獵的感覺。金太郎長大之後,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變成了英雄。
(※現實中的金太郎是日本平安時代的武士坂田金時。金太郎童話是後人寫人偶戲時增添娛樂效果潤飾而成,結果成為日本知名的童話。)

金太郎的故事非常簡單,大部分的日本人都聽過。由於童話中的金太郎有健康強壯的小孩的形象,所以日本的兒童節常常用金太郎人偶的飾品來祝福男孩子健康茁壯。日本的「金太郎飴」在某種意義上也算是滿足小孩或家長夢想的糖果。


金太郎飴。金太郎飴有金太郎的圖案,這個圖案不是印上去的,而是完完全全屬於糖果的一部分。照片中的金太郎飴是由白色、粉紅色、淺藍色、深咖啡色的糖製成。

金太郎飴就像海苔卷壽司,本來是長條柱狀,切成數段之後,每一小段的斷面花紋幾乎都一樣。

金太郎飴的製作方法是:先用各種顏色的糖排成非常大的圓形圖案,直徑和長度可能都有數十公分,就像是一段樹幹。之後,製作糖果的師傅會把金太郎飴拉成細條狀(直徑1~2公分),然後趁糖果還是軟的時候迅速地把糖果切成小段。當然,切成小段後的糖果上的金太郎圖案其實幾乎都是一樣的。


金太郎飴的發展型。照片中的糖果的圖案分別是相撲力士、凱蒂貓、麵包超人。這些糖果的製作方式和金太郎飴一樣,算是金太郎飴的發展型。


金太郎飴的發展型。照片中的糖果上有水果的圖案。這些這些糖果的製作方式也和金太郎飴一樣,不過給人一種西洋式的糖果的印象。

由於金太郎飴的原料是砂糖和糖漿等,所以金太郎飴的口味就是一般沒有加上香料的糖果,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不過也有一些店家會加入水果香料來增加口感。

※有些日本人會用「金太郎飴」來譬喻日本的社會的負面狀況。具體而言就是沒有個性、沒有變化、千篇一律、大家都一樣。

元宝という飾り物

台湾に限らず、中華圏に行くと、何かど派手な形の飾り物がある。

これは「元宝」というものだよ。簡単に言えば、中国の昔のお金のことらしい。

なぜこのようにいうのかというと――一応参考までに画像を用意してみたよ。

日本史でも貨幣についての勉強をするときに、寛永通宝、永楽通宝、慶長通宝とか勉強しているはずで、
それには、みんな「通宝」がつくよね。

それで、その画像を例に出した開元通宝なんだけど、
これを「開元通宝」というふうに上下右左と読まずに、「開通元宝」というふうに時計回りに読む人があらわれたんだ。
ここからお金を「元宝」と読むようになったんだよ。そういう説がある。

そのほか、元の王朝のお金に「元宝」と書かれているところから来ているという説もある。

もともと「元宝」という言葉がなかったころは、そのお金は「錠」(ding4)と言われていて、「金錠」(jin1ding4)とか「銀錠」(yin2ding4)というふうに言ったらしいよ。

それで、今、我々がよく見ている冒頭の「元宝」に戻るんだけど――
これは、昔使っていたものとはおよそ形が異なるもののようで、
あくまでも今現代の縁起物の装飾として考えた方がいいみたいだよ。

写真の元宝にある文字に興味があったら、「招財進宝という文字」も見てね。

日本劍道的裝備(3)

劍道之所以叫劍道,是因為使用了「劍」這種武器。現代日語的「劍」比中文的「劍」廣義,日本刀也可以算是一種「劍」。

以前日本武士都要修習劍術。所謂的劍術,其實就是使用日本刀的武術。由於使用真刀對練非常危險,所以就有人想出了用竹刀代替真刀的對練方式。


劍道用的竹刀。劍道用的竹刀的刀身是由四條長竹片構成。刀尖的「先革」(皮套)內部加有一個橡皮塞,這樣可以確保刀尖的安全。竹刀的前段1/4的位置有一個由皮革打成的中結,竹刀的有效打擊部分就是在刀尖和中結之間。刀柄部分是由一個白色長皮套包覆。照片中的竹刀沒有裝上「鍔」。


竹刀前端的先革部分


竹刀的中結部分


竹刀的「鍔」的部分。

本來,新買的竹刀上面上先革、中結,以及刀柄的皮套部分的顏色是白色。不過上面的照片中,先革、中結、刀柄的皮套的部分一點都不白。這是因為練習劍道時,手會握住竹刀,這時候「小手」上的藍染布會將刀柄的皮套染藍。用竹刀進行攻擊時,先革和中結都會打到對手的面具上,而對手面具上的藍染布就會把竹刀先革和中結染藍。

另外,在這些照片中,還可以看到竹刀上有一條黃色的細繩,這條細繩代表刀背。在劍道規則中,用刀背擊中對方,是無效打擊。這條刀背的細繩會把先革、中結、以及刀柄部分的布套串連成一體。

根據全日本劍道聯盟的規定,一般成人男性所用的竹劍長度應在120公分以下。如果是二刀流的話,大刀的長度應在114公分以下,而小刀的長度應在62公分以下。也就是說,二刀流劍士用的竹刀會比一刀流的劍士短。

如果去比較竹刀和真刀的話,一般的日本刀的長度多半是在90公分左右。也就是說,真刀的長度只有劍道用竹刀的3/4而已。竹刀比真刀長的原因是江戶時代武士用竹刀對練時,有些人製作了超長的竹刀來取巧。後來為了防止這種歪風發生,因此幕府規定竹刀不可超過三尺八寸,結果這些武士還是沒有改變心態,製作竹刀時還是取規定上限的三尺八寸。至於現在120公分(三尺九寸)的竹刀規格則是由全日本劍道聯盟訂定。

由於劍道用的竹刀的長度和重量都和真刀不同,而且劍道並不是單純擊中對手就算勝利,劍士必須要用符合規則的打擊方式擊中對方才有意義。因此劍道的技能和使用真刀的技能完全是兩回事。

紙銭を燃やす その2

台湾の紙銭」について紹介してきていて、紙銭は燃やすものなんだということを「紙銭を燃やす その1」で書いてきたんだよね。

それで、いつ燃やすかと言えば、
旧暦の1日目とか15日目、つまり旧暦で毎月1日目と15日は燃やす日なんだね。
そのほか、墓参のときにも燃やしたりするんだよ。
 

紙銭は、束や袋や箱に入っているものを一気に投げ込むのではなく、それをばらして投入するみたいね。
「金爐」のそばには、紙銭を束ねるための輪ゴムが落ちていることでもわかるね。

紙銭を束ねている輪ゴムはそのまま投入しないで、そこら辺に打ち捨てているんだよ。

また、付近にはすきやスコップのような備品が置いてあったりするから、それで全体をならして、満遍なく燃やそうとすることもできる。

紙銭を燃やすときには、何か特定の祈りの言葉を言うわけではないけど、やっぱり神様&御先祖様にお金を送っているわけで、そういう気持ちを持って臨んでいるんだろうね。

このように紙銭にはあの世の人に対する送金のような大事なことなのかもしれないけど、
台湾人の子供たちにとっては、そこまでの発想にはたどりつけず、楽しい火遊びなのかもしれない。
日本では、子供たちのたき火が原因で火事になったという報道がよくあるけど、
台湾の子供たちは、ここで紙銭を燃やせるから、火遊び感覚が楽しめるから、別にこっそりたき火をしなくてもいいんだね。

ちなみに、日本でも、環境ホルモンとかダイオキシンの問題が注目されていたころ、全国的に個人でのごみ焼却は条例で禁じられたりしたけど、台湾では燃やすことはできるんだね。
やっぱり台湾でも、伝統的な側面はさておき、紙銭を燃やすことによる大気汚染について心配する声も一部にはあるんだよ。

「梅與櫻」1000回突破紀念文

「梅與櫻」到目前為止的文章數已經超過1000篇了 (本篇為第1002篇)。在這一千多篇文章中,談論台灣和日本兩地兩地文化、庶民生活形態、社會制度,以及語言方面的文章共有875篇 (佔全部主題的87.4%)。

突破1000回,我們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感想呢?

有,我們的感想就是「很累」。

在幾個月之前,我們曾經一度累到想要把網站的「每日更新」的營運方針改成「每週更新」。我們會感到疲倦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我們有自己的本業,在本業非常忙的時期,營運網站就成為一種負擔。對我們而言,只要當天的主題能生得出來,我們就非常高興了。至於網站內的文章數量是否到達1000篇,其實那並不重要。畢竟單純地累積文章數量一點都不難,但是要累積言之有物且還得是自己寫的文章就蠻花精神及時間了。

關於台灣和日本的庶民生活或是社會現象的題材非常多,其實我們還有許多想寫但是未寫的題材。例如我個人非常感興趣的語言、符號、認識論等理論,或是日本的媒體、動漫畫、電玩、模型等大眾文化現象及分析等,在「梅與櫻」當中其實寫得非常少。

事實上,大約在半年前我們曾經想在「梅與櫻」中新開一分類來談理解「文化」時所需要的入門知識及理論介紹,不過由於我們本業太忙,再加上文化相關理論非常多而雜,寫到最後很有可能失衡甚至不著重點,因此「文化入門知識」這個構想並沒有付諸實行。

我們到底還能寫多久呢?其實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可以寫的題材還有很多,問題只是有沒有時間及力氣去整理而已。現在我們腦子裡所想的,就是每天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不要讓自己的興趣成為負擔,如此而已。

最後,謝謝各位網友們的參觀指教。

紙銭を燃やす その1

台湾の紙銭」も見てね。

紙銭というのは、どこかにお供えして、それから燃やすものだよ。

紙銭はやっぱり常識的には所定の場所で燃やすんだろうと思う。
その場所が「金爐」(jin4lu2)とか「銀爐」(yin2lu2)とかいう場所で、祖廟に行くとそういう燃やす場所の表示が見られる。
そこに紙銭を持参し、燃やすことになる。
 
写真は撮ったけど、あいにく「銀爐」というのは見つけられなかった……

紙銭を燃やすことで神様や御先祖様に届けるということになるみたいなんだけど、
「金爐」(jin4lu2)というのは、神様向けのもの、
「銀爐」(yin2lu2)というのは、御先祖様向けのものという区分けもあるみたいだ。

参考までに「金爐」も撮影したので、載せるよ。
このように囲われた建物になっていて、窓の部分から燃やす紙銭を投入するものもあるし、
こういう形態ではなく、屋外で豪快に燃やす場所があるのも、もちろんある。
 

こういう施設でのもののほか、自家用紙銭焼却炉みたいな「金爐」が販売しているので、それを使って燃やす人もいる。
写真は、各種小型焼却炉が路上にあるだけに見えるけど、これは実は紙銭を燃やす専用炉なのだ。

これは、銀色でも商品名は「金爐」というみたいだ。
これでついでに家庭ごみを何でも燃やせると考えちゃうけど、やっぱりこれは紙銭用で、日常的なごみはごみ収集で集めてもらうのだと思うよ。

日本劍道的裝備(2)

由於日本的劍道是用武器進行攻防打擊的武術,而且攻擊力道相當強,所以練劍道的人在進行對練時,必須穿上防具來保護身體。而這些防具也就成為日本劍道的特色之一。

劍道護具:めん

めん如果用漢字來書寫的話,可以寫成「面」。日語的「面」的意思指的就是面具。日本的玩具店賣的給小孩子戴的卡通人物面具叫作「お面」。日本的能樂中用的面具叫作「能面」。「面」就是面具的通稱。

劍道護具的「面」正面是由金屬架構成,可以保護練劍道的人的臉部。一般劍道的「面」的金屬架的材質是鋁合金,高級的「面」的金屬架的材質是鈦合金。金屬架以外的部分是由皮革(真皮或人工皮革)、厚布料,加上外層的藍染布料非常緻密地縫合而成,所以「面」的正面金屬架以外的部分也非常硬。這樣子被竹劍打到才不會痛。在這張照片中可以看到金屬架的第六及第七根橫條之見的空隙略大,這個位置就是眼睛的位置。

劍道護具:どう

どう如果用漢字來書寫的話,可以寫成「胴」。

胴是保護胸部和腹部的護具。胴在構造上主要分為「胴胸」和「胴台」。照片中上半部有刺繡花紋的部分是「胴胸」,而下半部會反光的平滑部分是「胴台」。

胴胸的部分主要是用皮革和厚布緊密縫製而成,而胴胸上的刺繡除了裝飾以外,也可以防滑。胴胸上有了刺繡,在對戰時,刺到胸部的竹劍就不容易順勢向上滑到喉部。

胴台的材質有好幾種。有些胴是用幾十根竹片構成。有些胴是用強化塑膠製成。也有一些胴是用很多層紙疊合壓縮,然後加上樹脂硬化而成。有些人聽到紙,可能會覺得很脆弱。其實良質的紙纖維強度很強。以前有些日本武士鎧甲的胴就是用很多層紙加上樹脂製成。這是日本傳統工藝。紙纖維的胴台比塑膠或是竹製胴台輕,而且便宜。

大部分的劍道胴台的表面都很光滑,這是因為胴台表面會上漆。高級胴的胴台表面可能會加上一層皮革。有些不加皮革的胴台會在表面加上凹凸感,這樣看起來會有皮革的質感。

劍道護具:こて

こて如果用漢字來書寫的話,可以寫成「小手」或「甲手」。

小手是保護手部及前臂前半的護具。小手的手部部分是由皮革製成,內部則塞入綿花或鹿毛,因此質地非常柔軟且有彈性,感覺起來就像是迷你拳擊手套一樣,而前臂部分則是用厚布緊密縫製而成,質地堅硬。一般而言,小手的手背以及前臂部分都有做藍染處理。

劍道護具:たれ

たれ如果用漢字來書寫的話,可以寫成「垂」。

垂是保護腰部及下半身的護具,主要由三個「大垂」(外側的三片長方形構造)和兩片「小垂」(內側的兩片較小的長方形構造)構成。大垂和小垂也是用皮革和布料縫製而成,這些材料通常也經過藍染處理。穿上護具練劍的人會在正中央的大垂上套上一個寫有「姓」以及所屬單位(學校、職場,或道館名稱)的布套,以便讓其他人識別身分。這也是日本人用「姓」而非全名來進行身分識別的典型例子。(詳情可以參考本站的「日本的姓(4)」這篇文章)

てぬぐい

てぬぐい如果用漢字來書寫的話,可以寫成「手拭」。

一般日本人說的「手拭」指的是大小如毛巾,但是比毛巾薄的布。可以用來擦汗,也可以綁在頭上來止汗、防塵、遮陽。日本的劍道也會用到手拭。劍道用的手拭的主要目的是當作頭巾。練劍道的人在戴上面具時,會先將手拭包在頭上,這樣多少可以防止汗水流到面具上,而練完劍之後,還可以用來擦掉頭上以及面具上的汗水。

這裡介紹劍道裝備時先用平假名,是因為這些名稱本來是語言的一部分,語言的本質是聲音,大部分學劍道的人並不是看書讀文字來學劍道,而是直接聽道館的老師由口語解說加上親身示範,之後如果想要繼續鑽研的話,才會去讀文字資料。所以大部分練劍道的日本人是從聲音來認識這些裝備。例如戴在頭上的裝備叫作「めん」,上半身的裝備叫作「どう」,戴在手上的東西則叫「こて」。漢字則是事後用文字記錄語言時,書寫者自行配上的表意符號。由於不同的書寫者配字的感覺不同,所以「こて」才會出現「小手」和「甲手」這兩種書寫法。

由於傳統的劍道護具的構造非常複雜,所以很難機械化大量生產。大部分的劍道護具都是人力加上簡單的工具製成。也就是說,手工的比例非常高。所以成本非常高,價格當然就非常貴。不過日本的工藝家非常敬業,他們不是為了草率交差而工作,他們的觀念中自己造出來的工藝品就是自己的職業信用。所以他們會努力把東西做好,讓消費者覺得物超所值。

招財進宝という文字

台湾の何か飾り物とかを見ていると、何か不思議な漢字が書いてある。

これは、招財進宝(zhao1cai2jin4bao3)というもので、
読んで字の如く、お金と宝が入ってくることを願うもので、縁起物に書いてあったりする。

これは一つの漢字ではなくて、分解して読むんだよ。
図をつくってみたけど、それぞれの部首を共有して、一つの漢字のように見せているんだ。

ちなみに、これは一つの漢字として読ませるものではないし、そのフォントもないよ。

似たようなシリーズで「「喜」が二つ並ぶ文字」も見てね。

日本劍道的裝備(1)

台灣人對於日本劍道的印象,不外乎是穿著特殊防具,用竹劍對打的武術。

由於劍道在台灣並不普及,台灣的電視台也沒有轉播劍道比賽,所以一般台灣民眾沒有機會在生活中認識劍道。結果很多台灣人是從日本漫畫得知劍道的裝備。

日本漫畫大多是黑白漫畫,漫畫家只能用黑色、白色、網點來表現劍道裝備,所以只看漫畫的人無法想像真正的劍道裝備的顏色。

劍道道服的上半身的部分叫上衣(うわぎ),下半身叫袴(はかま)。


典型的劍道服的上衣(※照片中的劍道衣是用和服專用的衣架撐起來的)。

在台灣,看過ちばてつや的《おれは鉄兵》(好小子)漫畫的人,可能會以為日本的劍道服是以白色系為主。看過村上もとか的《六三四の剣》(劍擊小精靈)的人,可能會以為劍道服是黑色系為主。

其實,現實中日本的劍道服的上衣大多是深藍色,其次是白色。偶爾還可以看到【深藍底+白色虛線格子】或【白底+深藍虛線格子】的樣式。由於漫畫《六三四の剣》有出現過虛線格子樣式道服,所以有些日本人把這種道服的樣式稱作【六三四】。更特別一點的道服是粉紅色的。

有些劍道漫畫可能出現過特別花紋的劍道服,其實那是漫畫家的創作。這種創作設定可能是為了區別人物,也可能純粹是為了構圖美感。現實中的劍道道服沒有那麼多花樣。

有些台灣人會透過漫畫來理解日本文化。不過實情是漫畫中有不少現實中不存在的虛構設定。

一般日本人在看漫畫時,可以輕易區分作品中的寫實和虛構的境界,因為漫畫是建立在他們的世界觀當中。不過由於外國人沒有這種文化背景,所以外國人很難區別日本漫畫中寫實和虛構的界線。漫畫中劍道道服就是典型的例子。沒有實際接觸過日本劍道的外國人不可能從漫畫內容來分辨哪一種道服是參考現實,哪一種道服是漫畫家自己的創作。即使漫畫看起來非常寫實,也不代表作品中的設定全部都參考自現實。現實中,參加日本的劍道比賽的選手大部分都是穿深藍色道服、其次是白色道服。

在台灣,有些練劍道的人可能想穿酷酷的黑色劍道服,當個帥氣的神祕劍士。但是如果真的到日本的武道用品店買黑色的劍道衣的話,老闆只會拿出非常濃的深藍道衣,這是因為一般的劍道衣沒有真正的黑色道服。在日本人在常識中,「黑色的劍道衣」指的是顏色非常濃的深藍色道衣。由於練劍道的日本人都知道不太可能有真正黑色的道服,所以這些人觀念中的「黑」是【看起來有點黑的深藍色】,並不是【真黑】。

日本的高級劍道衣幾乎都是使用「藍染」的染色方法製成的深藍劍道衣,粉紅色的道衣則是使用「紅花染」技法上色。「藍染」的衣服有防蟲、抗菌、保暖的功能,所以日本的劍士眼中的高級劍道服是深藍色。


劍道袴。劍道的服裝的下半身是劍道袴。「袴」就是日本男性和服的褲子。日本的時代劇中的武士幾乎都是穿著「袴」。

和服的「袴」大致有兩種,一種是【行灯袴】,兩腿之間沒有分隔,有點像裙子。另一種是【馬乘袴】,兩腿之間有分隔,比較像褲子。

日本的女大學生畢業時的和式畢業服裝的下半身是屬於裙式的「行灯袴」。練劍道的人穿的袴則是「馬乘袴」。這樣看來,似乎「行灯袴」是屬於女性的袴,而「馬乘袴」則是屬於男性的袴。其實從歷史來看,「行灯袴」在早期的確是設計給女學生使用,「馬乘袴」在古代日本只有男性才穿。不過現在的日本,男性和服也可能用「行灯袴」,而女子劍道當然全員都是穿褲式的「馬乘袴」。


劍道袴。日本和服的「袴」的特徵是後方有個硬的「腰板」。穿「袴」時,腰板會緊緊貼在腰上,這樣子可以讓穿和服的人的腰部自然挺直。「袴」的穿著是前低後高形式,有了腰板,可以讓「袴」的後面的部分保持一定的高度,維持和服的美觀。

劍道袴的顏色比道衣的顏色種類稍微多一點,比較常見的包括深藍色、黑色、白色,另外還有棕色以及紫紅色等。

註:
1.「藍染」的劍道衣的缺點是會掉色。洗衣服時,藍染道衣不能和其它服裝一起洗,因為其他衣物可能全部都會被染成藍色。
2.有些日本業者建議劍道衣和袴用手洗,而且不能用洗衣精,以免傷到藍染布料。不過也有業者建議把劍道衣和袴小心疊好後,放進洗衣網,再用洗衣機洗,以減少摩擦。
3.由於日本漫畫是黑白漫畫,所以漫畫家在表現深藍色劍道衣時,可能會把道服畫感全黑 (例如《六三四の剣》)。至於漫畫《らんま1/2》中的劍道部主將九能帶刀的道服是用白色表現,目的是為了和顏色更深的「袴」進行區別。不過《らんま1/2》卡通的色彩設定則回歸現實,採用了藍色或是藍灰色調來表現上半身的道服。

相關文章連結:
日本劍道的裝備(2)
日本劍道的裝備(3)

台湾の紙銭

祖廟や墓所施設の中に入ると、何か派手な古新聞のようなものが積み上がっていることがある。
これは紙でできたお金であって、売り物だよ。
こういうものを燃やして、御先祖様や神様にお金を届けるということみたいだ。
台湾では、「冥紙」(ming2zhi3)、「紙錢」(zhi3qian2)と言うよ。

紙銭セットは、古新聞みたいにひもでくくってあったり、袋に入っていたり、箱に入っていたりする。
随分ど派手な色だね。
  

試しに古新聞みたいな紙銭セットを買ってみたよ。
A4とかA5ぐらいのサイズで、すぐにはお金と想像できないような大きさだと思う。
 
お金といっても、大小さまざまな形のものがセットになっている。
派手なものが多くて、とても死者を弔う厳粛さとは乖離しているようなグッズの気がする。

紙銭は以上のこういう伝統的なタイプだけじゃなくて、現代的なお札に見立てたものもあるみたい。
それらには、紙幣発行体として「冥通銀行」「冥国銀行」などと印字されているみたいで、遊び心が満載だ。

紙銭セットは、祖廟とか、祭祀用品を扱う店で買うことができるよ。